汝南地名故事之十:追憶小南海

2021-01-15 天中之聲

三十年前到過北京的故宮,十年前進過汝南新建的南海禪寺,去一次就了解了大概。君王也罷,佛主也罷,都是讓人彎膝跪拜的。都市生活的喧囂有時會讓人感到疲憊,像我等奔波在鋼筋叢林裡的小家雀,還是比較貪戀綠水青山、碧海藍天所帶來的愉悅,何必再捧著一顆疲憊的心去頂禮膜拜呢?不諳皇權佛道,即便是走馬觀花看了,也化解不了生活中的萬古愁。思來想去,竟讓我無端地念起了毗鄰南海禪寺的"小南海"來。那裡面的廊橋遺夢是否能讓人寄意寒星慰身心呢?

小南海是古代"蔡州八景"之一。它原先的名字叫南湖,位於汝南古城東南角。由於歷代郡府築堤修城都要從那裡取土,天長日久形成了一大片水泊荒草的窪地。明朝時候在南湖仿造南海普陀寺的模式建了個觀音閣,因其規模小於南海的觀音閣,人們就把南湖稱為"小南海"。

據《汝南縣誌》記載小南海內除了觀音閣外,還建有大士寺、準提樓、黃鶴樓等景觀。黃鶴樓是在明萬曆三十二年(公元1606年)建成,可惜在明末被毀。清雍正年間,又遷天中書院於南湖之上,稱南湖書院。乾隆年間,大興竇煦題寫"登瀛"二字鐫刻於一青石之上,立於南湖北側,更為小南海平添了一些文化氣息("登瀛"是指登上瀛臺,清代新進士及第授官儀式之一)。就這樣經明清兩代近600年起起伏伏的擴容,營建了西起悟穎塔、東至汝水河濱、北至城壕總面積達千畝的風景區。景區內殿堂樓閣,花草葳蕤、小橋流水、芙蕖滿湖......。由於小南海清幽雅靜,貌若仙境,成了汝南人精神的寄託點,也是遊子魂牽夢縈的相思地。

小南海興於北宋,盛於明清。後馮玉祥1928年督豫後,下令打神扒廟,小南海的廟祀神像均遭到了破壞,元氣未復,又遭遇了文化大革命,從此小南海隱入幕後,先是做了汝南園林學校的校園,成了"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的世外桃源,如今又成了忠誠、乾淨、擔當的紀檢委辦公地點,冥冥中還真應了"煙雨何年見白衣"那句話。

原來的小南海也建有南海禪寺,它始建於明朝·嘉靖年間(公元1545年),早已不存。如今的南海禪寺毗鄰小南海的東南,佔地500餘畝,寺域開闊,建築浩繁。是1992年臺北大香山觀音禪寺主持明乘法師出資1.5億復建的。除了西、北山門外,內有大雄寶殿、觀音殿、鐘樓、舍利塔等建築,號稱亞洲第一大寺院。每臨(農曆)初一、十五,成千上萬的香客蜂擁而至,熙熙攘攘。而小南海呢?佇立一旁,如一位沉默的老者,又宛若一縷揮之不去的炊煙。

小南海留存的詩詞很多,諸多文人雅士觸景生情,把內心的感受揉入這美麗的自然風光裡,釀成佳作,韻味悠長。王元梅在《汝陽紀勝》中吟道:"平湖煙水泛慈航,空閣雲開紫氣翔。一道虹橋浮水面,居人爭獻南海香";黃雲寫的《登觀音閣》更是別有滋味在心頭:"鏡裡南湖碧四圍,重樓復閣燕穿飛。王孫此地迷芳草,煙雨何年見白衣。一自滄桑人代改,遂令簫鼓畫船稀。多情惟有橫塘水,依舊紅蕖媚晚暉";傅鸞祥遊宦在外30年後攜友遊南湖後亦走筆抒懷:"三十年何迅,南湖倩夢遊。清風如拂袂,明月似穿流。難憶新樵徑,尚思舊佛樓。欲追君與致,不及一浮鷗"。

追憶小南海,幽思桑梓地。想著她"萬裡閒雲來白鶴,一泓秋水漾青蓮"的愜意,想著她"參差碧瓦前人澤,明月依依擁夜珠"的朦朧,再想著她"瓠城北望低蒼圃,樂嶺西看小翠巒"的蔥蘢,竟讓人不由自主地憶起了童年。是啊,童年是一條清澈的小溪,從心底倏然湧出,溼了臉頰,亮了眼睛,潤了生命。而小南海呢?就是長在童年裡的那顆相思豆。(作者:李雪陽 )

作者簡介:李雪陽,男,河南省汝南縣人,中共黨員,生於1970年,1990年寫《淺談奉獻與索取》一文,被列為蘇魯豫皖四省高考學習範文。之後輟筆,2019年再次提筆,現有多篇拙文散見於省市縣報刊雜誌及各自媒體平臺。

相關焦點

  • 汝南地名故事之十一:秀雅小西湖
    汝南古城西門外,有一處蘆葦遍布、鵝鴨雲集的湖泊。那裡本是歷代築城修牆取土後形成的窪地,在北宋之前就建成了秀麗雅致的景觀,世人皆稱"小西湖"。汝南歷史悠久,人傑地靈,文韜武略的經國人才燦若星辰。基於唐朝時汝南"初置予州,寶應初以避諱改為蔡州"的緣由,絡繹不絕的文人雅士就把小西湖與城南側的小南海並稱為古"蔡州八景"之一。北宋進士孔武仲,江西峽江縣人,一生著說百餘卷,是 孔子四十七代孫。他與哥哥孔文仲弟弟孔平仲文藻相暉,合稱"三孔"。黃庭堅譽之曰:"二蘇聯璧,三孔分鼎"。
  • 汝南地名故事之九  仰望王崗
    汝南地名故事之九 仰望王崗王崗鎮在汝南縣東南22.5公裡處,它是漢朝薛包的故裡,也是西漢安城遺址所在地。昔日堅固的王城和亭臺樓榭早已入土融化,如今這裡變成了「一步跨三縣,雞鳴三縣聞」的水鄉古鎮。水路彎彎,曲折綿延;田舍炊煙,綠意朦朧。多少事神秘莫測隱其中,讓人情不自禁地仰望。
  • 河南古代很好聽的地名,朝歌、汝南、東京,是現在哪些地方
    河南古代很好聽的地名,朝歌、汝南、東京,是現在哪些地方中國一共有23個省,河南是其中的一個省。河南是出了名的農業大省,每年糧食產量在全國能夠排進前五位。河南還是打工大省,科技的進步,不再需要大量的勞動力在家種地,為了生活,人們不得不踏上背井離鄉,外出打工的道路。
  • 亞洲最大佛教道場,被譽為「豫州第一道場」,就在河南汝南
    在史料記載中,大禹治水,隨後將天下分為九州,而這九州裡面以豫州為中,豫州裡面以汝南為中,因此自古以來,汝南就有「天中」的美譽,2007年,汝南更是被授予「千年古縣」稱號,人文遺蹟眾多,這裡的旅遊景點也是非常多,而我們今天要給大家介紹的這個景點,就是位於千年古縣汝南的一座名剎——南海禪寺。
  • 全中國還有比駐馬店更土的地名嗎|汝南|駐馬店市|汝南縣|河南_網易...
    不知道有多少人聽到駐馬店,腦海中浮現的是類似場景/視覺中國實際上,駐馬店總能突破中國一眾土味地名的重圍,榮登多個「最土城市名字盤點」榜單之首。於是駐馬店人不服三連:我們高雅文藝的汝南怎麼就成了土裡土氣的駐馬店?這到底是駐什麼馬的店?憑什麼我們不可以決定自己地名的選取和更改呢?
  • 河南汝南「最有名」的寺院,被譽為「豫州第一道場」,香火很旺盛
    河南汝南「最有名」的寺院,被譽為「豫州第一道場」,香火很旺盛在史料記載中,大禹治水,隨後將天下分為九州,而這九州裡面以豫州為中,豫州裡面以汝南為中,因此自古以來,汝南就有「天中」的美譽,2007年,汝南更是被授予「千年古縣」稱號,人文遺蹟眾多,這裡的旅遊景點也是非常多,而我們今天要給大家介紹的這個景點,就是位於千年古縣汝南的一座名剎——南海禪寺。
  • 河南汝南新建700畝溼地公園,原身竟是一低洼內澇區,現在美翻了
    在汝南縣城南,小南海自古以來都是當地的風景名勝區。現在,小南海所在區域除了復建有亞洲規模最大的佛教寺院南海禪寺外,又新修建了一座700多畝的溼地生態公園。圖為公園內的花海區日出美景。在過去,這裡是一片低洼之地,雨水大的年份,就成了內澇區,因此,這裡時常汙水垃圾遍布,嚴重影響周邊群眾的生活質量。要知道小南海是古代的「蔡州」八景之一,它原名南湖,由於歷代修建堤壩與蓋城,均由此取土而形成此湖。
  • 好好的汝南,怎麼就變成了駐馬店?丨壹讀百科
    古代叫寧邑,現在竟然叫新鄉;古代叫應城,現在竟然叫平頂山,古代叫懷州,現在竟然叫焦作;古代叫潁川,現在竟然叫登封;古代叫歸德,現在竟然叫商丘;古代叫汝南,現在竟然叫駐馬店!於是很多人跟著叫屈:優雅大氣的地名,現在生生變成了新農村。不過,真的現代人沒文化,把優雅大氣的汝南,變成了今天的駐馬店嗎?
  • 大渡口區,有一段封存在小南海的江邊故事···
    而陽光打在舊船內,長條的木頭凳在發亮,帶著一些漂泊的故事。在這兒,小南海的生活平平常常。江邊的沙,是兒手中的沙;身後的船,與半輩子相關.上橋的途中,還有許多小南海水泥廠(舊廠)的歷史痕跡。長滿青苔與爬山虎的臺階,貼著褪色窗紙的老式房屋,復古配色的「重慶名牌」字樣
  • 漢中勝景:小南海,大佛洞
    戰爭年代為了新中國的解放,在這條路上發生了許多地下黨員運輸緊缺物資,轉送革命同志,傳播革命思想和遊擊戰爭紅軍跳崖犧牲等可歌可泣的動人故事。戰旗如畫,英魂永駐,是革命先驅的鮮血染紅了她,邊講邊鼓勵孩子要有理想,好好學習,銘記歷史,珍惜和平。
  • 雲浮地名故事之天堂
    雲浮古老而璀璨的歷史,主要體現在雲浮各地的地名中,至今雲浮大地上保留有許多具有地方特色和深厚底蘊的地名,而每個地名背後都有一段故事,這些地名都是雲浮歷史的縮影。那麼,雲浮大地都有哪些獨特的地名呢?這些地名背後又有著哪些故事呢?(四十二)天堂在新興縣下轄,有一個名為「天堂」的鄉鎮,該鎮位於新興、雲安、陽春三地交界處,是縣內的重點鎮。那麼,「天堂」之名到底緣何而來呢?
  • 「消失」的小南海
    ↑這是4月8日拍攝的小南海風景區春景(無人機照片)。新華社記者王全超攝近兩年,小南海景區不知不覺地在旅遊市場上「消失」了。160多年前,一場地震震斷高山上的兩座山峰,巨石飛落截斷溪流,形成了融山、水、石、島、峽等風光為一體的堰塞湖,這就是重慶市黔江區的小南海。
  • 雲浮地名故事之富林
    雲浮古老而璀璨的歷史,主要體現在雲浮各地的地名中,至今雲浮大地上保留有許多具有地方特色和深厚底蘊的地名,而每個地名背後都有一段故事,這些地名都是雲浮歷史的縮影。那麼,雲浮大地都有哪些獨特的地名呢?這些地名背後又有著哪些故事呢?(四十七)富林富林鎮,是雲浮市雲安區下轄的一個鎮,溯其歷史,已有一千餘年,因此有「千年古郡」、「長壽之鄉」的美譽。
  • 【地名故事】徐莊鎮:仁義村劉備尋馬的傳說故事
    莘縣史志將帶您品讀地名背後的故事,了解莘縣、熱愛莘縣、傳播莘縣。仁義村在徐莊鎮駐地東南約10華裡處,該村立村較早。據傳說,三國時,劉備外出巡察,曾在村中落腳,人稱該村為「劉備巡」。該村村民有講仁義、重道德的先王遺風,後來地方官為之更名「仁義村」。這裡還有一個劉備尋馬的故事。
  • 部分古代地名與現代地名對比,有好有壞
    地名更改在歷史上是一種正常現象,歷史上就進行過多次大規模的地名更改,一是朝代更替,二是有地名重複。更改後使其更加合理,下面我們一起來看看(前為古代地名,後為現代地名):
  • 小南海的羅漢面
    小南海的羅漢面
  • 千年古縣看汝南
    遊天下文明古縣,要數俺美麗汝南。南海寺亞州之最,好雄偉肅穆莊嚴。長老號明乘法師,弘佛法功德無限。被譽為中原佛國,吸引著信女善男。千年來故事悽美,真故裡就在汝南。來汝南別忘小吃,味道好品種齊全。吃喝玩愜意開心,定讓你流連忘返。勸朋友旅遊觀光,一定要來俺汝南!
  • 固始小南海觀音寺的前世今生……
    據固始小南海寺相關資料記載,公元前203年楚漢戰爭,激戰固始(古蓼城)過程中,慌不擇路的劉邦不慎落井,觀音菩薩即刻顯聖施妙法,劉邦腳未溼,井口出現蜘蛛網,漢皇帝也保住性命。劉邦登基做了皇帝後,此事時刻縈繞心頭,整日寢食難安、坐臥不寧,為酬謝觀音菩薩救命之恩,於公元前201年春季的一天,下諭旨在古城固始建了一座觀音廟。
  • 盤點那些有趣的地名——地名雖小 文化大
    導語:中國城市地名之爭近日在網絡上引起討論,開封不如汴梁叫著響亮,文藝的汝南咋就成了土掉渣的駐馬店……對此,專家表示,地名是地區歷史文化的標籤,一些貌似土掉渣的地名背後其實有著悠久的歷史。,但專家表示駐馬店一稱不但有史可考,而且在確定之初還經歷了一番爭議。
  • 當老地名已成追憶
    因為城市的變遷,錫城的許多老地名已經從無錫版圖上被抹去,淡出了市民的視野,留下的是口口相傳的記憶……    無錫是江南水鄉的歷史文化名城,吳文化和近代民族工商業的發祥地,有著悠久的地名文化,歷史地名眾多,如黃埠墩、伯瀆港、仙蠡墩、崇安寺、白水蕩等等,不勝枚舉,幾乎每一條街巷都有著各自獨特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