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成都商報
南航昨日退出天合聯盟
抱團還是自由身?空中格局生變
2020年的第一天,成都商報-紅星新聞記者獲悉,南方航空正式退出天合聯盟。南航方面稱,還將與天合聯盟的14位成員繼續保持常旅客合作,但不包括東方航空。這也意味著,東航被踢出南航的「朋友圈」。
南航退出天合聯盟後,它以「自由身」與26家境內外航空公司開展代碼共享合作。
東航拉「小圈子」 南航逐漸邊緣化
2007年11月,南航宣布加入國際航空聯盟——天合聯盟。
一般來說,航司受到航權的限制,無法開闢部分國家/地區的航線。而如果該航司加入國際航空聯盟,成員之間通過代碼共享、常旅客合作等方式,就可以以較低成本擴展其航線網絡、擴大市場份額。
隨著南航原董事長劉紹勇調任至東航,2011年6月,東航也加入了天合聯盟;次年11月,由南航控股55%的廈門航空也加入了天合聯盟。
成都商報-紅星新聞記者觀察發現,天合聯盟在其他國家或地區均是「一地一成員」,如美國的達美航空、韓國的大韓航空、沙烏地阿拉伯的沙烏地阿拉伯航空等。根據天合聯盟官網信息顯示,目前聯盟有19個成員航空公司通過廣泛的全球網絡合作,每年接待6.3億旅客,他們每天搭乘14500多架次航班,前往全球的1150個目的地。
對於南航、東航和廈航三家航司來說,「一地三成員」的局面,使它們競爭力降低。
在這樣的局面下,東航以資本運作的方式,在天合聯盟中搞起「小圈子」。2015年7月,美國達美航空向東航投資4.5億美元並取得其3.55%的股份。雙方升級戰略合作關係。2017年7月,東航集團出資3.75億歐元攜手達美戰略入股法荷航,持有法荷航約10%的股權。達美航空和法荷航均為天合聯盟的發起者。在三方進行資本運作後,南航在天合聯盟逐漸邊緣化。
2018年11月15日,南航宣布不再續籤天合聯盟協議。
航司合作未來方向或是自由身、不結盟
目前全球主要有三大航空聯盟,分別是星空聯盟、天合聯盟和寰宇一家聯盟。
退出天合聯盟後,不少人猜測南航將轉入寰宇聯盟。南航國際合作部總經理吳國翔此前對媒體表示,南航「可能在未來幾年內」仍將保持獨立狀態,不加入航空聯盟。
成都商報-紅星新聞記者梳理發現,雖然南航不結盟,但其以自由身與多家航司展開合作,目前與26家境內外航空公司開展代碼共享合作。
航司在加入某個聯盟後,往往會受到限制,無法跨聯盟尋求合作。而全球最大聯盟——星空聯盟現在的成員數為28個,南航的合作夥伴數已經逼近這個數字。正如南航董事長王昌順在2018年股東大會上所說,「退了後,我們國際化業務將發展得更快。」
事實上,隨著民航業的發展,「航空公司聯盟」這種形式已經顯露出不適。目前來看,大公司在聯盟內有話語權,他們更傾向於在聯盟內選取另一大航司,通過入股等資本運作加強合作;而聯盟內的其他航司,往往又受到聯盟的限制,無法跨聯盟尋求合作。
現在,越來越多的航空公司考慮退出聯盟,如肯亞航空(天合)、卡達航空(寰宇)。同時,越來越多的航司展開「去聯盟化」合作,即消除各自聯盟的阻力、進行跨聯盟合作,如漢莎航空(星空)和國泰航空(寰宇)。
選擇退出聯盟的航司越來越多,未來,以「自由身」來實現與其他航司的合作,會成為主流嗎?(記者 袁野 楊佩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