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 帶父母吃年夜飯、出境遊、看電影成新年俗

2020-12-21 南報網

2018-02-24 09:44圖文來源:金陵晚報

2月21日,阿里巴巴發布《2018中國人新年俗報告》。報告顯示,一度淡化的傳統年俗在網際網路技術的加持下回歸:帶父母出門吃年夜飯、出境遊、看電影成為新潮流;而中國貨全球賣,全球貨中國買讓中國年變成世界節……

帶父母吃年夜飯、出境遊、看電影成新年俗 

2月21日,阿里巴巴發布《2018中國人新年俗報告》,全景展示了一個充滿年俗味、人情味、科技感和國際範的新年。

紫金山記者看到,報告顯示,一度淡化的傳統年俗在網際網路技術的加持下回歸:帶父母出門吃年夜飯、出境遊、看電影成為新潮流; 而中國貨全球賣,全球貨中國買讓中國年變成世界節……

移動網際網路不僅提高了生活效率,也拉近了人與人的距離。報告顯示,春節帶爸媽和家人出門吃喝玩樂,成為新年俗的重要組成部分。

口碑平臺數據顯示,今年除夕,通過口碑和支付寶下單的年夜飯消費超過30萬頓。

以前是「父母在,不遠遊」,現在是「父母在,一起遊」。飛豬數據顯示,「最喜歡去境外過年城市」前五位是北上廣深杭,在境外過年平均花銷上,泰州、漳州、肇慶等三四線城市衝到了最前面。

選擇在家過春節的,帶家人去看電影是新選擇。淘票票數據顯示,僅大年初一,單場購票三張及以上的用戶數量比去年同期增長90%。

相關焦點

  • 《2018中國人新年俗報告》:最愛出境遊城市前十排行
    中國網2月24日訊 2月21日,阿里巴巴發布《2018中國人新年俗報告》稱,以前是「父母在,不遠遊」,現在是「父母在,一起遊」。飛豬2月13日-2月23日的數據顯示,「最愛出境遊城市」前五位是北上廣深杭,在境外過年平均花銷上,「出境遊客單價」(客單價指每位顧客平均購買商品的金額)排第一的是廣州,泰州、漳州、肇慶等三四線城市衝到了第二、三、四位。
  • 電影院裡過大年大酒店吃團圓飯 蘭州永登春節增添新年味
    (記者 張旭永 特約記者 王立命) 今年春節,電影院裡過大年,大酒店吃團圓飯成為永登新年俗。影城門庭若市,情侶們拉著手走進放映廳,年輕的父母帶著孩子來看電影,還有爺爺奶奶帶著孫子一起看電影的。  年近60的市民張先生告訴記者,今天他和老伴陪著外孫子來看電影。女兒在西安上班,今年帶著孩子來永登過年,本來說好今晚大家一起看電影的,結果女兒臨時有事了,只好由他們帶著小孩看電影。小朋友說:「我特別喜歡《捉妖記》,電影中的胡巴很可愛,第一部早就看過了,今天晚上特意要看第二部。」
  • 2018春節,旅遊遇到過年,過年旅遊成為新年俗
    年節消費已經從土特產、保健品、衣服鞋帽等「老三樣」年貨,開始向無人機、智能音箱、掃地機器人、蒸汽拖把、洗碗機、烹飪機器人方向轉變。當前,隨著收入水平提高和消費結構調整,消費觀念更加注重品質和品位,遊客開始從有形的物質消費向無形的體育文化等精神消費轉變。吃,是中國人過年永恆不變的年俗。
  • 【新春】新年俗vs舊年俗!解鎖重慶不一樣的民俗年
    春節來臨之際,帶你溯源那些世代流傳關於年的文化符號、精神寄託,解鎖那些從未終止的關於年的喜慶熱烈、奇妙創意。費時、費力、費工……一桌豐盛的年夜大餐,近年來也在悄然變化,記者走訪了我市多家酒店、餐館,今年的年夜飯預訂十分火爆,不少地方已「一桌難求」。「年夜飯,象徵著團團圓圓,不管是在酒店吃還是在家吃,一家人在一起,開開心心才最重要。」家住渝北區冉家壩新城麗都小區的張女士稱,她家親戚多,擠在家裡吃,大人孩子都吃不好,早在半個月前就預定了酒店的年夜飯。
  • 影院人氣爆棚 看電影成新年俗
    記者卓佳洋通訊員邵穎玢  (年味)  新春佳節,除了走親訪友、出門旅遊、團圓聚餐,舉家一起去看場電影已經成為一種新年俗。今年春節檔,8部新片密集上映,品質和口碑俱佳,為群眾獻上了一場文化盛宴。7天內,我縣影院人氣爆棚,全縣電影票房近500萬元,觀影人數達12萬人次。
  • 看完2018春節檔,感覺像吃了年夜飯剩菜
    萬年不變的《西遊記》、老套的愛情片、過時了一年的段子、無腦到尬癌的劇情,2018年春節檔就像不差錢的年夜飯的剩菜,不吃又沒別的選擇,吃了又膩味!坊間有一說法,以前的過年方式看青少年,現在最潮的過年方式則要看中老年人了。2018年春節,中老年人過年有三大方式——旅遊、電影、進軍幣圈。中老年人從來都很喜歡旅遊,對各類金融產品也一直有強烈的興趣,倒是很少走進電影院。
  • 2018新年俗報告:在外就餐和搶紅包數量上海均列全國第一
    原標題:2018新年俗報告:在外就餐和搶紅包數量上海均列全國第一  東方網2月22日消息:昨天,阿里巴巴發布《2018中國人新年俗報告》,展示了一個充滿年俗味、人情味、科技感和國際範兒的新年。其中,上海人的春節元素海納百川、更加多元,年夜飯老字號受歡迎、全球美食擺上餐桌。
  • 「新四大年俗」揭曉:集五福、雲拜年、搶紅包、全家遊
    每當大街小巷掛上福字時,年就要到了。隨著社會經濟發展,「走親戚」「穿新衣」「吃大餐」已成常規項的今天,科技與傳統年俗結合催生的新年俗、新體驗讓「年味」更濃了。如果外出不便,那就看個電影吧。淘票票數據顯示,全家一起觀影(一次購買3張以上電影票)人數較去年增長20%。過年發紅包是傳統年俗之一,長輩表達對晚輩的祝福,子女表達對父母的孝心。電子紅包省去了反覆存取款的麻煩,成為不少年輕人表達心意的首選。搶紅包金額不限,弱化了金額本身,更突出了「壓歲「的美好祝福。
  • 長沙人春節的團圓方式越來越時髦 旅遊過年漸成新年俗
    父母長租在三亞,一家三口旅行在澳大利亞,長沙人春節的團圓方式越來越時髦旅遊過年漸成春節新年俗 長沙晚報記者 張洋子記者發現,隨著市民消費升級、收入增加、幸福感不斷提高,守歲、拜年、逛廟會等傳統過年方式已發生巨大變化,而攜家帶口旅遊過年,讓身心回歸自然與寧靜,已然成為長沙人春節的新「年俗」。幸福 全新的美景,不變的團圓 早在去年10月,李靜就籌劃帶家人過個不一樣的春節:為期兩周的澳大利亞旅行。
  • 禁止放煙花、薰香腸,逐漸失去的年味,這些年俗不能再讓孩子忘掉
    面對逐漸失去的年味,咱們這些年俗不能再讓孩子忘掉了,寶爸寶媽快帶孩子做起來,過一個熱熱鬧鬧紅紅火火的新年吧。包餃子、包湯圓過年吃餃子是北方人們的風俗,南方人過年更多是吃湯圓。一家人坐在一起包餃子,而餃子是任何山珍海味都比不了的。
  • 網購年夜飯過春節 莫讓年夜飯成「年夜煩」
    業內人士提醒,年夜飯對於中國人的意義非同尋常,網購年夜飯要多留個心眼,莫讓年夜飯成了「年夜煩」。半成品年夜飯成主婦「新寵」在中國傳統年俗中,年夜飯是一年最重要的團圓飯。一頓完整的年夜飯往往包括大菜、冷菜、點心等,需要家庭主婦們經過長時間的準備,這讓許多和杭州市民丁女士一樣的主婦們犯起了難。
  • 2018年除夕夜吃什麼好?除夕年夜飯傳統食物盤點
    2018年除夕夜吃什麼好?除夕這一天對華人來說是極為重要的。無論相隔多遠,工作有多忙,人們總希望回到自己家中,吃一頓團團圓圓的年夜飯。年夜飯又稱團圓飯,是農曆除夕(每年最後一天)的一餐。這一天人們準備除舊迎新,一家相聚,共進晚餐。
  • 掃福新年俗,讓「年味」歷久彌新
    像備年貨、貼春聯、守歲、看春晚、派紅包、放鞭炮等等,它們共同支撐了每一個春節的「年味」,也成了不少人心中關於過年的最深刻記憶。但是,隨著歲月更迭、我們從農耕社會跨入城市社會,過去的種種年俗及由其所營造出的「年味」,確實愈發顯得邊緣化,這也是為何越來越多的人覺得年味變淡的關鍵原因。
  • Airbnb 愛彼迎:今年,帶父母在旅行的「家」中過特色新年
    北京2019年1月11日電 /美通社/ -- 在春節來臨之際,和春運搶票、春節紅包等熱門詞彙一起擠進年關的,還有一個自帶流量的熱點話題 -- 新年該怎麼過?傳統的新年過法能讓我們真正的陪伴父母嗎?
  • 年夜飯訂滿 盆菜成「爆款」
    近日記者了解到,酒樓年夜飯預訂已進入尾聲,不少酒樓年夜飯爆滿。而作為年夜飯「半成品」的速凍盆菜也成為了「爆款」,銷量明顯提升。 文/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何穎思、李妍 通訊員李鵬程預定年飯 只剩二輪曾在廣州工作的北京人李小姐,今年首次帶上家人到廣州過年。李小姐一直對廣州美食青睞有加,每次到廣州都必到老字號酒樓大快朵頤。
  • 全家出遊成「新年俗」 酒店過大年、海外迎新年受歡迎
    南下避寒、北上冰雪、民俗文化主題遊、周邊泡湯火爆,而泰國、日本、中國香港位列出境遊熱門目的地前三。再比如受2018年《延禧攻略》刷屏影響,到橫店影視城住魏瓔珞同款酒店,打卡多個相關拍攝文化建築,尤其受年輕情侶追捧。年文化是春節遊最大驅動力同程藝龍的大數據顯示,「回家過年」是春節期間居民交通出行及住宿的第一大驅動因素。為了回家而出行,以及為了團圓而出行,是居民春節交通及住宿消費的主要動機。
  • 年俗知多少,象山的這些傳統年俗你知道嗎?
    象山傳統年俗一起來看看吧象山人過年是很講究吃的。為了迎接新年,家家戶戶開始炒豆子(有川豆、黃豆等)、炒番薯片(這裡叫番薯松)、炒花生,做凍米糖、米胖糖、花生糖、芝麻糖、黃豆糖,這些都是一般人家為過年而準備的零食。不僅花樣齊全,名目繁多,而且形態各異、五花八門,簡直是一各熱鬧年啊!
  • 老物件帶你重溫舊年俗
    吃美食:最盼是過年「過去,普通人家的家境都很一般。人們辛苦忙碌一年只是為了溫飽,所以過年成了『吃好』的代名詞。我們這次展覽的新年美食就是一種新舊對比,告訴人們過去過年是什麼樣的,要珍惜現在的幸福生活。」81歲的何志華老先生一邊指著展櫃中搜集來的食物樣品,一邊講述著天津的年俗。
  • 春節旅遊成「新年俗」,春節家庭旅遊,這幾個城市更有味道
    新年假期,你們打算去哪玩?旅遊過大年,據資料顯示,春節旅遊人數已經連續三年增長,過年旅遊成為「新年俗」,出境遊高峰期甚至已經提前到了年二十八。如今「旅遊」充斥在我們生活中的方方面面,曾經的旅行結婚,現在旅遊過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