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始皇陵聞名於世,被稱為世界第八大奇蹟,是歷代帝王陵墓中最為著名的一座。
眾所周知,秦兵馬俑坑是秦始皇陵的陪葬坑,也是秦始皇本人下葬時,後人為其配置的「私人軍隊」。秦始皇兵馬俑的宏偉以及壯觀程度令人嘆為觀止,其結構複雜和內涵豐富也稱得上是世界陵墓之最。
那在經過了歷代的演繹之後,秦始皇陵留下了許多撲朔迷離的傳說,那關於兵馬俑也曾有過這樣一個傳說。
相傳秦始皇夜間偶得一夢,夢見了六國君臣冤魂索命,並舞著刀劍來砍殺自己。秦始皇醒來後被嚇得一身冷汗,繼而有了心理負擔,生怕自己死後真的會被仇家纏上。為了能夠保護自己,他便下令以秦軍將士為原型,塑造了一大批人俑為自己陪葬。
2000多年來,沒有人發現秦始皇兵馬俑的秘密,直到1974年3月,陝西省臨潼縣驪山鎮西楊村幾位農民出門耕作,無意在田間打井時發現了幾個破碎的與真人差不多大小的陶俑,這才引來考古學家的注意。
就這樣,一個隱藏了兩千多年的地下皇陵終於呈現在世人面前,而皇陵中最為著名的便是那擁有8000多尊陶俑的兵馬俑坑。
據考古專家們稱,秦兵馬俑在出土時都是具有鮮豔色彩的,可是由於當時的技術限制,導致其未及時受到嚴密保護,兵馬俑才在空氣的氧化之下迅速褪色,變成了今天我們所熟知的灰褐色,不過也有極少部分的兵馬俑克服了歲月侵擾,在出土時還稍微殘存著一些彩繪痕跡。
對於秦兵馬俑的褪色,專家們感到十分痛心,遺憾未能留下一些記錄的照片。
兵馬俑的褪色現象雖然十分普遍,卻也有例外。在關於兵馬俑公開的照片中,就曾有一尊「綠色」的兵馬俑十分惹人注目,其他兵馬俑本來的面部顏色都是土黃色,唯一不同的就是這尊「綠臉」兵馬俑。
這具兵馬俑是在弓箭方陣中被發現的,其外形奇特,整體呈跪射狀,是一尊跪射傭,它面部彩繪十分完整,除了白色眼白、黑色瞳孔外,臉部還全被塗成了綠色。由於綠色兵馬俑具備特殊色彩,因此被專家們嚴密的保護了起來,讓其一直處於無菌、溼潤、避光的環境中,甚至還刻意限制其展出次數。
那在眾多的兵馬俑中,為什麼會單單產生這樣一尊顏色如此不同的彩俑呢?
考古專家在翻閱資料之後推測:「綠臉兵馬俑」的出現,很可能與古代的祭祀之禮有關。從春秋戰國時期,軍隊中就流行著一種「儺禮」,而「儺禮」的主要參與人就是「儺人」。「儺人」是下層軍官的一個分支,並不直接參與戰鬥,他們的責任是驅散瘟疫與鬼神的侵擾,以期保證軍隊的戰鬥力。
除此之外,專家還推測「綠臉兵馬俑」也許是士兵的日常裝束,其原因也很簡單,士兵在戰鬥時,士氣是最重要的。如果士兵將自己的臉塗成綠色,就會讓敵人覺得自己是地獄中的催命惡鬼,可以充分起到震懾敵人的作用。
時至今日,專家們對這尊「綠臉」兵馬俑究竟是什麼原因所造成的,依然沒有肯定的說法。畢竟以上眾多推論並不能確認佐證,這尊神秘的陶俑和整座秦始皇陵的秘密還留待後世的破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