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高探企③】長園電力:港珠澳大橋電力供應的「保險栓」

2020-12-13 澎湃新聞

【小高探企③】長園電力:港珠澳大橋電力供應的「保險栓」

2019-04-13 15:1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2018年10月24日,被冠以「中國奇蹟」之稱的「超級工程」港珠澳大橋正式通車,在此前的一個月,港珠澳大橋剛剛接受了16級超強颱風「山竹」的挑戰後毫髮無損。你可知道,港珠澳大橋的高壓電纜連接方案有何先進之處嗎?請隨小高一起來到長園電力技術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長園電力),探尋港珠澳大橋背後的「保險栓」。

以「線路安全的優秀夥伴 讓電網更堅強更智慧」為使命,長園電力已經進入發展的第33個年頭。

「最早我們做母排管起家,當初只有十幾個人,後來我們開始做熱縮材料,隨著技術的更新和市場的變化,我們又開始做冷縮電纜附件,目前我們做到了1KV~500KV 覆蓋全球最低壓至最高壓的交流電纜附件,以及±160kV~±500k基本覆蓋全球直流電纜的需求,這是長園電力目前的拳頭產品。」長園電力總經理強衛介紹道。

「在做電纜附件的過程中,我們基於市場需求,開發出『模注熔接接頭』,我們稱之為『MMJ』,港珠澳大橋的建設應用了大量的該產品,一舉解決原有產品體積太大、怕抖動、怕潮溼等缺點。」

據了解,港珠澳大橋工程建設之初,經過專家評審並通過政府批示,珠海110kV人工島輸變電工程110kV電纜線路已確定隨施工便橋敷設上島。長園電力MMJ恢復電纜本體連接技術經過專家論證,以更安全更可靠更高效的優勢被選為港珠澳世紀工程的高壓電纜連接方案。

港珠澳大橋人工島日常溼度大,風蝕重,且接頭井置於橋體邊緣,長園電力延續過往積累的豐富經驗,技術人員克服作業空間窄小、控制環境汙染度難度大等問題,在規定時間內順利完成港珠澳大橋高壓電纜輸電工程項目,去年颱風山竹肆虐期間,港珠澳大橋橋面風力等級最高達16級,「MMJ」也以優異的成績經受了「山竹」的考驗。此外,長園電力還在北京奧運會場館建設、南水北調工程建設、青藏鐵路建設等重大項目承擔著重要角色。

「電網的發展通俗來講就是『發、輸、變、配、用』五步,長園人永遠都是『居安思危』,在做好輸電領域足夠專業時,我們還是想把『配電』也做起來,增加企業附加值,這將是一個大踏步的轉變。」

強衛表示:「從2009年,我們開始向配電領域探索,近年來在環網櫃、真空負荷開關等領域都有很大突破,在不斷完善一次產品的過程中,隨著近幾年物聯網大熱,我們也在不斷向智能電網發展,如何將傳感感知、智能檢測等技術與傳統的一次產品相結合,這是我們接下來主要發展方向。」

「困難和挑戰是肯定有的,每個企業發展的背後都是一把辛酸史,我們的歷史上也曾遇到過很多比如產品更替、技術改進的困難。」強衛介紹說,「但通過長園人的不懈努力將其一一解決,從最早的母排管,到熱縮電纜再到現在的『MMJ』,緊跟市場需求,不斷進步不斷探索,這是長園科技的『制勝法寶』。」

知多D

恢復電纜本體連接技術 MMJ

MMJ 即電纜模注熔接頭是(Mould Melt Joint)的英文縮寫。是依據電纜結構原理,按電纜的原材料、主體結構與規格要求,現場製作連續等效、再生結合的新電纜。

MMJ熔融結合電纜本體,形成一致本徵特性的無應力錐、無活動界面的屏蔽體,以優異的電氣穩定性,降低可能存在的隱患因素。同時MMJ體積小、解決電纜溝狹小,無法布置常規電纜中間接頭等難題。保障輸電系統穩定、確保橋體安全。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評論()

相關焦點

  • 港珠澳大橋已通車滿月 電力供應穩定可靠
    港珠澳大橋已通車滿月 電力供應穩定可靠 2018-11-29 14陳驥旻 攝   中新網珠海11月29日電 (記者 程景偉)港珠澳大橋通車運營已經滿月。一個多月以來,港珠澳大橋人工島變電站和大橋專用變電站發揮「雙保險」的作用,確保實現對大橋的穩定和可靠供電。
  • 港珠澳大橋今日正式開通 盤點超級工程中的國企力量
    其中,江海直達船航道橋鋼索塔是港珠澳大橋最具代表性的地標建築之一,鋼塔起吊高度、重量及吊裝難度均堪稱國內第一,中國能建廣東火電完成了國內首個3000噸級鋼索塔運輸及滾裝上船施工作業;港珠澳大橋CB02標段大節段 「巨龍」外形長128米寬8.8米高4.5米,重達近3500噸,是目前國內最長、最寬、最重的橋梁主體鋼構大節段,為港珠澳大橋的合龍及通車條件做出了卓越貢獻。
  • 港珠澳大橋今天正式開通
    廣東電網綠色電力「電亮」港珠澳大橋廣東電網綠色電力「電亮」港珠澳大橋10月23日凌晨5點,在珠海聚集的各路記者已被鬧鈴叫醒。大家整理行裝在細雨中趕赴通車儀式現場。這是一條從未走過的通向港珠澳大橋口岸的新路,而就從今天起這條通向港珠澳大橋口岸的路將開啟車流湧動的模式,為粵港澳三地帶來從未有過的便捷通達。在口岸大廳寬敞明亮整潔,一切出入境設施就緒。上午9:30分,就在這個大廳,國家主席習近平宣布:港珠澳大橋正式開通。會場響起長時間的掌聲。
  • 港珠澳大橋今正式開通 超級工程國企力量(附參建單位名單)
    其中,江海直達船航道橋鋼索塔是港珠澳大橋最具代表性的地標建築之一,鋼塔起吊高度、重量及吊裝難度均堪稱國內第一,中國能建廣東火電完成了國內首個3000噸級鋼索塔運輸及滾裝上船施工作業;港珠澳大橋CB02標段大節段 「巨龍」外形長128米寬8.8米高4.5米,重達近3500噸,是目前國內最長、最寬、最重的橋梁主體鋼構大節段,為港珠澳大橋的合龍及通車條件做出了卓越貢獻。
  • 助力港珠澳大橋之一:是誰點亮深海巨龍?
    一橋飛架三地,港珠澳大橋青州航道橋上的「中國結」造型被燈光映紅,顯得格外喜慶。伶仃洋上,蛟龍臥海,天塹變通途。舉世矚目的「超級工程」港珠澳大橋終於迎來正式通車的歷史時刻,粵港澳「一小時生活圈」從此成為現實。當煙火綻放,燈火輝映,翹首以待的人們歡呼沸騰,這其中也包括一直默默服務建設的電力人身影。
  • 港珠澳大橋建設蘊含「南京力量」
    10月23日,港珠澳大橋正式開通。記者採訪獲悉,從橋梁吊裝到隧道施工,從電力配套到質量檢測……在港珠澳大橋的建設過程中,我市一批企業貢獻了自己的「南京力量」。南化:吊裝纜繩僅髮絲1/10粗,卻比鋼還強港珠澳大橋建設過程中離不開橋面吊裝。
  • 港珠澳大橋什麼時候通車?港珠澳大橋通車時間(受益股)
    綜投網(www.zt5.com)10月22日訊  港珠澳大橋管理局19日晚發布消息稱,港珠澳大橋將於2018年10月24日上午9時正式通車。  港珠澳大橋,跨越伶仃洋,東接香港,西接珠海和澳門,是「一國兩制」框架下粵港澳三地首次合作建設的大型跨海交通工程,也是世界上最長的跨海大橋工程。  大橋全長55公裡,集橋、島、隧於一身,其中主體工程海中橋隧長35.578公裡,有3座斜拉橋,橋體全部採用鋼結構,相當於64座艾菲爾鐵塔。海底隧道長約6.75公裡,是全球最長的公路沉管隧道和全球唯一的深埋沉管隧道。
  • 誰在「電靚」港珠澳大橋?南方電網欲建世界一流智能電網
    4月23日上午,廣東省珠海市港珠澳大橋人工島中,公交車司機林師傅趁著新能源電動汽車充電的功夫,一邊做著早操,一邊向經濟觀察網記者介紹道。他的身邊,除了每日陪伴他,在港珠澳大橋人工島上奔跑8個多小時的新能源電動汽車,還有南方電網投建的人工島變電站及充電樁。
  • 港珠澳大橋最全考點清單
    東人工島(圖/港珠澳大橋管理局)5.港珠澳大橋的科技含量有多高?2017年5月25日,港珠澳大橋海底沉管隧道最終接頭焊接合龍完成。科學家和工程師們克服小空間、高水汽、惡劣的現場環境等不利因素,成功解決了這一世界級難題。體現了這一點。相關考題:1.被譽為「新世界七大奇蹟」之一的港珠澳大橋建設將加強粵港澳地區的經濟社會聯繫,將粵港澳大灣區城市群打造成為世界第四大灣區經濟帶。
  • 港珠澳大橋上的又一條信息大橋
    這條巨龍有一個響亮的名字——港珠澳大橋。港珠澳大橋全長55公裡,由跨海橋路和海底隧道組成,是目前世界上最長的跨海大橋,也是世界上最大的橋隧結合工程,堪稱世界橋梁史上的巔峰之作。這項粵、港、澳三地首次合作建設,連接三地的大型跨海交通工程與重大民生工程,對推動粵港澳大灣區一體化具有重要的戰略意義。
  • [分享]港珠澳大橋沉管原理資料下載
    瀏覽數:2020 關鍵詞: 施工測量定位技術 港珠澳大橋最新進展 港珠澳大橋最新消息
  • 港珠澳大橋通車最全知識點(值得收藏)
    東人工島(圖/港珠澳大橋管理局)5.港珠澳大橋的科技含量有多高?2017年5月25日,港珠澳大橋海底沉管隧道最終接頭焊接合龍完成。科學家和工程師們克服小空間、高水汽、惡劣的現場環境等不利因素,成功解決了這一世界級難題。體現了這一點。 相關考題:以下試題作者高正老師,來源高中政治老師(ID:gaozhenglaoshi),特此感謝!
  • 高考地理熱點|聚焦港珠澳大橋
    港珠澳大橋於2009年12月15日動工建設;2017年7月7日,港珠澳大橋主體工程全線貫通;2018年2月6日,港珠澳大橋主體完成驗收,於同年9月28日起進行粵港澳三地聯合試運。港珠澳大橋全長近55 km,其中主體工程「海中橋隧」長達35.1 km。島隧工程是最具控制性的部分,其中連接大橋東、西人工島的沉管部分是國內首條於外海建設的超大型沉管隧道。2018年10月24日通車後,開車從香港到珠海的時間大大縮短。讀圖,回答3~4題。
  • 港珠澳大橋
    港珠澳大橋,原稱伶仃洋大橋,是連接香港、珠海、澳門的超大型跨海通道,全長55公裡,其中主體工程「海中橋隧」長35.578公裡,海底隧道長約6.75
  • 港珠澳大橋正式開通:一圖看懂港珠澳大橋
    vid=543077   港珠澳大橋,集橋、島、隧於一體,是世界最長的跨海大橋。從2004年3月港珠澳大橋前期工作協調小組辦公室成立,到2009年12月15日正式開工建設,港珠澳大橋從設計建設到通車前後歷時十幾年的時間跨度,無數的技術創新,一個又一個的世界之最,港珠澳大橋的建設創造了奇蹟。
  • 6年籌備9年精雕細琢 港珠澳大橋怎一個難字了得
    整整四年時間,每一節沉管都有獨特的故事:E1管節的安裝,經過96個小時的鏖戰才宣告成功,這考驗著建設者的生理和心理的極限;E15管節三次浮運兩次返航,海面上一系列突然情況的出現考驗了建設者的應急處置能力……為了突破重重難點,以及滿足高品質的要求,港珠澳大橋在管理機制、建設理念、科研技術等方面進行了一系列的創新。
  • 港珠澳大橋開通,哪些事情你該知道?
    被稱為「世紀工程」的港珠澳大橋於2018年10月24日9時正式通車。這座被譽為「現代世界七大奇景」的大橋,問鼎多項「世界之最」。港珠澳大橋總長約55公裡,是粵港澳三地首次合作共建的超大型跨海交通工程。
  • 港珠澳大橋
    資料圖:港珠澳大橋。中新社記者 張煒 攝     港珠澳大橋全長55公裡,是中國第一例集橋、雙人工島、隧道為一體的跨海通道。    港珠澳大橋工程包括三項內容:一是海中橋隧主體工程;二是香港、珠海和澳門三地口岸;三是香港、珠海、澳門三地連接線。
  • 「港珠澳大橋一周年」原來港珠澳大橋經歷了這麼多第一次!
    2018年10月23日,習近平出席港珠澳大橋開通儀式,港珠澳大橋正式開通。通關首日盛況第一位出境旅客第一位入境旅客第一輛從珠海口岸發車的穿梭巴士第一批通過港珠澳大橋的貨車港珠澳大橋珠海口岸首批開放的商業 2018年10月24日,港珠澳大橋珠海口岸正式運營,口岸客運、貨運、商業同步開業。
  • 經港珠澳大橋 貨運成本降25%
    港珠澳大橋通車後,香港、珠海、澳門三地間的時空距離大大縮短,珠三角西部被納入香港3小時車程範圍。這將給珠海帶來重大積極影響。    10月30日,珠海公交信禾物流有限公司粵港跨境貨運車輛首次通行港珠澳大橋,順利抵達該公司位於南屏科技工業園的南屏物流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