喝白酒時通常搭配什麼菜比較好一般遵循兩大原則:
第一原則:健康原則
酒的主要成分是乙醇,進入人體在肝臟分解轉化後才能排出體外,這樣就會加重肝臟的負擔,所以喝酒時,一定要有幾樣能夠保肝護肝的食品。比如糖對肝臟具有保護作用,下酒菜裡最好有一兩款甜菜。
酒精入腸,會影響人體的新陳代謝,人體容易出現蛋白質缺乏。因此,下酒菜裡應有含蛋白質豐富的食品。飲酒時,雞、鴨、魚、肉菜相對較多,這些都是酸性食品,為了保持體內的酸鹼平衡就必須選擇蔬菜、水果等屬於鹼性的食品。
第二原則:風味原則
比起健康,吃貨們似乎更注重食之有味,因此酒菜搭配的另外一個原則就是風味原則,酒和菜的口感、味道、香氣等一定要彼此促進、彌補、增強,使之更加滿足吃貨們的味蕾和口感偏好。
根據上面兩個原則,推薦以下幾個菜品搭配白酒:
一、糖醋類菜餚
白酒主要包含乙醇,需經肝臟分解轉化後才能排出體外。為減輕肝臟負擔,喝酒時可搭配糖醋類菜餚,促進血液循環。
比如糖醋三絲、桂花蓮藕、拔絲山藥、拔絲蘋果、糖醋魚、糖醋排骨、糖醋花生米等。
糖醋魚
二、高蛋白的食物
因蛋白質和脂肪在胃裡停留時間最長,且富含胺基酸,故最宜作為下酒菜。
豬肉、雞肉、牛肉、魚、蝦等動物蛋白中含有大量的維生素B12,它可以增強脫氫酶的活性,讓體內的酒精快速分解。
例如松花蛋、家常豆腐、清燉雞、宮保雞丁、紅燒肉等高蛋白菜餚,成為當之無愧的理想下酒菜。
松花蛋
炒牛肉
三、動物肝臟類菜餚
酒精在肝臟中分解,而這個過程中,需要多種維生素共同參與,故適當補充維生素很有必要。而豬肝、鴨肝等動物肝臟富含維生素A、維生素B2等多種微量元素,可促進酒精分解。
鴨肝
豬肝
四、鹼性食物
雞、鴨、魚、肉等菜餚多為酸性食物,為保持酸鹼平衡,可搭配一兩款鹼性食物。例如清炒菠菜、豆芽等,或適當吃點橘子、蘋果。
清炒菠菜
五、豆製品
大多豆製品都含有解酒物質,例如:毛豆,豆腐等,因此豆製品一般用作下酒菜。
香煎豆腐
六、花生米
花生、玉米中富含肽,它有助於產生輔酶,抑制乙醇濃度的升高。花生米的香脆不但可以大大提升白酒的帶給吃貨們的愉悅感,其香氣還能彌補酒香的些許不足;咀嚼時彈牙的口感能帶給吃貨非同一般的愜意和成就感,而酒的剛烈又化解在了花生米富含油脂的柔情之中。
常見菜品有:涼拌海帶、涼拌黃瓜,涼拌花生等。
花生米
七、配甜品果汁
飲用白酒後,可用甜品、果汁類解酒。例如酒後配以新鮮葡萄,葡萄中含有豐富的酒石酸,能與酒中乙醇相互作用形成酯類物質,降低體內乙醇濃度,達到解酒目的。
葡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