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南和中國古代的越國有沒有關係?「越」在古代到底指什麼?

2020-12-12 國史拾遺

越,現在說到這個字大家可能通常會想到「越南」,越南主體民族是「越族」(其越南官方命名為「京族」,以區分其它少數民族,這個民族在我國也有少量分布,越南北部少數民族以及我國廣西地區民眾傳統上稱京族為交人(Keo),這個名稱源自歷史上的交趾郡,不過在1958年,我國也將其命名為「京族」)。

不過,「京族」即「越族」現在基本上沒有什麼爭議的,但是大家應該知道,「越」在中國古代可不是指越南的,中國似乎長江以南到處都是「越人」,春秋戰國時期有「越國」、秦始皇南徵「百越」,至今中國廣東省的簡稱都是「粵」,這個在古代其實就通「越」。

現代「京族」(越族)

那「越南」和中國古代的「越國」、「百越」有什麼關係呢?

先說說這個問題吧,首先,「越南」和「越國」沒有任何關係;但是和「百越」,那還是有關係的。

怎麼說?要明白這個,大家要先知道「越」到底是什麼意思,「越」在中國古代其實是泛稱,先秦古籍中對長江以南的漢地沿海一帶部落統稱之為「越」,文獻上也稱之為百越、諸越。

"自交趾(越南北部)至會稽(浙江)七八千裡,百越雜處,各有種姓」——《漢書·地理志》

也就是說,中國古代人是知道的,整個長江以南,一直到東南亞,有很多很多部族,他們之間可能沒什麼關係,但是,統稱為「越」,為什麼用「越」字呢?因為南方叢林多,所以這些部族有一個特點,喜歡用「戉」這種生產工具。

這些「越族」怎麼樣了呢?大家看看這些範圍吧,從現代國家的地域觀點看,中國的江蘇、浙江、江西、福建、廣東、廣西、雲南、貴州諸省區和越南、寮國、泰國、緬甸等國;從歷史的地域觀念看,他們卻是連成一片的。

所以,這些「百越」分化成了不同的民族,在中國境內的,基本後來都成了漢族或者是壯、侗、傣等少數民族;而分布比較遠的,可能就成了東南亞的一些民族。

那越南人是什麼人呢?越南人比較特殊,它可以說是介於「中國南方和東南亞之間」,越南其實從秦朝開始一直都是中原王朝直接管理的領土(這裡只說越南北部,越南南部當時還是佔婆),但是這裡很遠,中原王朝沒消化乾淨,所以越南脫離了中原,越南人也沒有被完全同化為漢族。

那越南人古代叫什麼?現代越南民族的直系祖先,其實是中國古代百越民族中的駱越(雒越)部族,至於漢人和當地其它民族,就像本文開頭所說的,通常是稱呼他們為「交人」

春秋戰國時期越國其實是「於越」

但是「駱越」人不僅僅是現在「京族」的祖先,學術界公認,駱越人的範圍北起廣西紅水河流域,西起雲貴高原東南部,東南至越南的紅河流域。駱越文化的源頭和中心在中國,主體部分也在中國,中國境內的是壯族、侗族、黎族、布依族等民族,甚至很可能一部分漢族,也是由這個部族的一部分發展來的。

「雒越」的「駱」(雒)有水田之意,他們以農業維生,自戰國時代生活在廣西,駱越人經常與西甌人(首府是鬱林)共存於同一地區,故古籍上也將他們並稱。後被併入南越,漢朝在此置交趾、九真、日南等郡。

雒越青銅鼓(前1000年中葉)

「駱越」很偏遠,是百越中最落後的一支,在戰國末年,一部分駱越人移至越南紅河一帶,成立甌雒國;東漢後改稱「裡人」。 與他們最接近的民族是京族、芒族等南亞語系民族,也就是說,他們的後代就是越南人。

那越南人的「越族」認同是怎麼來的?其實越南古代對「越」這個字挺認同的,但這個認同的來源有些特殊,是南越國,這是秦末時期,中國在兩廣和越南北部的地方官員趙佗建立的割據政權,後來被漢武帝滅了,但是古代我們知道,國家並不完全是按照民族血統劃分你我的,所以後世接受了一整套儒學文化體系和漢字的越南人一直視這個朝代為自己的古代歷史,一直到近代,民族情緒形成,他們才承認的這個「南越國」屬於中國歷史,並矯枉過正,說是南越國政權侵略了他們祖先的地盤。

至於越南這個國號的來源,那其實也是中國給的,畢竟越南雖然獨立的,但還是中國的藩屬,越南阮朝嘉隆帝立國之始,便派使到清朝,求封為「南越國王」,清朝嘉慶帝不認同「南越」二字,改封阮福映為「越南國王」,於是開始以「越南」為國名。

至於為什麼是「越南」不是「南越」,其實這是當時越南人的一個野心,南越在歷史上已經由說法了,是南越國,這個地方包含範圍非常廣,越南請求以「南越」為國號,事實上是有相當的政治動機,不過被清廷察覺,嘉慶皇帝認為:就交趾一小塊地方,怎麼能稱南越呢?改叫越南,意思是「越地之南」。

清朝《嘉慶重修一統志》裡有所提及:南越之名,所包甚廣。考之前史,今廣東、廣西地亦在其內。阮福映即有安南,亦不過交趾故地,何得遽稱南越?該國先有越裳舊地,後有安南全壤。天朝褒賜國號,著用「越南」二字,以「越」字冠其上,仍其先世疆域;以「南」字列於下,表其新賜藩封;且在百越之南,與古南越不致混淆。所頒敕印,即以二字稱名,著於《時憲書》內,將安南改為越南。

越南從中國脫離出去的時候,範圍僅僅包括交趾一片,和南越相差很遠

當時阮氏朝廷對此一國名表示接納,並對它作出解釋:其定以「越」字冠於上,示我國承舊服而克繼前徽;以「南」字列於下,表我國拓南交而新膺眷命。名稱正大,字義吉祥,且與內地「兩粵」舊稱迥然有別。

相關焦點

  • 古代越南作為中國的附屬國,為何敢多次對中國劍拔弩張?
    但無論我們對他陌生還是熟悉,過去千百年來古代越南與中國的關係都已成為事實。在越南可考證的兩千多年的歷史中,他與中國就存在過分封、郡縣和宗藩三種關係。在中國文化還集中在中原的先秦時代,居住在長江以南廣大地區的各個族群被統稱為"百越"。後來"于越"這一支受分封而建立越國,百越便視越國為歷史源頭。這一點,在越南歷史中也是得到普遍承認的。
  • 越南古代到底有沒有國號,為何現在直接叫「李朝」,「阮朝」呢?
    中國古代各個王朝都有國號,比如漢、唐、宋、大元、大明、大清等地(元、明、清三朝都是雙字國號),而受中華文明影響,中華周邊漢文化圈的國家通常也有國號,而古代和中國聯繫最緊密的兩個地區就是朝鮮半島和越南了,這兩個地方都是中國的藩屬國。
  • 詞彙有六成以上來自漢語,越南語和漢語到底是什麼關係?
    在古代,中國很長一段時間都是東亞地區的文化中心,儘管由於各類原因,東亞並沒有形成一個完整的政權體系,但是卻形成了相對統一的泛文化認同,而這其中最緊密的文化紐帶莫過於漢字。這個問題其實很好解釋,因為越南在古代人口很多,而且長期以來並沒有得到完全的漢化,所以保留了自己的語言,漢語的傳播也是有個過程的,春秋戰國時期,南方的吳國、越國和楚國用的語言和北方「諸夏」當然不一樣;秦漢時期,即使已經徵服了兩廣和吳越,但是暫未完全被漢化的越族所使用的語言呢?
  • 古代越族人:關于越國的起源與文化發展
    但是,學者們也沒有完全否認古代夏人到達越地的可能性。還有人認為越國是楚國的宗族支系分封出來的,所以春秋時期才會晉親吳,楚親越。然而,這種越人是楚國分支的說法仍然缺乏有力的證據。越國的起源與發展在《史記·越世家》中無餘以後的二十多代至越王允常,並沒有記載,而越王允常之後就是滅吳稱霸的越王勾踐。因而,史料上關于越國的起源與發展的記載少之又少。
  • 在古代,地理中國和文化中國有什麼區別?主要指的是什麼?
    在古代,地理中國和文化中國有什麼區別?主要指的是什麼?我們按照何尊的說法,「中國」最早的意思就是位於中間的城池。哪裡是中間?在西周初年,它這個疆域範圍之內位於中間的地方就是洛陽。而從那以後,直到1912年中華民國建立,並且以「中國」作為中華民國的正式簡稱之前,「中國」都不是正式的國號或者國號的簡稱。那是什麼呢?「中國」是地理概念,「中國」是文化概念。我們先說說地理概念的中國。地理概念的中國。因為「中」是一個相對的概念,沒有兩端就不會有中間沒有四方就不會有中央。所以中國所指的地域和對象也是多變的。
  • 古代越南人「無名無姓」,中華文化如何「入侵」越南的姓氏習俗?
    一 從無名無姓到漢姓的引入根據史籍記載,早期的越南人是沒有姓名的,隨著古代駱越地區納入中國的版圖,越南吸收中原文化,才具有了自己的姓氏。當時越南社會文化較為樸素和粗糙,各個地方都有自己形成的鄉約民俗,全國範圍內思想並沒有統一。隨著中國在越南設置郡縣,飽受漢文化浸染的中原官員來到越南,他們想用自己的文化同化越南地區,自然受到了當地民眾的普遍拒絕。由越南本土文化與中原文化引發的中國官員與越南民眾衝突事件時有發生。
  • 廣東和廣西都是越南領土?秦始皇和漢武帝聽後都笑了!
    比如說韓國,翻翻自己的歷史,發現居然都是漢字寫的,自己的國王還都是中國皇帝冊封的,這能不氣嗎?當然在中國南部有一個鄰國,之前不但是中國附屬國,還有好長一段時間都是中國的領土,這個國家就是越南。越南人當然也一直看著中國不爽,而且越南還一直宣稱:中國的廣西和廣東 都是越南領土,是被中國無恥侵佔的。
  • 古代琉球和中國什麼關係,到底是不是中國的領土!
    不過別看琉球的面積不算大,但戰略位置非常重要,而且和中國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很多國人甚至把琉球視為中國的故土。那麼琉球和中國什麼關係,到底是不是中國的故土?下面我們就來聊一聊。    琉球,也叫流求,其實在我國古代只是一個地理概念。唐朝時期琉球是指「澎湖以東」、「日本以南」散布在廣闊海洋上的一連串神秘而未知的蠻荒之島。明朝時期為區分琉球國和臺灣,將臺灣稱為「小琉球」,把琉球國稱為「大琉球」。
  • 越南人說中國南方是他們的領土,一部越國興亡史告訴他們:別碰瓷
    原創 文史君 浩然文史 收錄於話題#夏商周13#中國古代史46#戰爭史21據網絡上所流傳,越南人在繪製自己早期歷史地圖時,其疆域一度佔據中國南部大片江山。他們的依據是越國以及越族曾佔據了中國南部的大片土地。
  • 《越南古代史》說道:「越南歷史就是一部中國侵略史」
    「越南」的意思是百越之南,是清朝嘉慶皇帝冊封的國號。在越南歷史博物館中大多展示的是越南人民反抗「中國侵略者」的英勇事跡。越南政府出版社推出的《越南古代史》說:「越南歷史就是一部中國侵略史」。徵氏姐妹古代中越之間究竟有怎樣的恩怨衝突,以致越南如此耿耿於懷?
  • 孟高棉語民族的起源及其與古代濮人的關係
    除了高棉人和孟人外,在今天的柬埔寨、越南、寮國、泰國、緬甸等國的山區還有一些他們的支系或從古代孟高棉語民族中分化出來的新的民族。關於孟高棉語諸民族的起源,迄今為止還沒有定論。早先有一些人認為,孟高棉語民族起源於南亞。其所屬的奧斯特羅亞細亞語系被譯為南亞語系,恐怕也暗含了最初翻譯這一詞彙時譯者的觀點。
  • 東南亞雙雄,越南和泰國古代為何沒有發生過大規模戰爭?
    在中國以南的中南半島上,越南、緬甸和泰國可以說是三個規模比較大、而且也有一定歷史的民族國家,自然,長期在一片地方肯定也會有爭端,歷史上泰國和緬甸就算「世仇」,打仗幾百年呢,不過,泰國東邊的鄰居越南在歷史上似乎和泰國沒有過太大爭鬥,這是咋回事呢?是越南人愛和平嗎?
  • 越國是否是大禹的後裔?
    大禹,是中國古代三皇五帝中的一位君主,也是公天下制度的最後一位君主。在他死後,其子夏啟擊敗大禹指定的繼承人伯益建立夏朝。而夏朝的君主們自然也都是大禹的後裔。然而在一千多年後的春秋戰國時期,有一個諸侯國卻號稱自己也是大禹的後裔。這個諸侯國就是位於江南的越國。
  • 享國近2000年,春秋戰國時期最古老的諸侯國——越國是什麼國家?
    越國的起源啊,正史是記載夏朝的少康將自己庶子封於此地(《史記》記載),於越是庶子的名字,號為無餘,不過這個觀點不一定靠譜,畢竟《史記》編寫的時間離夏朝也2000年呢,不過,我們能確定越國是古代于越部落所建立的國家,其來源在古代各史料中眾說紛紜,古代史料有「越為禹後」和「越楚同源」兩種說法,現代部分學者認為越國可能是繼承江南地區古文化…
  • 古代「三妻四妾」指的是什麼?古代男人都可以「三妻四妾」?
    古人常說「三妻四妾」,就不由得讓我們想到了古代男人的幸福生活。但「三妻四妾」到底是什麼意思呢?難道古代的男人都會擁有三個妻子和四個小妾嗎?當然不是!古代人是可以「三妻四妾」的,而且是古代的法律認可的,不犯法的。「三妻」是指的「正妻、偏妻和下妻」:正妻稱為「嫡妻」,是指正式通過媒約之言、納聘迎娶而得到的第一個妻子,此外,正妻又叫結髮妻子、元配、原配、大老婆、正房。
  • 在歷史上,越南與中國的關係是怎樣的?
    在今天,越南是與我國直接接壤的一個鄰國,而在歷史上,越南還曾與我國有過非同一般的關係。五代十國之前,先越南中北部長期屬於中國,是完完全全的中國領土,直到五代十國時期,越南領導者趁亂脫離了中國。不過,即使是在脫離中國,並且不斷擴張領土以後,越南依舊長期作為中國的藩屬國存在。下面就來詳細講述一下歷史上越南與中國的愛恨情仇。
  • 東南亞歷史:越南古代文化民族風格
    儒家學說在越南雖然沒有中國那樣豐厚深廣,但也從來沒有過漢儒、清儒那種煩瑣的解經;道家在越南多少有點失卻了老莊哲學那種深沉的思辨而更多簡約實用的色彩。佛學也產生了越南自己的派別竹林派;越南科舉制度中一度實行儒、佛、道三教並試,是中國古代科舉考試從未有過的。
  • 中國古代四大醜女
    中國古代四大醜女先說中國古代四大美女再說四大醜女沉魚落雁之容,閉月羞花之貌,那是說的古代四大美女。「沉魚」是指春秋戰國時期越國的一個美女叫西施。你年年歲歲還有盛開之時,我什麼時候才有出頭之日?」聲淚俱下,她剛一摸花。花瓣立即收縮,綠葉捲起低下。其實,她摸的應該是含羞草。恰被一宮娥看見。宮娥到處說,楊玉環和花比美,花兒都含羞低下了頭。從此,「羞花」一詞專指楊玉環。四大美女真有這麼神嗎?應該不是,可千百年來,中國歷史上一直把她們作為美女的代表人物。
  • 越南古代和現代的婚禮習俗,和中國的大同小異
    越南古代和現代的婚禮的習俗主要體現在婚嫁的年齡、戀愛的方式、擇偶的標準、婚禮的形式、賀禮的形式和夫妻居住的形式這幾個方面。1、婚嫁的年齡。古代越南人娶妻嫁女的年齡通常是女的十三歲,男的十六歲。現代婚禮則有鎖改變,男女一般都是在二十出頭樣子才會考慮自己的婚事。2、擇偶的方式。古代越南人擇偶一般都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方式。現代擇偶的大都是自由戀愛,或者親戚朋友的牽線搭橋的方式,當然有些也會通過現代的新媒體的方式進行求偶。3、擇偶的標準。古代擇偶的標準大多講究的門當戶對。
  • 中國古代的四大美女,結局到底如何?
    古代四大美女一直是我們津津樂道的話題,她們身上都發生了什麼故事,最後又是怎麼死的?咱們本文就來聊聊。 西施真實的身份是越國派往吳國的美女間諜。越國被滅後,勾踐一直夢想著有朝一日能過重新復國。勾踐做了兩手準備,一方面自己裝孫子迷惑夫差(最狠的一次是吃夫差的大便),另一方面就是派美女去誘惑夫差,好使夫差沉迷於酒色,無心國事。西施充當的就是第二種角色。 勾踐這兩手準備都很成功,勾踐裝的夠孫子,西施也成為夫差最得寵的妃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