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女子因感情問題喝酒買醉在航班行駛過程中耍起了酒瘋,並將飛機舷窗內側玻璃砸破,導致航班備降鄭州機場。目前,李某因涉嫌破壞交通工具罪已被河南省公安廳機場公安局刑事拘留。(6月14日貴陽晚報)
該女子因感情受傷獨自喝下兩瓶250毫升的白酒後乘坐GJ8528次航班欲從西寧飛往杭州。後經檢測,其體內酒精濃度高達160毫克/100毫升,事發時屬於醉酒狀態。砸破舷窗後,幸虧機組人員及時將其控制,未造更大損壞,否則後果不堪設想。
飛行途中突發這種事件,對其他旅客來說也是一次「空中驚魂」。一則,不清楚該女子為何這麼做,砸破舷窗後還會不會幹出其他出格的事兒?二則,會不會影響飛行安全也是大家擔心的問題,此前因舷窗破裂致使飛機緊急降落的例子已有不少。
從相關報導來看,醉酒旅客乘坐飛機過程中製造的麻煩不少。在國外,有旅客因醉酒與乘務員發生衝突並試圖打開飛機艙門;有醉酒旅客在3.5萬英尺的高空掛在了緊急艙門上。在國內,2011年就發生過醉酒旅客揮拳打破機艙玻璃被拘留的先例。
醉酒旅客乘坐飛機,不僅容易行為失常惹是生非,威脅其他旅客或機組人員安全,而且不利於自身生命健康,因為酒後高空飛行易突發心腦血管疾病。鑑於此,2001年有航空公司發出通知:醉酒旅客禁止登機。東航曾提示醉酒旅客勿乘飛機出行。
從現實情況來看,確實有個別醉酒旅客被拒絕乘機,但也有不少醉酒旅客順利登上飛機,輕則嘔吐、胡言亂語,重則動手動腳影響安全。之所以出現這些問題,既是因為到目前我國缺乏明確的法律規定,也是因為航空公司為了確保上座率來賺錢。
2016年實施的《陝西省民用運輸機場管理辦法》第二十六條規定:機場管理機構對醉酒等可能影響機場秩序的乘客,可以勸阻或者拒絕其進入機場控制區。這可能是目前國內唯一禁止醉酒旅客乘機的規定。大多數航空公司也未禁止醉酒旅客登機。
雖然網絡上有信息顯示,根據中國民航有關規定,為保證旅客的生命安全和飛行安全,旅客酗酒或者顯示明顯醉態,將被拒絕辦理登機手續,取消乘機資格。但筆者並未檢索到來自哪部法律。杭州蕭山機場等多家機場表示,國家對此沒有明確規定。
筆者以為,為了保障旅客安全和飛機飛行安全,有必要在《民用航空法》《公共航空運輸企業航空安全保衛規則》等法律制度中明確寫入禁止醉酒旅客乘坐飛機出行。既要在機場安檢環節禁止醉酒旅客進入,也要明確要求民航公司拒絕醉酒旅客登機。
在以往案例中,醉酒旅客惹事後大多數受到《治安管理處罰法》處罰。但上述醉酒女子因涉嫌破壞交通工具罪被刑事拘留。這意味著該旅客不僅要承擔刑事責任,還要賠償砸破飛機舷窗的損失,教訓很深刻。希望其他旅客汲取教訓,不再醉酒乘機。
不管旅客因為什麼原因喝酒買醉,都不應該再去乘坐飛機,這既是為自己好,也是為其他旅客著想。因為任何漠視航空安全或者破壞交通工具的行為,都將付出相應代價。只有在法律上明確禁止醉酒旅客乘機,才能把醉酒帶來的不安全因素排除在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