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電網工作人員介紹港珠澳大橋人工島變電站的電力設備。 陳驥旻 攝
中新網珠海11月29日電 (記者 程景偉)港珠澳大橋通車運營已經滿月。一個多月以來,港珠澳大橋人工島變電站和大橋專用變電站發揮「雙保險」的作用,確保實現對大橋的穩定和可靠供電。
近日,南方電網廣東電網公司舉辦「電亮」港珠澳大橋媒體開放日活動,部分中央及港澳媒體記者應邀參觀大橋人工島變電站的開關櫃等電力設備,以及新能源公交車充電站。
南方電網廣東珠海供電局人工島變電站技術負責人吳少鈿稱,南方電網承擔著對港珠澳大橋人工島及本體工程的供電任務,布局建設的人工島變電站與大橋專用變電站互為備用,形成了2套220千伏帶110千伏變電站的手拉手式「雙保險」供電格局。人工島變電站主要負責港珠澳大橋珠海口岸聯檢大樓、大橋路燈等方面的供電。
一輛新能源公交車正在港珠澳大橋人工島上的充電樁充電。 陳驥旻 攝
「一旦其中一個變電站出現故障,另外一個變電站可以馬上發揮應急供電功能,保證整座大橋方方面面用電的連續性。」吳少鈿說。
在人工島變電站內部的電力開關櫃前,吳少鈿透露,該變電站高低壓電力設備具有自動控制功能,一個電力設備若出現故障,控制系統就會自動切斷其電源,避免影響到其他電力線路的正常運行。
據介紹,為了克服港珠澳大橋人工島上電纜溝狹小,無法布置常規電纜中間接頭的難題,南方電網採用先進的「MMJ」(即「電纜頭熔接技術」),不僅解決了電纜溝空間受限等問題,而且還具有低電阻、高強度的特點,可經受故障電流衝擊和長期大電流運行的優勢,降低了運行風險。
人工島變電站在設備安全保障方面做足了細功夫。其中,電力設備間都設置了較高的門檻,據了解,這是為了防止老鼠等動物的進入。
記者看到,人工島輸變電工程建設也對建築物風格進行創新,將建築物外立面設計為幕牆與鋁扣板相配合的形式,注重突出時代感與現代感,整體美觀,線條順直,並且與周邊環境協調一致。
為實現綠色發展理念,南方電網在港珠澳大橋人工島建設了7個360千瓦的充電樁。這些直流充電樁具有防水、耐高溫、隔絕粉塵等功能。
記者看到,7個充電樁整齊排列在道路一側,正為行駛至此的多輛新能源公交車輛提供快速補電服務。南方電網廣東珠海分公司工程建設部項目管理人鄧巴告訴記者,這批充電樁充電效率很高,不同類型的新能源公交車在此充電5至10分鐘,便可行駛約80公裡。
據統計,港珠澳大橋通車以來,至11月26日,7個充電樁提供的充電量約11萬千瓦時。
「這些充電樁進一步推動了珠海和澳門完善綠色公交網絡以及新能源產業建設,對港珠澳三地推廣電動汽車起到了示範引領作用。」鄧巴透露,南方電網計劃明年在港珠澳大橋人工島再建設30個60千瓦的充電樁,專供新能源私家車充電。(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