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報:日本的電飯煲為啥上萬元?真相了

2020-12-24 TechWeb

有一種對手,叫「別人家的電飯煲」。

日本自發明第一臺電飯煲之後,一直在行業領跑,加熱技術、內膽工藝、細節設計以及高高在上的價格都很「牛」。其實,日本大多數米的品種與中國不同,從國外帶回的電飯煲,未必都適合國內消費者,卻仍擋不住中國遊客在境外「爆買」電飯煲的熱情。

中國有100多個電飯煲品牌,年產量超過2億臺,其中也有高端電飯煲,但由於同質化嚴重,經常陷入低價戰,行業整體競爭力不如日韓。一副內膽、一柄飯勺、一個按鈕……國外匠人對品質升級的「不惜力」值得我們反省和學習。

煮飯倍兒香,啥技術?

高端電飯煲淘汰了底盤加熱技術,採用IH加熱技術,實現了均勻加熱,米飯口感好;國內多數電飯煲還在使用底盤加熱技術,造成大米受熱不均,米飯容易夾生

「聽說這種IH(電磁加熱)電飯煲燜出的米飯特別好吃,我們給雙方父母各買了一臺。」在日本東京成田機場辦理託運的中國遊客張貝貝夫婦說,「要不是行李太多,還打算再買一臺我們自己用。」

日本電飯煲主流產品的價格約合3000元至5000元人民幣,有些甚至高達1萬元人民幣以上,但中國遊客購買的熱情很高。

「其實幾千元買個電飯煲是挺貴的,但品質好也值了。畢竟現在要求高了,不僅要煮得熟,還要煮得香。」張貝貝說。

電飯煲煮飯好不好,加熱技術很重要。日本高端電飯煲淘汰了底盤加熱技術,採用IH加熱技術,實現了均勻加熱,米飯口感大為改善。而國內多數電飯煲還在使用底盤加熱技術,造成大米受熱不均,米飯容易夾生。

「國內家電企業剛起步時,往往從中低端做起,追求市場規模,經常陷入價格戰,有些毛利率甚至不足3%。利潤低,就沒有資金投入到技術創新,產品品質就難提升,陷入惡性循環。幾十年來,這個問題沒根本解決。」中國機電產品進出口商會家電分會秘書長周南說。

記者走訪北京蘇寧易購、大中電器等家電商場,發現國產電飯煲銷售區比較冷清,雖掛有「促銷」「立減」等海報,但顧客不多。在淘寶、京東等電商平臺,銷量最多的是300元以下的普通電飯煲。

「我們和日本有差距沒關係,關鍵是要知道自己比人家差在哪裡,找清楚努力的方向。」被稱為「煮飯哥」的美的集團生活電器事業部首席產品經理黃兵說。他多次從日韓帶回電飯煲,分別用各種米反覆煮飯尋找奧妙,一煮就是12年,「我每天都在研究怎麼把生米煮成熟飯,怎麼讓熟飯更香甜。」

為了在技術上不輸給日本,近兩年黃兵帶領團隊煮了2噸大米,不斷地測試、驗證最佳加熱曲線。有時黃兵一天要煮100鍋米飯,每鍋吃兩口,一天就要吃下10碗米飯,而2噸大米是四口之家8年的飯量。最終,黃兵團隊研製出多段IH對流加熱技術,能引導米粒實現雙向720度翻滾攪拌,比普通IH技術更先進。去年美的出品的「鼎釜IH」智能電飯煲賣到了電飯煲的老家——日本,並獲得全球電飯煲業公認的「IF獎」和「紅點獎」。

「有一種對手,叫『別人家的電飯煲』。」雖然我國電飯煲技術進步很快,但不可否認的是,日本自發明第一臺電飯煲之後,一直在行業領跑,IH電飯煲也是日本企業首先推出的。「真希望中國工匠也能做出革命性的技術創新,引領品質升級,生產出更好的電飯煲。」周南說。

內膽同質化,咋破解?

日本的電飯煲企業通常不會模仿競爭對手的產品,而是專注於品牌特色;國產電飯煲往往大同小異

「這款電飯煲內膽是什麼材料的?」在北京市朝陽區蘇寧易購西大望路店,正在選購電飯煲的王淑芝詢問售貨員。她對內膽材質特別看重:「有些電飯煲用一兩年內膽塗層就花了,不僅煮飯粘鍋,還可能存在健康風險。」

高品質電飯煲無疑要有個好內膽,耐用且健康。國內100多個電飯煲品牌同質化嚴重,主流的內膽材質大致分為三種:一般合金鋁材內膽、不鏽鋼材質內膽、陶瓷內膽,大同小異。

日本的電飯煲市場競爭也非常激烈,但企業通常不會模仿競爭對手的產品,而是專注於品牌特色。比如,象印(Zojirushi)、松下(Panasonic)、虎牌(Tiger)等幾大電飯煲品牌的內膽都有自己的特點:

——象印高端電飯鍋的內膽材料採用日本巖手縣傳統工藝「南部鐵器」,燒煮時二價鐵離子會釋放到食物中,不僅能保留食材鮮美的滋味,還可以預防貧血;

——松下電飯煲比較出名的是備長炭塗層內膽,能提高內膽的遠紅外線放射率,使細微水分子直達米芯,讓米粒充分吸水,米飯更鬆軟可口;

——虎牌土鍋釜內膽採用的是遠紅外陶瓷顆粒塗層,接近傳統土鍋材質,能還原柴火土灶煮出的米香。

一臺日本純手工打造的「南部鐵器」內膽電飯煲,售價高達幾萬元人民幣,一些高端電飯煲的毛利率在20%左右,有的甚至高達50%。而我國作為鋼鐵大國,低端鋼鐵產能大量過剩,1噸鋼鐵的價格也不過兩三千元。「有了高品質、高附加值產品,就不愁市場。國外匠人對技術升級的專注確實值得我們學習。」周南說。

現在,國內很多企業正在生產各有特點的電飯煲:美的打造「鼎釜IH」電飯煲,格力推出大松電飯煲,小米發布米家電飯煲……「誰的產品被消費者認可,誰只是湊個熱鬧,最終還是要靠品質見分曉。」周南說。

黃兵團隊試驗了7000張板材,終於研製出耐腐蝕、高傳熱的航天級鈦合金內膽,使用壽命長達10年。「從研究到可批產,整個團隊花了1年半的時間,獲得日韓專利3項,國內專利35項。」黃兵說。

「經過多年努力,我國電飯煲製造技術進步很快,在中高端市場的競爭力正在增強。」周南說。在今年3月舉辦的中國家電及消費電子博覽會上,美的、九陽、蘇泊爾、愛仕達都展出了高端智能電飯煲新品。

小小的飯勺,哪特別?

從日本帶回來的電飯煲飯勺能「站住」,不怎麼黏米飯;國產的飯勺使用後容易黏米

「過去,家裡電飯煲摺疊的上蓋拿不下來,清洗很不方便。日本購買的這款電飯煲上蓋可以一鍵拆洗,我媽媽很喜歡。」張貝貝告訴記者,「再說這小小的飯勺吧,從日本帶回來的電飯煲飯勺能『站住』,不用單獨拿個碗放飯勺,並且飯勺不怎麼黏米飯。」

「一款電飯煲品質高不高,還要看能不能抓住用戶需求,完善每個細節。」美的集團生活電器事業部總經理李國林說。記者觀察到,一些國內高端電飯煲的飯勺,也可以直立放在桌面上,但使用後仍有黏米。

網上有不少消費者對不同電飯煲的吐槽,向來以中高端形象示人的日韓電飯煲也有「槽點」。有人評價從韓國帶回的福庫電飯煲:「做一次飯要2個小時,每天下班後已經飢腸轆轆,只好又用普通電飯煲煮飯。」還有人說:「日本電飯煲被神化了,其實米的質量更重要。」

而消費者對國產電飯煲更是「槽點」滿滿:「預約定時不能記憶,每次都要按十幾下,設計真是反人類。」「觸控螢幕靈敏度太低,反射弧比《瘋狂動物城》裡的樹懶還長。」「飯勺用久了就變色。」「拆洗太不方便。」……

「現在的電飯煲各種按鈕太多,我看得都眼花,記不住先按哪個後按哪個。」王淑芝說,許多老年消費者看到高端智能電飯煲上的一堆按鍵,不僅沒覺得功能齊全,反而頭疼,不知從何下手。

工匠精神,貴在細節。消費者不滿意的「槽點」,正是電飯煲企業的「發力點」,是一線技術人員追求細節極致的「著力點」。美的為老年消費者設計了「一鍵識別」功能,使用時只需摁一個按鈕,電飯煲就可以自動判斷鍋內水和米的比例,隨之自動開啟煮飯或煮粥的程序。

細節就是特點。「日本、韓國國土狹小,大米品種單一,而我國幅員遼闊,不同地區、不同米種各具特點,含水量不同、味道不同,煮飯方法也不同。」美的集團生活電器事業部產品經理趙國堯說,「中國也有高端電飯煲,品質並不比日韓差。從國外帶回的電飯煲,有的未必適合國內消費者。」

趙國堯團隊被稱作「瘋狂煮夫」,他們為了研究各種米飯的味道,到偏遠山區用當地的米,親手去做柴火飯,感受火候的大小和米的變化,並從全國各地帶回上千種大米,為每一種大米繪製了最佳烹飪曲線,整個團隊每年要出11萬份米飯測試數據。前後22年的數據,最終繪製出中國的大米地圖。「我們要做更符合國情的電飯煲。」趙國堯說。

廣東順德美的生活電器事業部門口有一塊小黑板,上面寫著:「對『反人類設計』Say NO!』」時刻提醒著每天上下班的美的技術員工。「一款產品,消費者用著是否舒心,關鍵在於設計細節,消費者的需求和偏好也會變化,細節的完善是沒有止境的,但我們希望能追求極致,把電飯煲越做越精、越做越『香』。」黃兵說。


 

相關焦點

  • 別人家的電飯煲為啥上萬元?
    原標題:別人家的電飯煲為啥上萬元? 日本的電飯煲市場競爭也非常激烈,但企業通常不會模仿競爭對手的產品,而是專注於品牌特色。 一臺日本純手工打造的「南部鐵器」內膽電飯煲,售價高達幾萬元人民幣,一些高端電飯煲的毛利率在20%左右,有的甚至高達50%。而我國作為鋼鐵大國,低端鋼鐵產能大量過剩,1噸鋼鐵的價格也不過兩三千元。「有了高品質、高附加值產品,就不愁市場。國外匠人對技術升級的專注確實值得我們學習。」周南說。
  • 為啥日本電飯煲蒸出米飯這麼好吃?真相了
    民以食為天,而米飯在咱們國家是最受歡迎的主食之一,於是電飯煲就成為了使用率很高的廚房家電。人類歸根結底是非常喜歡偷懶的物種,電飯煲的發明讓煮飯變成了簡單傻瓜,方便至極的事情,極大的節約了時間和精力。但現在人們卻抱怨起來,說電飯煲燒出的米飯沒有以前柴火飯的味道。那該怎麼還原以前柴火鐵鍋煮飯的味道呢?
  • 松下電飯煲售價1萬5千元 電飯煲為啥也能那麼貴?
    松下SR-SPZ183電飯煲看多了這種新聞,日本高端電飯煲的第一印象就是「好貴」!一個至少也要三四千、四五千塊錢,是我們常用的普通家用電飯煲價錢的十倍甚至更多,近來除了進口的電飯煲,國內某些知名品牌的高端電飯煲售價也在千元以上,電飯煲為啥也能這麼貴?①IH技術縱觀此類電飯煲,均能在產品名稱中提取到一個很醒目的詞:IH。
  • 揭秘:智能電飯煲「土豪高價」真相
    「土豪電飯煲」物有所值?先看加熱原理近些年,中國民眾赴日「千裡背鍋」的現象屢見不鮮,記者在近期日本出差期間也隨機採訪到了多位中國遊客,在大家的購物清單中,電飯煲依舊是他們必買的日本特色小家電產品之一,這不由得讓人產生疑問,「中國電飯煲」相較於「日本電飯煲」差距究竟在哪兒?這些標價萬元左右的「土豪電飯煲」真的物有所值嗎?
  • 高暴利還是真實用 日本電飯煲為啥那麼貴?
    憑藉著在電子技術上的優勢,在上個世紀50年代東京通訊工程公司的日本人井深大(他也是索尼創始人之一)發明了世界上第一臺電飯煲(其實更早的十年前三菱也推出過電飯煲產品,但因為產品缺陷太多,無法批量上市銷售),隨後伴隨著電子研發技術的提高,電飯鍋的電熱元件、控溫和定時裝置也進行了數次的更新換代。
  • 十大電飯煲品牌測評,電飯煲只有日本的好?
    市面上大部分電飯煲採用不鏽鋼或銅鋁作為內膽的主體材料,經磨砂後噴上含氟塗料,增強內膽的抗粘性,而象印享譽業界的「極致羽釜」內膽採用日本蓄熱性和導磁性優良的「南部鐵器」,開口寬敞,深度適中,主要借鑑柴火鍋的構造,可加強對熱流,配合七段壓力功能,能夠適應不同品種米粒的烹飪需求。
  • 售價萬元!象印發布"南部鐵器"電飯煲
    售價萬元!     泡泡網家電頻道6月6日 日本象印將於2011年9月下旬上市內鍋採取了巖手縣傳統工藝品「南部鐵器」的電飯煲「極致煮飯(NP-SS10型)」。這也是象印推出的壓力IH(電磁)電飯煲「極致羽鍋」的特別款。它的內鍋外側中間部位還有一圈環狀突起的「羽鍋」。此外由於採用鐵作為鍋體的材料,大幅度提高的提高了IH的發熱效率。不過這款鍋的售價也極為昂貴,日本市場13萬6500日元含稅,約合人民幣1萬元左右,預計第一年度月產1000臺。
  • 昔日國人日本買電飯煲,今日國人日本賣電飯煲!
    據日本《朝陽新聞》2015消息報導:近年來日本電飯煲出口銷量增長迅猛,尤其是中國地區的銷量……每次看到中國大媽們拎著電飯煲不遠萬裡的回國,一些國人表示不能理解,這真的有必要嗎?數年前,有一個熱門的話題就是:日本旅遊買什麼?
  • 日媒:中國人繼續"爆買"日本電飯煲 9年增長23倍
    日本電飯煲的出口量不斷增加 海外網11月23日電 近年來,日本電飯煲的出口量不斷增加,其中,面向中國的出口成為主要增長動力。日媒稱,數年前,中國遊客赴日「爆買」電飯煲的情景仍歷歷在目,如今,中國遊客訪日回國後繼續「爆買」日本電飯煲。據日本《朝日新聞》報導,據日本象印魔法瓶株式會社透露,或由於去年(2016年)中國政府提高了關稅,中國遊客赴日「爆買」現象趨於平靜。2016年12月至2017年5月,該公司免稅電飯煲的銷售額又回到了當年中國遊客赴日「爆買」前的水平。
  • 9年來,中國人在日本買得最多的還是電飯煲
    美容儀吹風機掃地機器人可以不帶,馬桶蓋也可以不搬,但無論如何都要背個電飯煲回家。今年,日本電飯煲再登榜首成為中國遊客最喜愛的爆買產品,9年銷量增長了23倍。日本電飯煲製造技術堪稱世界之最(也和歐美不吃米飯有關係),光是先進的加熱技術和內膽工藝就打遍天下無敵手。當咱們拋棄受熱不均的機械煲、普及微電腦飯鍋時,島國人民已經用上了最高端的IH壓力電飯煲。
  • 為啥日本的雞蛋可以生吃,中國的不行?原來這才是其中真相
    為啥日本的雞蛋可以生吃,中國的不行?原來這才是其中真相。雞蛋在我們的生活當中是很多人都愛吃的一種食物,我們也都知道中國人喜歡吃雞蛋的原因,首先是因為它的營養價值高,其次就是因為它也是有很強的保護作用,那麼在中國我們吃雞蛋的時候都是把它給做熟了吃,可是日本的雞蛋確實可以生吃的。
  • 中國人去日本買的電飯煲真的比國產的強嗎?請看實驗
    拼外觀:國產觸屏顯示vs日產中規中矩  從外觀上看,同等價位的兩款電飯煲,國產的具備觸屏顯示功能,日本產電飯煲的外觀則顯得中規中矩一點。據了解,日本也有觸屏功能的電飯煲,但是價格要貴上一些。測試的內容就是兩個電飯煲煮出來米飯的糖分、胺基酸等指標。結果顯示,並沒有太大的差別,在一些指標上,國產電飯煲煮出的米飯甚至更有優勢。日本專家:兩國製造技術差異不大  日本電飯煲資深專家宮口淳一,從業經驗超過40年,曾經在日本東芝等公司從事研發工作,目前在我國的一家電器公司供職。
  • 小米的日本情結:除了手機,雷軍還帶上了電飯煲
    3年後,小米帶著電飯煲、行李箱等多款產品「反攻」無印良品的發源地日本。「小米把電飯煲賣回日本了!」12月9日晚上,在小米宣布正式進入日本市場後,雷軍在微博如此寫道。這番表態,在兌現當初「打破日本高端電飯煲技術壟斷」的承諾外,多少也側面回應了當年的抄襲風波。小米的日本情結「小米要做科技界的無印良品。」
  • 日本人喜迎中國國慶(有圖有真相)
    有這樣一個新聞據日本Rocketnews24網站近日報導,日本一位記者因為好奇為什麼那麼多中國人來日本搶購電飯煲,自己從中國買了個電飯煲回去做實驗,想看看中國電飯煲蒸出的米飯是不是真的很難吃。為了搞清楚中國電飯煲做的飯是不是真的那麼不好吃,這位日本記者花了8000日元(約合人民幣425元),不遠千裡從中國買回了一個電飯煲。對比用的日本電飯煲大約9000多日元(約合人民幣480元)。
  • 從電飯煲到馬桶蓋 中國遊客赴日本瘋狂掃貨
    最近一篇名為《去日本買只馬桶蓋》的帖子在網絡上熱轉,文章引發了對中國製造和日本產品的思考。其中提到中國遊客到日本搶購生活用品,從電飯煲到馬桶蓋,品種五花八門。中國遊客近期熱衷赴日掃貨,一方面是由於日元貶值,此時購物便宜,另一方面也給中國製造業帶來一些啟示。
  • 小米壓力 IH 電飯煲為啥敢賣那麼貴?
    今天下午,小米正式發布了旗下生態鏈品牌「米家」,並發布了米家旗下的一款智能家居電飯煲——米家壓力IH電飯煲。從外形上來看,米家電飯煲的外形與日本無印良品的MUJI電飯煲在外觀設計上有異曲同工之妙,但是在外觀設計方面的相似度並不能夠代表其就能賣上如此高價,在不少電飯煲都在299~599的價位段時,一向以性價比著稱的小米為什麼會將這款電飯煲定價999元呢?
  • 雷軍:日本電飯煲到底好在哪兒?
    今天,小米電飯煲正式發布,999元的價格只有日本高端電飯煲的1/4。小米電飯煲由前三洋電飯煲事業部開發部長、壓力IH電飯煲發明人內藤毅領導的純米科技打造,由伊立浦代工(虎牌、象印電飯煲代工廠),號稱媲美日本高端電飯煲。
  • 揭秘日本電飯煲核心技術,你還要漂洋過海去買嗎?
    ,就好像去日本的中國遊客誰要是不帶個電飯煲回來都不好意思說自己去日本旅遊過。售價1萬多元人民幣的電飯煲,買主80%來自中國。一時間,只要去過日本旅遊的國人都會被周圍朋友要求幫忙帶個日本電飯煲回來,就好像去日本的中國遊客誰要是不帶個電飯煲回來都不好意思說自己去日本旅遊過。《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查看天貓、京東等國內主要購物網站發現,目前主流國產電飯煲價位大多在200元~500元人民幣之間,部分高端型號電飯煲售價多在2000元人民幣以上。
  • 國人為何狂買日本電飯煲
    筆者就親眼經過這種盛況,在泰國的寶石中心和橡膠中心,中國人對於七八萬元的珠寶以及一萬多元的橡膠床墊趨之若鶩。在中國省吃儉用的「大媽團」,到了國外怒變消費的主力,從過去對奢侈品的渴求,到如今開始全面入手各類產品。都說中國的內需拉動不給力,殊不知中國旅遊人員在春節期間,在日本消費近60億元。這種消費能力讓人驚訝。
  • 松下電飯煲怎麼樣?松下電飯煲好不好?
    松下電飯煲的松下電飯煲雖然並沒有洗衣機和電冰箱那麼有名,但是在質量上還是非常不錯的,就其在廚房類小家電品類中的表現來看,很有發展潛力。下面中華整木網小編就為大家介紹一下松下電飯煲,希望能幫助大家選購到合適的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