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館裡的鯊魚為什麼會和其他魚類和平共處?

2020-12-15 曉曉趣聊寵物

海洋館裡的鯊魚為什麼會和其他魚類和平共處?

我們去海洋館的時候,除了看那些色彩繽紛的魚類之外,還有一個目的是看一下鯊魚這種兇猛的魚類。小時候《大白鯊》等恐怖影片確實讓我們對鯊魚有了畏懼感,因此在海洋館安全地看鯊魚也成了我們唯一目睹鯊魚風採的一個途徑。但是我從前就想過,鯊魚明明是海洋食物鏈頂端的存在,而海洋館裡又有那麼多普通魚類,為什麼鯊魚不去吃它們卻和它們一起遊泳呢?

通過搜索關鍵詞「海洋館」「鯊魚」「吃魚」等,我發現其實海洋館裡還是存在不少鯊魚捕食「室友」的例子的,比如前些年日本的海洋館發生的鯊魚吃魚事件。大多數人的印象中鯊魚都是兇殘的魚類,但鯊魚其實是一個比較大的概念,它包含了上百個種類。這些種類並不是都以魚類為食。它們其中一些種類會以一些無脊椎動物為食,比如蝦蟹貝等。也有的一些種類會吃海豹、海豚、海龜甚至海鳥。

我們看到的海洋館中鯊魚不吃魚還是有幾個因素的,第一是因為這個鯊魚已經被餵飽了,其實鯊魚也不是那種會濫殺無辜的生物,動物界也沒有這種生物,基本上都是在自己需要進食的時候才會去捕食其他魚類,而鯊魚只要餵飽了,對其他魚類的興趣就不會那麼大,和它們一起遊泳並不奇怪,即使是在海洋裡我們也能看到鯊魚和其他魚類和平共處的時候。

第二個原因就是因為是白天了,海洋館白天開門,就算進去了為了能夠讓遊客看清各種魚類也會打上大燈,這就讓水池裡顯得像白天一樣。因為光線充足,萬一有哪一條鯊魚突然餓了想捕食,也會因為光線太亮所有魚類都能很好的看清周圍環境,鯊魚捕食的難度也大大增加,太亮的光線也會讓大型魚類的捕食興趣大大增加,這也就是我們通過搜索出來的海洋館鯊魚吃魚事件大多發生在晚上的原因了。

再然後就是魚的健康狀態了,海洋館那麼多魚,總會有一些會生老病死,又或者得了什麼疾病。海洋館的一些大魚比較昂貴,一般是重點照顧對象,因此身體狀況會比較好,而那些小魚當中出現的一些狀態不好的個體,就成了鯊魚這些大型魚類的美餐,這種不健康的小魚甚至都不會怎麼遊動,所以鯊魚捕食根本不會耗費什麼力氣,你也很難觀察到鯊魚捕食魚類所鬧出的動靜了,因為這些鯊魚只要靠近張嘴就能吃下這些小魚。

最後一個原因就是因為海洋館的場地問題了,海洋館我們在通道裡看起來好像很大,其實對於鯊魚這種生活在真正海洋裡的魚類來說就是一個小房間,鯊魚其實也不笨,從海洋到了這種狹小的地方長時間了也會得憂鬱症,比如那些被馴養的鯨魚,絕大多數都是得了憂鬱症的,這種時候對於捕食這種事根本沒有興趣,而且也知道會有人類來餵自己,不用自己費力去捕食。狹小的空間鯊魚活動不開,而小魚卻可以輕鬆遊動,因此鯊魚即使像捕食,也會因為場地太過狹窄不適宜捕食而放棄。

晚上閉館關燈後館內只有那麼兩三個巡檢人員,於是就變成了小魚一直少,卻沒有人看到大魚吃小魚的情況。大魚吃小魚的作案時間一般是在大半夜,有巡檢人員試過值夜班的時候看到關燈後的主缸水面一片沸騰,噼裡啪啦的十分帶感。這種時候就是難得見到的鯊魚捕食場景了,雖然這種事情發生太多海洋館一定會有一些虧損,不過票價總能補回這份損失,因此海洋館內的小魚其實是經常被吃再補充的,不過遊客並看不出來。

海洋館確實美麗滿足了我們的好奇心,不過這些生物更應該更生活在大海裡,被人類抓住生活在狹窄的空間裡,其實它們也挺悲哀的。

相關焦點

  • 鯊魚是一種大型魚類,假如海洋裡的鯊魚都消失了,會發生什麼呢?
    為什麼鯊魚是如此可怕?在某些人的印象中,這些嗜血成性的動物待在海浪裡時刻等待著「送上門」的獵物,當然這也包括人。要是我們能夠除掉這些食肉動物,那麼我們的假期將變得安全得多。這樣一來,當我們在海裡遊泳時,也沒有什麼可擔心的。是嗎?
  • 海洋館「不能攀爬」形同虛設 允許遊客與鯊魚接觸
    海洋館「不能攀爬」形同虛設 允許遊客與鯊魚接觸 2016-12-07、動物的保護等原因多次引起了市民和專家學者的關注。
  • 北京海洋館喜迎十五周年 新展區鯊魚小鎮炫動啟幕
    慶典儀式上,北京海洋館總經理胡維勇向來賓們表示了歡迎和感謝,各界嘉賓一同為新展區「鯊魚小鎮」揭幕,來自世界各地的百餘家水族館同業代表及嘉賓齊聚歡慶。 當日,北京海洋館與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長江水產研究所再次續籤「中華鱘保育項目合作協議」,新協議的籤署標誌著中華鱘保護項目的進一步深化。北京海洋館將通過不懈努力,大力倡導公眾對珍稀瀕危魚類的保護意識,積極推動中華鱘保育相關科學研究及遷地保護示範和人工保種等項目,為推動海洋生態保護而努力。   2014年,為了感謝社會各界對企業多年來的關愛與支持,北京海洋館再建鯊魚館,鯊魚家族再次回歸。
  • 海洋館不該養鯨鯊,我可以抱鯊魚,為什麼?什麼才是動物體驗的正確打開方式?
    何況正佳還不是常規海洋館,它是一家在廣州天河鬧市中心的商城,「全球首座位於核心城市商圈的室內海洋館」,能有多大空間給鯨鯊啊!我也希望大家尤其是父母不要帶孩子去這樣的海洋館。如果你們想讓孩子能跟動物親密接觸,這個世界還有很多其他更美好的選擇。
  • 域見文旅新視野 ▏和大鯊魚一起開party,打卡海洋館的高級玩法!
    相信很多人和域姐一樣,早就看膩了海洋館千篇一律的「魚類遊泳運動」。那麼到底在海洋館玩什麼才算高級的玩法?在館內的萬花鏡隧道,日本前衛藝術家清川麻美(清川あさみ)重現了《銀河鐵道之夜》裡的童話世界。在周邊5000多枚萬花鏡的效果下,清川麻美的刺繡和其他藝術作品給人一種身在童話世界的錯覺。童話感的夢幻環境在社交媒體時代賺足了噱頭——畢竟顏值是第一生產力,把「銀河」主題放進萬花鏡隧道裡,浪漫的環境讓不少年輕人都願意去拍照傳播。
  • 闊別十年 鯊魚家族回歸北京海洋館
    昨天,北京海洋館鯊魚小鎮亮相,闊別京城近10年的珍稀鯊魚回歸「故裡」。2005年,為進行瀕危物種中華鱘的遷地保護,北京海洋館將鯊魚館改建成國寶中華鱘館,原來居住在鯊魚館中的鯊魚只好「搬家」。今年,北京海洋館再建鯊魚館,鯊魚家族回歸。窄頭雙髻鯊、沙虎鯊、高鰭鯊、豹紋鯊、黑鰭鯊、白鰭鯊等近10種珍稀鯊魚昨天亮相。同時鋸鰩、犁頭鰩等其他珍貴魚種也將展出,市民不僅能欣賞到海洋霸主的風採,還能看到數千尾魚兒群遊舞動的場面。新建成的鯊魚小鎮融合了中西方文化及地域特色,由鯊魚館和漁港小鎮兩部分組成。
  • 廣東深圳海洋館疑案:鯊魚池中800條觀賞魚離奇失蹤
    鯊魚是較為兇猛的魚類,它會捕食那些較弱的小型魚類,觀賞魚肯定會慢慢減少,然而幾百條觀賞魚在一周內大量消失,讓人有點意外。這些觀賞魚是躲藏在了為它們專門營造的庇護場所的造景裡,表面上無法看見而已:新來的魚不適應新的環境,覺得緊張地鑽到造景裡去兩三百條,也是可能的。
  • 心跳開學季,海洋館奇妙夜,華數TV帶你與鯊魚共眠
    那麼就趕緊和華數TV一起出發,去江河和美海洋公園探險吧。即日起登陸華數互動電視,進入免費專區參與活動,你就有機會獲得江和美海洋公園的親子套票一份,更有機會獲得海洋館親子夜宿的機會,和華數TV一起共度海洋館奇妙夜。
  • 鯊魚「秘密」知多少?本報聯合北京海洋館打造科普+新聞專場活動
    世界上最大的鯊魚叫什麼?鯊魚的皮膚是光滑的還是粗糙的?如何拍出「吸睛」的動物新聞圖片?如何寫出有趣的動物新聞?12月5日,北京青年報教育圓桌聯合北京海洋館為教育圓桌小記者們和北京海洋館會員打造海洋科普+新聞專場活動,講解鯊魚等大型海洋動物的「秘密」。
  • 自然筆記:海洋館夜宿初體驗
    這次在我苦苦央求下,媽媽終於同意讓我去參加海洋館夜宿活動,我別提多高興了。  這天下午3點,我和媽媽在海洋館門口分別,我的單飛之旅就此展開了。第一個行程就是刺激的潛水。老師告訴我們,這次我們進行的水肺潛水是一種極限運動,本來我不明白何為「極限」,但當我換上泳衣,又套上潛水服,背上氧氣罐,40斤的裝備、寒冷的水溫讓瘦弱的我有點明白這其中的意思了。
  • 銀川海洋館魚缸爆裂海水傾瀉 一條鯊魚摔死(圖)
    然而,這樣一個區內外廣受關注的海洋館,自開業起,便飽受詬病——因地基與結構不符合要求,海洋館出現了地磚破碎及漏水現象;同時,因水質與環境等原因,部分魚類出現不良反應,甚至死亡。10月1日,海洋館的基礎設施和管理問題幾乎同時暴發——「海底隧道」中高達2米的景觀魚缸玻璃突然漏水、碎裂,100餘噸海水夾雜著一條鯊魚,和眾多的碎玻璃,洶湧衝出近百米。
  • 北京海洋館為鯊魚蓋新家
    2014年,在北京海洋館開業十五周年之際,鯊魚霸主將再次回歸北京海洋館,新展區「鯊魚小鎮」也將為遊客們帶來極具衝擊力的震撼感受。新展區「鯊魚小鎮」位於2號展區,緊鄰雨林奇觀和白令海峽展區,由鯊魚館和漁港小鎮兩部分組成,將於十一前盛大開幕:巨型池體部分高6.4米,長33米;水深5.1米,池底面積263平米,蓄水總量達1400噸。
  • 哈爾濱極地館鯊魚鰩魚海龜美人魚共同演繹深海童話
    據馴養師介紹,護士鯊雖長相兇悍,但屬於鯊魚中的好脾氣先生,對於人類較為友好,可一旦攻擊捕食其他魚類時便毫不手軟。為了能夠更好的讓護士鯊和其他小夥伴和平共處,馴養師給它建了一個VIP房間,對它進行有效訓練,還在它的餌料中增加了魷魚、海兔等營養豐富的食材,降低護士鯊的捕食慾望。
  • 鯊魚鰭腳是什麼?為什麼讓雌鯊痛苦不已,最終選擇無性繁殖
    通常在海洋館看到的鯊魚都比較大,其實80%以上的鯊魚身體長度不超過1.6米,屬於中小型魚類。鯊魚中最大的當屬鯨鯊,身體長度達到20米,重量為7000千克以上,算是魚中之王了。鯊魚屬於卵生,卵殼非常怪異,多數鯊魚卵形狀為長方形,而且長方形四個角有卷鬚,以方便其附著在其他物體進行孵化。截止目前發現最大的鯊魚卵為30釐米長、14釐米寬和9釐米高。
  • 這是一個可以親自觸摸鯊魚的海洋館!
    珍視「兩帶」概念,分別是環繞太平洋的「環太平洋火山帶」和棲息著大量生物的「環太平洋生命帶」。以此為基準,儘量再現自然環境,使觀者體會到生命的壯麗、神奇,以及自然環境的重要性。先說水族館內部,整體面積不大,但是設計非常合理,整個海遊館是以一個圓柱形的超級大魚缸為中心,人類參觀路線就像圍繞這個超大魚缸之山在蜿蜒螺旋上升中逐步完成參觀。
  • 為什麼海洋館裡沒有大白鯊,網友們知道了真相,心疼大白鯊
    全球水域還有很多地方是人類到達不了的地方,很多內陸的朋友甚至都沒有機會見到真正的大海,所以海洋館成為了他們唯一接觸類似海洋的地方。很多海洋館裡有引入了鯊魚,護士鯊、虎鯊、尖頭鯊魚,真正的海洋愛好者會發現在全球各大海洋館裡沒有聞名的大白鯊。大白鯊是很多朋友都知道的一種鯊魚,不管是其兇猛的習性還是電視裡拍的大白鯊的電影,一說起鯊魚,大家腦海裡的形象就是大白鯊。
  • 鯊魚為什麼不吃海豚?原來不是不吃,而是有原因的!
    鯊魚為什麼不吃海豚?原來不是不吃,而是有原因的世界這麼大,我想去看看,地球上生存的生物,每一種都有著自己的生存法則,作為海中霸主鯊魚,位於食物鏈頂端的生物,在海中橫行霸道,不管是遇到什麼,它都會一口咬下去,或者與之搏鬥,在大海中鯊魚少有敵手,大海中的每一種生物,幾乎都逃不過鯊魚的捕殺,可是鯊魚為什麼不吃海豚?
  • 男子養鯊魚做寵物 擔心出意外送到海洋館(圖)
    六安一市民養鯊魚當寵物,眼見著鯊魚慢慢長大,為了給它提供更好的生存環境,於是捐給合肥海洋館。記者昨日來到海洋館,看看這位新成員。  鯊魚寶寶住進「別墅」  昨日,在合肥海洋館水族館館長鄧月華的引領下,記者近距離接觸到了鯊魚寶寶。它目前還住在海洋館「別院」裡,「還在隔離期,這條鯊魚估計在一歲左右,還要成長半年才能放進缸裡與市民見面。 」因此,市民暫時還無法見到它。  鯊魚寶寶體長在60釐米左右,身體呈檸檬色,非常美麗。
  • 北京海洋館已為鯊魚蓋好「新家」(圖)
    原標題:北京海洋館已為鯊魚蓋好「新家」   記者昨天獲悉,北京海洋館已為鯊魚蓋好「新家」,池內採用了國內最大的水下全景立體畫(下圖)。下月起,數十尾鯊魚霸主將陸續回歸入住「新家」。   2005年,為救助一條迄今發現中國最大的野生中華鱘,北京海洋館鯊魚館裡的鯊魚集體大「遷居」,將自己的「家」讓給了到北京療傷休養的中華鱘王。   昨天,北京海洋館公布了它們的「新家」——鯊魚小鎮的設計圖,並首度公開了鯊魚池水下布景,這是全國首個採取全畫幅、水下立體造景的大型展池。池體部分高6.4米,長33米,蓄水總量將達1400噸。
  • 虎鯨把鯊魚當飯吃 為何不攻擊人類?科學家給出解釋
    虎鯨是海洋裡極其兇猛的一種動物,它們牙齒利索,張嘴就把鯊魚當飯吃,遇到過虎鯨的鯊魚,很長時間都不敢再返回那個地方,尤其可以想像虎鯨的威力。虎鯨不只吃鯊魚,還吃很多別的魚類,甚至是海面上的海豹、海獅等,也會捕幼年的藍鯨,在海洋裡覓食簡直是手到擒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