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1日,百度造車的消息塵埃落地。百度官方正式對外宣布以整車製造商的身份進軍汽車行業,而吉利控股集團成為其戰略合作夥伴。這個消息的脫出,讓百度的股價大漲!
也就此,無論是BAT,還是美團、字節跳動、滴滴,都在新能源汽車江湖裡擁有了自己的勢力。造車,在中國依舊熱火朝天,而且漸漸成為大佬們的標配。這一幕,像極了當年的網際網路,好像哪個企業不與網際網路結藕,就失去了最佳盈利模式一樣。
其實,任何一家企業,造車都不是主要盈利模式,服務才是,這就是為啥看好百度在這個行業會有發展,像其自己在官網宣布的那樣,「百度將人工智慧、Apollo自動駕駛、小度車載、百度地圖等核心技術全面賦能汽車公司,支持其快速成長」,可以試想一下,到百度把車造出來那天,肯定不會是明年,後年,但是這兩三年,百度的"車"產品卻可以呱呱落地,那麼圍繞「車服務」的生態會越來越完善,這是一本萬利的買賣。
當然,像B廠這麼大的企業有了這樣的新聞,不能全是叫好,也有其他聲音,否則不會在百度搜索「百度造車」能瞬間出來2240+W的相關搜索了。但是你隨機看幾個,其實大家的話還是挺中立的。我挑幾個有代表性的羅列下:
騰訊:百度造車,商業化最後一搏全文都在用特斯拉作為案例明喻百度,也指出百度在造車上的策略是吸取了特斯拉的一些經驗,商業化是硬道理
36氪:焦點分析 | 百度造車,背後是自動駕駛的路線焦慮兩個點:百度造成邏輯,百度造車晚了嗎
中國新聞網:五問百度造車:要造什麼車?競爭力在哪?
最後,雖然百度官方沒有道出具體車型,不過,其透露,該車型將基于吉利最新研發的純電SEA浩瀚智能進化體驗架構與百度Apollo的智能化技術打造。這應該是對這個新聞的下一個期待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