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不會自己造車,不會自己去開生產線、設計發動機,只做擅長的自動駕駛技術研發」,在Apollo平臺推出一年後李彥宏在新京報《看2019•新聲》欄目說到。
1月11日,百度正式官宣造車。從目前百度在智能汽車領域取得的成績來看,百度Apollo以自動駕駛、智能交通、智能車聯為核心的Apollo生態已經成熟,目前全球合作夥伴已達210家,除了開生產線、設計發動機外,百度造車已無阻礙,選擇與吉利合作造車就變得水到渠成了。
百度造車的野心由來已久
2012年,特斯拉推出了一款四門純電動——Model S成為了撬開自動駕駛的集結號,通用汽車、福特、奔馳、寶馬等傳統汽車公司也紛紛押注自動駕駛,並且谷歌也在往裡面扎,自動駕駛的熱潮這讓李彥宏很快認識到:人工智慧技術不僅能改造百度的搜尋引擎及相關的服務,還能真正能改變另外一個大的行業,汽車。
次年(2013年),百度就成立了深度學習實驗室IDL,百度的造車夢就此誕生。
對於一個新成立的團隊最大的問題就是人才,作為研究院院長的李彥宏怎會不明白此理。2014年,李彥宏找到了後被稱為人工智慧領域的四大金剛之一吳恩達,兩人吃了一場長達三小時的飯局,飯後吳恩達答應加入百度,成為百度研究院首席科學家。後續,百度又相繼邀請到鄔學斌、陸奇等一大批高端人才加盟,百度造車夢邁出了第一步。
與人才問題同步推進的是與「造車」相關的技術研發工作。百度的自動駕駛路線有兩條,一條2015年3月成立的,以提供的自動駕駛解決方案,更容易落地和快速變現的L3事業部,另一條2015年12月成立的,更傾向於採用最先進的技術,做出谷歌那樣的顛覆性成果的L4事業部,在2017年之前兩者並行發展。但隨著王勁等一批經驗豐富的自動駕駛工程師離開,百度不得不在2017年3月,將L3、L4事業部合併為「智能駕駛事業群組」(IDG),百度的自動駕駛重心暫時落在了L3上。
2017年7月,理清了自動駕駛發展方向的百度在AI開發者大會上,正式推出了支持封閉場地自動駕駛和高精地圖聯合測試的Apollo平臺1.0版本,選擇了與車企及汽車產業深度參與的智能駕駛發展路徑。但百度仍然沒有放棄L4級別自動駕駛,2018年3月,百度開放駕駛數據集ApolloScape,經歷一年數據標註準備,2019年百度Apollo推出了L4級視覺感知解決方案--百度Apollo Lite與L4級別產品紅旗EV,自動駕駛技術已經趨於成熟。
2020年是百度造成夢逐漸豐滿的一年。2020年4月,百度發布了車路行融合的全棧式智能交通解決方案——ACE交通引擎,目前已在北京、長沙、重慶、保定等近20座城市落地實踐。與此同時,百度在2020年還推出了智能座艙產品小度車載OS與小度車載DAS、手機車機互聯方案CarLife+和前裝硬體產品度小鏡。自此,百度以自動駕駛、智能交通、智能車聯為核心的Apollo生態形成完整閉環。
對於百度來說,自己和造車一條生產線的臨門一腳。
誰是下一個特斯拉?
馬斯克說:特斯拉的競爭對手一定在中國。
目前,國內智能汽車的玩家主要有三類,一類是以蔚來、理想、小鵬為首的造車新勢力,另一類是以阿里、騰訊為首的軟體派,還有一類則是剛剛宣布親自下場造車的網際網路巨頭百度。在成為下一個特斯拉這件事上,造車新勢力與百度選擇了兩條截然不同的道路。
蔚來、理想與小鵬汽車三者,選擇的路線與特斯拉更相似也更穩健。一方面繼續深耕電動汽車,譬如近期蔚來最新發布的ET7,就在行業中率先使用了150kWh的固態電池,使得其續航裡程達到了1000KM。雖然領先包括特斯拉在內的一眾電動車企,但電池並非蔚來自有技術,而是來自第三方電池廠商,這個優勢對於其他造車新勢力來說也不失為一件喜事。
另一方面蔚來等造車新勢力也在推動汽車智能化,譬如小鵬汽車備受好評的自動泊車功能,就能實現無人化操作,目前蔚來、理想、小鵬汽車等造車新勢力均支持自動跟車、自適應巡航等L2級別的自動輔助駕駛,這與特斯拉L2.5的自動駕駛體驗處於同一水平,還不足以從特斯拉的虎口中奪食。
百度則選擇了死磕汽車智能化。2013年,百度成立了深度學習實驗室IDL開始了百度智能汽車研發的第一步,隨後百度又將百度車聯網一路由百度智慧汽車升級到百度智能汽車、智能駕駛事業群組」(IDG),通過不斷路測與研發,到2017年也有了實質性進展。
2017年7月,百度在AI開發者大會上正式推出了支持封閉場地自動駕駛和高精地圖聯合測試的Apollo平臺1.0版本,通過與車企及汽車產業深度參與的智能駕駛發展路徑,百度Apollo於2019年推出了L4級視覺感知解決方案--百度Apollo Lite與L4級別產品紅旗EV,目前百度Apollo。就單論自動駕駛能力的話,百度目前自動駕駛能力已達到基本無需人為幹預的L4級別,高出蔚來、理想等一眾國內玩家,也優於L2.5級別的特斯拉。
汽車智能化不僅僅是自動駕駛,還是汽車坐艙的一次智能化升級。車雲研究院的調查報告顯示,超半數消費者願意為智能車聯額外支付費用,汽車智能化是行業大趨勢。但蔚來、小鵬、理想等造車新勢力的帶來的汽車智能化僅限於購買本品牌用戶,高額的成本阻礙了其大規模擴展市場。而百度在2020年還推出了智能座艙產品小度車載OS、小度車載DAS、手機車機互聯方案CarLife+和前裝硬體產品度小鏡,使得Apollo合作夥伴均能體驗智能車聯帶來的坐艙升級,目前Apollo已覆蓋60大車企,超過500款車型,在智能汽車行業的影響力正逐漸擴大。據百度預測,未來3-5年Apollo智駕產品預計前裝量產搭載100萬臺。
綜合看來,蔚來、理想與小鵬目前在特斯拉的身後穩步推進,而百度在自動駕駛與智能汽車生態的布局上也走出了自己的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