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家的職責是要確切、真實、不感情用事;無論利誘威脅,無論憎恨愛好,都不能使他們背離真實。——塞萬提斯(西班牙)
文章分類|歷史奇聞
文章字數|1871字,閱讀約4分鐘
北宋時期,塞家軍世代守衛西北邊疆,主要對抗西夏軍,曾協助消滅北漢,對抗契丹軍,塞家軍"有功於朝廷,號稱四夷",有著200多年的輝煌家族史,是鮮卑匈奴的後裔,時代居住在陝西府谷縣,祖籍山西大同。
折克石(1050—1110),北宋名將。他的父親是哲克俊,是哲家第九代哲克興的兒子。
著名的一般承認,崇高的第一次出現。
折家軍浮雕
元豐四年(1081年),哲克石跟隨鍾鍔進攻西夏控制的陝西米脂。他負責押運糧食,在玉濤山遭遇党項軍伏擊,他率領押運軍打敗了党項軍。
由於軍糧補給不足,哲克書手下的近千名士兵包圍了軍門準備逃跑,手下的將領們打算將這些士兵全部殺掉,哲克書不同意,他單獨去看了這些士兵,曉之以理,動之以情,士兵們都放心了,願意跟隨哲克書。折能適合英勇作戰,善待士兵,具備了名將的基本條件。
奇襲庭羽和德川福弘
元祐六年(1091年),西夏軍隊5000人進駐威定橋,威脅宋軍。經過仔細調查,哲克實決定發動偷襲。為首的6000大軍,將負責第一烽火臺守衛的西夏軍騙了出來,全部斬首,無法利用烽火傳遞宋軍來襲的消息,從而達到突襲的效果,擊潰了尾丁籍的西夏守軍。哲克實估計敵人一定會對宋軍進行追擊報復,於是在中間設下埋伏,打敗了追擊的西夏軍隊。
小梁王母
最後,根據戰場統計,這次伏擊沒有打成殲滅戰,繳獲了西夏監軍的24枚印信,蕭梁太后的許多衣服和龍牌也被繳獲,只有幾百個人頭,一千多批馬和駱駝,但西夏軍在逃跑中的傷亡沒有統計在內。
天都山戰役
西夏李元昊在天都山修建了一座宮苑,天都山是西夏的根據地。党項軍以牧牛為名,名為阿米、梅勒杜,深入宋朝邊境地區,派武裝軍隊保護。紹聖五年(1098年)十二月,他率軍半夜出擊,俘虜了西夏保護下的部隊,進一步攻佔了天都山,並迅速在天都山修築要塞,防備西夏軍的進攻。其他宋軍也深入西夏境內。西夏危在旦夕,連續三次向契丹(遼)求援。遼國認為宋滅西夏不符合他們的利益,所以宋國將精力集中在對付契丹上,他們開始介入宋國與西夏的紛爭。
趙旭
邊疆將軍和經濟專家
崇寧四年(1105年),哲克實被任命為靖遠盧經略平定使,馬步統軍,知魏州,在這個位置上,他在許多邊境地區修築了許多要塞,穩紮穩打,步步為營,穩固宋朝西北邊境,防止西夏的進攻。
經宋朝政府批准,他修建了幾個大鹽池,將產鹽的銷售收入用於邊疆建設和駐軍,很少向普通百姓徵收過頭稅,保護了地方經濟的發展。
潼關
哲克實一生是名將,他自己也成為一代名將,他所處的時代是北宋宋哲宗時代,特別是宋哲宗執政以後,他主導了對西夏的戰爭,是時代成就了他,也成就了那個時代。
最後的折家軍首領是折可求,他曾經跟隨童貫平方臘,並活捉了宋江。建炎二年(1128年)投降金國,仍執掌國政,但金國統治者很為他擔心,畢竟折家是興盛了200多年的武家,戰功卓著。紹興九年(1139年),哲克丘被金人毒殺,西夏騎兵乘機攻佔州,子孫逃亡。西夏對摺軍的恨到了骨子裡,找不到一個人,就把恨發洩在了折家的祖墳上,將折家的祖墳挖掘出來,屍骨灰燼,折家祖墳不復存在,折軍也就結束了。
這裡是《初九筆記》,青山不改,綠水長流,咱們後會有期。
歷史並沒有真正的科學價值,它的唯一目的乃是教育別人。——喬治·屈維廉(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