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人是日本軍官,二戰經常幫日本倒忙,說:日本是自古吃草的民族

2020-12-13 慕楓歌歌

二戰時期的日軍,以窮兇極惡而聞名,他們在整個東南亞地區點起了沖天戰火,無數生靈為之塗炭,因此被人所憎恨。不過有這樣一位日軍指揮官,卻受到盟國的「喜愛」,因為在指揮作戰的時候,他幫了日本的倒忙,此時便是日本第十五軍司令牟田口廉也。

牟田口廉也生於1888年,日本陸軍大學畢業。此人參軍後,職業生涯中曾做過一次最為出格的事情,這就是當年在震驚中外的七七事變中,就是這個傢伙下令打響侵略我們的第一槍的。

當時牟田口廉也不過是日軍派駐中國駐屯軍步兵旅團第一聯隊聯隊長的職務,大佐軍銜,正是他的蓄意挑釁,導致了日軍全面侵華的開始。為此牟田口廉也受到了昭和天皇的嘉獎,並升任少將軍銜。

為此這個傢伙也多次沾沾自喜地在日記裡記載說:「至於當年的大東亞戰爭,要說起來的話,主要是我的責任,因為在盧溝橋這裡,射擊第一顆子彈並引起戰爭的就是我,所以我認為我對此必須承擔一定的責任。」這段話看似贖罪和反悔,其實字裡行間滿滿的都是得意之情。

也就是從此開始,牟田口廉也步入了軍事生涯的快車道,一路高升為師團長,十五軍司令官等職位,軍銜也成為了中將。驕傲自大的牟田口廉也很是得意,認為自己還有可能再進一步,成為日本陸軍大將。

不久後,他的機會來了。在1944年的時候,為了配合盟友德國,日本決定攻打印度,期望打下印度之後,能夠和盟友在中東地區匯合。而攻打印度的重任,也就落在了牟田口廉也十五軍的身上。

牟田口廉也很是興奮,認為為大日本效忠的時刻來了,同時這樣一個「艱巨」的任務落在了自己的頭上,如果能夠完成的話,升任大將的日子也指日可待了。因此在戰前動員會上,牟田口廉也就大言不慚地說:我一定要打下印度,讓我們大日本國的國旗插在印度國土上,不當上大將,我無顏返回日本。

雄心勃勃的牟田口廉也,認為攻打印度很容易,因為他們面對的是沒有什麼作戰能力的英軍,早在攻打緬甸的時候,日軍將英軍打得落花流水,所以根本看不起英軍。至於英印聯軍中的印度軍隊,日軍更是不放在心上,所以在攻擊開始前,他們只帶了一個月的乾糧,也就是說,在他們看來,一個月的時間綽綽有餘。

可惜這次日軍的算盤打錯了,因此印度對於英國乃至盟國有著無比重要的作用,尤其是英國,失去了印度,這個被他們看作是英帝國「王冠上寶石」的國家,損失可就大了。所以當時英國傑出將領蒙巴頓親自在印度指揮對日作戰,同時聯合美軍,發揮美軍的空中優勢,對前來進犯的日軍給予空中打擊。

所以這場二戰時期被稱作為「英帕爾戰役」的戰鬥一打響,牟田口廉也就懵了,在盟國空軍的襲擊下,日軍傷亡慘重,而且隨著印度雨季的來臨,無數日軍患上了瘧疾等疾病,死傷慘重,此時一個月的乾糧也吃完了,日軍陷入絕境之中。

牟田口廉也還是給大家鼓勁:我們日本向來是吃草民族,糧食沒有了沒關係,野草也可以,大家再堅持一下。可是日軍實在是堅持不下了,無奈之下,他只好下令撤兵,當時十萬日軍進攻印度,三個月後只有四萬日軍撤退, 傷亡實在是慘重萬分。

相關焦點

  • 二戰期間什麼級別的日本軍官才能配發指揮刀?
    李三萬 摘要:二戰期間,日軍軍官人手一把指揮刀,使得日軍指揮刀也和三八大蓋、戰鬥帽一樣成為了日軍的標誌,那麼什麼級別的日軍軍官才能使用指揮刀?
  • 二戰日本戰列艦艦長:是什麼級別海軍軍官擔任的
    【話說軍世】二戰時代的戰列艦最然已經不再是決戰的主力艦,不過作為大炮巨艦的威風尤在,其艦員一般都在2000人左右,而二戰中,損失了絕大多數戰列艦的舊日本海軍,其戰列艦艦長一般都是什麼級別的軍官呢?
  • 二戰日本女兵的真實樣子,電視劇騙了我們那麼多年
    在二戰中,由於法西斯主義的日本對中國發動侵略戰爭,導致中國淪為亞洲地區的主戰場,中華民族也開啟了長達十四年的艱苦抗戰。1945年日本投降後,這場戰役也被當作民族的屈辱史被後世所銘記,以此來激勵中華民族實現偉大復興。所以,我們如今常常會在電視中看到以抗日戰爭為背景的影視劇作品。
  • 二戰時期:日本入侵該國家,百姓舉國同歡,還把日本鬼子當救世主
    其實剛開始法國,統治者對越南百姓特別好,不僅幫他們重振工業來提高經濟,而且還希望通過一些惠民政策來拉攏人心,從而全方面佔領越南地區。但是二戰爆發後,法國人因為貪生怕死在二戰太平洋地區輸得十分慘烈,日本人發現了法國軍隊實力太弱,便出兵攻打越南地區,順利取代了法軍成為當時越南地區新的統治官。
  • 二戰中的荒唐裝甲兵,騎在坦克炮管上指揮戰鬥的日本裝甲兵
    如果談起二戰中的裝甲兵,估計很多人想到的都是德國裝甲兵,畢竟德國裝甲兵個個都點了精英升級,總是能以一敵十,在坦克戰中橫掃敵人。可以說,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單兵素質最佳的裝甲兵就在德國,也是軸心國的地面戰擔當。那麼有最好的,就一定會有最差的了。
  • 二戰時,日本軍官是怎樣評價中國軍人的?
    二戰時,日本侵略的最多的也就是中國了,而當時英勇的中國人民自然是奮起反抗,最後將日本入侵者驅逐出了華夏大地。而後根據當時抗戰的老人回憶道日本兵當時的作戰能力是極強的,並非像電視劇中所描寫的那樣蠢笨和戰鬥力低下。
  • 電視裡的日本女軍官都是假的,真相連日本人都不好意思說
    現在的抗日電視劇中,最不會缺少的一個角色就是日本女軍官,而且能力和手段還比男兵都厲害的多。稍微對二戰有所了解的人就應該知道,這肯定是假的。二戰時期的日本女人社會地位是非常低的,日本人認為打仗是男人的事情,如果讓女人上戰場是侮辱了他們。
  • 為什麼日本軍官愛把白襯衫領子翻在外面?
    圖:70年代的好萊塢明星約翰·特拉沃爾塔不過,在二戰電影和老照片裡,你經常看到好多日本鬼子的軍官就是這麼穿的:襯衫領子翻在軍服外,難道,日本人這麼穿是在耍酷嗎?圖:《太平洋的奇蹟》中的日本軍官圖:《硫磺島來信》中的日本軍官你誤會了。從近代到二戰,日本對軍服的設計一變再變,因為日本人腦袋大、肩膀窄、軀幹和四肢短,如何把軍裝穿出適合日本人體型還不失威儀,煞費了一番苦心。
  • 二戰後,美國佔領日本,向日本提出一個要求,讓日本人竊笑
    二戰後,美國佔領日本,向日本提出一個要求,讓日本人竊笑 二戰後期,日本吞下美國的兩個原子彈,終於低下了高傲的頭顱,乖乖向美國俯首稱臣。
  • 日本一地方,死後進去被視為「榮耀」,此人被放入,家屬自感恥辱
    而且更為可氣的是,戰敗時老老實實,低頭認罪,等到大家同情心泛濫放過他們一馬的時候,轉過身來,日本就翻臉不認帳,說沒有什麼侵略,這不過是國與國之間的矛盾糾紛,不能亂扣帽子。除此之外,他們還將那些犯下了滔天罪行的甲級戰犯,以及在二戰期間陣亡的日軍牌位,都迎入了靖國神社裡,當作英烈祭祀,在重大節日,還要舉行隆重的儀式紀念一番,面對各國的質疑和批判之聲,充耳不聞。
  • 這幾位都是日本演員,經常飾演日本軍官,他們的臉實在是太熟了!
    紅花之所以漂亮,是因為有綠葉的襯託,現在娛樂圈的發展越來越迅速,很多國外藝人都紛紛跑到中國來發展,在我們看到的很多抗日題材電視劇裡,裡面日本軍官其實有很多都是日本專業演員!下面咱們就來看看臉熟的這幾位熒幕日本軍官!
  • 日本海陸軍,在二戰時時期的矛盾有多大?或許顛覆你想像
    「本文章已經通過區塊鏈技術進行版權認證,禁止任何形式的改編轉載抄襲,違者追究法律責任」日本不僅是一個野心勃勃的民族,同時他們也是一個非常講究規矩和制度的國家。經常看日劇和對日本歷史有所了解的觀眾應該知道在日本,就連吃飯都是有一套非常嚴密的儀式的。但始終制度只能起到表面的作用,在軍事一些制度方面,日本也因此鬧了不少笑話,成為國際上關注的重點。那這裡我們來說說本該一心為國的日本海陸軍,在二戰時時期的矛盾有多大。或許顛覆你想像。
  • 二戰日本最逗將軍,自己喝酒讓下屬吃草,數萬士兵活活餓死
    說到二戰時期的日本,這真的是一個相當有意思的問題,日本的失敗和一般意義上的「成王敗寇」還不太一樣,日本屬於自己極蠢,它選擇的國家路線是非常危險和成功性極低的,這相當程度在於當時日本統治機構的不合格
  • 二戰中唯一令人敬佩的日本軍官:60年後,英國老兵赴日報恩
    二戰中唯一令人敬佩的日本軍官:60年後,英國老兵赴日報恩   提起二戰,絕對不能忘記的就是日本的惡行,燒殺搶掠,姦淫婦女,比賽殺人,日本人在二戰時期所犯下的罪行簡直是罄竹難書,其行為之惡劣,心思之歹毒簡直令人髮指。
  • 日本軍官揚言要炸中國核電站!現在的日本到底幾斤幾兩?
    二戰以後,日本經濟復甦,再次點燃了軍力發展的野心。美國媒體一名記者在採訪日本航空自衛隊一名軍官時,問及對將來可能爆發的中日空戰,日本將如何應對?自衛隊軍官稱:進攻就是最好的防守,我們會在第一時間用戰鬥機和巡航飛彈對中國的港口、機場、核電站發起突襲。美國軍事專家稱,從日本軍官口中聽到這樣的話可以說是非常罕見,這代表了日本內部戰術思維的變化,凸顯出欲當亞洲霸主的軍事野心。很多網友會說,日本的軍力早已不復當年,想要對中國發起進攻是痴人說夢,但現實並沒有這麼樂觀。
  • 揭秘:二戰後日本政府為何要給李梅將軍,頒發勳一等旭日大綬章?
    1964年,日本給一個美國人授勳,還是勳一等旭日大綬章,幾乎是日本最高規格的榮譽了,這個人叫李梅。李梅何許人也?二戰的時候,李梅下令給東京城投下了9000噸燃燒彈,死傷慘重,日本人可謂是恨死此人了。此人的做法也是加速日本投降的一個重要原因。但是有如此深仇大恨的李梅,為什麼還能被日本授勳?答案就是禮尚往來,出於政治因素的考慮。因為在此前,日本的大佐源田實被美國授勳了將領級軍團勳章。這種勳章也同樣是高規格的榮譽,那種勳章分4等:統帥,將領,軍官和Legionnaire。
  • 為武士道而自殺的日本文豪,1970年三島由紀夫當眾切腹震動文壇
    也不是這樣,日本右翼這個概念其實很寬泛,大家大概理解為:對日本的民族特性有很強執念的人就好。日本右翼最初是怎麼誕生的呢?那還是在明治維新初期,當時日本全盤西化,有些人心裡不滿,對此產生抗拒,最初的右翼思潮就產生了,當然,右翼思潮後來也往往伴隨著極端民族主義,擴張主義等。
  • 二戰的舊照片,記錄戰爭中失敗的日本軍官切腹全過程!
    提起所謂的日本武士,我們印象中一定少不了所謂剖腹自殺的畫面,舊時日本武士為了證明自己的忠貞和承擔失敗的責任往往會選擇切腹這種方法,將利刃刺入自己的腹部畫一個十字。切腹這種恐怖的傳統哪怕到了二戰時期依然存在,下面是一次關於切腹的記錄。
  • 1937年,什麼出身的日本女兵,才有機會被提升為軍官?
    在各種抗戰電視劇中,總能出現各種女性形象,其中日本女軍官也不在少數。其中,這種日本女軍官通常心狠手辣、武藝高強,比如酒井美惠子等等,動不動就是土肥原的高徒。那麼,在二戰期間,什麼出身的女兵,才有可能被提升為軍官?其實在日本軍隊中,日本女兵的數量一直少的可憐。
  • 二戰時日本與德國結盟,其實更多的還是一種無奈!
    而在軸心國中,又有德國,義大利和日本這三個國家,所以,在一般人們的意識之中,日本這個國家與德國其實是盟友的關係,那麼,在真實的二戰之中,日本與德國真的算是盟友國嗎?其實未必!二戰時期的日本軍隊在這樣的一種前提之下,無論是日本還是德國,他們從自身的利益出發考慮的話,都沒有太多的可能性去幫對方做什麼,當年蘇聯受到德國進攻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如果日本真的豁出去為了盟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