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文化】八大行星與希臘羅馬神話的關係

2021-02-15 PrincessesLab

水星:Mercury

 

水星最接近太陽,是太陽系中第二小行星。水星的英文名字Mercury來自羅馬神墨丘利。墨丘利也就是希臘神話中的Hermes (赫耳墨斯,為眾神傳信並掌管商業、道路、科學、發明、口才、幸運等的神) 。或許由於水星在空中移動得快,才使它得到這個名字。符號是上面一個圓形下面一個交叉的短垂線和一個半圓形,是墨丘利所拿魔杖的形狀。在第5世紀,水星實際上被認為成二個不同的行星,這是因為它時常交替地出現在太陽的兩側。當它出現在傍晚時,它被叫做墨丘利;但是當它出現在早晨時,為了紀念太陽神阿波羅,它被稱為阿波羅。畢達哥拉斯後來指出他們實際上是相同的一顆行星。中國古代則稱水星為「辰星」。

 

金星:Venus

 

金星是離太陽第二近,太陽系中第六大行星。在所有行星中,金星的軌道最接近圓,偏差不到1%。中國古人稱金星為「太白」或「太白金星」,也稱「啟明」或「長庚」。古希臘人稱之為Aphrodite(阿芙羅狄蒂),是希臘神話中愛與美的女神。而在羅馬神話中愛與美的女神是維納斯—Venus ,因此金星也稱做「維納斯」。也許是對古代人來說,它是已知行星中最亮的一顆。(也有一些異議,認為金星的命名是因為金星的表面如同女性的外貌。)金星的天文符號用維納斯的梳妝鏡來表示。金星的位相變化金星同月球一樣,也具有周期性的圓缺變化(位相變化),但是由於金星距離地球太遠,用肉眼是無法看出來的。關於金星的位相變化,曾經被伽利略作為證明哥白尼的日心說的有力證據。

 

地球:Earth

 

地球是距太陽第三顆,它是太陽系類地行星中最大的一顆,也是太陽系第五大行星,行星年齡估計大約有45億年(4.5×109)。地球是唯一一個不是從希臘或羅馬神中得到的名字。Earth一詞來自於古英語及日耳曼語。這裡當然有許多其他語言的命名。在羅馬神話中,地球女神叫Tellus-肥沃的土地(希臘語:Gaia, 該亞, 大地母親)。直到16世紀哥白尼時代人們才明白地球只是一顆行星。

 

火星:Mars

 

火星為距太陽第四遠,也是太陽系中第七大行星。因為火星在夜空中看起來是血紅色的,所以在西方,以羅馬神話中的戰神瑪爾斯Mars(或希臘神話對應的阿瑞斯—Ares)命名它。火星在史前時代就已經為人類所知。由於它被認為是太陽系中人類最好的住所(除地球外),它受到科幻小說家們的喜愛。但可惜的是那條著名的被Lowell「看見」的「運河」以及其他一些什麼的,都只是如Barsoomian公主們一樣是虛構的。在古代中國,因為火星熒熒如火,故稱「熒惑」。火星有兩顆小型天然衛星:火衛一Phobos和火衛二 Deimos(阿瑞斯兒子們的名字)。兩顆衛星都很小而且形狀奇特,可能是被引力捕獲的小行星。英文裡前綴areo-指的就是火星。

 

木星:Jupiter

 

木星是離太陽第五顆行星,而且是最大的一顆,比所有其他的行星的合質量大2倍(地球的318倍)。木星是天空中第四亮的物體(次於太陽,月球和金星;有時候火星更亮一些。木星是自轉最快的行星。中國古代用它來紀年,因而稱為歲星。在西方稱它為朱庇特—Jupiter,是羅馬神話中的眾神之王,相當於希臘神話中的宙斯(Zeus)。

 

土星:Saturn

 

土星是離太陽第六遠的行星。土星是一個巨型氣體行星,是太陽系中僅次於木星的第二大行星。中國古代稱之為鎮星或填星。土星的英文名字Saturn(以及其他絕大部分歐洲語言中的土星名稱)是以羅馬神的農神薩杜恩命名的。希臘神話中的農神Cronus是Uranus(天王星)和該亞的兒子,也是宙斯(木星)的父親。在1977年以前,土星的光環一直被認為是太陽系中唯一存在的;但在1977年,在天王星周圍發現了暗淡的光環,在這以後不久木星和海王星周圍也發現了光環。

 

天王星:Uranus

 

天王星是太陽系中離太陽第七遠行星,排列在土星外側、海王星內側,顏色為灰藍色,是一顆巨型氣體行星(Gas Giant)。以直徑計算,天王星是太陽系第三大行星;但若以質量計算,則比海王星輕而排行第四。天王星的命名,是取自希臘神話的天神烏拉諾斯— Uranus。烏拉諾斯是古希臘神話中的宇宙之神,是最早的至高無上的神。他是該亞的兒子兼配偶,是Cronus(農神土星)、獨眼巨人和泰坦(奧林匹斯山神的前輩)的父親。

 

海王星:Neptune

 

海王星為太陽系八大行星中的第八個,是一個巨行星。海王星是第一個通過天體力學計算後被發現的行星。因為天王星的軌道與計算的不同,1845年約翰 "可夫"亞當斯和埃班"勤維葉推算了在天王星外的一個未知行星可能的位置。1846年9月23日柏林天文臺臺長約翰"格弗裡恩"蓋爾真的在這個位置發現了一顆新的行星:海王星。目前海王星是太陽系內離太陽第二遠的行星。海王星的名字是羅馬神話中的海神涅普頓(Neptune)。古希臘神話中海神叫波塞冬 (Poseidon)。

 

 

被踢出行星行列的冥王星:Pluto

 

冥王星曾經是太陽系第九大行星,1930年被發現,在2006年8月24日國際天文學聯合大會上被定義為一顆矮行星,從而踢出了太陽系九大行星的行列。因為它離太陽最遠,因此也非常寒冷,這和羅馬神話中的冥王普魯託所住的地方很相似,因此稱為「Pluto」。Pluto就是希臘人稱之為Hades(哈迪斯)冥界之神。

 

八大行星&十二星座之間的關係

1、白羊座——火星

2、金牛座——金星

3、雙子座——水星

4、巨蟹座——月亮

5、獅子座——太陽

6、處女座——水星

7、天秤座——火星

8、天蠍座——冥王星

9、射手座——木星

10、摩羯座——土星

11、水瓶座——天王星

12、雙魚座——海王星

 

火星

白羊座的守護星,代表著勇猛與衝勁,其正面特質是熱情有活力,好奇心強,勇於面對挑戰,有領導風範,但負面特質則是急躁、好戰、不服輸。

金星

金牛座、天秤座的守護星,代表著和諧與美感,有強烈的藝術特質,做人注重誠信,做事腳踏實地,通常具有美貌與魅力,缺點是太著重物質與感官的享受、固執倔強、沒有安全感。

水星

雙子座、處女座的守護星,掌管智慧和辯才,所以頭腦反應快,能夠舉一反三,適合變化性強,節奏快的工作,缺點是沒有定性,容易見異思遷。

月亮

巨蟹座的守護星,月亮是除了太陽以外,最重要的星體,影響一個人的性格30%以上,月亮在佔星學上代表著母性,所以可以使人溫柔有耐心,包容力強,負面的影響包括自私、被動、沈溺回憶。

太陽

獅子座的守護星,主要影響一個人的個人意識與自我表達方式,其正面特徵為自信、開朗、熱情,喜歡幫助別人,缺點是驕傲、奢侈、無法認同他人。

冥王星

天蠍座的守護星,主宰人的爆發力與洞察力,對事物有抽絲剝繭的能力,負面影響是嫉惡如仇,陰險。

木星

射手座的守護星,掌管自由,擁有開闊的心胸,樂觀進取,冒險心旺盛,一旦決定的事情,就會積極展開行動,但有時因為盲目追求目的,傷及他人而不自知。

土星

摩羯座的守護星,代表沈著、穩重,對任何事情都能深思熟慮,依照計畫行事,具有強烈的責任感,負面影響就是使人有冷漠、不易接近的感覺。

天王星

水瓶座的守護星,司掌改革,喜歡與眾不同,對任何事情都希望能夠加以變化,相當富有創造力,負面影響是脾氣暴躁、古怪、叛逆心強。

海王星

雙魚座的守護星,支配人的第六感,其明顯特徵就是浪漫多情,想像力強,常涉足與藝術相關的事物,缺點是多愁善感、不切實際,光說不練。

相關焦點

  • 希臘神話眾神與九大行星的關係
    水星的英文名字Mercury來自羅馬神墨丘利。古希臘人稱為阿佛洛狄特,是希臘神話中愛與美的女神。而在羅馬神話中愛與美的女神是維納斯,因此金星也稱做「維納斯」。Venus 是羅馬神話中愛與美之女神,被認為是最漂亮迷人的女性。天空中的金星是所有星星中最亮的一顆,其視星等可達-4.4等,而夜空中最亮的恆星天狼星視星等才不到-1.4,其相對亮度相差十倍。因其如此之美,閃耀奪目,故以最美之女神Venus命名。
  • 八大行星的英文名,原來都來自羅馬神話,木星的英文名最汙!
    其中,水木金火土因為能見度較高,所以人類很早就開始認識它們了,他們的名字才如此本土化,來自陰陽五行理論,那你知道這八大行星的英文名有啥含義嗎?水星Mercury,水星距離太陽最近,根據萬有引力定律,離太陽最近的天體跑得最快,所以古代的歐洲人將水星命名為Mercury,Mercury是羅馬神話中的信使之神,說白了就是跑腿之神,跑腿神之星沒毛病。
  • 英語裡的古希臘羅馬神話1——行星們的名字(上)
    直到後來買到了同一個作者參與繪圖的《古希臘羅馬神話》全套漫畫,才真正打開了我熱愛它們的那扇大門。      這套改編漫畫的原著作者,美國人託馬斯·布爾凡奇(Thomas Bulfinch, 1796-1867)曾說,「如果不了解希臘羅馬神話,那麼歐洲文化的大部分都將無法理解」。隨著自己的學識日漸豐富,這一點更是在學習英語的過程中深切感受到了。
  • 八大行星的英文名稱及來歷
    水星的英文名字Mercury來自羅馬神墨丘利。墨丘利也就是希臘神話中的Hermes (赫耳墨斯,為眾神傳信並掌管商業、道路、科學、發明、口才、幸運等的神) 。或許由於水星在空中移動得快,才使它得到這個名字。在第5世紀,水星實際上被認為成二個不同的行星,這是因為它時常交替地出現在太陽的兩側。
  • 希臘神話、羅馬神話和北歐神話
    羅馬神話是古羅馬傳說起源及宗教系統的主體,見於羅馬文學與視覺藝術中。羅馬神話也指當代關於羅馬文學、視覺藝術的研究,及任何時期的其他文化中的相關主題。希臘對義大利半島的影響使得羅馬史前人類學的研究複雜化了,且其後對希臘文學的藝術模仿使得羅馬宗教和神話的研究中複雜化了。理論上,羅馬人熱衷於把自己的神模仿希臘神,並以對應的羅馬神的名義重新解釋希臘神的故事。羅馬早期神話還與伊特魯裡亞宗教有許多聯繫,但記錄的比與希臘宗教的聯繫要少。
  • 如果你知道這些,八大行星的英文就不難記!
    以前每次看到太陽系八大行星英文的時候都是一頭霧水,這都是什麼鬼,完全找不到記住他們的方法。其實他們都是希臘神話中眾神的羅馬名字。記住這些神的名字,就記住了八大行星的名字。下面就讓我們一個一個的講講他們的故事吧!由於這些行星用的都是希臘眾神的羅馬名字,所以本文以「羅馬名字(希臘名字)」的形式進行講述。
  • 太陽系九大行星名字有什麼秘密?對應羅馬、古希臘神話中的眾神
    眾所周知,我們生活的地方叫做地球,而地球是圍繞太陽運行的九顆行星之一,又叫太陽系。所謂太陽系九大行星,即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和冥王星。後來科學家們把冥王星去了,如今只剩八大行星。
  • 希臘羅馬神話的歷史
    它們記載的是希臘聯軍對抗特洛伊人的故事,在這場長達10年的戰爭中,希臘諸神經常介入其中,所以也可以說它是一場人與神的戰役。《奧德賽》一書中有很多冒險情節,被視為是古代希臘人在愛琴海一帶遊歷探險事跡的浪漫寫照。另一個記載希臘神話的重要詩人是赫西歐德,他出生的年代略晚於荷馬,約在公元前7世紀中葉到公元前8世紀中葉。
  • 西方文明為什麼以希臘羅馬為榮?
    說起希臘羅馬大家都不陌生,那個歷史與傳說雜糅的時代讓無數人嚮往。但希臘羅馬的區別與聯繫是什麼?他們又是如何影響了西方六千年的文明? 今天,熊貓君就要為大家推薦這本一口氣讀懂希臘羅馬的歷史神作《希臘羅馬六千年》!
  • 行星的英文名是跟文化有關的,水星因為離太陽很近稱他為mercury
    行星的英文名他也是跟文化有關的,這個可能是跟我們現代的科學或者說現代天文發展是密不可分。水星因為離太陽很近,所以公轉的速度很快,西方人的稱他為mercury,就是羅馬神話當中專門為眾神傳遞信息的使者。尤其在蔚藍的天空背景當中顯得格外的迷人。
  • 希臘羅馬神話漫談(一):眾神之名
    ,希臘神話有太多和我們今天生活息息相關的故事,可為什麼標題又是希臘羅馬神話呢,故事就從眾神的名字說起:我們的探索要從羅浮宮開始,羅浮宮是每個去巴黎旅遊的人所必打卡的景點,時間再緊張,很多人也要抓緊時間去看「三個女人」,蒙娜麗莎,維納斯和勝利女神雕像,這其中的維納斯和勝利女神都是來自希臘神話,如果你仔細看一下他們的介紹,會發現維納斯的介紹前寫的是《阿弗洛狄忒,米洛的維納斯》,而勝利女神雕像的介紹是
  • 如果你想了解古希臘羅馬神話,不妨來看看這部動漫!
    看了這部動漫之後,你就會發現自己對古希臘羅馬神話有了一個大致的框架,而且能夠記住神話故事中的人名。當然,這部動漫只能作為了解古希臘羅馬神話與傳說的一個入門教程,想要了解更多的知識,還得看原著!下面是十二主神。
  • 希臘神話緒論(一)
  • 追本溯源‖從希臘神話看佔星學的由來(上)
    希臘神話源自古老的愛琴海文明,是對古巴比倫與埃及文明的繼承,西元前十二世紀至七世紀被稱為「神話時代」。西元前7世紀《荷馬史詩》整理記錄了口口相傳的希臘神話,同時期佔星學也形成了黃道12宮,「風土水火」四元素的基礎概念。希臘人編織的一個個富有魔力的神話故事不但代表人類早期生活的故事歷史,也與佔星學息息相關。
  • 希臘神話新神譜中的十二主神
    希臘神話是西方神話體系之一,近年的電影中,神話元素也越來越豐富,包括前幾天的《神奇女俠》、《諸神之戰》。包括之前的異形前傳也是以普羅米修斯命名的。今天小編就來帶大家科普一下:希臘神話新神譜中的十二主神。他們都居於奧林匹斯山上,宙斯推翻了父親的統治,建立了新的統治秩序。
  • 希臘神話與西方藝術有什麼關係?一本書帶你讀懂特洛伊與眾英雄
    希臘神話從誕生至今已經有三年多年的歷史。在漫漫的歷史長河中,希臘神話為西方文學藝術貢獻了源源不斷的靈感。就連馬克思都曾經說過:「希臘神話不只是希臘藝術的武庫,而且是它的土壤,這是希臘藝術的素材。」希臘神話故事離奇,其中的各個神和英雄人物個性迥異,宙斯之好色,赫拉之善妒,伊阿宋之英勇,赫拉克勒斯之大無畏,都讓神話體現了古代歐洲居民對理想生活的嚮往。根據學者統計,希臘三大悲劇家埃斯庫羅斯、索福克勒斯和歐裡庇德斯流傳下來的三十四部悲劇中有三十三部是以神話為題材的。
  • 為何太陽系八大行星中的五個行星,是用五行命名的?
    金星、木星、水星、火星和土星的英文名分別是:Venus(女神維納斯)、Jupiter(主神朱庇特、也就是希臘中的宙斯)、Mercury(神使墨丘利)、Mars(戰神瑪爾斯)、Saturn(農神薩圖恩)。
  • 古代希臘文化,給西方文明做出了哪些主要貢獻?
    中國傳統文化主要有三種元素,除了少數民族文化外,就是儒釋道三家並舉。西方文明同樣包含三種元素,希臘、羅馬、基督教。廣義的西方文明當然不僅限於上面三者,還和埃及、兩河流域、阿拉伯文化關係密切,但主要成分來自希臘、羅馬、基督教。所以西方文明還有一個名字——兩希文明,即希臘和希伯來文明。希臘、羅馬、基督教分別給西方文明做出了不同貢獻。
  • 解秘古希臘文明:希臘眾神混亂的婚姻關係,南北方神話的文化戰爭
    說起希臘,你會想到什麼?奧運會、愛琴海、神廟……當然,最令人神往的還是神秘的古希臘神話。武漢大學教授趙林在《古希臘文明的光芒》一書中,為我們將「古希臘神話」做了一個總結:古希臘神話是在對神和英雄的崇拜過程中產生的,希臘雕塑中的神像美輪美奐,希臘史詩中的故事瑰麗迷人,充滿審美意蘊,其中不僅展現了武力的較量,也包含著美感與靈性。
  • 絢爛多彩的西方三大神話體系,你都知道嗎?——羅馬神話
    希臘神話之後,最容易讓人聯想到的大概便是古羅馬神話了吧,你以為呢?在希臘神話中有神王、神後、愛神、太陽神、月神等等,而這些神明在希臘神話中都有出現了,給人一種雙胞胎的感覺!不過,在某種意義上,它們確實可以算是一對雙胞胎姐妹吧,因為羅馬神話其實就是羅馬詩人仿照希臘神話創造出來的。當然我們現如今知道的羅馬神話並不是最開始的神話故事,在歷史發展過程中,它還被羅馬宗教增加了其他類似於來源於埃及神話的東西。所以,羅馬神話中最讓人捉摸不透的大概就是那些錯綜複雜的人物關係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