湖南院士將工作站設在南沙:廣州水產科研團隊實力雄厚

2020-12-18 瀟湘晨報

大洋網訊 記者了解到,中國工程院院士劉少軍將在南沙設立院士工作站。

劉少軍是湖南師範大學教授、博導,2019年當選中國工程院院士。他長期從事魚類遺傳育種研究,在魚類遠緣雜交研究領域的理論-技術-產品方面做出了系統的創新成績。

根據去年6月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的《關於進一步弘揚科學家精神加強作風和學風建設的意見》,每名未退休院士受聘的院士工作站不超過1個。劉少軍院士將唯一的工作站設在廣州南沙,這無疑是對廣州科研和產業實力的肯定。

「父子院士」為魚忙碌

在研究「魚」的院士當中,「父子院士」和「師生院士」常被津津樂道。他們一生的課題就是如何讓老百姓吃上更多更好的魚。

劉少軍的父親、中國工程院院士劉筠長期致力於魚類及水生經濟動物的繁殖生理研究。1981年,劉筠帶領著湖南的團隊,在我國最早獲得了草魚人工繁殖技術的突破。

過去從江河裡捕撈的魚,放到池塘的時候,因為水位、水流等發生變化,難以自然產卵。劉筠的研究解決了魚苗的問題,也解決了產量的問題。如今,草魚魚苗賣得便宜,草魚也成了人們經常食用的魚類之一。

劉少軍於2000年獲得中山大學博士學位,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山大學生命科學學院水生經濟動物研究所教授林浩然是他的老師。

林浩然與阿爾伯塔大學魚類學家彼得(R.E.Peter)教授長期合作,開展魚類生殖生理學研究,揭示了魚類促性腺激素合成與分泌受神經內分泌雙重調節的內分泌生理機理。其應用技術被國際魚類學界命名為「林-彼方法(Linpe Method)」。以「林-彼方法」為基礎,他們建立了使用多巴胺受體拮抗劑和促性腺激素誘導魚類產卵的新技術,創製了「高活性新型魚類催產劑」,實現了完全可控的淡水魚類人工繁殖,生產應用成效顯著,從根本上解決了淡水魚類養殖的苗種問題,被譽為魚類人工繁殖的「第三座裡程碑」。

劉少軍院士長期從事魚類遺傳育種研究,在魚類遠緣雜交研究領域的理論-技術-產品方面做出了系統的創新貢獻,攻克了種間生殖隔離難關,闡明了魚類遠緣雜交的主要遺傳和繁殖規律;建立了一步法和多步法魚類雜交關鍵育種技術。

科技為南沙漁業養殖賦能

隨著聚焦信息、生命、海洋等重點前沿科學領域的南沙科學城開建,南沙日益成為科創高地。同時南沙也是廣州市重要的水產品養殖基地。南沙區現有水產養殖面積10.33萬畝,2019年總產值37億元,養殖面積和產值位居全市首位。

在科技賦能下,南沙的漁業養殖已經展現出新的動能。劉少軍院士此次意在將院士工作站設在一家水產公司,該公司擁有華南地區最大規模的鯇魚養殖場。

劉少軍認為,廣州有一批漁業養殖的代表性企業,水產科研團隊的實力也非常雄厚。「科研團隊、大企業和政府支持,我認為三方面都非常重要。」

【來源:大洋網】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綠色漁業 印象廣州】科技引領漁業未來
    科研院所撐漁業未來廣州是全國漁業科技機構比較集中的城市之一,多所實力雄厚的海洋與漁業研究機構和高校均設在廣州市區域,漁業科教體系比較健全,以在穗科研院校為支撐,為海洋漁業科研和教育平臺的建設打下堅實的基礎。
  • 全國首個魚類南繁基地在廣州南沙開工
    南方日報訊 (記者/柳時強 通訊員/廖繼立)1月8日,種源技術攻關「第一槍」在廣州南沙打響,我國首個以魚類為主的南繁基地——淡水魚類南沙(南繁)育種中心在廣州市南沙區漁業產業園開工。項目用地規模約8000畝,項目建成後預計年孵化水產苗種400億尾。
  • 航空工業凱天獲批設立博士後科研工作站
    申報博士後科研工作站是凱天對標一流高科技企業定位要求,推行「科改示範行動」改革,推進構建開放式協同創新體系建設中的重要一環。近年來,凱天持續高度重視技術創新和人才培養,構建了良好的產業生態和人才生態,憑藉在科研人才隊伍、科研創新能力、科研後勤保障等方面的雄厚實力,僅用兩年時間連續成功獲批博士後創新實踐基地和博士後科研工作站。
  • 專家工作站進駐市中區水產現代農業園區
    近日,四川農業大學教授杜宗君為代表的水產方面10名專家組成專家服務團隊與白馬鎮政府正式籤約,在樂山市市中區白馬水產現代農業園區成立專家工作站。該工作站是市中區首個專家工作站,是市中區與四川農業大學戰略合作的體現,工作站將依託四川農業大學雄厚的專家資源,以技術創新與解決生產實際問題為目標,產學研合作為基礎,專家及其團隊為技術核心,建立技術服務平臺,在園區開展技術培訓、專題講座及技術諮詢等服務,提升市中區現代農業園區科技化水平。
  • 深圳大鵬新區首個水產養殖院士專家工作站揭牌
    深圳大鵬新區首個水產養殖院士專家工作站揭牌2018-03-28 07:11:00  水產養殖網  出處:深圳僑報、國家科學技術部973計劃「重要養殖魚類品種改良的遺傳和發育基礎研究」項目首席科學家,桂建芳與深圳市南方海洋科技有限公司共建的企業院士工作站昨日在大鵬新區海洋生物產業園舉行掛牌儀式。
  • 平涼紅牛院士專家工作站落戶崆峒區
    平涼紅牛院士專家工作站落戶崆峒區  每日甘肅網6月28日訊(甘肅經濟日報記者段睿珺)6月27日,平涼紅牛院士專家工作站成功落戶崆峒區。這是平涼市繼崇信院士工作站、靜寧蘋果院士工作站後,落戶的第三個院士工作站。
  • 2021年廣州市院士專家工作站建站申報工作開始啦!
    申報條件1.申報主體為在廣州地區註冊,具備獨立法人資格,生產經營狀況良好,有穩定的經費支持,能為院士及其團隊進站工作提供必要的科研、生活條件及其它後勤保障,具備一定規模的各類科技型企業、事業單位(高校和科研院所除外)。優先支持人工智慧和數字經濟,以及生物醫藥、新能源、新材料等產業相關企業,尤其是戰略性新興產業的高新技術企業建立工作站。
  • 浙江茶乾坤食品股份有限公司院士專家工作站
    除外聘專家外,茶乾坤內部配備10餘人的研發骨幹,組建了創新專家團隊,其中碩士學歷2人、本科學歷8人,擁有高級職稱1人、中級職稱2人,茶乾坤現有院士專家工作站辦公場地700平方米,產品研發和產業化場所8500平方米,科研設施、設備資產500餘萬元,2014年,企業科研投入達300餘萬元,企業每年為專家團隊提供30餘萬元的運行保障經費。
  • 首個土壤修復院士工作站成立
    中國土壤學會土壤修復專業委員會近日聯合上海立昌環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及有關科研院所等單位,共同舉辦首屆全國土壤修復功能材料研發及應用研討會。會議期間,立昌環境院士專家工作站正式揭牌,這是首個聚焦土壤修復技術的院士站,標誌著土壤修復領域產學研一體化發展邁出了重要一步。
  • 廣州漁業在首屆中國水產種業博覽會上成績耀眼
    為推動漁業高質量發展,促進漁業種業及數字漁業發展成果交流,助力鄉村振興,12月5日,以「水產『芯』動力,種業創未來」為主題的首屆中國水產種業博覽會在廣州南沙開幕。來自全國各省市的農業、漁技機構代表以及各地一線水產從業者、水產企業、行業組織代表等共同見證首屆中國水產種業博覽會的盛大開幕。在本次博覽會上,廣州漁業成績耀眼。
  • 廣州:隆平院士港落戶長洲島
    項目建成後,將建設院士科研中心、現代農業科創孵化中心、隆平水稻博物館、院士專家服務中心、現代農業國際交流培訓中心,大力推動廣州水稻科研、生產與產業持續健康發展,提高黃埔區乃至粵港澳大灣區水稻種植創新、新品種培育以及產業發展等方面的研發水平。據了解。去年12月,黃埔區領導帶隊赴海南省拜訪袁隆平院士。袁隆平院士對在長洲島建設「隆平國際現代農業水稻公園」和「隆平院士港」表示高度認可。
  • 袁隆平院士領銜,在廣州黃埔長洲島打造隆平院士港
    南都訊 繼隆平國際現代農業水稻公園(以下簡稱「隆平公園」)在廣州黃埔開園不久後,該區聯合國家雜交水稻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湖南雜交水稻研究中心,選址隆平公園內的長洲島建設隆平院士港,共同打造現代農業科技「黃埔軍校」。廣州市黃埔區、廣州開發區與國家雜交水稻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湖南雜交水稻研究中心籤署戰略合作框架協議。
  • 19位院士齊聚廣州,探討海洋科技前景
    記者從論壇上獲悉,近年來,廣州南沙緊抓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的歷史性機遇,攜手中國科學院,發展海洋科技、海洋科研,共建南沙科學城、中科院明珠科學園,打造以海洋科技為特色的綜合性研究平臺,為粵港澳大灣區國際科技創新中心建設提供有力支撐。目前,南沙科學城已初步形成「1+2+3」海洋科技創新體系,正著力打造國家級海洋科學研究基地和「科技興海基地」。
  • 19位院士齊聚南沙,探討海洋科技前景
    文、圖/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 李鋼通訊員 王月 餘麗穎16日至17日,由中國科學院南海海洋研究所、南方海洋科學與工程廣東省實驗室(廣州)(以下簡稱廣州海洋實驗室)共同主辦的第二屆廣州海洋科學與產業技術國際高端論壇暨專項學術年會在廣州南沙舉行
  • 北新建材成功獲批設立國家級博士後科研工作站
    北新建材成功獲批設立國家級博士後科研工作站 2020-12-23 17:0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2020「連結世界·智匯南沙」人才系列活動將在廣州南沙舉辦
    12月14日,2020「連結世界·智匯南沙」人才系列活動將在廣州市南沙區舉辦。屆時,南沙國際英才政策和國際英才需求榜單等重磅內容將在活動現場正式首發。榜單精選了6000餘個崗位,招聘單位包括香港科技大學、中科院先進所、小馬智行、暗物智能、恆大新能源汽車等高校、科研院所等重點企業。
  • 安博教育集團獲批設立博士後科研工作站
    12月18日,經國家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全國博士後管理委員會批准,安博教育集團正式獲批設立"博士後科研工作站",開展教育科技、人工智慧、計算機科學、物聯網等領域博士後培養及科研工作。獲批設立博士後工作站的企業都具備很強的自主研發能力和綜合競爭實力,是高層次創新型技術人才引進、高新技術成果轉化的重要窗口。安博教育集團是中國領先的教育和職業發展服務提供商,是中國最早一批從事智慧教育產品自主研發的企業,具有強勁科研實力和創新後勁的人才梯隊。
  • 2020年海南省院士創新平臺科研專項擬立項項目公示 食品領域10項入選
    食品夥伴網訊 11月25日,海南省科學技術廳公示了2020年海南省院士創新平臺科研專項擬立項項目,共39個項目,合計安排經費2308萬元。 阮雲澤繆衛國 5050 院士團隊創新中心院士團隊創新中心
  • 程漢忠到我縣院士、專家工作站建站企業調研
    程漢忠先後來到楓林地心大峽谷、父子孫網絡技術有限公司、騰升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浙聯鞋服有限公司等四家院士、專家工作站建站企業,實地察看工作站辦公場所、實驗室和科研生產基地,了解工作站專家團隊工作情況。調研中,四家企業負責人就企業發展概況、經營生產過程中發現的技術難題、需求和院士、專家工作站建設運行等方面情況做了匯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