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陽系的行星,按照離太陽的距離從近到遠,它們依次為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冥王星。
希臘神話眾神與九大行星的關係
水星的英文名字Mercury來自羅馬神墨丘利。Mercury是羅馬神話中的信使之神,說白了就是主要負責跑腿給主神送情報什麼的,所以是神話裡面最能跑腿的。水星距離太陽最近,根據萬有引力定律,離太陽最近的天體跑的最快,因此以Mercury命名水星實屬合情合理。Mercury對應希臘神話中的赫爾墨斯Hermes。
中國古代則稱水星為「辰星」。因為它在地球軌道內,我們能看到它的時間,只有大清早或黃昏時距離地平線不過一辰的區域內(一日有12時辰,分別為子醜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故一辰為360/12=30度),所以稱為辰星。
中國古人稱金星為「太白」或「太白金星」,也稱「啟明」或「長庚」。金星在中文裡又稱為太白金星,意思就是說這顆星十分的亮。有時也稱為明星,比如《詩經·鄭風·女曰雞鳴》中有「女曰雞鳴,士曰未旦;子興視夜,明星有燦」;或者稱為啟明星、長庚星,即早上的金星和傍晚的金星,比如《詩經·小雅·大東》中有「東曰啟明,西曰長庚;有捄天畢,載施之行」。
古希臘人稱為阿佛洛狄特,是希臘神話中愛與美的女神。而在羅馬神話中愛與美的女神是維納斯,因此金星也稱做「維納斯」。Venus 是羅馬神話中愛與美之女神,被認為是最漂亮迷人的女性。天空中的金星是所有星星中最亮的一顆,其視星等可達-4.4等,而夜空中最亮的恆星天狼星視星等才不到-1.4,其相對亮度相差十倍。因其如此之美,閃耀奪目,故以最美之女神Venus命名。Venus相當於希臘神話中的Aphrodite
地球:Tellus 是羅馬神話中的大地之神,一般在天文中指地球時使用她的名字,後期拉丁語中一般改稱為Terra,本意都是『土、地』同樣的道理,英語中的Earth也被用來指地球。
火星:因為它在夜空中看起來是血紅色的,所以在西方,以羅馬神話中的戰神瑪爾斯(或希臘神話對應的阿瑞斯)命名它。在古代中國,因為它熒熒如火,故稱「熒惑」。古人認為它的順逆行和亮度變化乃是上天給的暗示,熒惑運行時遇到哪個星官哪顆星官所代表的朝廷官員就要倒黴,古代有不少官員就是這麼被坑死的。
火星的有兩個衛星,分別為火衛一Phobos和火衛二Deimos,這兩顆衛星都是用戰神Ares的兩個兒子命名的。兩個人的名字意思都為「恐怖、可怕」,想想戰爭給人的感覺你就知道了。
木星是太陽系九大行星之一,按離太陽由近及遠的次序排列為第五顆。它也是太陽系最大的行星,自轉最快的行星。中國古代用它來紀年,因而稱為歲星。
在西方稱它為朱庇特,是羅馬神話中的眾神之王,相當於希臘神話中的宙斯。
土星是一個巨型氣體行星,是太陽系中僅次於木星的第二大行星。土星的英文名字Saturn(以及其他絕大部分歐洲語言中的土星名稱)是以羅馬神的農神薩杜恩命名的。中國古代稱之為鎮星或填星。
天王星是太陽系的九大行星之一,排列在土星外側、海王星內側而名列第七,顏色為灰藍色,是一顆巨型氣體行星(Gas Giant)。以直徑計算,天王星是太陽系第三大行星;但若以質量計算,則比海王星輕而排行第四。天王星的命名,是取自希臘神話的天神烏拉諾斯。
海王星為太陽系九大行星中的第八個,是一個巨行星。海王星是第一個通過天體力學計算後被發現的行星。因為天王星的軌道與計算的不同,1845年約翰·可夫·亞當斯和埃班·勤維葉推算了在天王星外的一個未知行星可能的位置。1846年9月23日柏林天文臺臺長約翰·格弗裡恩·蓋爾真的在這個位置發現了一顆新的行星:海王星。
目前海王星是太陽系內離太陽第二遠的行星。
海王星的名字是羅馬神話中的海神涅普頓(Neptune)
冥王星是太陽系九大行星中離開太陽最遠、最小的一顆行星,1930年被發現。因為它離太陽最遠,因此也非常寒冷,這和羅馬神話中的冥王普魯託所住的地方很相似,因此稱為「Plut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