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讓非洲旅遊業命懸一線,野生動物搶回的生存空間再被開發建設

2020-12-20 華輿

搜索下載華輿APP(中新社旗下新媒體平臺),關注全球華僑華人,瀏覽世界各國媒體新聞資訊,無需翻譯——華輿在「手」,世界盡在掌握!

華輿訊 綜合報導 因為疫情的緣故,全球人民在家「死宅」,給了許多地方的生態系統喘息的機會,在廣袤的非洲大陸上尤甚。因為遊客減少的關係,非洲野生動物不斷擴張地盤,看起來好不愜意。

但這背後也暗藏隱憂:野生動物可以借疫情從旅遊業手中搶佔各類國家公園,但如果沒有旅遊業提供的巨額收入,土地更可能被用於開墾建設。

遊客不再,廣闊天地任憑撒歡

據南非365華人信息網報導,由於疫情的影響,南非著名的克魯格國家公園不再接待遊客,園區內許多設施已經被動物們「佔領」。

克魯格國家公園佔地1萬9485平方公裡,1898年列入保護區,1926年正式成為南非首座國家公園,是非洲最大野生動物園之一,北與辛巴威接壤,東與莫三比克為鄰,每年吸引全球超過百萬旅客前來觀賞野生動物。

克魯格國家公園(圖來自南非365華人信息網)

據報導,新冠疫情爆發後,南非自3月26日進入最嚴格的第5級全國封鎖,幾個月來因疫情變化逐漸開放,8月18日起改善第2級,逐步開放旅遊觀光。不過因為長時間無人入住,部分屋舍遭動物佔領與破壞,園方目前正展開維修,尚未恢復接待能力。

這也引發了一些意外糾紛:有部分南非民眾稱自己在克魯格國家公園內的度假小屋在封閉期間被園區員工侵佔,南非國家公園管理處執行長姆克特尼則強調,破壞住宿小屋的是靈長類動物、松鼠與蝙蝠,還稱要對造謠網友提出刑事訴訟。

克魯格國家公園內的度假小屋(圖來自南非365華人信息網)

無獨有偶,8月以來,在東非國家肯亞,以角馬和斑馬為主的數以百萬計的動物如約從坦尚尼亞北上,但往年間坐著吉普車,端著相機的遊客卻已不見蹤影。肯亞剛剛宣布,再延長一個月的宵禁時間,以應對眼下正逐漸向該國農村地區蔓延的疫情。

據中國青年報報導,當地一些導遊轉型成了網絡主播,向全球觀眾直播動物大遷徙。一位主播還推出了「收養土地」項目,呼籲觀眾為保護區捐款。

暗藏隱憂:沒有遊客,誰來阻擋開發建設?

然而,野生動物一時的「反撲」,只是旅遊業疲敝的表現,這種疲敝,難免造成未來更大的麻煩。

據中青報援引外媒報導,非洲許多自然保護區的運行模式是,以牧民為主的當地居民放棄了傳統營生,將土地交給保護區,自己轉型為股東,坐享旅遊業的補貼和分紅。蓬勃發展的野生動物觀賞活動還帶來了工作機會,比如酒店服務員和護林員。活著的野生動物比倒在獵槍下的更有價值,這抑制了偷獵行為。

遊客在肯亞納庫魯國家公園遊覽(圖來自新華社)

然而眼下,非洲旅遊業已經可以用「命懸一線」來形容。肯亞政府旅遊部表示,截至6月底,該國旅遊從業者已損失7.5億美元,82%的經營者讓員工無薪休假。

「在整個保護區,到處是嶄新的豪華帳篷,吉普車也是簇新的,本來準備迎接旅遊旺季。」一位營區經理向媒體表示,「完了,全完了,還不如把它們都扔了呢。」

報導認為,如果旅遊業的凋敝持續下去,唯一的選擇就是解散多年來建立起的保護區運行機制,將土地還給當地人,重新用於放牧。

事實上,當地人已經做好準備,開墾舊牧地、擴充牛群,以彌補旅遊收入的損失。「你問這裡的任何人,他們都會給出同樣的回答。」當地農民向媒體表示,「如果保護區付不起錢,我們還要他們做什麼?留著那些一文不值的股票幹什麼用?除了回去放牧,我們還能幹什麼?」

相關焦點

  • 疫情切斷非洲野生動物「生命線」
    CNN稱,遊客追隨野生動物的「大遷徙」,每年給肯亞帶來數十億美元的旅遊業收入,並為數百萬人提供了工作,進而支撐起整個非洲野生動物保護體系。    如今,這一切都受到新冠肺炎疫情的威脅。    非洲旅遊業命懸一線    保護區佔肯亞國土面積的11%以上。
  • 疫情影響下黑斑蛙、棘胸蛙命懸一線,新品種研發才是尚方寶劍
    疫情影響下黑斑蛙、棘胸蛙命懸一線,新品種研發才是尚方寶劍2020-03-26 16:47:00  水產養殖網  出處:科學養魚        瀏覽量: 9045 次 我要評論 一、疫情影響下「黑斑蛙、棘胸蛙」命懸一線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爆發,有研究認為此次疫情可能與銷售和食用野生動物有關
  • 非洲17個國家50名一線野生動物守護者獲頒非洲巡護員獎
    非洲17個國家的50名一線野生動物守護者獲頒來自中國的非洲巡護員獎  「中國正以實際行動守護美麗非洲」  核心閱讀  8月7日,2018年非洲巡護員頒獎典禮在南非開普敦隆重舉行,來自非洲17個國家的50名一線野生動物守護者獲頒非洲巡護員獎,這是非洲野生動物保護者們首次獲得來自中國的獎金和相關技術支持。
  • 應對疫情 非洲旅遊業推出線上觀賞野生動物遊
    【新華社微特稿】提起到非洲旅遊,多數人會想到去自然保護區、國家公園觀賞野生動物。受新冠疫情影響,肯亞和南非的旅行社如今推出線上觀賞野生動物遊。德新社23日援引導遊薩穆埃爾·姆博戈的話報導,由於疫情蔓延,不少國家發布旅行禁令,原本打算到肯亞、南非等國觀賞野生動物的遊客紛紛取消行程,讓與這種旅遊形式密切相關的自然保護區、國家公園等場所備受衝擊,面臨財務困境。以肯亞奧爾佩傑塔自然保護區為例,它70%的收入來自旅遊,「眼下我們對野生動物的安全感到擔憂」。
  • 西藏一著名景點,是野生動物的天堂,比非洲動物大遷徙更壯觀
    非洲的野生動食物大遷徙因為充滿力量和野性的美,一直深受大家歡迎,很多遊客都會在它們的遷徙路途中等候他們的到來。但是對於中國人來說,想看野生動物其實不用跑那麼遠。西藏一著名景點,是野生動物的天堂,野性遠超非洲動物大遷徙。
  • 《csgo》命懸一線武器箱能出什麼金 命懸一線武器箱獎勵一覽
    導 讀 csgo命懸一線武器箱能出什麼金?
  • 動物版「流浪地球」成現實——城市建設與野生動物生存的對峙
    城市與野生動物的對峙 野生動物:我們才是城市的原住民!從古至今,不可否認,城市建設與野生動物生存之間一直存在著對峙關係。例如在北京城長大的人都知道,小時候仰頭就能看見大批雨燕從屋簷上方飛過,而現在這被稱為「北京城精靈」的動物已寥寥無幾。
  • 探秘建在非洲草原上的星級酒店 遊客與野生動物共眠
    去非洲旅遊之前,人們往往認為非洲貧窮落後,氣候炎熱,疾病流行。李仁奇他們不在野生動物聚集的區域搞開發建設,不採掘地下的金礦,甚至連柏油路也不修,而是立法建立永久性的保護李仁奇 攝90多種野生哺乳動物在這樣的環境中繁衍生息,按照自然界的法則形成相對平衡的食物鏈和生物鏈,與人類和諧相處
  • 非洲野生動物,你愛對了嗎?
    非洲,是野生動物的天堂,而要如何關愛和保護野生動物,現在成了一個具有爭議的話題
  • 疫情摧毀了非洲旅遊業
    來源:智堡根據世界旅遊業理事會的數據,非洲國家高度依賴遊客支出來支撐經濟,去年旅遊業為非洲的經濟貢獻了1680億美元,而該行業也為非洲大陸數百萬人提供就業的機會,但全球疫情下對出行的限制給這些國家造成了毀滅性的打擊。
  • 中國「獅子王」講述非洲野生動物保護故事
    實際上,現實中的自然世界並沒有那麼夢幻,作為叢林之王,獅子的數量在近年來急劇下降,這讓越來越多的人加入了保護野生動物的行列。其中第一位深入非洲保護野生動物的中國人星巴,已經在非洲這片大草原上奔忙了近十年,雖然條件艱苦,但仍然樂在其中。星巴是在非洲大陸上第一位全職從事野生動物保護工作的中國人。非洲斯瓦西裡語「星巴」就是「獅子」的意思。
  • 非洲旅遊業競爭力分析
    儘管具有豐富的旅遊資源,但2015年撒南非洲僅吸引了2900遊客,仍然具有很大發展空間。其一,非洲本土中產階級的增長對其旅遊業發展非常關鍵。儘管近年來非洲部分國家經濟快速發展,但其中產經濟的增長速度遠低於亞洲等地區。由於全球範圍內洲際旅遊人數仍然低於洲內旅遊,而非洲本土遊客的消費能力僅有歐洲、亞洲遊客的不足1/10,因此本土旅遊消費能力不足影響了非洲旅遊競爭力的提升。
  • 非洲到處都是野生蜂蜜,但卻無人敢吃,當地人:命不要了?
    非洲到處都是野生蜂蜜,但卻無人敢吃,當地人:命不要了?非洲大部分地區發展緩慢,許多人們至今還保持著非常原始的生活狀態,導致這裡成為了其它生物生存的天堂,一些野生蜂蜜也隨處可見,但是卻無人敢吃,這究竟是為什麼呢?
  • 長江鱘、娃娃魚遭劫命懸一線,危急時刻被救死裡逃生
    長江鱘、娃娃魚遭劫命懸一線,危急時刻被救死裡逃生 2020-11-19 14:3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當我們在說非洲野生動物保護的時候,我們在說什麼?
    人象衝突是威脅非洲象生存的一個重大問題:當大象襲擊農田,吃掉農作物,經濟遭受損失的農民們就會仇恨大象,成為盜獵者或者盜獵者的幫兇。我們和非洲本地野生動物保護NGO為了減少類似的情況發生,會去幫助一些農戶安裝太陽能燈做的圍欄,這種燈會在晚上閃爍,讓動物覺得有人在巡邏,從而不會來襲擊。
  • 全球野生動物最多的地區:野生動物愛好者的天堂,過癮!
    而辛巴威,尚比亞和波札那則是非洲大陸壯麗景觀的代表國家,如果你喜歡野生動物,那我建議你一定要去這三個國家遊歷一番,尤其是波札那,那裡的野生動物可比辛巴威要多得多,對於這點,我是非常有心得的,下面就讓我來給大家詳細介紹一下。
  • 省博恢復開放首日,非洲野生動物大遷徙展館最受歡迎
    31日上午,山東博物館疫情期間首次恢復開放,除個別展廳正在布展外,其他多數常設展廳均已正常開放。這其中,最受歡迎的當屬16、17號展廳內的非洲野生動物大遷徙展覽,不少家長趁孩子還沒開學,帶孩子來參觀。據了解,該展覽面積為3000餘平方米,共有400餘件非洲野生動物標本,以大遷徙為主題,真實還原野生動物賴以生存的環境,展現壯麗的遷徙場景。跨時空的動物世界和氣勢恢宏的自然遷徙,讓現場的小朋友驚嘆不已。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 記者 王鑫)
  • 人類始祖靠吃野生動物得到生存繁衍,如今該是給野生動物生存繁衍...
    圖片來自網際網路在農耕文明尚未出現的原始社會時期,我們人類的先民始祖在漫長的歲月裡,過著原始採集、原始狩獵的生活,狩獵,吃野生動物(那個時候的人類自己也基本等同於野生狀態)其實是當時人類的一種主要生計方式(為了生存的生計,今天打到野生動物,家族今天可以補充肉食吃飽肚子,才談得上明天可以有力氣去尋找明天的食物,或者也才有力氣在其他食肉動物入侵的時候
  • 《託馬斯大電影》發新劇照 火車行駛失控命懸一線
    《託馬斯大電影》發新劇照 火車行駛失控命懸一線  小火車首次離島,火車行駛失控命懸一線在之前的宣傳曝光中,託馬斯和新的小夥伴將開啟一次環球旅程。而這一次曝光的劇照中,託馬斯和一輛擁有非洲圖案裝飾的女蒸汽小火車在遠洋渡輪上,可以看出此次託馬斯的環球徵程目標應該是「星辰大海」了。
  • 最震撼的奔跑:非洲野生動物大遷徙(高清組圖)
    原標題:最震撼的奔跑:非洲野生動物大遷徙(高清組圖)   最震撼的奔跑:非洲野生動物大遷徙(高清組圖)   來源:新浪尚品我有話說  百萬頭的角馬,數十萬計的斑馬、羚羊組成聲勢浩大的隊伍,從坦尚尼亞的塞倫蓋蒂保護區前往肯亞的馬賽馬拉國家公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