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發著黃油香氣的法國麵包:可頌和法棍,製作過程真的很有意思!

2020-12-12 大叔美食店

在《風味人間》第二集裡,我們樂逢的歐包教學主廚Chef Vincent演示製作了法國最常見的兩種麵包:可頌和法棍。

可頌是甜酥類麵包的一種,製作過程中會包裹起酥黃油進行起酥。起酥一般會做一次雙次摺疊,一次單次摺疊。可頌麵團常見可製作可頌、巧克力可頌和葡萄乾卷等。

科普有點枯燥?沒事,Chef Vincent有個關於可頌的小故事。

你知道可頌為什麼叫可頌,又為什麼做成月牙形嗎?法語裡,可頌叫croissant,意思是新月、月牙、峨眉月。音譯過來就是「可頌」。據考證,可頌最早出現在1683年。當時土耳其在黎明時分偷襲維也納,這場突襲被一個名叫Adam Spiel的麵包師發現了。(嗯,沒錯,麵包師起早貪黑,才有機會發現黎明時分的敵情。職業驕傲油然而生!有沒有?)麵包師並拉響警鈴,幫助維也納擊退了土耳其入侵者。為了紀念這一勝利,麵包師創造了可頌,並以土耳其的新月象徵為造型。

最初的可頌少糖少油,大家可以想像一下它的味道……後來隨著發展與流變,可頌中逐漸加入了更多糖和黃油,變得愈發美味起來,也就演變成了減肥剋星。現如今,究竟「何謂優質可頌」呢?

首先,優質的可頌應當具備完美的色澤和外觀。上色是麵包師的籤名。蛋液必須刷得非常均勻,才能呈現出完美的三種色澤:法語裡叫foncé(深),doré(金黃),claire(淺)。

優質的可頌,第一口咬下去是濃而不膩的黃油香。如果感覺油膩,有兩種可能性:黃油本身的品質問題;或者起酥過程沒做好。

優質的可頌,撕開時要有清脆的聲響,也會掉渣。掉渣說明起酥這一步做得好。此外,內部的氣孔要分布均勻,口感應當柔軟,且入口即化。還要說明一點,在法國本土,麵包出爐後並不會直接售賣,而是要晾涼20-30分鐘。如果不經歷這一晾涼過程,直接裝袋,溼氣直接散發在麵包袋中,可頌會變潮,容易回塌,且變得不酥脆,實在非常可惜。答應Chef,請善待你的可頌。

法棍≠兇器

說到法棍,這是最平常、卻也最考驗技術的法國麵包;也是法國日常消費最多的麵包。一般長約55cm-65cm,由麵粉、水、鹽、酵母四種原料製成。早餐多抹果醬、榛子醬、黃油等,午餐多做成三明治,晚餐一般配菜食用。

法棍三步驟:成型、劃刀紋、烤制。劃刀紋的過程非常舒爽,堪稱強迫症福利。

在爐中順著刀紋綻放的法棍在普通國人的印象裡,法棍似乎是「硬梆梆」的代名詞,日劇《古畑任三郎》裡甚至出現過拿放幹、變硬的法棍謀殺他人的故事。這就非常可怕了。

其實新鮮出爐的法棍表皮焦香酥脆,內心溼軟;完全不會咬不動,更不會硬到能謀殺。答應Chef,請不要把法棍放到能殺人的程度。

相關焦點

  • 烘焙圈子:法國麵包最經典的(法棍、可頌、吐司)做法及其背後的故事?
    佔法國麵包消耗量60%的「麵包之王」法棍;漂亮的刀口(耳朵薄而且翻起)、乳黃色的麵包心、不規則的氣孔,鬆脆並且上色均勻的麵包皮,是一個完美法棍的要求。配著正餐食用,或者塗上黃油做成撻丁,都是很好的選擇。
  • 風靡全球10年多、巴黎麵包王「神之可頌」真的來了!
    黃油選用的是僅限冬季生產、乳脂比例最高的法國鐵塔牌Elle&Vire黃油,22升全脂牛奶,只獲得1公斤好黃油,口感細膩,味道醇香。酥脆的麵粉散發著醇香的黃油味道時,你會仿佛置身於巴黎,這就是Gontran Cherrier(GC)的魅力!
  • 探店丨你和法國麵包的距離,可能只差了這一家店的法棍
    在了解了顧客的飲食習慣之後,李逍遙的麵包出品上做了很多調整。頭一天晚上發酵好麵團,每天6點鐘開始做麵包,出爐的時間正好在飯點前,這樣顧客來到店裡也能吃到新鮮麵包。為了讓店裡的麵包更接地氣,除了傳統的法棍、可頌,李逍遙也學會製作軟歐、吐司這樣口感柔軟的麵包,讓顧客能有更多選擇。剛開始做法棍的時候,李逍遙以為不會有人買。
  • 法國麵包文化與法棍麵包的配方工藝
    法國麵包文化與法棍麵包的配方工藝法國麵包:法國師傅認為麵包也是有生命的!酵母是傳統法國麵包(baguette)生命的原動力:發酵的時間足夠,烘焙出來的麵包才會夠味。因此法國麵包比德國麵包蓬鬆輕柔,蜂窩氣孔較大,更香軟好嚼,麵包表皮又薄又脆。
  • 法國經典麵包「法棍」製作過程詳解(附「法棍」百搭吃法)
    法棍麵包是一種最傳統的法式麵包,被法國人稱為麵包之王,法文叫Baguette,原意是長條形的寶石。
  • 歐洲人真的吃國內所謂的歐包?來看看外國人究竟吃什麼麵包吧
    不過歐包歐包,歐洲人真的是吃這種麵包嗎?由於蘿蔔曾經在法國交換半年,可以很負責任地告訴大家,在歐洲根本買不到這種類型的麵包。麵包是歐洲人的主要食物,地位相當於我國的米飯和饅頭,種類豐富口味多樣,今天,蘿蔔就為大家盤點那些正宗的歐式麵包。
  • 風靡全球8年、日本銷量NO.1、巴黎麵包王「神之可頌」Gontran Cherrier真的來了!
    和急速冷凍箱也是保持好口感的秘密武器,保證你吃到的每一隻可頌是健康又美味的!正因為這嚴格的匠人精神,主廚幾十年如一日的重複這美味的過程,麵包已然在時光中蛻變成一種藝術品,是法國不能缺少的國寶級珍饈。傳統法棍Baguette在一些人眼裡平平無奇的法棍卻是法國人心中「長條形的寶石」,Gontran
  • 《風味人間》用一隻可頌饞壞了全網,法國麵包到底有多少講究?
    酵母麵包與酒類麵包有著獨特的製作工藝,咬上一口,嚼上一嚼,唇齒間就充滿了令人回味的天然芳香。從前窮人吃的雜糧麵包和黑麥麵包,現在卻反而會經常出現在有錢人的餐桌上,黑麥麵包是推薦搭配海鮮的,法國當下很流行的吃法便是黑麥麵包配生蠔。
  • 切片麵包是toast?法棍French Bread?
    要麵包還是要牛奶?當然是麵包!烤吐司、可頌、百吉餅、法棍...每樣都來一份!01.Bakery專門製作和販賣麵包(或糕點)的地方是:Bakery:麵包(糕餅)房而製作麵包的手藝人則稱為:French bread說起麵包,大家一定忘不了法國的特產:Baguette /bɡet/:法棍大家所熟知的某家來自韓國的麵包店,英文名就叫做
  • 你以為法國就只有法棍麵包這麼簡單嗎?
    然而這陣子去參觀巴黎聖母院的人除了能感受到巴黎的宗教氛圍,還能聞到一陣陣食物香氣!原來今年5月21日到30日,一年一度的麵包節在巴黎聖母院前廣場舉辦,麵包香氣就從廣場上臨時搭建的大棚裡傳出來。公眾可以近距離觀察和學習師傅製作麵包,當然少不了品嘗新鮮出爐的麵包啦!麵包節上陳列的各式各樣的麵包,其實都屬於法國麵包,而法棍麵包只是其中的一種而已!接下來跟我進入法國麵包的世界吧!
  • 京稻可頌麵包 重拾經典回味
    可頌麵包croissant,又叫羊角麵包、牛角麵包或者新月面包,可頌是音譯自其法語名稱croissant。可頌主要使用黃油和麵團經過摺疊處理來起酥後的酥皮捲起角狀烘烤而成,也是屬於維也納麵包的一種。流行於歐美國家。
  • 風靡全球8年、日本銷量NO.1、巴黎麵包王「神之可頌...
    濃濃的黃油味唇留齒香!*圖為 Gontran Cherrier創始人研發的巧克力可頌紮實水潤的麵團,靜靜的等待發酵,反反覆覆的摺疊、擀壓,小心的控制溫度,讓法國進口黃油填入其中,形成美妙的隔層。*無論是大小、高度還是塑形都有統一標準,烘焙師都嚴格把控。最後做出一個鬆軟的,酥脆的,感覺就像有一萬個蜂窩一樣的,想一把攥在手心裡的可頌包。
  • 法國的街頭化美食,法棍麵包
    法棍麵包,字面意思上去看好像沒有那麼的吸引人。但是只有真正了解法棍麵包的人才知道,它代表了法國的一種情懷。名字雖然簡單,但是簡單中卻富有內涵。法棍麵包是法國人飯桌上最常見的一種主食,其地位就好比饅頭花卷在我們國家一樣。法棍麵包是法國的傳統美食,雖然在法國的大街小巷都能看見法棍的影子,但是製作法棍的技藝卻是極為講究的。
  • 精緻生活,就要從法國下午茶開啟,麵包和甜點怎可辜負
    精緻生活,就要從法國下午茶開啟,麵包和甜點怎可辜負在中國人的飲食裡,沒有饃饃不行,那麼在法國人的生活裡,沒有麵包就像是沒有生活。麵包和甜點是法國人值得驕傲的民族文化的一部分。走在法國的街頭,所以可見裝修精緻的麵包房和甜品店,讓人根本控制不住的就衝進去瘋狂購買一通。如果你看見一個中年發法國女人懷抱著五六根法棍麵包千萬不要嘲笑她,那可能只是一個法國家庭一天要吃得法棍而已。下面小編就來帶大家一起看看法國人的精緻麵包都有哪些吧。法國長棍。五十年前的數據就顯示,法國每年要消耗的法棍多大一百多億根。
  • 杭州「神之可頌」出新品啦!不惜冒著長胖的風險,也一定要吃到它!
    今天來嘗了一下才知道「神之可頌」的稱號,真的不是浪得虛名~在原料的選用上也是非常地講究,特選法國諾曼第優質牛奶,製作出100%的動物性黃油,小孩和大人都可以放心食用。金黃酥脆的外表,內裡柔軟多孔洞,濃鬱的麥香和彈韌的口感,脆、韌、軟糯的口感在舌尖上,交織著一種奇妙的體驗。這款花椒法棍麵包和另外一款沒有出鏡的無花果法棍麵包都是中國本土特有的口味。
  • 《美食記中國》法棍配上奶油蘑菇湯,愛了~
    黃油和奶油交織出那種濃鬱,糾纏在一起又化不開的香氣,光聞著就幸福感爆棚!細細碎碎的雞肉,格外的鮮嫩,蘑菇略有彈性的口感,輕輕咬還會爆出香濃的湯汁;撲面而來香氣的就把心擠得誰也進不了!喝湯真的特別解壓。有了奶油蘑菇湯,還差搭配的小食是不是,接下來小編給大家介紹蒜香法棍~法棍就是法式長棍麵包,法棍被法國人稱為麵包之王,它甚至已經超越食物範疇,成為一種時尚符號。如果去巴黎,一定要記得拿幾根法棍走上街頭(防身)。
  • 拒絕粗製濫造 法國人打算給真正的法式可頌貼上專屬標籤
    一隻香甜的可頌搭配一杯簡單的黑咖啡,你便擁有了法式早餐的全部精華。世界上最愛可頌的國家當然是法國,為此,他們嘲諷過其他國家售賣的那種兩端筆直的可頌,前不久還和試圖把可頌「改良」成香腸培根味的英國人撕了一架。然而最近,有著深厚可頌情結的法國人也開始對自家的可頌產生了懷疑,原因竟然是——「我們的可頌,究竟還是不是如過去一樣真正好味道的可頌?」
  • 吃了10年可頌,才知道正確裝逼讀音是「褲啊松」
    真正的可頌麵包外表應該像千層派一樣酥脆,但內部卻十分鬆軟,並且可頌麵包的製作方法其實和千層派也很相似,都是把黃油緊緊的鎖進麵團,在翻折中形成一層一層的黃油麵團。稍遜的可頌有以下特點:形狀扁平,稜角不分明,表層有氣泡,入口有厚實感,不鬆脆。外層乾燥,內層吃起來就像是吃橡膠一樣。如果品嘗羊角時碎屑太多,且內部有巨大的圓洞,說明麵團在製作過程中沒有被均勻揉捏摔打。如果羊角麵包很油,說明黃油質量一般,從而導致烘烤過程中黃油流出。這樣大家就知道了,如果本來就怕扁了,再在上面加杏仁片,就無疑雪上加霜!
  • 法國的蒜蓉法棍,德國的鹼水麵包,原來麵包還有這麼多種
    法國的蒜蓉法棍,德國的鹼水麵包,原來麵包還有這麼多種在商場的麵包店裡,各種長得奇奇怪怪卻又聞起來香氣四溢的麵包琳琅滿目。法國的法棍在今天在全世界都十分流行,特別是在中高檔的甜品店還有西餐廳裡,無論是作為西餐裡面的主食,還是牛排吃完以後的甜點,法棍都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可欣很喜歡在巴黎貝甜買一甜一鹹兩根法棍,再買一杯特調奶茶作為學習忙碌時候的午餐。一般店裡的工作人員會給你切成小片放入袋子包裝好,方便你吃。
  • 法棍麵包個頭很大,但最便宜。來過法國的人都對它印象深刻
    人類吃麵包的歷史大概始於3000年前埃及的一個小島上 ,從那兒發現了最早的製作 麵包的工具 。麵包和米飯作為人類兩大基本食物,伴隨著文明的成長和社會的進步。從米飯創造出的吃的文化可能中國最具代表性,而從麵包帶出吃的文化法國可能是集大成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