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色警戒2:遊戲加入戰爭迷霧,影響有多大?工程師暗中偷家

2020-12-24 遊姿百態

相信很多玩紅色警戒2的玩家是由魔獸爭霸轉過來的,在紅色警戒二與魔獸爭霸之間,一個很明顯的差別就是地圖的戰爭迷霧系統。用下軍棋的話來比喻,一個是下明棋,另一個是下暗棋。下面我們來簡單的說一下紅警2的戰爭迷霧系統,如果修改的話將有哪些特色?

視野第一是全黑和全白的事業。與戰爭迷霧相比,策略性主要體現在前期守地圖這部分,而不是兵種轉型的那個時間。

第二,建築的脆弱性,如果紅警加入戰爭迷霧的話,必須得讓紅警2的建築物變得比之前還要堅固,不能幾下炮彈就要摧毀了,至少要給對方一個回防的時間。

第三,人口無限要改為有上限。如果有戰爭迷霧的話,人口上限改動是必須的。在換家過程中呢,如果全留在家裡防守的話,就只能後期拼坦克的數量。

第四,是碾壓系統。如果人口改為上線的話,那車輛的碾壓也必須取消。否則的話,在開迷霧的過程中,汽車的碾壓運氣成分比較大。

第五,基地的部署。戰爭迷霧是不可能與基地的部署相配合的,否則的話換家就變成了跟著基地車走了。因為紅警裡面沒有像魔獸爭霸那樣的回城捲軸。

第六,工程師偷家和快速變賣系統。戰爭迷霧中,如果採用工程師來偷家的話,遊戲結束非常快,加上變賣建築在混戰當中非常不平衡。

最後是礦區,紅警的礦區就相當於魔獸的中立怪物,說白了就是給部隊外出找事幹,不然一直防守有些沒有意義。在戰爭迷霧當中,大家都是互相出去找。如果都派出大量部隊的話,就會修地堡,變成雙方一個基地化的持久戰。

總之,紅警如果全開視野的話,還能給防守方能提供相當多的防守時間。如果是戰爭迷霧的話,雙方就會要麼變得變成持久戰,要麼遊戲結束非常快,因為偷家太方便了。遊戲的競技性將體現得非常差,對此你怎麼看呢?歡迎留言分享。

相關焦點

  • 《紅色警戒2》劇情梳理(盟軍線)
    上周我和大家聊了聊《紅色警戒1》講了什麼故事,簡單地介紹了劇情和結局。今天咱們就來說一說大家玩的比較多,也比較熟悉的《紅色警戒2》。#紅色警戒2#此作的劇情緊接著《紅色警戒1》的盟軍結局(盟軍擊敗蘇聯)。史達林死後,盟軍扶植了沙皇的後代羅曼諾夫,作為傀儡蘇聯總理。在全世界正在恢復經濟搞重建時,蘇聯也悄悄地恢復了元氣,強大了起來。
  • 延續24年的經典,WESTWOOD即時戰略遊戲,《紅色警戒》全系列回顧
    戰爭中,參戰的三族共動用近2000門大炮、600輛坦克、600輛裝甲車以及一些戰鬥機等。波赫430多萬人口中有27.8萬人死亡,200多萬人淪為難民,全國85%以上的經濟設施遭到破壞,直接經濟損失450多億美元。這場真實發生的殘酷戰爭為遊戲創作提供了一個真實的歷史參照,WestWood虛構了一個帶有宗教色彩的神秘反派組織NOD,NOD的總部正是位于波黑首都的塞拉耶佛。
  • 紅色警戒:共和國之輝,打造屬於你的戰爭帝國!
    每個小孩子都有一個成為一名指揮家的偉大夢想,而現代社會肯定是不會幫他們實現的,現在屬於和平年代沒有戰爭可以讓他們施展才華。但是遊戲可以為他們間接性的實現,在紅色警戒中我們就可以輕易成為一名指揮官,這款遊戲主要就是建立自己的軍事帝國,然後攻打別人的城池佔領地盤。可以跟人機互相攻打,也可以在線和玩家一起對戰或者互相PK,但是唯一的要求就是玩家必須要在一個區域網之內才能聯機。畢竟這是一個單機遊戲,只有在一個區域網的時候才能找到玩家的ID,但是這已經是很好的玩法了。
  • 紅色警戒:遊戲中最賤的兵種,稍不注意家就沒了,只能養狗抓小偷
    工程師是紅警中比較有特色的兵種了,在其他SLG遊戲中,像這個兵種的幾乎不存在。它能以一己之力便能扭轉戰局,反敗為勝,由此可見工程師在紅警中的地位。所以,很多PVP遊戲中,工程師都是被禁用的存在。玩家們對於這種「賤」的兵種喜愛的無法自拔,親切地稱呼它為「偷家小鬼」。
  • 紅色警戒2:最實用小技巧,人人都會,新手更要及時掌握
    眾所周知,紅色警戒2這款遊戲中的戰術打法以及套路,都是由玩家自主開發出來的。有很多實用小技巧,值得我們去學習借鑑。首先,我們大家在遊戲開始的時候展開基地,可以在基地的右上角建一個地堡,這個地堡會被基地的視角給擋住。
  • 紅色警戒2火遍全球但命途多舛,換代過於頻繁真是單機遊戲通病?
    鯨樂丨文 【遊戲雜談:第六期】 紅色警戒2有著一個更加經典的名字就是共和國之輝,從這一代遊戲開始,共和國正式踏足紅色警戒的領域
  • 《命令與徵服》和《紅色警戒》重生了,它們背後的故事有多傳奇?
    譚雅小姐姐在「紅色警戒」系列裡初次登場1996年11月,《紅色警戒》正式發售,同樣對應有主機版。接下來的歲月裡,EA洛杉磯相繼推出《命令與徵服3》(2007年)、《紅色警戒3》(2008年)和《命令與徵服4》(2010年)。上述作品均採用SAGE引擎製作(故而它們無一例外均遺傳有SAGE引擎的尋路問題),也或多或少都帶有各自的獨到亮點。
  • 從《紅色警戒》到《尤裡的復仇》:站在巨人的肩膀上
    《泰伯利亞黎明》為西木在RTS市場打下了一片江山,銷量更高的《紅色警戒》則為西木守住了這片江山。續作《泰伯利亞之日》和《紅色警戒2》延續了這一傳統,兩款遊戲的設計可謂一前一後、一唱一和。在斯佩裡的構思中,《紅色警戒》有很多涉及「二戰」德軍的歷史劇情,維珍希望減少不必要的麻煩,保障德國市場的銷量。很快,《紅色警戒》的開發方向來了個180度大轉彎,本作成為了《泰伯利亞黎明》的前傳,風格變得更加誇張。
  • 紅色警戒:遊戲中的奇葩載具,除了警車消防車,甚至還有雙層大巴
    眾所周知,在紅色警戒當中有很多作戰單位,每一種作戰單位都有自己的作用。甚至還有一些單位,完全不是根據遊戲作戰要求所設計的,比如說普通載具。今天小編帶大家盤點一下遊戲中,沒有辦法參戰的載具單位。
  • 紅色警戒2:必須掌握的常規操作,老玩家都會,新手必備
    紅色警戒2:必須掌握的常規操作,老玩家都會,新手必備 很多玩家在玩紅色警戒二中,會發現有很多比較套路的戰術
  • 80後眼裡的LOL——最經典單機遊戲莫過於《紅色警戒》了
    每個人心中都會有一款經典即時戰略遊戲,在80後眼裡除了星際爭霸外,那時候覺得這個世界上最好的遊戲是星際爭霸,第二就是紅警了。其他遊戲都看不上。談談還記得當初在網吧裡一起聯機紅警的青蔥歲月。可以說在1996年-2000年,整個世界即時戰略遊戲是紅色警戒跟星際爭霸年代,特別是在中國80後玩家裡面,這款遊戲的流行程度就好像現在的LOL,每個網吧都是有這款遊戲,那是一個區域網的時代,什麼都充滿好奇。
  • 紅色警戒2:一款流傳至今的經典戰略遊戲
    大Y出品,必屬精品Hello大家好,這裡是大Y遊戲。相信很多玩家對LOL、魔獸爭霸等遊戲都不陌生,而戰略類遊戲中,還有一款遊戲曾經讓全球玩家為之瘋狂,它就是——《紅色警戒2》。紅警2遭遇戰模式遊戲單位豐富,戰鬥方式多樣作為一款戰略遊戲,紅警2具有種類豐富的單位。
  • 《紅色警戒》僅排第三?《命令與徵服》系列排名
    你喜歡《紅警2》裡面的幻影坦克和在樹叢中隱身的有趣功能?別擔心,它在。那麼盟軍IFV和它巧妙的可配置武器系統?它也在!還記得笨拙的基洛夫飛艇和它向你的基地飛來時帶給你的恐怖感覺嗎?猜猜還有誰在!將這些標誌性內容加入到遊戲中並沒有什麼問題——遊戲製造者只知道如何模仿《紅警2》。而問題就在於,難道這一舉動就是為了突顯Westwood在設計RTS遊戲方面是有多強大嗎?
  • 紅色警戒3—亂世少女
    這個角度,再高點可以看到百合子是旭日帝國的英雄級的兵種,紅色警戒3中唯一一個使用超能力的兵種,在遊戲中一個1V1幾乎無敵的兵種,也是唯一能對空的英雄,攻擊空中單位時能秒殺一切飛行單位百合子在紅色警戒3中算是比較漂亮的,記得有水手服,在遊戲中放大觀察人物模型也很漂亮肯定比娜塔莎好看。其年齡貌似也是最小的一個,好好的一個小姑娘被怪蜀黍抓起來研究,最後還得參軍為國家賣命ヽ(*。>Д<)o゜(在遊戲中使用的是百合子的複製人)。
  • 手遊單機版《紅色警戒》,不用電腦照樣玩紅警,而且還能聯機!
    《命令與徵服2紅色警戒》是不少80、90後的童年回憶,在哪個網遊還不普遍的年代,基本都是靠著這些單機遊戲打法時間,但隨著年齡的逐漸增加,我們的時間越來越少,不在像往常一樣能天天坐在電腦面前,也沒有時間再去玩這些遊戲,或者說這些遊戲已經跟不上時代的步伐。
  • 紅色警戒2:各國兵種武器設計思路,盟軍凸顯戰爭策略,蘇軍殘忍
    相信很多在玩紅色警戒2的老玩家,經常會思考一個問題,紅色警戒2給各個國家安排不同類型兵種或武器的設計思路是在哪裡?接下來小編給大家盤點一下。如果我們不糾結於各個國家的武器,紅警2的國家優勢設定參考的是國家軍事力量的特徵。
  • 《紅色警戒2:尤裡的復仇》遊戲中,尤裡陣營強在哪裡?
    在其後的版本中,才會有了尤裡的復仇。尤裡是《紅色警戒2尤裡的復仇》中最強大的國家,與其它陣營相比,尤裡有著更為強大的科技、兵種,單位、建築的優勢。這裡以尤裡的復仇1.000版本為例,就尤裡陣營的兵力做一對比分析。
  • 《紅色警戒2》所有兵種實力排名~第一名你猜不到!
    大家都知道《紅色警戒2》在我們心裡就是相當經典的遊戲了,陪伴了我們許多年頭,紅警2了很多版本有尤裡復仇,共和國之輝,出了共和國之輝BUG相當的多外,其他的玩起來還不錯。很懷念,小時候無憂無慮的生活,好像生命中只有玩一樣,最近重新拿起紅色警戒2來玩,找一找那些年的感覺。
  • RTS遊戲編年史(二):《沙丘2》,第一次提出「即時戰略」
    迄今為止突擊隊員是RTS遊戲中最酷的單位之一,這既是因為他們擁有多樣化的能力,也因為他們在執行任務時的臺詞很有趣,例如「我有個禮物給你!」(I got a present for ya!)1996年,隨著二戰題材衍生作品《紅色警戒》(Red Alert)的推出,《命令與徵服》系列鞏固了其在流行文化中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