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牧「清明時節雨紛紛」外,更有一首28字絕句寫盡江南春景之美

2020-12-19 老張侃詩詞

詩人之所以會成為詩人。就是因為他所看到的東西和我們是不一樣的。雖然說他和我們一樣經歷四季的變化,他和我們一樣也需要經歷生老病死。但是他卻能夠有敏銳的感受來抒寫視野當中所看到的這一切。

所以在詩歌當中,我們都能夠經常發現似曾相識的場景。不過在我們看來,這些都太普通了,毫無特色。但是經過了詩人妙筆生花的處理之後,一切就會顯得那麼妥帖。

比如在杜牧的精彩唐詩「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當中,不過就是描寫的清明節來臨之時,春雨濛濛、路人行色匆匆這樣簡單的場景嗎?但是,這首古詩之所以流傳甚廣,就在於詩人把季節的變化、把思鄉的心情、把行人的神態,甚至結合詩人自己的人生經歷,都融入了這28個字當中,才寫出了如此深刻雋永的詩作。

而除了這首古詩以外,杜牧更有一首28字的絕句,寫盡江南春景之美。

千裡鶯啼綠映紅,水村山郭酒旗風。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臺煙雨中。

這首古詩的題目是《江南春》,我們求學時代都已經非常熟悉。神州大地上季節的變化向來是詩人們描寫的主題,畢竟如此廣闊的天地可以讓他們隨心所欲地揮灑想像。更何況江南之地向來花紅柳綠,山清水秀,最容易讓人沉醉。

所以在這首古詩的一開始,詩人就把目光投向了江南千裡,一句「千裡鶯啼綠映紅」,從整體上概括了江南春景之美。跨越千裡之遙,春風帶來了「千裡鶯啼」,處處都是「綠映紅」。細看這天地之間,江南水鄉人家更是呈現出獨特的地域色彩。

江南之地,山清水秀,秀麗的山水分布著水村山郭,你看那酒家的賣酒的旗子在春風中隨風招展。這就是江南獨特一景,也是一幅幅絢麗動人的圖畫。

而在這首古詩的最後兩句當中,更是點睛之筆。「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臺煙雨中」,南朝的皇帝大都好佛,曾經在江南多建佛寺。如今春風拂面,如今春雨濛濛,多少佛寺都在這春雨之中朦朧迷離?

杜牧這首膾炙人口的詩篇流傳甚廣。雖然後人很多人都認為杜牧這首唐詩本意在批判晚唐時期朝廷太過於重視佛教的發展,以至於連國家的基本治理都沒有放在心上。細讀這首詩我們不排除會有這樣的感慨,但是杜牧本人對於佛家建築卻並不反對,他留下了很多寺廟和僧人主題的古詩,就是明證。

所以從這首古詩的主題來講,更多的還是在於抒發江南之地的春景之美。而且這古詩最大的特點在於眼界之開闊。整首詩就如同航拍一般,將整個江南之地的景色全部納入眼帘,直到今天依然讓我們感到震撼。

本文圖片全部來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感謝圖片原作者對本文的貢獻。如有侵權,請聯繫作者刪除。

相關焦點

  • 杜牧的經典詩篇,僅28個字,描繪了一幅絕妙的江南春景
    杜牧是我們非常熟悉的詩人,他的名句膾炙人口「一騎紅塵妃子笑」「清明時節雨紛紛」。杜牧善於捕捉自然景物中美的形象,用絕句體小詩加以描寫,含蓄精煉,情景交融,在短短的四句中,寫出一個完整而幽美的景象,宛如一幅圖畫,下面這首詩就是其中的代表。江南春絕句千裡鶯啼綠映紅,水村山郭酒旗風。
  • 杜牧這首詩寫盡江南之美,被評「包羅萬象,真天地間驚人語也」
    被譽為「小杜」,已經代表了詩詞評論家對於杜牧的認可。他的詩篇,有「豆蔻梢頭二月初」的美麗,有「商女不知亡國恨」的哀嘆,還有「玉人何處教吹簫」的惆悵。這些詩詞盡善盡美,當真都是絕妙之作。而他的一首描寫江南春景的絕句,雖只有28字,卻寫盡了江南之美,被評「包羅萬象,真天地間驚人語也」。而在《唐詩快》中,著述者更是評價:若將此詩畫作錦屏,恐十二扇鋪排不盡。且看:千裡鶯啼綠映紅,水村山郭酒旗風。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臺煙雨中。
  • 「清明時節雨紛紛」 到底有多準?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每逢清明節氣,這句流傳千年朗朗上口的詩便又出來刷存在感了。這個最深入人心的清明天氣標籤到底有多準?
  • 清明雨紛紛 行人慾斷魂 杜牧七絕《清明》改成五絕可以嗎?
    問題:「清明雨紛紛,行人慾斷魂。酒家何處有,遙指杏花村」,每句減2字,有損原詩意境嗎?前言原詩是唐代杜牧的《清明》: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這首詩經常被拿出來改動,有改成古體詩的,又改成詞的。傳說清朝的紀曉嵐把這首詩每句減少2個字,從七言絕句改成了一首五言絕句,到底好不好?但凡膾炙人口的古詩詞拿來改動,一定會被人批評的。至於是不是紀曉嵐改的,老街沒有查到資料,不過紀曉嵐是一位真正懂詩的行家,我不太相信是他改的,估計又是野史編寫的故事。
  •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 | 清明
    >】杜牧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江南清明時節細雨紛紛飄灑,路上羈旅行人個個落魄斷魂。借問當地之人何處買酒澆愁?牧童笑而不答遙指杏花山村。⑴清明:二十四節氣之一,在陽曆四月五日前後。舊俗當天有掃墓、踏青、插柳等活動。
  • 杜牧最經典的一首詩,僅僅二十八個字,卻美得讓人心醉!
    杜牧,唐代著名詩人,因晚年居長安南樊川別墅,故後世稱「杜樊川」。杜牧的詩以七言絕句著稱,並在晚唐時期取得了很高的成就。其中又以杜牧的寫景抒情詩為一絕,其語言含蓄精煉,情景交融,意境幽美,宛如一幅雋永的畫卷。如杜牧的一首七言絕句《江南春》。
  • 杜牧的一篇神作,寫花卻不用一個花字,平淡中飽含唯美更驚豔千年
    唐朝是在是一個人才輩出的年代,初唐有四傑,盛唐有李白和杜甫,晚唐有李商隱和杜牧(人稱「小李杜」),他們的文學造詣與李白與杜甫可以說旗鼓相當。說到杜牧,小編可是他的鐵桿粉絲,他的作品多以以詠史抒懷為主,有律詩有散文有絕句,其他形式多樣,而以七言絕句最為擅長。
  •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杜牧的這首詩為何這麼有名?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很多人知道杜牧,是因為這首詩。為何這首詩這麼有名,這麼受人喜歡和誦讀呢?哲學詩畫認為,80%的原因就是它跟清明節聯繫到了一起。下面咱們就一起解析下這首詩。
  • 有多少清明是「雨紛紛」的?
    從過去數據來看,「清明時節雨紛紛」說的基本上是對的。在南方這個期間的雨天裡,小雨和中雨又佔了大多數,雨勢不強,很符合古詩中描述的「雨紛紛」之景。當然,對於黑龍江、內蒙古等地更加偏北的地區,還有可能在這個時節遇上四月飛雪,也就是「清明時節雪紛紛」了。不過,這些數據都是現代的數據,「清明時節雨紛紛」的作者杜牧經歷的天氣,又是什麼樣的呢?找酒家的杜牧,淋了雨嗎?
  • 清明時節雨紛紛的下一句是什麼?作者是誰?詩意是什麼?
    中考語文天天練之古詩詞學習之《清明》各位學子們,大家好,這裡是尖子生數理化教育,借著清明佳節時期,尖子生數理化教育帶著大家來學一下《清明》這首古詩以及相關的考點。希望學生們能夠牢牢掌握!1 《清明》一覽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作者:杜牧。2 作者詳解杜牧:唐朝詩人,字牧之。號樊川居士。
  • 杜牧這一首詩寫盡江南美景,蒙蒙煙雨籠罩萬裡江山,當真美不勝收
    杜牧這一首詩寫盡江南美景,蒙蒙煙雨籠罩萬裡江山,當真美不勝收。這首古詩,或許並非是杜牧親眼所見之景,而是他對於眼前風景的一種擴大和聯想。正所謂窺一葉而知全貌,他身在其中,只看一處風光,便已知曉整個江南。此等感受,是他作為一個詩人,天生具有的敏捷才思,是他與生俱來的文學天賦。
  • "清明時節雨紛紛"經典清明詩詞賞析
    東方網記者劉歆4月3日報導:「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唐代詩人杜牧的這首《清明》可謂膾炙人口。其實,清明節的文化內涵頗為豐富,自然也成為了文人騷客用詩詞詠嘆對象。以下就為網友們搜羅了一些經典的清明詩詞:    《清明》(唐)杜牧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      《途中寒食》(唐)宋之問  馬上逢寒食,途中屬暮春。可憐江浦望,不見洛橋人。北極懷明主,南溟作逐臣。
  • 清明時節雨紛紛英文版,該向老外宣傳中國文化了
    《清明》杜牧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杜牧這首膾炙人口的詩句,在幾個世紀後被大文學家翻譯成英文,由於中文翻譯成英文本身就很有難度,如果是一首寓意和意境都很美的詩歌,要翻譯成英文版,那就更難了,拉丁字母組成的英文詞彙遠遠達不到漢語詞彙的量。所以,在這裡要感謝那些向老外傳播中國文化的人。
  • 杜牧最著名的四首唐詩,膾炙人口,廣泛傳誦
    他是晚唐時期重要的有才華有影響的詩人,卓然為晚唐一大家,後人稱他為「小杜」,並和同時的李商隱齊名,並稱「小李杜」,有著作《樊川文集》20卷。《泊秦淮》唐·杜牧煙籠寒水月籠沙,夜泊秦淮近酒家。《泊秦淮》是一首政治諷刺詩,是詩人於唐宣宗大中二年(848)由睦州赴長安,路過南京,夜晚停泊在秦淮河上所寫的。詩中描寫了詩人在秦淮河上的所見所聞所感,批評了一味追求享樂腐化的官僚地主和士大夫,揭露了封建統治者的荒淫腐朽的生活,表現了詩人對國家前途命運的憂慮。這首詩構思精巧細密,語言凝練清麗,寫景、敘事、議論三者密切結合,是唐人絕句中的上乘之作。
  • 清明時節雨紛紛,3首描寫清明的古詩,每一首都寫得無比悲傷!
    》,這首詩意境悽美,寫得極為傷感,清明時節雨紛紛,把清明時節人們悲痛的心境刻畫的淋漓盡致。1、杜牧《清明》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杜牧這首詩膾炙人口,可以說是達到了婦孺皆知的地步,也是描寫清明最經典的一首詩,整首詩充滿了一種淡淡的憂傷,當時詩人正是在外地遊玩,而清明時節一直是在下雨,淅淅瀝瀝的雨讓杜牧很是悲傷,整個路上的行人,那也是像斷了魂一樣,每個人都無精打採。詢問當地那裡有買酒的地方?那位牧童聽了之後,指著前面說告訴我,不遠處的杏花村裡有酒買。
  • 晏殊最悽美的一首詩,沒有提到清明兩個字,卻寫盡了清明的悲涼
    提起關於清明的詩詞,大家首先想到的就是杜牧那首最著名的詩,「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清明節,又稱踏青節、行清節、三月節、祭祖節等,在仲春與暮春之交。古人關於清明的詩詞,也有很多。除了杜牧的這首《清明》,還有歐陽修的《採桑子·清明上巳西湖好》,「清明上巳西湖好,滿目繁華。爭道誰家,綠柳朱輪走鈿車。遊人日暮相將去,醒醉喧譁。路轉堤斜,直到城頭總是花。」歐陽修的這首詞,主要寫的是清明時節,人們遊春的情景。
  • 中華經典資源庫34 | 古詩詞賞析:杜牧《江南春》
    這首詩叫《江南春》,是一首絕句。  杜牧:樊川居士他的七絕中寫得最棒的是詠懷詩  杜牧在中國詩歌史上是一個很有名氣的詩人,他是晚唐的著名作家,他的字叫牧之,號叫樊川居士。杜牧在晚唐,之所以名氣很大,就是因為他的七絕寫得非常好。他的七絕中寫得最棒的是他的詠懷詩,比如他的《題烏江亭》就寫得非常漂亮,跟王安石的《烏江亭》幾乎可以經常聯袂被人提舉出來。
  • 36.杜牧《清明》
    清明【唐】杜牧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江南清明時節細雨紛紛飄灑,路上羈旅行人個個落魄斷魂。詩歌的首句寫道:「清明時節雨紛紛。」詩歌一開始就點明詩人現在所置身的時間——清明節,氣象——雨紛紛。據《中國文化史》上說,清明節又叫踏青節,在仲春與暮春之交,是中國傳統中祭祀節日之一,是祭祖和掃墓的日子。
  •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詩詞
    《清明》杜牧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這天正是清明佳節。詩人杜牧,在行路時,碰巧遇上了雨。但是臨到雨,情況卻正相反,那種叫人感到「紛紛」的,絕不是大雨,而是細雨。這細雨,也正就是春雨的特色。下面一句:「路上行人慾斷魂」。「行人」,是出門在外的行旅之人,「行人」不等於「遊人」,不是那些遊春逛景的人。「魂」不是「三魂七魄」的靈魂。
  •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杜牧因何種原因作出的詩?
    本文系作者卻都不屬於我的獨家原創,未經許可禁止轉載我們對杜牧的這首《清明》實在是太熟悉,我相信,每年清明節前後,大家忙著祭祖掃墓的時候,腦海裡很自然就會想到他那句:「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杜牧的繪圖杜牧說:「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這一句太應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