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人崇拜英雄、戰神,此人死後就心慌了,終於明白日本二戰必敗

2020-12-19 冷鋒點兵

日本人是極其崇拜戰神和英雄的,自明治維新之後,在其侵略擴張政策的指引下,大力擴軍備戰。先是發動了中日甲午戰爭,日本海軍聯合艦隊的司令官伊東佑亨率領的艦隊曾經大勝當年的大清北洋水師。日軍奪佔陸上的炮臺後,強逼部分貪生怕死的北洋軍官投降,龜縮在劉公島的基地內避戰保船的北洋艦隊最後的一批戰艦,成為日寇的戰利品。

日俄戰爭期間,乃木希典和駐守旅順的俄國軍隊為搶佔陣地而血拼,戰況慘烈之時,他把兩個兒子都編入前線部隊。最終日本取得了這場戰爭的勝利,兩個兒子也在此戰役中戰死,乃木成為日本國民心中的軍神。日本海軍在對馬海峽上將遠道而來的沙俄波羅的海艦隊幾乎全部消滅,只有幾艘俄軍戰艦逃跑,指揮官山鄉平八郎也成日本海軍的軍神。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日本海軍大將山本五十六,指揮日本海軍成功偷襲美國在珍珠港的海軍基地,山本經此一戰也被日本人視為新時代的軍神。此戰日軍取得的戰果極大,不過也為美國加入二戰打開了一扇門,日本海軍的偷襲行動徹底激動了整個美國,也為日本最終滅亡敲響了喪鐘。

山本五十六在日本軍界還算是比較清醒,他曾經堅決反對德日結盟以及反對和美國開戰。在美國留學及出任外交官時,就深刻的體會到美國強大的工業製造能力,然而日本軍部基本上是些狂熱分子,他的意見無人理睬。而山本明白既然與美國開戰不可避免,那就得先消滅美國太平洋艦隊,才有機會尋求和美國達成和平協定,劃分太平洋的勢力範圍。

珍珠港基地被日本海軍偷襲,美國將山本五十六視為最痛恨的仇敵,中途島海戰之後,美軍大勝日本聯合艦隊,日本四艘航母被美軍擊沉,之後日本海軍只能由進攻轉為防禦,再也不能像以前那樣囂張跋扈了。美軍在太平洋上展開反攻,日軍被美軍所圍困而士氣低落,為了鼓舞日軍在太平洋各島上軍隊的士氣,1943年4月,山本前往索羅門群島視察。

由於日軍的密電被中國的諜報機構破譯,美國軍方收到中方的情報信息。在得知山本五十六的出行的絕密情報後,美軍制定了一個空中伏擊山本的作戰方案。1943年4月,日本海軍大將山本五十六的座機墜毀於布幹維爾島,被稱為「海軍甲事件」,美軍擊斃了這個導致二千多名美軍喪生的惡魔,算是小小報復了一下珍珠港被襲擊之仇。

山本五十六是在1943年4月18日被擊斃的,當知道這個消息後,日本當局並未即時向日本民眾公布消息。在日本人的心目中,山本五十六就是神,在珍珠港和中途島全殲了美軍。因為中途島海戰,雖說實際戰況是日本海軍全面失敗,可日本軍部卻向其國民發布的是日本大獲全勝,所以,當時日本大部分國民並不知情,他們一直認為日本軍隊是戰無不勝的。

1943年5月21日,日本才向民眾宣布了山本五十六的死訊,並為他舉行國葬,也被迫宣布在太平洋戰場,美國已經徹底扭轉了戰局,日本民眾此時才了解戰爭的實際情況,知道戰爭失敗已經註定。山本之死,給一向狂妄的日本軍民造成了重大的精神打擊,日本人終於明白,美軍實力太過強大,日本根本不是美國的對手。

相關焦點

  • 中國古代名將眾多,日本唯獨崇拜一人,但此人卻有一怪癖無法解釋
    中華文明五千年,最不缺的就是戰神,比如中國早期的戰神,姜子牙,張良,白起,李牧,廉頗等。等到唐朝建立以後,專門建立了武廟,來供奉唐朝以前對歷史有貢獻的戰神。然而中國卻有一位戰神,武功謀略非常優秀,雖然沒有被選入武廟,但是日本人卻非常崇拜他,對他的崇拜程度甚至超過國人公認的武聖關羽。具體怎麼回事呢?這件事還要追溯到1992年9月的一天,這天在位於邯鄲市南30公裡處,來了一群日本學者,跟隨這些學者前來的還有一個日本樂隊。只見他們來到一座古墓前,戴上嚇人的面具,一遍跳舞,一遍奏起了中國古典音樂。
  • 為什麼說日本二戰攻打蘇聯必敗無疑,看了這部電影你就明白了
    相信這也是很多人對二戰史的一個疑問。其實,日本也不是沒有試過北上,1939年的諾門坎戰役,就是日軍對蘇軍的一次試探進攻。當然這次戰役以日軍失敗告終。不過綜合各方面史料來看,這場戰役日軍雖然輸了,倒也打得不差,據說雙方傷亡數據方面相差不大——這還是建立在蘇軍擁有炮火優勢的前提之下。
  • 此人號稱日本「鎌倉戰神」,人生最得意之際迎娶當時日本第一美女
    隨後他又收服了一個叫武藏坊弁慶的人,此人是著名的武僧,武功高強。武藏坊弁慶是個自視甚高的人,他自認為天下無敵,沒想到和源義經較量之後,輸給了源義經,隨後武藏坊弁慶對源義經佩服的五體投地,誓死效忠。 與此同時,源義經同父異母的兄弟源賴朝得到丈人北條家族的支持,在伊豆舉兵討伐平家。
  • 二戰時期 日本天皇居然編出這麼荒唐的故事 日本人還真的相信了?
    二戰時期,日本受到領土限制,各項資源都十分的匱乏,所以在戰爭的後期,日本根本無法支撐和英美的對抗。這個時候,絕望的日本只能搞出一支神風攻擊隊來頑強抵抗。日本這種行為是自殺式的戰鬥,企圖以這種廉價(因為飛機都是木架子)的方式挽回敗局。
  • 日本歷史上家喻戶曉的鎌倉戰神「源義經」
    日本歷史上家喻戶曉的鎌倉戰神「源義經」日本傳奇英雄,平安時代末期的名將。源義經在走投無路之下再度投靠藤原秀衡,藤原秀衡死後,其子藤原泰衡開始排擠義經。文治五年(1189年),源賴朝親自率兵討伐平泉。迫於源賴朝之壓力,藤原泰衡把槍口轉向了源義經。源義經最後在衣川館自盡。
  • 日本最崇拜的四個中國人,一人使日本崛起,最崇拜的是個三國奸雄
    漢唐的時候,中國國力強盛,日本對我們崇拜得五體投地,從科舉制度到文化建築,處處模仿、處處學習。可是到了近代,通過侵華戰爭,吞併東三省,燒殺搶掠,無所不為,犯下了滔天罪行。在中國的歷史上,有四個日本人非常崇拜的人物,讓他們心服口服。
  • 二戰時消滅一個日本師團有多困難?中國的戰鬥力這麼差嗎?
    二戰時消滅一個日本師團有多困難?中國的戰鬥力這麼差嗎? 師團,是近代日本陸軍的主要作戰單位之一,是日軍最基本的戰術兵團。二戰時期,日本組建了170多個師團,其中有50多個分布在中國戰場。
  • 鄭成功是我國的民族英雄,為何日本人卻十分崇拜他?
    這一行為無疑是振奮人心之舉,也讓世人明白,臺灣自古以來就是我國的領土,誰也別想搶走。 除了我們中國外,其實日本也是非常崇拜鄭成功的,也是視其為英雄。這就顯得有些奇怪了,鄭成功明明是我們中國的民族英雄,一直在為我國做貢獻,並沒有為日本做過什麼貢獻,為何還會受到日本的崇拜呢?
  • 日本人最崇拜的20個亞洲人,中國有三個,其中有一個是「小人」
    日本和中國有很多相似,尤其是文化方面,他們曾極度崇拜中國,遠渡重洋來到大唐,來到長安城,來學習中華文化、唐文化。因此,在中華上下五千年之中,我們有不少歷史人物被他們所崇拜。日本人曾做過一個投票,選出他們最崇拜的20個歷史人物,而這其中,就有三個中國人,上了他們的榜單,成了他們最崇拜的歷史人物。那麼,日本人最崇拜的3個中國歷史人物都是哪些呢?這是三個非常有名的歷史人物,在中國歷史上赫赫有名,有著很多傳奇故事和經歷。
  • 二戰時都喊日本人叫「鬼子」,其實二戰前日本有個更獨特的名字
    現在的人們都愛看抗日的電視劇,並且在電視劇中我們經常聽到一個熟悉的詞「鬼子」,老百姓經常會說「鬼子」來了,遊擊隊也經常會說打「鬼子」去,八路軍也經常會說把「鬼子」趕出中國,可是「鬼子」為什麼會成為日本人的代名詞呢?我們今天回顧一下歷史看看!
  • 此人是日本軍官,二戰經常幫日本倒忙,說:日本是自古吃草的民族
    二戰時期的日軍,以窮兇極惡而聞名,他們在整個東南亞地區點起了沖天戰火,無數生靈為之塗炭,因此被人所憎恨。不過有這樣一位日軍指揮官,卻受到盟國的「喜愛」,因為在指揮作戰的時候,他幫了日本的倒忙,此時便是日本第十五軍司令牟田口廉也。
  • 二戰中的荒唐裝甲兵,騎在坦克炮管上指揮戰鬥的日本裝甲兵
    如果談起二戰中的裝甲兵,估計很多人想到的都是德國裝甲兵,畢竟德國裝甲兵個個都點了精英升級,總是能以一敵十,在坦克戰中橫掃敵人。可以說,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單兵素質最佳的裝甲兵就在德國,也是軸心國的地面戰擔當。那麼有最好的,就一定會有最差的了。
  • 日本網友評選最崇拜的中國歷史英雄人物,第一竟是他
    由於日本人對於中國文化非常崇拜,前段時間日本網友在網上發布了你最想讓哪個中國歷史人物當你的上司活動。投票結果揭曉後讓人大吃一驚,基本涵蓋了中國各個時期的歷史人物:第一:洪武大帝朱元璋票選結果第一的是洪武大帝朱元璋,由於朱元璋從一個乞丐最終奮鬥為一國之君並開創一個偉大的朝代,同時朱元璋的工作作風另日本人非常崇拜,朝廷不論大小事朱元璋都親自批覆
  • 日本一地方,死後進去被視為「榮耀」,此人被放入,家屬自感恥辱
    而且更為可氣的是,戰敗時老老實實,低頭認罪,等到大家同情心泛濫放過他們一馬的時候,轉過身來,日本就翻臉不認帳,說沒有什麼侵略,這不過是國與國之間的矛盾糾紛,不能亂扣帽子。除此之外,他們還將那些犯下了滔天罪行的甲級戰犯,以及在二戰期間陣亡的日軍牌位,都迎入了靖國神社裡,當作英烈祭祀,在重大節日,還要舉行隆重的儀式紀念一番,面對各國的質疑和批判之聲,充耳不聞。
  • 二戰後日本30萬戰俘,死的比在廣島原子彈下還慘,日本人至今後怕
    眾所周知,在1945年的那年夏天,日本敗局已定,但頑固的日軍卻還是在瘋狂的抵抗。為了儘快迫使日本投降,美國總統杜魯門決定在日本投擲原子彈來讓戰爭更早的結束,所以兩顆原子彈分別落在了日本的廣島和長崎。當時廣島的人口是34萬多人,靠近爆炸中心的人幾乎全部死亡,全市房屋毀滅大半,那一年,廣島核爆造成的死亡是14萬人。然而對於日本人來說,相比廣島的噩夢,二戰後日本30萬戰俘的死,遠比死在原子彈下還慘,而那30萬戰俘的死亡經歷讓日本人至今後怕。
  • 日本人最崇拜的中國英雄,日軍發現他的墳墓,8年不敢破壞還磕頭
    都說侵華日軍給我們中國帶來了極大的損失和傷害,這血海深仇是我們中國人無論如何都無法忘記的,如果我們這一代人選擇淡忘這段歷史,那麼就是在為我們的後代埋地雷。為什麼這麼說呢?後果真的有這麼嚴重嗎?後果的確有這麼嚴重,因為你永遠都不知道日本人什麼時候會捲土重來。
  • 日本人最崇拜的中國人有哪些?
    中華文明綿延幾千年,無數英雄豪傑早已湮沒在歷史的洪流中,成為後人口口相傳的佳話。2015年,日本網站曾發起了一個「最受歡迎的歷史人物」投票,最後的結果顯示,其中有三位中國歷史人物進入了榜單的前二十名,且排名相對靠前,這個結果確實讓人有點吃驚。那麼這三位連日本人也喜愛的中國歷史人物到底是誰呢?
  • 麥克阿瑟肯定非常後悔,二戰戰神被志願軍擼下神壇
    中國有句俗話說得好「時勢造英雄」,曹雪芹也有「好風憑藉力,送我上青雲」的詩句。可見,時局在造就英雄方面起到多麼大的作用。一般來說,亂世是任何人都不願經歷的時代,但是亂世具有的無序、暴力、自由,混亂的特性,是和平時期所不具備的,這種環境,就為英雄的成長提供了良好的土壤。我們熟知的二戰,雖然慘烈,讓人刻骨銘心。
  • 他在日本,與中國戰神韓信相媲美,流放父親奪大權,死後秘不發喪
    在中國幾千年的歷史上,軍事家可以說枚不勝舉,但這真正能稱得上戰神的非大漢三傑之一的韓信莫屬。其被蕭何譽為「國士無雙」,劉邦評價其:「戰必勝,攻必取,吾不如韓信。」而後世又稱其為「兵仙」、「戰神」。可見中國歷代武將中無人能出韓信之右。
  • 《你的名字》巫女三葉,日本「 妹力」背後的「女性崇拜」思想
    日本祭祀神的一般都是女性身份的巫女,她們是跟神交流的使者;二戰時期日本士兵出徵之前多會貼身攜帶母親、姐妹或者妻子等女性親人的頭髮以保平安;治癒系的女僕咖啡店,都是日本「女性崇拜」的一種體現。古代「女性崇拜(妹力)」的體現,巫女1925年(大正十四年),日本民俗學創始人柳田國男在《婦人公論》中的一篇文章「妹の力」使「妹力」一詞初步進入了眾人的視野,引發相關思考。而日本人早期對於自然和神靈的崇拜,連帶產生了日本最為古老的職業—巫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