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人是極其崇拜戰神和英雄的,自明治維新之後,在其侵略擴張政策的指引下,大力擴軍備戰。先是發動了中日甲午戰爭,日本海軍聯合艦隊的司令官伊東佑亨率領的艦隊曾經大勝當年的大清北洋水師。日軍奪佔陸上的炮臺後,強逼部分貪生怕死的北洋軍官投降,龜縮在劉公島的基地內避戰保船的北洋艦隊最後的一批戰艦,成為日寇的戰利品。
日俄戰爭期間,乃木希典和駐守旅順的俄國軍隊為搶佔陣地而血拼,戰況慘烈之時,他把兩個兒子都編入前線部隊。最終日本取得了這場戰爭的勝利,兩個兒子也在此戰役中戰死,乃木成為日本國民心中的軍神。日本海軍在對馬海峽上將遠道而來的沙俄波羅的海艦隊幾乎全部消滅,只有幾艘俄軍戰艦逃跑,指揮官山鄉平八郎也成日本海軍的軍神。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日本海軍大將山本五十六,指揮日本海軍成功偷襲美國在珍珠港的海軍基地,山本經此一戰也被日本人視為新時代的軍神。此戰日軍取得的戰果極大,不過也為美國加入二戰打開了一扇門,日本海軍的偷襲行動徹底激動了整個美國,也為日本最終滅亡敲響了喪鐘。
山本五十六在日本軍界還算是比較清醒,他曾經堅決反對德日結盟以及反對和美國開戰。在美國留學及出任外交官時,就深刻的體會到美國強大的工業製造能力,然而日本軍部基本上是些狂熱分子,他的意見無人理睬。而山本明白既然與美國開戰不可避免,那就得先消滅美國太平洋艦隊,才有機會尋求和美國達成和平協定,劃分太平洋的勢力範圍。
珍珠港基地被日本海軍偷襲,美國將山本五十六視為最痛恨的仇敵,中途島海戰之後,美軍大勝日本聯合艦隊,日本四艘航母被美軍擊沉,之後日本海軍只能由進攻轉為防禦,再也不能像以前那樣囂張跋扈了。美軍在太平洋上展開反攻,日軍被美軍所圍困而士氣低落,為了鼓舞日軍在太平洋各島上軍隊的士氣,1943年4月,山本前往索羅門群島視察。
由於日軍的密電被中國的諜報機構破譯,美國軍方收到中方的情報信息。在得知山本五十六的出行的絕密情報後,美軍制定了一個空中伏擊山本的作戰方案。1943年4月,日本海軍大將山本五十六的座機墜毀於布幹維爾島,被稱為「海軍甲事件」,美軍擊斃了這個導致二千多名美軍喪生的惡魔,算是小小報復了一下珍珠港被襲擊之仇。
山本五十六是在1943年4月18日被擊斃的,當知道這個消息後,日本當局並未即時向日本民眾公布消息。在日本人的心目中,山本五十六就是神,在珍珠港和中途島全殲了美軍。因為中途島海戰,雖說實際戰況是日本海軍全面失敗,可日本軍部卻向其國民發布的是日本大獲全勝,所以,當時日本大部分國民並不知情,他們一直認為日本軍隊是戰無不勝的。
1943年5月21日,日本才向民眾宣布了山本五十六的死訊,並為他舉行國葬,也被迫宣布在太平洋戰場,美國已經徹底扭轉了戰局,日本民眾此時才了解戰爭的實際情況,知道戰爭失敗已經註定。山本之死,給一向狂妄的日本軍民造成了重大的精神打擊,日本人終於明白,美軍實力太過強大,日本根本不是美國的對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