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人駕駛外掛」陷入瓶頸,自己造車才能加速無人駕駛的到來。
全文共2062字,閱讀大約需要4分鐘。
12月15日,據路透社報導,百度正在考慮組建電動汽車合資企業。路透社援引知情人士消息稱,百度打算自建公司,或者與第三方成立合資公司,百度持多數股份。目前,百度已與包括吉利汽車、廣汽集團以及中國一汽集團旗下的紅旗品牌等車企接洽,探討成立合資公司的可能性,但最後並未做出任何決定。
受此影響,百度當天股價一路大漲,截至收盤上漲13.83%,報收185.5美元,創下2018年12月4日以來的收盤新高。市值也重回600億美元,總市值達632.7億美元。
針對此事,百度官方回應「對市場傳聞不作評論。」
吉利控股官方回應,「不對市場傳聞做回復」。
一汽紅旗則表示:「雖然一汽紅旗與百度在自動駕駛方面有很多合作,但對於造車一事並不知情」。
廣汽則表示與百度結成了戰略合作夥伴關係,任何進一步深化的合作有待決定。
「百度造車」的傳聞在這個冬季出現,卻一點也不令我感到驚訝。就在上個月,汽車圈接連發生了幾件跨界合作的案例:滴滴出行與比亞迪聯合開發了出行專用智能電動車D1,長安宣布攜手華為和寧德時代打造全新高端智能汽車品牌,上汽與浦東新區和阿里巴巴合資推出智己汽車。
智能汽車的概念已成當今世界股市的「當紅辣子雞」,特斯拉、蔚來、小鵬、理想股價一飛沖天,網際網路巨頭豈能熟視無睹?而早已布局汽車領域的百度從2013年開始發力,先後發布了CarLife戰略、Apollo計劃等等,無不透露出百度在智能汽車領域的野心。
筆者看來,百度造車並非空穴來風,種種跡象表明百度有可能是來真的。
◉
百度距離造車,只差一個代工廠車
事實上,百度是汽車圈的資深玩家,和很多造車企業都早有合作,在汽車圈人脈深厚。同時,百度也曾經對蔚來、威馬進行過融資。其中,百度領投威馬汽車的D輪融資高達100億元,是目前新勢力造車史上最大金額的融資。
截至2019年底,百度Apollo的合作夥伴有177家,幾乎將所有主流汽車製造商收進網中,並且與一級零件供應商、晶片公司等完整產業鏈均有合作。目前,600多款合作上市車型、1500萬智能汽車車主的每日出行與小度車載為伴。
至於這次傳出的幾家合作對象,和百度之間更存在深度合作。
吉利方面。2019年7月,在「Baidu Create 2019」百度 AI 開發者大會上,百度與吉利宣布,雙方將就智能網聯、智能駕駛、智能家居、電子商務等AI技術在汽車、出行領域應用展開全面戰略合作。雙方掌門人李彥宏與李書福還在現場互動,演示了小度車載交互系統的多種功能。
一汽方面,2017年7月,百度與中國一汽籤署戰略合作框架協議,雙方就「汽車+網際網路」的合作模式展開探索。2018年11月,百度阿波羅與一汽紅旗聯合宣布將量產中國首批L4級自動駕駛乘用車;2019年9月,百度與一汽紅旗合作的紅旗EVRobotaxi駛上長沙街頭,這款車被認為是中國第一款前裝量產的Robotaxi。
廣汽方面,雙方在2019年開始在高精地圖和自定位上開展合作。2020年12月,百度與廣汽集團籤署戰略合作框架協議,將在現有高精地圖及自動駕駛合作基礎上,繼續深化在自主泊車技術、自動駕駛技術以及RoboTaxi無人駕駛計程車運營等領域的合作。
如果百度真的和其中一家達成成立新公司的協議,也是完全有可能的。
◉
身份轉換,從提供商到製造商
目前,網際網路巨頭包括百度、阿里、騰訊、華為在智能汽車的布局都比較積極,基本都是以軟體供應商、系統解決方案等角度切入造車領域,但百度與其他三家公司的差異很大。
另外三家公司以車聯網、智能化配置、人機互動等業務為主。例如,阿里的斑馬網絡、騰訊的梧桐車聯、華為的智能汽車解決方案新品牌HI等。而百度把大量的投入放在了自動駕駛領域。
百度的自動駕駛技術到底如何?美國研究公司Navigant Research(簡稱NR)2019年發布的自動駕駛競爭力排行榜顯示,特斯拉墊底,百度排名中上等。2020年的榜單,特斯拉繼續墊底,而百度則躋身第一陣容。
百度在2017年發布了自己的Apollo計劃,當時的策略是,將Apollo做成一個類似於「安卓」的開放式平臺,車企基於這個平臺開發智能駕駛汽車。在其中,百度扮演的角色是供應商。
但當百度成立新公司造車之後,和車企的關係會由合作者轉變成為競爭者。這或許會給新技術包括智能駕駛、車機互聯等推廣帶來不利的影響。事實上,華為就多次表明「華為不造車」的態度,其目的是成為像傳統燃油車時代博世那樣的全球超級供應商,同樣可以獲取高額利潤。
但是對百度來說,如果自己下場造車,等於是部分放棄了新技術推廣,但可以更容易積累數據,促進智能駕駛大數據研發。同時,只有自己造車,才能獲得更深度的綁定,在汽車底層架構層面進行更智能化整合。隨著技術進步逐步商業化,這未必不是一種可行的路線。
寫在最後
也許,百度造車的最終目的是率先造出全球第一臺真正的無人駕駛汽車。
在歷經多年的智能汽車布局之後,百度目前在智能駕駛領域取得了大家公認的成績,但距離真正的無人駕駛尚有不少距離。目前在北京、長沙街頭的自動駕駛計程車均配備了安全員,無法進入商用領域。百度或者已經認識到,僅僅研發一套「無人駕駛外掛」已經陷入瓶頸,只有自己造車,才能加速無人駕駛的真正到來。
從汽車行業的發展趨勢來看,未來幾年將是格局重塑的關鍵階段。那些沒有科技屬性的傳統車企,很有可能被淘汰、兼併,或者變成代工廠。科技公司與汽車行業深度合作,逐步積累發揮出優勢,百度造車並非沒有成功的可能性。
更多閱讀,歡迎點擊
新銳·跨界·互動
用流行文化解讀汽車,帶來全新閱讀體驗
每日車訊現已入駐各大主流媒體平臺
微信公眾號、今日頭條、一點資訊、汽車之家車家號
易車易車號、搜狐號、汽車頭條
天天快報、網易新聞、新浪微博
日均全平臺閱讀量超過1 ,000,000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