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國的蒜蓉法棍,德國的鹼水麵包,原來麵包還有這麼多種

2020-12-24 努力的大表姐1

法國的蒜蓉法棍,德國的鹼水麵包,原來麵包還有這麼多種

在商場的麵包店裡,各種長得奇奇怪怪卻又聞起來香氣四溢的麵包琳琅滿目。在麵包店窗明几淨的裝潢還有暖黃色的燈光映襯下,那些甜點還有麵包已經不再僅僅是飽腹的食物,而具有了某種觀賞價值,成為人們在滿足日常生活需求之餘追求生活品質的載體。因此,在全世界的麵包發展史上,人們用自己的智慧發明製作出許許多多既能填飽肚子,又能補充營養,同時還符合各個國家和地區味覺審美的麵包,尤其是在歐洲地區,麵包在他們那裡的歷史最悠久,因此種類也最多。比如英國簡約的吐司、高油高糖的日式吐司、義大利的巧巴達(也就是拖鞋麵包)、菠蘿包、紅豆麵包還有中國的各種夾心麵包……可謂是應有盡有。今天可欣就挑出兩種從所有同類中脫穎而出的麵包——法國的蒜蓉法棍,以及德國的鹼水麵包,來讓大家一飽口福。

法國的法棍在今天在全世界都十分流行,特別是在中高檔的甜品店還有西餐廳裡,無論是作為西餐裡面的主食,還是牛排吃完以後的甜點,法棍都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可欣很喜歡在巴黎貝甜買一甜一鹹兩根法棍,再買一杯特調奶茶作為學習忙碌時候的午餐。一般店裡的工作人員會給你切成小片放入袋子包裝好,方便你吃。

法棍香脆的質地很有嚼勁,再加上融入麵包內部的黃油或是蒜蓉醬,和長條麵包本身的麥香融合在一起,十分誘人,吃了第一口以後根本停不下來。這種美食對烘焙師是個很大的考驗,因為越簡單的配方其實越難掌握。而我們作為普通小老百姓,自己在家也能做出美味的法棍。只要掌握了烘焙時候的溫度、時間的把控,你也能吃到香脆可口的法棍。

可欣以蒜蓉法棍為例,給大家詳細介紹法棍是怎麼製作的。製作重點在於翻面和發酵的過程,所以麵團的製作這裡就不贅述了。首先,準備好基本發酵過的法式麵團(基本發酵時間控制在一小時左右),還有一塊帆布和一把割刀。接下來我們要做的是翻面,也就是讓麵團儘可能多的與空氣接觸,從而讓成品法棍中的小孔增多,增強「脆」的口感和效果。將麵團倒扣在操作臺上,用手輕壓麵團,先將麵團由左向右折三分之二後,再將剩下的三分之一由右到左摺疊上去。接著從下往上折三分之二,再將剩下的三分之一翻過去。再接著進行第二次基本發酵30分鐘。

然後把麵團分成小份,將分割後的麵團輕拍,由下往上折再將麵團翻過去,用手稍整成長橢圓形。接著把它們放著發酵,半個小時以後拿出來放在砧板上,用手輕輕拍扁,再把它從下至上摺疊成圓拱形。把它搓揉成你想要的長度,一般是60釐米,兩頭要突出一些,放在旁邊室溫發酵。終於來到了最後一步——烘烤,先用割刀在長條麵團上平行著切出三到四個長長的口子,然後小心翼翼把它們放入烤盤,烘烤半小時。出爐以後你可以選擇先冷卻到室溫,這樣口感會更脆,而且也不會被燙到,然後再平行著切成小塊,裝盤,上桌的時候也可以配上沙拉醬或者黃油。

法棍製作算是專業烘焙師必需要掌握的做法之一,可能製作起來有手藝和烘烤設施的限制。而德國的鹼水麵包做起來就要相對更加簡單。可欣大學裡學習的是德語專業,所以對這種麵包十分了解。這種麵包又叫「布雷結」,是德語裡面這種麵包名稱的音譯。如果你和一個德國人到餐廳裡吃飯,你會發現無論你們去多少次,他(或她)都不會忘記點這道麵包。布雷結對於德國人就像餃子面對於中國人那樣重要。它有著棕色而且閃閃發亮的外皮,還有撒在上面調味兼裝飾的鹽粒。

對於中國人來說,可能不是很能接受鹹味的麵包,所以很多人都會把鹽粒去掉再吃。吃進嘴裡你會發現它十分有嚼勁,而且滿嘴都是醇醇的麥香。這時候你的德國朋友會告訴你,搭配著啤酒喝會更加美味。確實是這樣,因為如果僅僅吃鹼水麵包,口中很快就幹了,如果這時候大口喝上一口純正的德國小麥啤酒,不僅美味程度提高了,還可以保護潤滑食道和胃部,一舉兩得。此外,麵包的鹼性和啤酒的酸性得到了中和,十分神奇。

當然,鹼水麵包還可以搭配牛奶作為早餐。由於這種麵包的質地很有吸水性,所以吸入了牛奶的鹼水麵包口感極佳,外酥裡嫩,能夠在早晨給人們一個好心情。現在可欣告訴你,你在家也可以體驗到這種「德式愜意」,現在就跟著可欣來看看這種神奇的麵包是如何製作的。你需要用到的材料有:高筋粉、低筋粉、奶粉、鹽、低糖酵母、水(放一部分水在冰箱裡冷藏)、黃油。材料可以分在各個小碗裡裝好,方便拿取。首先,把酵母用少量溫水溶解,找個容器把製作麵團所要用到的各種粉末混合在一起,然後把剛剛溶解過的酵母加進去,混合。把麵團揉透徹,接著蓋上保鮮膜讓它自然室溫發酵,大概半小時以後把它裡面的氣排走。

用塑料片把大麵團分割為一個個小的麵團,揉圓。間隔著把它們分開放,放在託盤裡,再次蓋上保鮮膜,室溫發酵半小時。取一個鬆弛好的麵團,擀成牛舌狀,橫向捲起,捏緊收口。把卷好的麵團搓成中間粗兩頭細的長條,提起兩頭交叉兩次,再搭到麵團上。再讓它們室溫發酵半小時,接著放到冷藏室5分鐘。取出來以後浸泡在鹼水裡面。覺得差不多吸收到飽和以後,拿出來瀝乾。接著要注意的是,千萬不要忘記在麵團上輕輕地切幾個小口子,否則會影響到烘烤。切好口子以後根據自己的口味撒上鹽。最後送進烤箱烘烤。一刻鐘到半小時的功夫就可以出爐了。搭配黃油和色拉醬食用,口感會讓你難以置信。

可欣在這裡只是介紹了兩種麵包的製作方法,其實所有的麵包都萬變不離其宗,都是要把發酵的工藝發揮得恰到好處,然後根據麵包的不同種類,掌握好麵團與空氣的接觸面積還有發酵時間的長短。包括你在超市裡看到的各種長片麵包、麵包金磚或者是毛毛蟲麵包,只要有烤箱和發酵用的酵母,你都可以在家裡自己做。可欣就有這樣一個朋友,她經常看網上的教程自己學著做麵包,假期裡也經常到離家近的麵包店打工,現在也是做得一手好麵包,算是一門手藝,如果大學喜歡吃可欣的這兩種麵包,那就快點動手去製作吧!

相關焦點

  • 德國麵包介紹
    歐式麵包國內面包店比較普遍的有法棍、丹麥等,然而,歐式麵包最具代表卻是德國的鹼水麵包(Prestrel)、法國的長棍麵包(Baguette)、奧地利的烤恩雜糧麵包(Kornspitz)以及丹麥麵包(Dannish),義大利麵包(Ciabatta)等。
  • 網購麵包推薦 | 某寶有哪些好吃的鹼水麵包?
    ,是德國南部以慕尼黑為中心的巴伐利亞邦比較青睞的鹼水結。▲被小分隊成員玩壞了的鹼水結除了鹼水結,傳統的鹼水麵包還有很多種:鹼水棍、鹼水包、鹼水可頌、鹼水貝果.大概就類似中國的花卷,在饅頭的基礎上玩出花樣。
  • DE環線 | 原來德國麵包才是世界第一?
    ♩和往常一樣,在網上衝浪小Q突然發現一個頁面,異常妖豔——「原來德國麵包,才是世界第一。」又是標題黨。小Q冷笑。2015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正式將德國麵包文化納入其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我們比較熟知的德國麵包可能是下列的——其實這些都是鹼水麵包(Brezel;國內常稱為巴伐利亞鹼水麵包),按形態依次可以稱為鹼水結、鹼水棍、鹼水球。鹼水麵包味道獨特,嚼勁十足,入口有淡淡的鹼水味,口感保留了原料的醇香,質樸無華,永遠不會吃膩! 但是,德國麵包種類之多超乎我們想像!
  • 法國法棍麵包,德國紐結麵包,日本紅豆麵包,看完中國:這能吃?
    麵包在很度國家都有,不同國家吃的麵包口感都是不一樣的,在形狀和口感上都是不一樣的。很多國家的食物都是特別好吃,因為製作的方法是不一樣的,所以在吃的時候也能嘗試到不同的味道,有些麵包就被大家當作早餐吃,在不同的高價吃的麵包自然也是不一樣的,可以說是非常得好,而且能讓大家吃出不同的味道,而法國法棍麵包,德國紐結麵包,日本紅豆麵包,看完中國:這能吃?一起看看吧!
  • 原來除了法式長棍麵包,還有這麼多長相奇特的麵包
    說起麵包,我們常常會想到早上吃的早餐三明治,或者是吐司麵包,包括我們小時候經常吃的那種正正方方的老式麵包,可以說麵包的樣子可謂千奇百怪,味道也各有不同,今天小編就帶大家看看那些長相奇特的麵包。先來看看樣子還算正常的法式長棍麵包,它的外表略硬,裡面卻是非常得有嚼勁,可謂是越嚼越香的代表。加了鹽跟糖等材料製成的小雞麵包,雖然材料不多,但是造型是相當獨特,特別是放在這小竹籃中,仿佛剛剛孵化的小雞仔似的,栩栩如生的樣子非常惹人喜愛。
  • 德國麵包文化
    德國麵包文化:文|焙烤食品工程首席博士杜德春德國之所以成為歐洲麵包消費最大的國家之一,是因為德國大量產黑麥有機麵粉,歷史由來已久。德國乃是諸多小國融合的國家,但、其歷史依舊是溯源聖經或希臘、或羅馬發酵工藝文化。
  • 法國麵包文化與法棍麵包的配方工藝
    法國麵包文化與法棍麵包的配方工藝法國麵包:法國師傅認為麵包也是有生命的!酵母是傳統法國麵包(baguette)生命的原動力:發酵的時間足夠,烘焙出來的麵包才會夠味。因此法國麵包比德國麵包蓬鬆輕柔,蜂窩氣孔較大,更香軟好嚼,麵包表皮又薄又脆。
  • 法國麵包 vs 德國酸麵包
    食物小卡片 | FOOD CARD 04德國酸麵包 vs 法國麵包 歐洲人將這類麵包作為主食,各個國家都有自己愛吃的麵包種類。今天就主要講講歐包比較常見的兩種麵包:法國麵包和德國酸麵包。
  • 充滿回憶的德國鹼水麵包
    鹼水麵包By chriszhou我們一家在德國生活過幾年,那時女兒還小,所以德國的一些小吃對她來說是充滿著童年的味道。國內有些麵包房也有Brezel賣,也許是為了適合國人的口感,買過幾家店但是口喊都跟在德國吃到過的不一樣。為了幫女兒找到她幼時的回憶,我看了很多方子,也看了很多文章,經過試驗,終於做出了和德國吃到過的一樣的味道。按女兒的話來說:就是這個味兒。原料:高筋粉、豬油、酵母、鹽、冰水、烘焙鹼、40度熱水。
  • 天津這8家店竟然藏著德國的「國寶級」麵包!
    說起德國可能大多人想到的都是他那舉世聞名的啤酒,但其實在德國還有一種食物的地位也和啤酒一樣
  • 新晉減脂神器,鹼水麵包真的有這麼神奇嗎?
    鹼水麵包是德國的一種傳統麵包,最常見的就是普雷結 Pretzel(Brezel),又叫扭結麵包,色澤深棕偏紅,看起來就很誘人。又因為德國人喜歡拿它來陪啤酒(因為它能延緩胃部吸收酒精,讓人沒那麼容易醉),所以也叫啤酒麵包、啤酒結。不過千萬別被可愛誘人的外表迷惑,它的味道可不是人人都能喜歡的。
  • 法國的街頭化美食,法棍麵包
    去過法國的朋友或者在一些影視劇中都會注意到這樣一個有趣的現象。在法國的街頭,總是有很多人手裡抱著一袋長長的麵包走在路上。這似乎已經成為了法國街頭的一種常態,亦成為了法國的一種浪漫情調。而這個長條的麵包,就是小編今天要給大家介紹的這一款法國經典美食—法棍麵包。
  • 有關「德式鹼水麵包」
    相傳於中世紀時期,一個在巴特烏拉赫(Bad Urach——是德國巴登-符騰堡州的一座古城)的麵包師, 被國王懲罰賜罪。
  • 1款吐司,5個麵包分類,關於歐洲麵包的知識點在這裡
    02歐洲各國經典麵包法國長棍法棍的由來眾說紛紜,其中一個有意思的說法是:在拿破崙率軍徵戰時期,社會普遍生產圓麵包,不方便將士們攜帶,於是麵包師靈機一動,將麵包製作成長棍形以剛好能塞進軍裝褲腿裡。法棍的製作材料簡單,通常只用麵粉、水、鹽和酵母四種原料。
  • 生活之美味麵包,好吃又營養的蛋糕,原來有這麼多的種類
    由古代埃及的面包起源,以至於今日的各國麵包,種類實在繁不可數,但大體上可依其組織、口感、製法等特性,分為以下幾個類別!法國麵包(baguette),因外形像一條長長的棍子,所以俗稱法棍,是世界上獨一無二的法國特產的硬式麵包。與大多數的軟麵包不同,它的外皮和裡面都很硬,所以除了法國人之外,並不是很多人都喜歡吃的一種麵包。
  • 一根法國長棍麵包能把你帶到愛麗舍宮?
    姆塞迪的父親來自突尼西亞,上世紀80年代末,他來到法國攻讀電氣工程學位。「在學校放假期間,他來到巴黎的一家麵包店工作,賺點零花錢。然後他愛上了烘焙麵包。他沒有完成學業,而是開始做麵包師」,姆塞迪回憶道。姆塞迪記得父親把麵團做成棍子形狀的法棍,從孩童時就和他一起工作。「就像是一個魔術師」,他回憶道,「我小時候就是這麼看待自己的,把東西混在一起。做這件事讓我很開心。」
  • 晴天教你做德國鹼水麵包,自己做加餡的,吃過都說好
    德國鹼水麵包Brezen(普雷結),我習慣寫成布雷結,又稱扭結麵包,色澤深棕,是德國的一種傳統麵包。英文名Brezen 、Pretzel等,國內比較普遍的叫法是巴伐利亞鹼水麵包、啤酒麵包、啤酒結、德國鹼水麵包等等。
  • 1款吐司,5個麵包分類,關於歐洲麵包的知識點在這裡.
    說起歐洲文化,麵包是最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歐洲文明進程中的各個階段,它始終作為一種見證而存在。在古埃及人偶然間發現「發酵」的麵包後,麵包逐漸傳到古希臘和古羅馬等地,經過改良後又傳播到歐洲全土。公元前300年,古希臘人就已經掌握了70種麵包的製作方法。到了中世紀,麵包受到越來越多人們的喜愛,歐洲便湧現出了更多品種的麵包。
  • 法國人疑惑:我們人人愛吃的法棍麵包,為何中國人一點也不喜歡
    然而在這麼多國家當中,似乎有很多人都非常喜歡去法國巴黎,就是由於到了這個地方,不僅能夠讓我們大家品嘗到什麼叫做法式大餐,而且還可以吃到當地非常有名的蝸牛,就連這個地方的麵包甜品都特別出名。在法國這個地方最出名的甜品就是拿破崙蛋糕了,如今這樣的美食都已經成為一種網紅甜品。
  • 法國人疑惑:我們人人愛吃的法棍麵包,為何中國人一點也不喜歡
    然而在這麼多國家當中,似乎有很多人都非常喜歡去法國巴黎,就是由於到了這個地方,不僅能夠讓我們大家品嘗到什麼叫做法式大餐,而且還可以吃到當地非常有名的蝸牛,就連這個地方的麵包甜品都特別出名。在法國這個地方最出名的甜品就是拿破崙蛋糕了,如今這樣的美食都已經成為一種網紅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