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鐘》於膠片時代的回眸,張藝謀的獨家記憶

2020-12-23 齊魯壹點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宋說

由張藝謀執導的電影《一秒鐘》正在全國公映,膠片的譁啦轉動,帶出張藝謀創作生涯的第23部電影導演長片。該片依舊是張藝謀對文化展開追憶的風格,在懷舊的氛圍裡,膠片時代的情感瀰漫開來。

《一秒鐘》以電影膠片作為故事的線索,演繹了一場惺惺相惜的相遇。勞改犯張九聲(張譯飾)從一封來信中得知自己的女兒出現在第22號新聞簡報裡,但卻沒趕上一分場的電影場次。為了看一秒鐘銀幕裡的女兒,他跟著放映員到下一個生產隊放映地,穿山越嶺,發瘋似地尋找這盤膠片,與想要用廢舊膠片做燈罩的劉閨女(劉浩存 飾),以及放電影從未失誤過的範電影(範偉 飾)結下了不解之緣。

電影《一秒鐘》的故事靈感,來源於張藝謀對於膠片的回憶,故事背景放在上世紀七十年代,彼時物質與精神匱乏,電影是群眾們的精神食糧,看一次電影,就像「過年」一樣。在那個年代,看電影先放映新聞簡報,是必備的「前菜」,放映員騎著摩託車,十裡八鄉地運送一盤盤的鐵盒膠片,是一代人翹首以盼的記憶。

影片中,一個想看電影裡的女兒,一個想要12.5米的膠片做燈罩,兩個對電影都稱不上熱愛的人,卻因為電影而相遇,膠片是二人角力的焦點,展開講述時代背景下不同人物的遭遇和困境。

夕陽西下,老少群眾搬著板凳,共赴一場光影之約,第一遍看完,張九聲略顯恍然,好像沒認出電影中自己的閨女。第二遍再仔細看,他女兒在那則新聞簡報中,跟一群大人爭搶著,搖搖晃晃地扛著一袋看起來跟她自己差不多重的糧食,此時,從放映口探出的一張臉,已淚流滿面。

從沙漠窮途末路的追逐膠片,到樸實無華地講述看電影的過程,愛看「戲劇性」的觀眾會有些索然無味,但不可否認的是,在平凡故事中揉進一種時代特有的現象,張藝謀做的恰到好處。在電影還是稀缺資源且免票放映的年代,範偉飾演的放映員範電影手攥「特權」,群眾和電影放映員拉好關係,就能留個觀影的好位置。

電影中,範電影(範偉飾)往影劇院門前一站,就有大姐大媽往他兜裡塞上一把瓜子、揣進幾顆花生。哪怕是去麵館吃飯,也會得到老闆額外的一勺油辣子。即使是範電影將膠片損壞的問題甩鍋給他人,也能迎來群眾的高聲應和。

相比張藝謀的其他作品,《一秒鐘》講述的故事,相對私人化一些。「把膠片弄髒了,怎麼洗它,怎麼涮它?洗完怎麼晾,怎麼擦?什麼時候擦,擦幾遍?怎麼弄乾,怎麼預防刮蹭碰?」張藝謀說,所有這些都是他個人的記憶。

在電影《一秒鐘》裡,22號新聞簡報的膠片放在驢車上被顛散開,在黃土路上拖了幾裡地,攪成了一堆「驢腸」。於是便有了衝洗膠片的細節,如何拿片子放片子,再到搶救片子的過程中,怎麼澆水、如何擦乾,是影片中細緻描寫的段落,也是張藝謀獨家記憶最具體的展現。

幾十人架大鍋製作蒸餾水、擠在舞臺上衝洗膠片,一點點衝掉浮土、扇子「徐徐」帶出微風吹乾膠片,細節使放映員範電影對電影嚴苛又輕柔的模樣呈現在眼前,張藝謀個人對膠片電影的記憶和熱愛也暗糅其中。

電影《一秒鐘》由導演張藝謀的個人情感而生,也重現了膠片電影時代的真實記憶,影片具有濃濃的懷舊氣氛。該片對於特定時代與個人的聯繫糾葛的講述,通過影片中精彩細節的展示,能夠讓觀眾產生共情。片中有一場餓壞了的張九聲在飯館裡猛吃麵的場景,觀眾看著「真香」,像當年陳佩斯在《吃麵條》裡一般,不餓也想來一碗;

還有放映員範電影從走路、夾煙的手勢,到端著「電影放映員 001」字樣的搪瓷缸,呼雲喚雨的口吻姿態;還有張九聲的「精準」哭戲,與劉閨女的父女情,這些細節給不曾經歷那段年代的觀眾群體,創造了共情的情感出口。

相關焦點

  • 電影《一秒鐘》:一代人的膠片記憶
    影片用一位父親為了看去世女兒的「一秒鐘」影像的故事,串起了那個年代人們對電影的熱愛,同樣也表現出張藝謀對膠片時代的情懷,可謂是他回歸初心的又一力作。目前,豆瓣評分高達7.8分,貓眼評分8.6分。據貓眼專業版統計,該片單日最高票房2500萬元,首周票房6900萬元,上映八天破億,截止至12月11日,累計票房1.25億。
  • 張藝謀拍《一秒鐘》:膠片轉動令人心動
    No.607  《一秒鐘》 78分  觀影地點 : 百老匯影城國瑞城店  觀影人數 : 15人  11月27日,由張藝謀執導的電影《一秒鐘》在全國公映。電影的背景發生在上世紀70年代中期的西北某地,一位父親為了看電影中已經去世的女兒的「一秒鐘」影像,他與偷膠片的劉閨女以及電影放映員因為一場電影結下了不解之緣。
  • 張藝謀拍《一秒鐘》的執念:膠片的轉動是最好聽的音樂
    《一秒鐘》海報。11月27日,由張藝謀執導,張譯、劉浩存、範偉主演的電影《一秒鐘》在全國公映。電影的背景發生在上世紀70年代中期,西北某地,沒趕上放映場次的張九聲(張譯 飾)悄悄從勞改農場溜出,就是為了看一場電影,膠片中有他已經去世的女兒的「一秒鐘」影像。
  • 《一秒鐘》是張藝謀內心的最後一粒沙子
    「七十而從心所欲」,張藝謀想用《一秒鐘》給他走過的70年,畫上一個標記。《一秒鐘》可以看到大概的時代,看不到確切的年份。張藝謀在該片中,同時傳達出他對時間概念的淡然與認真:時間是多麼不值錢啊,多少人的時間就那麼隨黃沙去了,時間又是多麼珍貴,珍貴到一秒鐘都值得看10次、看100次,直到讓那一秒鐘刻入腦海、刻入記憶、刻入靈魂。「短不過一秒,長不過一輩子。」作為電影的宣傳語,這句話太通俗了。一秒鐘其實是一把刀,插在一個人一輩子的時光裡,有了這把刀,這個人的心就會和別的人不太一樣。
  • 《一秒鐘》首映 張藝謀:這是我心心念念想拍的電影
    由張藝謀執導並參與編劇,張譯、劉浩存、範偉主演的電影《一秒鐘》將於11月27日全國上映。26日,影片在中國電影資料館舉行了北京首映禮,張藝謀、張譯、劉浩存亮相。張藝謀表示,能夠在電影資料館舉行首映,就仿佛一個輪迴,讓他回到初心,回到起點。
  • 張藝謀《一秒鐘》的背後 | 被剪的一秒鐘和被掩埋的十年
    一大一小為這盒膠片鬥智鬥勇,拳腳相加。其實一個失去女兒,一個失去父親,都是時代的棄兒,都是被侮辱和被損害的人。從「二分廠」到「四分廠」的沙漠戈壁冏途,兩人從對手到惺惺相惜相互幫助。    而張藝謀的電影中卻常常可以看到大時代裡面的具有悲劇色彩小人物,命運多舛而又堅忍,在困苦中頑強地活下去,如同沙漠裡的駱駝刺。  我認為張藝謀最出色的片子都深刻反映了我們民族那苦難動蕩的十年。從最經典的《活著》到《歸來》,再到這部《一秒鐘》。  其實這十年,從不同人的角度看起來並不一樣。
  • 張藝謀導演的《一秒鐘》有意思地喚醒了我記憶裡學校放的露天電影
    還有3天,有部《一秒鐘》的電影就是關於影片的記憶在11月27號上映了,或許在這部影片裡能找到當初的那股熱情。01記憶裡的影片你欣賞一部電影給你最大的感受是什麼?情懷還是記憶?張藝謀導演帶你找回當初的那份記憶,感受當時影片資源的寶貴。在我對以往的記憶裡,一般放電影有個前奏,就是在劇場的地方會有兩個超大音貝的音響在舞臺的兩側回放著歌,主要是在三個地方:村裡、學校、還有鎮上。小孩子的天性就是貪玩。
  • 《一秒鐘》影評:淹沒張藝謀的「時代的風沙」有多拼命
    張藝謀的新電影一秒鐘上映已經有半個多月了,前一周因事耽誤了沒有及時觀影,本周我們常去的電影院水街東坡電影院原本已經將這部電影下架了,我雖不報希望仍積極懇求電影院工作人員林哥,希望周六下午再安排一次,萬萬沒有想到,林哥和領導協商後居然答應了!於是周六下午我和家姐帶著老母親高高興興地來到電影院看電影《一秒鐘》。
  • 《一秒鐘》觀影記:一秒鐘烙出一個時代的印記|白馬井
    1 1 十八日,去萬高影城看了電影《一秒鐘》。這一場電影院7號廳只有九位觀眾,我想這九位觀眾,一定有人有人是張譯粉絲,有人是範偉粉絲,有人是張藝謀粉絲。 我是張藝謀的粉絲。
  • 《一秒鐘》發布範偉告白特輯 張藝謀 範偉首合作重現膠片時代
    《一秒鐘》發布範偉告白特輯 張藝謀 範偉首合作重現膠片時代 發布時間:2020-12-02 19:28
  • 《一秒鐘》上映引發張藝謀「致青春」細節片段很戳心
    半島全媒體記者 黃靖斐 實習生 王正一11月27日,備受期待的電影《一秒鐘》正式上映,這部電影所有的故事都是圍繞著電影膠片而起,代表著張藝謀對「膠片電影」的致敬,演員張譯、範偉也奉獻了教科書般的演技,新晉「謀女郎」更是吸引了不少觀眾的目光。張藝謀執導並參與編劇,引發「致青春」的圓夢和思考。
  • 保留《一秒鐘》的真結局和人物動機,張藝謀這部電影可以封神麼?
    《一秒鐘》作為張藝謀近20年最好的一部電影,業界專業人士齊齊推薦,網上也是好評不斷。在豆瓣平臺,郭敬明導演的《爵跡2》和他編劇的《如果聲音不記得》的評分加在一起是8.2分,比被嚴重低估的《一秒鐘》也就高了0.4分。
  • 《一秒鐘》返璞歸真讓人淚目,張藝謀這次走心了
    看完張藝謀新作《一秒鐘》後,藝綻君的第一感受就是:國師回春了。還記得當年《長城》上映時,有影評人說「張藝謀已死」並引發軒然大波,那麼這部《一秒鐘》則讓我們看到,只要老謀子用心拍一個好故事,他的創作能力依然還在,他依舊能滿血復活。
  • 羅永浩首度帶貨電影票 《一秒鐘》一秒鐘一搶而空
    羅永浩宣布在直播間開啟張藝謀執導的電影《一秒鐘》獨家預售活動,在線發起搶購電影票優惠券的活動。這是自今年4月開啟直播事業後,羅永浩首次直播帶貨電影票。由貓眼電影提供的《一秒鐘》優惠票1秒鐘內被一搶而空,再次顯示了抖音一哥羅永浩超高的帶貨能力。
  • 張藝謀新電影《一秒鐘》影評
    「短不過一秒鐘,長不過一輩子。」是《一秒鐘》的宣傳語。意思是美好的瞬間短不過一秒鐘,人的一生長不過一輩子。一秒鐘和一輩子很適合用來聊電影,精彩的電影鏡頭可能只有一秒,可讓人著迷,想一遍一遍的看,看一輩子。
  • 被束縛了手腳的張藝謀,拍出來的《一秒鐘》不如《千裡走單騎》
    《一秒鐘》電影海報 張藝謀的《一秒鐘》11月27日上映,表面上講的是如山的父愛,實際上是在批判那個時代。二是《一秒鐘》對那個時代的批判完全不徹底。 《一秒鐘》講的是張譯飾演的男主因為別人告訴他,22號《簡報》(那個時代電影正式放映前的內容,類似於現在片頭廣告)裡有一秒鐘他女兒的鏡頭,男主想看這一秒鐘鏡頭,所以從勞改農場逃出來,跑去看電影而隨之發生的一系列事情。表面上講的是如山的父愛,實際上是批判那個時代。
  • 張藝謀新片一秒鐘:老一輩電影人對露天電影的懷念與致敬
    許多人的童年回憶國師張藝謀的新片《一秒鐘》,就是這麼一個和露天電影有關的故事。張藝謀畢業於北京電影學院攝影系,熟悉他的觀眾都知道他的電影裡畫面是一大特色,無論是紅高粱裡高粱地,還是前年上映的影裡面充滿詩意的水墨風景,都給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這部一秒鐘裡出現了許多西北大漠的畫面,不知道他這次又會給我們帶來怎樣的視覺體驗。
  • 張藝謀《一秒鐘》曝主題曲MV 新「謀女郎」劉浩存獻唱訴溫情
    萬水千山有你 張藝謀對電影的熱愛永不磨滅電影《一秒鐘》的故事發生在上世紀70年代中期,看電影是人們重要的精神享受。西北某地,沒趕上場次的張九聲(張譯 飾)悄悄從農場溜出,就是為了看一場電影,因為這部電影中有自己女兒出鏡,但他並不知自己的女兒只出現了「一秒鐘」。
  • 【影評】楊林玉|驢車後的膠片——評《一秒鐘》
    聞說張藝謀新片《一秒鐘》,我第一反應是《高地戰》裡的「兩秒鐘」(天使面孔的女狙擊手)——一秒鐘人中彈,二秒鐘聽見槍響。 一瞬間,陰陽兩隔,一秒鐘,時不再來——大抵這種把時間放大的修辭,總會讓人產生此類敘事期待。 然而我錯了。
  • 《一秒鐘》:無邊荒漠裡的一片綠洲
    現在的時代,信息過剩,傳播介質更新換代,很多電影觀眾,尤其是一些90後、00後、10後,很難理解膠片時代人們對於電影的感情。那是一個文化生活貧瘠的年代,電影,對於當時的人們來說,就是一場盛大的精神筵宴。而電影《一秒鐘》,就是張藝謀寫給膠片時代的一篇情書,是他心中難以磨滅的記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