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的,重慶人們,我們知道你們對一切不辣的美食都沒興趣。
但冬天已經到來,山城的寒冷砭人肌骨——想要暖胃怎麼辦?當然是架起火鍋來禦寒。但吃火鍋燙菜的溫暖類似於用乾柴架起熊熊大火,那種溫暖很「灼人」。
所以渝味遊品有時會想吃些溫潤養胃的東西,感受一番那如同小火熬湯一般溫和的暖意。
最近在逛商場時撞見一家小吃店,招牌上寫著豆花、湯圓,立刻就衝進去了。
這間店的位置不差,但因左右兩旁都是大店大堂,所以很容易被忽略過去。即使在人潮洶湧的周末,店裡也毫不擁擠。
進去之後才知道,這家店在本地還算是有小名氣——有年頭了,在三峽廣場、楊家坪步行街和觀音橋都有分店。
這家店很好地將傳統小吃與重慶本地特色相結合,有甜有鹹,什麼樣的人都能滿足。我們點了四碟:豆腐腦(鹹辣碗雜味),豆腐花(清甜紅豆味),紅糖醪糟小湯圓;還有店內的頭牌、人氣王「精肉碗雜苕皮」。
能成為人氣王,這道單品的確有兩把刷子:豌豆香脆,海帶軟嫩,辣味和酸味相得益彰,苕皮的柔韌性出乎我的意料,門牙是咬不斷的,必須把胖胖的苕皮放在大牙間嘎吱嘎吱地磨斷。
的確是好吃的,但沒什麼驚喜。
比起苕皮,我更傾向於推薦它家的豆腐腦。豆腐腦非常耙和,不需要嚼,滾到喉嚨口時一喝就進胃了。
毫無豆腥味的嫩滑豆腐腦配上酥脆的炸黃豆,那微辣鹹香,真可以說是「不擺了」!
唯一的缺點是這道單品的口味實在是和苕皮太接近了,不推薦同時點。
紅糖醪糟小湯圓是正常發揮,醪糟很香,紅糖味非常濃鬱。要是喜歡強烈的甜味,這道單品就是你的菜。
在這家小吃店,我最喜歡的單品是豆腐花。這家豆腐花並不是單純的糖水豆腐腦,裡頭還加了小湯圓、紅豆沙、花生碎與枸杞。
一勺豆腐花,幾個小湯圓,再盛上紅豆沙,三種不同質感的甜味有序而鮮明,甜水不膩人,豆花完全嘗不出豆腥味。
我自以為長著一個愛鹹辣勝過清甜的重慶舌頭,但這碗甜豆花絕對是能令所有「鹹黨」變節的美味。
當然,好吃的東西有理由不便宜,這家店的人均消費在20元左右(也不算貴)。
最為推薦的單品豆腐花雖然單獨一碗就要16塊,但吃一碗鐵定能飽。綜合起來說,這家店還是非常值得推薦的。
怎麼樣,要不要找個時候去找家店嘗嘗這些冬季養胃美食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