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為「行走中國·2019海外華文媒體高層重慶行」遊覽長壽湖。 陳超 攝
中新網重慶8月25日電 (陳茂霖)在位於長壽湖心的小島上點開手機地圖,伴隨著自己定位,一片形狀似魏碑體「壽」字的島嶼漸漸顯出身形。
作為「行走中國·2019海外華文媒體高層重慶行」重要一站,重慶長壽區又一次向世人展示出其獨特的魅力。
「這是我們長壽寓意最好,也最奇特的地方。」長壽區文旅委相關負責人向來訪的海外華文媒體高層介紹道,長壽湖自然資源得天獨厚,203座島嶼星羅棋布,常年棲息鳥類42種,盛產翹嘴紅鮊(俗稱翹殼)等珍稀魚類10種,湖周及島上遍植沙田柚、血臍、夏橙等特色水果,四季花果飄香。
圖為長壽湖上的快艇遊覽隊伍。 陳超 攝
最為奇特的是在湖心區域有一處由19個島嶼圍合形成的長1299米、寬699米、佔地499畝的「天賜壽島」,其形狀似魏碑體「壽」字,又寓「久久長壽」之意,堪稱天下奇觀。
那麼以「壽」聞名於世的長壽湖到底有多美?來自澳大利亞的澳視傳媒新聞總監劉小誒表示:「曬黑了都值得。」
除了美景之外,長壽還有哪些魅力?
據介紹,長壽城區位於重慶主城以東沿江下遊,緊依兩江新區,距江北國際機場和重慶火車北站60公裡,萬噸級船隊常年可通江達海,渝懷、渝利、渝萬鐵路和渝宜、長涪、三環高速交織交匯,是全市水陸交通的重要樞紐。
「作為全市重點打造的衛星城之一,已建成生態綠帶相隔的中心城區和經開區兩大片區,鳳城老城、桃花新城、江南鋼城、晏家園區、北部新區等兩岸五區組團,是一個宜業宜居宜遊宜壽的『四宜』衛星城。」據長壽區文旅委相關負責人介紹,撤縣設區以來,長壽加快推進重慶工業高地、現代農業基地、休閒旅遊勝地和區域物流中心「三地一中心」建設。
圖為瑞典《北歐時報》副主編龐其銘的鏡頭中的長壽湖小鎮夜景。
目前長壽經開區開發面積居全市開發區之首,落戶重鋼、川維等重慶龍頭企業和巴斯夫、BP、威立雅等18家世界500強,集聚MDI一體化、亞太紙業等一批百億級項目,初步形成鋼鐵冶金、裝備製造、新材料新能源、生物醫藥、電子信息五大主導產業集群。長壽現代農業園區是全市首個國家級農業產業化示範基地,沙田柚、夏橙等特色農產品享譽市內外。
「近年來,我們重點打造的『天賜長壽湖』『菩提長壽山』『濱江長壽谷』三大百億級景區已經成型,長壽湖、菩提古鎮、長壽菩提山均獲評國家4A級景區,共同入選全市十大旅遊度假區,長壽已經成為重慶主城近郊半小時旅遊圈重要目的地和長江三峽遊第一站,2018年長壽旅遊人次達935萬,旅遊總收入達57億元。」該負責人說:「長壽是個寓意美好的地方,這裡人美、景美,生活更美,我們希望把這種美更多地傳遞出去,讓全世界更多的人知道長壽,願意來長壽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