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法寶寺 千年遺存精美壁畫何以延續?

2021-01-19 手機鳳凰網

[原標題]:山西壁畫,千年遺存何以延續

壁畫如此精美,不該消失。(圖片來源:資料圖)

近日,人民日報微博發布了一則消息:「[壁畫如此精美,不該消失]山西晉中榆次區法寶寺,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可倖存的元代建築牆體損毀開裂,雨水滲漏;寺中的壁畫破損嚴重,有的被泥水覆蓋,面臨徹底毀掉的風險。據估計,山西鄉村約有上萬平方米古壁畫,但保護現狀堪憂。唯有文化記憶完整,鄉愁才能久遠!請為哭泣的壁畫轉發。」微博一經發出,被廣為轉發,更引起了網友對山西壁畫的關注。

記者曾翻看過一套《定襄縣藏清代水陸畫》,當時就為畫冊裡那精美的壁畫而感嘆不已。作為全國寺觀壁畫遺存最多的山西,除了我們熟知的永樂宮壁畫之外,還有哪些雖不廣為人知卻依然精彩的壁畫?它們的保存現狀如何?歷經數百上千年後,壁畫將如何遺留綻放?

居全國之首的寺觀壁畫遺存

山西省境內寺觀壁畫遺存數量達23000多平方米,分散在全省各地的道觀、寺廟中,佔全國寺觀壁畫遺存的70%以上,尤其是元代以前的壁畫,更是佔全國寺觀壁畫遺存的90%以上。它與敦煌的石窟壁畫、陝西的唐代墓葬壁畫呈「三足鼎立」之勢,是中國壁畫藝術極其重要的表現形式。壁畫研究者劉國華潛心探尋多年,幾乎走遍了山西,也掌握了眾多的第一手資料。對於山西寺觀壁畫的時代序列及完整性,劉國華介紹,「從唐開始,歷五代、宋、遼、金、元,至明清、民國,延續1000多年,內容豐富,既有儒釋道,也有地方民俗,且技法精湛,令觀者嘆服。各時期的代表作品,將地域的歷史文化與自然生態高度融合,像一幅幅靈動鮮活的縮影,向今天的人們展現著古代生活的圖景。」

而山西為什麼寺觀壁畫遺存數量居全國之首,在劉國華看來,得益於這些寺觀大都地理位置偏遠,從而在一定程度上避開了戰火和各種動亂。除此原因之外,中央美院壁畫系教授王穎生介紹,「中國建築多是土木建築,牆倒自然畫毀,保存非常困難,而且一旦牆皮脫落,壁畫也就沒有了。但中國做牆的技術非常完善,如永樂宮至今已經900多年歷史了,仍然沒有開裂,這些是年代稍晚的西方壁畫都達不到的。這些做牆的經驗,從《營造法式》到《天工開物》都有記載。」

壁畫保護迫在眉睫

因為各地的經濟狀況、技術力量以及對文物的重視程度各不相同,在王穎生看來,現在山西的寺觀壁畫前景堪憂。「我和孫景波老師一起去山西,很多地方的壁畫在第一次去看時還有,第二次去時屋頂就沒有了,壁畫自然就被雨水淋壞了。這是不可再生的,一旦毀掉就永遠不在了,即使我們的隊伍可以修復或重新繪製,但仍比不上把原有的形貌保存下來。」說到保護不力的問題,王穎生表示,山西的壁畫太多了,多到了文物保護部門自顧不暇,山西省級保護的寺觀壁畫,拿到別的省市,就堪稱國家級甚至世界級的了。「現在壁畫保護統歸山西的文物保護部門,壓力確實大,而且文物保護的撥款又不多。當務之急,就是要從高校培養人才。還有就是國家在現有條件下,改變壁畫存在環境的溫度、溼度,從建築上完善。保護比修復更重要,怎麼恢復,需要專業技術。但是保護的理念,如什麼情況、溫度下,可以保存的時間更長,需要科學的理念和專業的參與。」

在山西考察、創作了長達20年的中國藝術研究院訪問學者史延春認為,不僅是寺觀壁畫的現狀讓人擔憂,彩塑的狀況更為嚴重。除了彩塑比壁畫更容易損毀之外,還因為彩塑的保護需要資質,而目前國內有保護資質的機構也沒有幾家。史延春還談到目前文物保護的一個現狀,「很多寺院裡的壁畫很好,但是連市級保護都算不上,因此,地方政府也不申報文物保護。原因是這種情況太多了,即使報了也批不下來,反而地方上還要自己再撥款進行保護。幸好山西很多老百姓有很強的自覺保護意識,但由於不具備保存條件,也只能做到保護它不被偷,對於自然損壞毫無辦法。」史延春還建言,文物首先是藝術品,在修復中應該有藝術家的參加,避免修復後水平反而降低了。

如何延續與利用需要新思路

中央美院教授孫景波建議說,山西的寺觀壁畫佔全國總量的70%,國家在做相關規劃時應適當地把寺觀壁畫保護資金按比例往山西多投入一些,最好有專項投入。「因為山西的寺觀壁畫是中國正統文化的典型,幾乎張張都畫得極好,尤其是皇家和官府建造的,出自很多被美術史淹沒的畫家之手。」

在孫景波看來,中國美術史的寫作只把視野聚集在文人畫家,且以紙本和絹本為主是不準確的,應該還有民間藝術。「除了壁畫,還有剪紙、皮影、木雕、磚雕、年畫等,這些對中國文化的普及影響是最大的。作為中國文化藝術非常重要的部分,現在卻被歸為民間的、業餘的甚至低俗的範疇。」他說,「應該重新來衡量。」

在美國大都會博物館有一個展廳專門展示一幅元代壁畫《藥師經變》,這幅高6米、長20餘米的作品,就是早年從山西洪洞縣的寺廟裡購買後切割運輸到異域的。與此同樣精彩的同一時代壁畫,在加拿大的安大略大學博物館裡還有3幅。當時加拿大的一位研究者懷旅光主教帶著學生在購買後揭取壁畫時,發現了作者的名字是朱好古。「朱好古的能力,不在米開朗基羅之下。包括永樂宮的後殿,也是朱好古及其門人繪製的。我們現在把永樂宮推崇得很高,認為有吳道子一樣的唐風。但像朱好古這樣的古代畫師,在他的家鄉縣誌裡只有不到20個字的介紹。我們學習和臨摹永樂宮壁畫,並把它奉為國寶,但作者卻沒人介紹。這個現象是很不正常的。」孫景波說。

山西寺觀藝術的保護與修復得到了專家學者們和民間力量的支撐。「山西的寺觀壁畫太分散且地處偏遠,如果把這些壁畫全看過來,沒有一年時間完不成。這些壁畫有的都上千年了,終有一天會倒掉,最好能早日採取些措施。」據劉國華介紹,他籌建的山西壁畫博物館已經提上日程。計劃中,劉國華從2009年至今掃描的6000多平方米的壁畫,將進行原大複製後予以展示。這也許是山西寺觀壁畫保護與利用的另一條可行途徑。

相關焦點

  • 【經典】山西古代壁畫
    巖畫,中國遠古時代壁畫的濫觴,星星點點,狀同稚童塗鴉,不屬於嚴格意義的壁畫,頂多是原始性的記錄而已,因其久遠,身價也就扶搖而起。在山西,未發現有大面積的巖畫遺存,僅在吉縣一帶有過零星的發現。而後來壁畫在古代人類生活中所起的作用與功能,慢慢自動合併,歸為兩類,一是對人類本身所處環境的裝飾,二是在宗教崇拜方面所發揮的作用。之所以我們至今發現的古壁畫幾乎全都在寺廟或墓葬中,也就是此理。
  • 千年壁畫「穿越記」
    新華社太原6月1日電(記者王學濤)在山西博物院一層展廳,一塊塊壁畫和復原的「壁畫墓」吸引了眾多遊客參觀。飛鳥髻、豎箜篌樂器、疾馳的駿馬、彪悍的武士……這些畫面看上去遙遠而陌生。  它們從哪裡來?為何身上有缺失和刀痕?作為山西博物院的研究員,渠傳福是較早見到這些壁畫中水泉梁和九原崗壁畫的人之一。
  • 義大利龐貝古城考古新發現 壁畫歷經千年依舊精美
    義大利龐貝古城考古新發現 壁畫歷經千年依舊精美其中,人們還發現了幾幅保存完好的壁畫。龐貝古城在公元79年維蘇威火山的噴發中被毀。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發布時間:2018-08-04 13:41:30 【編輯:富宇】 義大利龐貝古城考古新發現 壁畫歷經千年依舊精美
  • 無棺千年古墓,墓室壁畫精美設有防盜,專家:不解
    無棺千年古墓,墓室壁畫精美設有防盜,專家:不解一座千年古墓,非同一般,進一步的研究得知,這個墓葬呈南北向,墓葬形式為豎穴式券頂磚石。墓室長2.45米,寬1.8米,高2.25米。講這個古墓之所以沒有遭受人為的盜掘,這也說明了墓中為什麼如此精美的壁畫,以及墓床榻衣物才得以完好地保存至今。這個墓室設計得如此精緻,可是墓主人下葬沒有棺槨,更沒有隨葬品,有點不可思議,也不符合禮儀。也進一步說明墓主人不是有頭有臉的人物,更不是什麼貴族。更奇怪的是竟然沒有隨葬品。
  • 【修學日記】聆聽法寶寺的鼓聲 感受阿彌陀佛的慈悲
    千年古剎法寶寺的鼓聲,賜予我如此真切的感受和感悟曾經無數次地在全國各大叢林停留過,也許腳步匆匆,也許心未安寧,對寺院的鼓聲並沒有多少感覺。唯有這次,在四川成都眉山木魚山蓮峰下,留連忘返隱於鬱郁林木的千年古剎法寶寺,才有了如此真切的感受和感悟。 或許是初到蜀地的水土不服,或許感懷一路走來風風雨雨的辛苦,來法寶寺沒幾天就開始腹瀉。
  • 山西繁峙南關村墓葬壁畫藝術研究
    經山西省文物局批示,由山西博物院與山西省考古研究所和繁峙縣文物部門聯合,於二○○七年八月對其完成了墓葬發掘和壁畫整體的揭取保護工作。該墓發掘時未見墓葬紀年的相關遺存,依據其墓葬結構、壁畫特點、隨葬錢幣、火葬葬俗等特徵,經考古學家推斷為金代中晚期至蒙元早期墓葬。該壁畫內容豐富,形象生動、色彩豔麗,繪製精美且保存較為完整,為同時期墓葬壁畫之精品,具有重要的歷史及藝術研究價值。
  • 這裡有明代壁畫?本報記者實地探訪
    ,拍幾張照片,「那些壁畫很可能是明代的遺存,我想看看現在是個什麼樣子。」10月19日,山西晚報記者專門去一探究竟。慶幸的是,關帝廟正在修繕保護中。  專家憑經驗判斷壁畫疑似繪於明代  張明弘徒步長城研究長城藝術文化已達6年之久,對長城沿線古代壁畫研究頗有了解,僅對敦煌的壁畫他就研究達半年。他告訴山西晚報記者,從遼寧丹東開始到嘉峪關,數萬裡長城沿線,凡有壁畫的,他基本都一一研究,能像平魯七墩村關帝廟這樣精美有價值的屈指可數,相當珍貴。
  • 壁畫劫②|山西五萬處文物四千人看管,有的縣文保費是「零」
    山西平遙縣龍天廟壁畫失盜案,牽出一個長期在山西省內流竄作案的12人文物盜竊團夥,近半年來,警方追繳數百幅古建壁畫,涉及平遙縣等7縣的22個村鎮。這一大案的背後,是山西數量龐大又散落於村鎮的古寺觀,其保護現狀堪憂。古建愛好者鄧曉華稱,十年來,僅他走訪過的平遙縣寺觀壁畫遺蹟,就已超過數百處。
  • 遊記 | 懷安縣千年記系列之懷安老城舊事與昭化寺水陸壁畫
    清代懷安縣境圖(河蚌繪)張家口懷安縣位於河北省西北部,晉、冀、蒙三省交界,縣境西南接山西天鎮,西北臨內蒙古興和縣,歷史上是農耕與草原文化的分界。唐長慶二年(822年),朝廷取「朝廷施行仁政,百姓懷恩而安」之意,正式設立懷安縣,縣城位於洪塘河南岸舊懷安村,從此懷安之名一直沒有改過,至今已延續了1200年。唐末五代,懷安縣連同燕雲十六州一起被遼國佔據,中間北宋曾短暫收回過一年多,旋即又被金國佔領。明洪武三年(1370年),明軍攻取懷安後,廢懷安縣,在唐舊城設置懷安衛。
  • 山西大同有處「國保」,千年古祠和精美壁畫,可與敦煌相媲美
    大多數人對恆山、懸空寺耳熟能詳,不過它們所在的渾源縣卻鮮為人知,事先經過一番攻略發現 渾源縣文物古蹟眾多,有著深厚的歷史文化遺存,值得探索。之前走訪過位於渾源縣城北鳳凰山下的神溪村,這裡有面積達3000多畝的原生態自然景觀,一年四季水流潺潺。這裡還有一處國保級保護單位-律呂神祠。
  • 山西地區古代墓葬壁畫探微
    俗話說「地下文物看陝西,地上文物看山西」,山西是我國的文物大省,迄今保留了一千多座大小不等的寺觀建築和地上遺址,除了芮城永樂宮、洪洞廣勝寺水神廟、后土聖母廟、稷益廟等數以千計的寺觀壁畫,民間還有更為常見的墓葬壁畫。相比久負盛名的山西寺觀壁畫而言,墓葬壁畫這一類特殊的隨葬品,此前卻很少出現在公眾視野中。
  • 山西運城旅遊,中國死海運城鹽湖,解州關帝廟,永樂宮壁畫精美
    四:永樂宮(運城市芮城縣永樂北街230號),牆壁上那麼多壁畫,藏著那麼多故事,看著因時間久遠而缺失的色彩,感到可惜,那麼多動人的故事,那麼多神奇的過往,每個這樣的地方,都蘊藏著我們不知道的世界,很值得一看,超級棒,永樂宮壁畫是精美的大型壁畫,它不僅是我國繪畫史上的重要傑作,在世界繪畫史上也是罕見的巨製。
  • 山西長治•千年長子_政務_澎湃新聞-The Paper
    山西長治•千年長子 2020-06-11 12:2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南通:如皋白蒲法寶寺巨蟒傳說
    法寶寺法寶寺法寶寺如皋白蒲鎮上的法寶寺,原名聖教寺,建於唐朝太和二年,後不幸遭火。到宋至和元年(一○五四年)在原址重建,規模恢宏,被列為維揚八大叢林之一。相傳奠基時從地下掘得白龜一隻,獻於朝廷,皇帝賜名「法寶禪寺」。
  • 「壁上乾坤」有淵源:從山西北朝壁畫說到漢唐壁畫
    這些天,山西博物院「壁上乾坤——山西北朝墓葬壁畫藝術展」大規模集中展出了北朝墓葬壁畫的精品之作。 這些北朝壁畫與中國傳統思想文化因素、外來佛教文化和多種宗教因素有何關聯?漢唐烈女圖有何發展譜系?北齊墓葬壁畫中複合神獸的起源來自何處?山西近年新發現的北朝墓壁畫有哪些?
  • 去山西,尋找中國千年古建的智慧!
    從現存最早的唐建中三年(782年)南禪寺開始,幾乎每隔五十年即可找到古建築相續,可謂脈絡清晰,體系完備,是研究中國古建築演變沿革的活教材。在全國僅存的600餘座元及元代之前的早期古建築中,山西獨佔500餘座。近200座金及金代以前古建築中,山西佔到160餘座。
  • 千年敦煌壁畫演繹中國建築變遷 「古為今用」引設計時尚
    敦煌壁畫中所見的建築圖中,在庭院之部署、建築類型和建造情形等方面,均真實還原當時著名建築的場景。 楊豔敏 攝如今,很多學習建築設計的年輕人都會來敦煌專門研究壁畫中的建築造型。羅文娟說:「敦煌壁畫是一座古建築造型資料的寶庫,是很多建築學家心中的朝聖之地。壁畫中鬥拱這一元素便被應用在2010年上海世博會中國館的設計中。」
  • 內蒙古赤峰發現遼代貴族墓,出土大量精美壁畫,再現楊貴妃真容!
    而說起遼朝的墓葬,主要分布在內蒙古、遼寧、北京和河北、山西兩省的北部一帶,新中國成立後發掘的遼代墓葬近300座。已發現的遼墓可分為兩類,一是契丹貴族墓,二是漢族官吏和地主墓,其中契丹貴族墓大多分布在燕山以北遼代的上京道和中京道。今天我要跟大家講的是,在內蒙古赤峰境內發現的遼代貴族墓,出土楊貴妃壁畫,再現千年前楊貴妃仙姿真容。
  • 人世固精彩,地下亦非凡——上海博物館 之 山西壁畫特展
    展覽宣傳圖早在2017年底,我就有了再去上海博物館的念頭,一則因為下半年的書畫展已經更新;原因之二是上海博物館不遠千裡,從山西博物院運來國寶級文物——『山西博物院藏古代壁畫藝術展』該次展覽的展品均來自北朝和宋金元時期的古代墓室,共12組八十九件,最大的亮點在三處:一是『朔州水泉梁北齊壁畫墓』(就是被復原的墓室),它的特別之處首先在於山西博物院採用的『復原性保護』,把原本處於地下不可移動的壁畫切割成數十個塊面,揭取搬遷後,進行修復和養護,再按照原有墓葬結構拼接復原;其次則功歸上海博物館,一樓展廳內布置了一個空間,把山西博物院該墓室原本原樣布置陳設
  • 山西遊學丨隱於野的千年寺廟傳奇,一次性滿足你所有的古建夢想(11.15—11.18)
    ,千年古剎)平順天台庵(簡約而不簡單的五代後唐建築藝術)11月18日大雲院(五代建築與壁畫的唯一集合體)平順龍門寺(五代宋金元明清,一寺看千年)平順東莊小廟(一開間小廟的迷人出簷)活動結束後,送至安陽東高鐵站解散返程高鐵票建議購買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