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京國立博物館為這位華人藝術家打破慣例 其作品還被贈予日本天皇

2020-12-18 騰訊網

他是隈研吾,日本建築大師2020年東京奧運會主場館設計者。他擅長將建築的古典與現代風格融為一體,其設計的建築以禪意和東方美學著稱,遍布世界各地。

他是王傳峰,知名旅日華人畫家,以畫魚見長。他的作品兩次登上日本郵票,多次在國內外著名博物館展出,也曾被北京釣魚臺國賓館收藏。

一位是建築界的傳奇,一位是美術界的大咖,當他們倆跨界聯手會發生什麼呢?

東京銀座多了個「網紅打卡地」

近日,王傳峰的個人美術館在日本東京落成,中國駐日本大使孔鉉佑到場祝賀。

美術館位於銀座,由王傳峰多年的好友隈研吾親自操刀設計。而「王傳峰美術館」這幾個題字則出自日本已故著名畫家、原日中友好協會會長平山鬱夫。

這是在日本東京銀座拍攝的王傳峰美術館外景。新華社記者 杜瀟逸 攝

隈研吾選擇了鋁合金板材作為建築的「骨骼」,深灰色的磚牆配上一條條細密剛勁的鋁材向天際延展。

美術館內也由隈研吾設計的竹子藝術品裝飾,他認為竹子是中日兩國共通的文化元素

在這座五層小樓中,每一層都可以作為一個獨立的區間進行展覽。現在展出了王傳峰從上世紀九十年代至今的20餘幅代表性作品,包括王傳峰為中日和平友好條約締結30周年創作的「魚水情」系列紀念郵票原版作品等。

在日本東京銀座王傳峰美術館內,王傳峰(右)和隈研吾交流。新華社記者 杜瀟逸 攝

他畫的魚呆萌又可愛

上世紀九十年代,王傳峰在杭州西子湖畔的中國美術學院求學,專攻花鳥水墨畫。1992年東渡日本深造的他,已經在國內畫壇嶄露頭角。

然而,他不滿足於傳統的中國水墨畫,希望取得繪畫藝術上的融合創新。日本畫壇大師東山魁夷、平山鬱夫等人的作品深深地吸引了他,讓他將目光投向東瀛。

在日本東京銀座,一名觀眾在王傳峰美術館內參觀。新華社記者 杜瀟逸 攝

在日本,王傳峰找到了自己的繪畫方向,「魚」成為他獨特的個人符號。他的作品充滿色彩變幻和魚水靈光,他畫的魚和他本人一樣,有一種呆萌和可愛

衣著不怎麼講究、有些憨態可掬的王傳峰,乍看起來不像是一個藝術家。剛過知天命之年的他也常常以沂蒙山的農家子弟自居,但他的藝術成就卻令人肅然起敬。

這是在日本東京銀座拍攝的王傳峰美術館一角,牆上是王傳峰的美術作品。新華社記者 杜瀟逸 攝

——2002年,他的作品與畫家鄧林的作品一起入選中日邦交正常化30周年紀念郵票;

——2004年,他在日本東京國立博物館舉辦個人畫展,這是東京國立博物館建館100多年以來第一次為在世的藝術家舉辦畫展

——2008年,他又與日本著名畫家平山鬱夫聯袂為中日和平友好條約締結30周年創作紀念郵票;

——2010年,他的作品還作為中日友好協會禮品被贈送給日本天皇明仁

除了畫畫,他還喜歡收藏竹筐

在繪畫創作之外,收藏是王傳峰的主要業餘愛好。

在日本東京銀座王傳峰美術館內,王傳峰(左二)向來參觀的嘉賓介紹作品。新華社記者 杜瀟逸 攝

2011年「3·11」大地震及餘震讓他多年收藏的陶瓷器毀於一旦,而地震中完好無損的古老竹筐讓他看到了這種藝術品的生命力和魅力。

王傳峰開始專心收藏上百年的老竹筐,還和隈研吾以及日本攝影大師筱山紀信一起跨界創作——以歷時5年在世界各地收集的200個老竹筐為主體,在隈研吾設計的30多處建築空間內,完成即興插花,再由筱山紀信拍攝,最後出版作品集《餘香·插花藝術》

「不期待女兒們成為畫家」

在王傳峰看來,他的成功離不開在背後默默支持自己的家人。

這是在日本東京銀座拍攝的王傳峰美術館一角,牆上是王傳峰的美術作品。新華社記者 杜瀟逸 攝

20多年前,他在日本留學時和中國妻子結識,後來他們陸續有了3個女兒。如今,大女兒在上海留學,二女兒在大阪上大學,只有小女兒還在家讀高中,一家人幸福美滿。

原先三個女兒都不會說中文,而如今在中國上學的大女兒,中文已經說得相當不錯。王傳峰和妻子都表示不會強迫孩子學什麼,或者給她們設定什麼人生目標,「她們都會畫畫但並不期待她們成為畫家。

「文化交流是我的使命」

自1992年赴日以來,王傳峰長期活躍於中日文化交流的第一線,既和眾多日本藝術家往來密切,也和許多中國頂尖藝術家有過合作。

因為在中日交流方面的突出成就,他在2011年被中日友好協會授予「中日友好使者」稱號。

「不管外界賦予了我何種身份,我始終是一位畫家,文化交流是我作為一名畫家的使命。王傳峰說,希望我們華人在世界上能給人類、給社會做出更大的貢獻。

王傳峰告訴記者,未來他將在美術館持續更新自己的作品。他還計劃每年舉辦兩到三次主題展覽,吸引全世界的藝術家來到這裡。

在日本東京銀座,王傳峰(左)和隈研吾在王傳峰美術館門口合影。新華社記者 杜瀟逸 攝

-END-

記者:華義 郭威

視頻:郭威

編輯:金正 王豐豐

剪輯:孫碩

相關焦點

  • 東京國立博物館為他打破慣例、作品贈予日本天皇,這位華人藝術家有...
    新華社東京1月13日電(記者華義 郭威)他是隈研吾,日本建築大師、2020年東京奧運會主場館設計者。他擅長將建築的古典與現代風格融為一體,其設計的建築以禪意和東方美學著稱,遍布世界各地。他是王傳峰,知名旅日華人畫家,以畫魚見長。他的作品兩次登上日本郵票,多次在國內外著名博物館展出,也曾被北京釣魚臺國賓館收藏。
  • 日本旅遊攻略:東京國立博物館,日本歷史最悠久的博物館之一!
    東京國立博物館介紹東京國立博物館(日語:東京國立博物館、Tōkyō Kokuritsu Hakubutsukan,英語:Tokyo National Museum)是日本歷史最悠久、規模最大的頂級國家博物館,包括京都國立博物館(Kyoto National
  • 東京國立博物館特展「正倉院的世界」
    再者,現在東京國立博物館所管理的法隆寺獻納寶物也是代表飛鳥至奈良時代(7—8世紀)的作品。明治十一年(1878)由法隆寺向皇室獻納,昭和二十二年(1947)移交至國家的300件作品,法隆寺獻納寶物被認為是與正倉院寶物合為「雙璧」的文化財。在這兩批寶物的同時展示之下,本展將以更廣闊的視野來介紹圍繞正倉院寶物的造型文化世界。
  • 東京國立博物館等今起開放,特別展覽尚需等待|東京國立博物館|日本...
    隨著日本全面解除緊急狀態,日本全國的美術館博物館也逐漸恢復開放。澎湃新聞獲悉,6月2日,東京國立博物館、京都國立博物館和奈良國立博物館均將以預約制逐步開放,疫情閉館期間,部分特展最終無緣與觀眾見面,而新的特別展將在7月左右推出。
  • 日本東京國立博物館的中國文物
    這場日本近代的第一屆博覽會成為長期公開展覽活動的開端,而設立於湯島聖堂內的博物館也正式開館,這就是日本最早的博物館—東京國立博物館。從明治時期發展至今,東京國立博物館的藏品數量已達十一萬餘件,其中外國藏品一萬七千件,約半數來自中國。這些外國藏品中被認定為日本國寶的有十四件,其中八件是中國文物。無論是從數量上還是質量上,中國文物都構成了東京國立博物館外國藏品的主要部分。東京國立博物館一百四十餘年的歷史,經歷了明治、大正、昭和、平成四個時代,走過了明治草創期、帝國博物館時代、戰後的國立博物館時代。
  • 東京觀展記(東京國立博物館之日本藝術)
    東京國立博物館的主館是展示日本文物的。從繩文到江戶時代,沿時代順序展示。
  • 日本東京國立博物館展示東大寺正倉院寶物
    佛教在線海外訊 2009年11月12日,為紀念日本天皇即位二十周年,東京國立博物館將舉行「皇室名寶–華麗日本」特展,展示東大寺正倉院寶物。 「皇室名寶–華麗日本」特展分兩期展示:第一期展示從江戶時代到明治時代的繪畫和工藝作品;第二期展示東大寺正倉院寶物,包括從古代到江戶時代的考古、繪畫、書跡、工藝品等,展期將在本月29日結束。
  • 我花了半天時間,在東京國立博物館讀完日本歷史
    東京國立博物館這是明眸日本文化壯遊的第 14 篇文章在東京國立博物館尋找日本歷史。誕生了這篇乾貨滿滿的東京國立博物館遊記《東京國立博物館裡的日本歷史》先來看看日本的歷史表江戶幕府存在了 260 多年,最終被以天皇為中心的新政權推翻。國立東京博物館的這件文物——「舊江戶城寫真帖」,當中的照片拍攝於 1871 年,當時,日本剛剛步入現代化進程的發展軌道。
  • 國立東京博物館 I - 日本藝術品
    我們一起瀏覽位於日本東京的國立東京博物館的藏品。國立東京博物館收藏有來自世界各地的藝術精品,我們會分多期陸續為你介紹,希望讓你足不出戶,也能來個博物館深度遊!第一期先請你瀏覽和欣賞館藏的最有代表性的日本藝術精品。我對日本藝術品了解甚少,只能和你一起看個熱鬧了,希望你喜歡。
  • 東京博物館將辦黑田清輝特展,其裸女三聯畫曾被指責有傷風化
    黑田清輝即將迎來150周年誕辰,東京國立博物館下周起將舉辦特展,展出的作品涵蓋黑田清輝初期至晚年的主要佳作,匯集海內外27家機構以及個人收藏的作品,足以展現黑田為藝術而苦鬥的創作生涯。裸女日本西洋畫之父黑田清輝即將迎來150周年誕辰,東京國立博物館決定從3月23日至5月15日,舉辦名為《誕生150年 黑田清輝——日本近代繪畫巨匠》的特展,以此紀念這位將西方印象派畫風引入日本的先驅人物。
  • 中國國寶在東京展出,日本天皇夫婦:珍貴的東西啊
    來源:環球時報日本明仁天皇夫婦在東京國立博物館參觀「顏真卿:超越王羲之的名筆」展覽。(圖片來源:日本《每日新聞》)【環球時報-環球網報導 記者 陳洋】中國國寶、顏真卿真跡《祭侄文稿》目前仍在日本東京展出。
  • 「國寶音樂會」走進日本東京國立博物館
    新華社東京10月25日電(記者梁賽玉)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國家寶藏》節目24日在日本東京國立博物館舉辦「國寶音樂會」。中日兩國藝術家聯袂演出,流傳千年的清音雅樂再度響起。  中國駐日本大使館公使郭燕出席音樂會,並宣讀中國駐日本大使孔鉉佑的致辭。
  • 世界博物館名錄!日本東京國立博物館藏品多達11萬件!
    【有觀點大歷史】的「觀世界」系列一直為大家所喜歡,今天,觀史君將開啟新系列——世界博物館名錄!旨在盤點世界各國知名博物館及館藏,首先咱們就從鄰居日本開啟這段歷史文化之旅。圖為東京國立博物館,這是日本歷史最悠久的博物館,創立於1872年。
  • 探訪歷史,走進東京國立博物館的「武士刀劍與甲冑」
    就在2017年12月小編我向主編大人請了半個月的小長假去日本耍了一耍。這次旅行的主要目的是了解日本的文化歷史。而作為在日本無論從文物品質還是藏品數目上來說都是首屈一指的東京國立博物館,則是此次歷史與藝術之旅的重要篇章。
  • 日本東京國立博物館打造「掌上博物館」
    新華社東京5月18日電 輕輕滑動指尖,從繩紋時代到江戶時代的土器、佛像、武士刀、書畫等歷史文物,悉數躍然於手機屏幕上,猶如一個包羅萬象的「掌上博物館」。5月18日是國際博物館日,今年的主題是「超級連接的博物館:新方法、新公眾」。
  • 日本最大的博物館之一——東京國立博物館
    東京國立博物館創立於1872年,是日本最早的博物館。該博物館位於日本國東京都臺東區上野恩賜公園內,共有本館、表慶館、東洋館、平成館、法隆寺寶物館5展覽及資料館組成。收藏品總數為11萬件以上,其中包括日本國寶87件、重要文化財產610件。
  • 東京國立博物館等重新開放,特別展覽尚需等待
    隨著日本全面解除緊急狀態,日本全國的美術館博物館也逐漸恢復開放。澎湃新聞獲悉,6月2日,東京國立博物館、京都國立博物館和奈良國立博物館均將以預約制逐步開放,疫情閉館期間,部分特展最終無緣與觀眾見面,而新的特別展將在7月左右推出。
  • 東京藝術大學:藝術家的搖籃,日本的藝術類國立大學
    想去日本學習藝術的同學,一定想深入了解一下於日本的藝術類高等學府。今天就為大家介紹這所日本唯一的藝術類國立大學——東京藝術大學。一、東京藝術大學簡介東京藝術大學(Tokyo University of the Arts),是位於日本東京都臺東區上野公園的國立大學,培養了眾多美術和音樂領域的藝術家,常簡稱「東藝大」。
  • 「書聖王羲之」展在東京國立博物館開幕
    中新網1月23日電 據文化部網站消息,為紀念中日邦交正常化40周年和東京國立博物館成立140周年,由東京國立博物館、每日新聞社、NHK等聯合主辦,朝日新聞社特別協力的「書聖王羲之」展覽於1月21日下午在東京國立博物館開幕。
  • 東京國立博物館等今起開放,特別展覽尚需等待
    隨著日本全面解除緊急狀態,日本全國的美術館博物館也逐漸恢復開放。澎湃新聞獲悉,6月2日,東京國立博物館、京都國立博物館和奈良國立博物館均將以預約制逐步開放,疫情閉館期間,部分特展最終無緣與觀眾見面,而新的特別展將在7月左右推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