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子因兩場酒局意外死亡,同飲者都要擔責?

2021-01-20 掌上威信

「120嗎,出事了,這裡有人喝多了昏迷了,你們快來啊!」「孫二,老程不行了,你們倆快過來看看!」這兩通焦急萬分的求救電話,出自程某的妻子馬某。


就在前一天晚上,程某和朋友聚餐,因飲酒過多,被送回家睡覺。馬某半夜起來,發現程某情況異常立即求助,但最終沒能救回程某。


近日,程某近親屬向法院起訴,要求同飲的6名被告,承擔損害賠償金54萬餘元。淳安縣法院審結了這起生命權、健康權、身體權糾紛。


事情發生在今年1月的一天。下午5點左右,同為計程車司機的孫二與死者程某交接班後,叫上3個朋友,準備找餐館搓一頓。孫二順便叫了程某,程某因為要開車,就沒過去。沒多久,程某的另一個朋友錢一,也邀請程某去他家赴宴。盛情難卻,程某找了代班,叫上自己的朋友趙三同去。6點左右,第一場酒開始。程某和趙三喝了一些高度白酒。7點半左右,兩人告別第一場酒,打車到孫二所在的餐館。8點左右,第二場酒開始,這次是和孫二的3個朋友周四、吳五、鄭六,幾個人分別喝了點楊梅酒。8點48分左右,孫二的3個朋友走了。9點18分左右,孫二、趙三將醉酒的程某送回家,並與程某妻子馬某一起,合力將程某扶上床睡覺。凌晨3點多,馬某及程某母親發現程某異樣,隨即撥打120,並聯繫孫二、趙三,但程某因搶救無效死亡。庭審中,被告周四、吳五、鄭六,均表示自己冤枉,原本他們在餐館聚餐,快結束時,程某才過來,後來基本沒有喝酒,且他們3人與程某不是很熟,也沒發現他喝多,走的時候孫二說會安排將他送回去。被告錢一表示,因為是家宴,大人小孩十餘人,吃飯時他勸程某喝高興就行,少喝點。送走程某的時候,確認他是清醒的,自己也是第二天到派出所,才知道程某他們去了第二場酒席,發生了這樣的事。但錢一提出,願意補償程某15000元。被告趙三表示,陪程某參加第一場酒後,他勸程某不要再喝酒,可程某不肯。喝第二場酒時,酒是程某自己倒的,給他也倒了點,但他沒喝。後來他就和孫二一起把程某送回了家,因為程某平時喝酒比較多,扶上床打著呼嚕睡著了,走得時候他還囑咐程某家裡人照顧好程某。被告孫二表示,程某打電話過來的時候,他們本來快吃好了,就勸程某不要過來,但程某堅決要過來。自己當時不知道程某是喝過酒的,程某到了之後也沒有直接叫他喝酒,沒過多久大家就各自回家了,他就和趙三一起把程某送回了家。法官審理後認為,本案中,程某作為完全民事行為能力人,是自身安全的最大責任人,對自身身體狀況是否適合喝酒、喝酒後果等都應當具有獨立自主的判斷,就其遺憾死亡的後果應負有主要責任。共同飲酒人之間互負提醒、勸阻、護送、照顧等避免危險發生的安全注意義務,共同聚餐人對其中的飲酒人也產生上述安全注意義務。孫二作為第二場聚餐的組織者,孫二等四人在程某已經喝了一場酒的情況下應負有更高的安全注意義務,趙三作為兩場聚餐都參加的人,更應對程某參加第二場聚餐盡到提醒、勸阻義務,而程某是在第二場聚餐中喝至醉酒狀態,故孫二、趙三、周四、吳五、鄭六應承擔相應的賠償責任。對於錢一等人來講,對程某要參加第二場聚餐不知曉且無法預見,故第一場聚餐的錢一等人不應承擔賠償責任,鑑於錢一自願補償原告15000元不違反法律規定,法院予以確認。法院最終審理判決:被告孫二、趙三、周四、吳五、鄭六各賠償原告各項損失16000元,被告錢一補償原告各項損失15000元。

法律顧問丨烏峰法律服務所張永雄主任

投稿料加小編:aaa087066

威信專業開鎖,換鎖,匹配汽車遙控 

聯繫電話:13887032461

相關焦點

  • 什麼是「同飲者擔責」?
    什麼是「同飲者擔責」?「男子自殺身亡,朋友送他回家被判擔責」的新聞被刷上熱搜,引發了網友的熱議。具體是怎麼一回事?本案涉及到哪些法律條令?什麼是「同飲者擔責」?今天就跟隨小編一起來了解下吧。
  • 綿陽男子醉酒身亡,同飲者賠償65萬!同飲法律風險如何規避?
    近日,綿陽一男子與朋友飲酒後,回家醉酒身亡,一同飲酒的7人因此連帶賠償該男子親屬65萬。記者通過檢索中國裁判文書網發現,此前多地有類似的同飲者擔責案例發生。酒後出事,同飲者是否必然承擔賠償責任?四川川瑞律師事務所律師童文建認為,在特定情形下,同飲者需承擔賠償責任。為規避風險,要注意履行安全保障義務,避免惡意勸酒。
  • 男子醉酒後墜樓身亡,同飲者是否應擔責?
    男子醉酒後墜樓身亡,同飲者是否應擔責?但孫某、耿某、華某作為共同飲酒人,在飲酒過程中對其他同飲人負有提醒、勸阻、通知的義務,對醉酒者負有看扶、照顧、護送的義務,包括將醉酒者帶離危險環境或安置在對其人身安全不構成威脅的環境之下。孫某、耿某、華某已注意到李某的醉酒行為,但未能盡到此義務,負有一定的責任,應共同對李某的死亡承擔10%的賠償責任,連帶賠償原告損失98209.03元。
  • 【案件聚焦】聚餐飲酒出事,法院為何判同飲者不擔責?
    【案件聚焦】聚餐飲酒出事,法院為何判同飲者不擔責?,同桌飲酒,同飲者一定擔責嗎?今天通過一個案例告訴大家,不是所有的意外,參與聚會的同飲者都要承擔責任。
  • 男子酒後墜樓身亡 法院判同飲者無責
    22人被起訴賠償80萬元男子酒後墜樓身亡 法院判同飲者無責平安廣西網河池訊(記者黃贈榮 通訊員黃瑞堅)一場酒局後,何某不幸墜樓身亡,因認為同飲者沒有盡到必要的照管義務,何某的家屬將當晚與何某一起飲酒的黃某等
  • 飲酒後死亡 這種情況共飲者不擔責
    近日,前旗人民法院大佘太法庭審結一起與共同飲酒者有關的生命權糾紛案件,未支持死者家屬訴訟請求。  案 例    張某自帶部分酒水到朋友家吃飯,酒後在未喝酒妻子的陪同下回到家,後死亡。張某的妻子訴至前旗人民法院,要求共同飲酒者擔責。
  • 男子在同學聚會後身亡,聚餐的27人被判擔責賠償
    應盡共飲人義務,否則發生事故可能要擔責!男子酒後車禍身亡 27人全被判擔責2018年2月20日晚,浙江省紹興市一名男子張某參加初中同學聚會時因氣氛熱鬧多喝了些酒。酒後,張某獨自駕車回家時發生車禍,經醫院搶救無效死亡。經公安交警部門調查張某系醉酒後駕駛,負事故全部責任。
  • 男子聚餐後醉駕出事故死亡 27人全被判擔責
    男子聚餐後醉駕出事故死亡 27人全被判擔責 2021-01-05 17:0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案件聚焦」聚餐飲酒出事,法院為何判同飲者不擔責?
    案件聚焦近幾年,因聚會喝酒導致的意外頻頻發生,同桌飲酒,同飲者一定擔責嗎?今天通過一個案例告訴大家,不是所有的意外,參與聚會的同飲者都要承擔責任。於是姜某的家屬將吳某、黃某、王某告上法庭,認為吳某、黃某、王某與姜某同桌共飲,不可避免存在勸酒行為,即使沒有勸酒,在姜某喝酒及酒後昏睡過程中,也沒有盡到必要的提醒、照顧等注意義務,與姜某的死亡存在因果關係,應承擔民事賠償責任。
  • 寧夏一男子和同事結伴喝酒後突發意外死亡,誰擔責?
    (原標題:寧夏一男子和同事結伴喝酒後突發意外死亡,誰擔責?)網絡圖片【社會】固原一男子和同事結伴喝酒後突發意外死亡,誰擔責?近日,固原一男子和同事結伴喝酒後不料突發意外去世,一起喝酒的同事以及酒館要擔責嗎?
  • 飲酒後醉臥街頭被凍死共飲者是否擔責
    所以,蔣某等人對王某某沒有勸阻和照顧的法律義務,王某某的死亡應屬意外事件,蔣某等人沒有過錯不應擔責。  年關將至,親友、同事聚會,席間自然少不了觥籌交錯,推杯換盞。因飲酒過量發生人身傷亡的事件屢見不鮮。所以,我們應當注意飲酒適度,以免意外發生,也應對相關法律規定有一定了解,一旦意外發生可以通過法律手段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
  • 男子喝完楊梅酒身亡 同飲者被判擔責賠償
    張力家人稱,張力的死亡是生前與潘俊大量飲酒導致的,兩者之間存在因果關係,事後潘俊和妻子僅顧著自身的救治,完全不顧張力的情況,無視他的安危,沒有盡到對張力的安全注意義務,存在不當,應當承擔相應的賠償責任。  據此,張力的家人將潘俊和其妻子訴至瑤海區法院,要求兩人賠償各項損失共計26萬餘元。法院審理查明,張力是第二天被人發現死於自己轎車,距潘俊家100米左右。
  • 醉酒意外事故,同飲者也要賠償
    觥籌交錯之間,難免醉意上頭,每年因醉酒引發的意外事故也屢見不鮮,而那些在酒席上共同飲酒、勸酒的同飲人,如果沒有盡到合理的注意義務,如果有酒友因此發生事故時,就有可能承擔相應的賠償責任。在此小編先奉勸各位朋友:理性飲酒,文明勸酒。
  • 內蒙古一男子飲酒過量死亡,6名同飲者被告上法庭
    內蒙古一男子飲酒過量死亡,6名同飲者被告上法庭 2020-12-23 16:5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同學聚餐後死亡!27人全被判擔責!
    喝酒傷身大家都知道但與人「共飲」也有擔責風險!,應當對張某根的死亡承擔賠償責任。法院經審理認為 ▽ 親朋好友之間聚餐飲酒本是一種情誼行為,每個飲酒者對自己的生命安全負有最高注意義務,同時 各共同飲酒、聚餐者應對其他同飲者負有善意提醒、勸誡、照顧和幫助等安全注意義務 ,
  • 醉酒死亡 同飲無責
    宴飲中無論關係如何,同飲者之間因同飲就有了法律上責任和義務,違背社會常識,也違背《侵權責任法》責任自負。單純認定同飲有責,將導致自然人的法定義務和法律責任泛化,會破壞正常社會交往。應該說,該案依法解決了法律紛爭,沒有對正常社會行為方式造成衝擊,維護了社會正常秩序。就李單飲酒案,本文從以下幾方面分析下為什麼李單同飲者無責。
  • 過春節要酒隨量行,切不可貪杯戀戰釀悲劇
    法官提醒:共同飲酒人彼此之間負有注意義務,違反注意義務應擔責;飲酒者自身放縱飲酒,應擔主責;酒駕醉駕上路出現意外,同飲人也可能要擔責。(2月3日《法制日報》)逢年過節,親朋同事相聚一堂,弄點小酒助興也是人之常情。酒桌上的觥籌交錯,再平常不過。需要注意的是,在放鬆心情、享受生活的同時,一定要酒隨量行,切不可貪杯戀戰。
  • 女子徹夜飲酒後步行回家不慎溺亡,8名同飲者承擔賠償,男友擔責30%
    常某、黃某作為本次酒局的組織者、召集人,未能控制飲酒者的飲酒數量和時間,也未能盡到安全注意義務,導致小麗酒後溺水身亡,應承擔一定的賠償責任,法院酌定常某、黃某對小麗父母造成的經濟損失各承擔15%的賠償責任。
  • 男子醉酒後身亡,同飲者被告上法庭!法院這樣判
    深圳一男子和朋友在酒吧飲酒、娛樂,不幸在醉酒狀態下墜樓身亡,其家屬要求當日陪同李某飲酒的友人、涉案酒吧業主、酒吧所在地物業公司及物業公司所有權人承擔賠償責任,並請求法院判令各被告連帶賠償死亡賠償金、喪葬費等共計80萬餘元。近日,深圳市龍崗區人民法院審理了該宗生命權、健康權、身體權糾紛案件。
  • 4種勸酒要擔責 「勸君更盡一杯酒」要注意這些!
    原題:法官提醒:酒桌上這四種情況要坐牢!千萬別不當回事!  年終歲尾,朋友聚會多起來,喝酒助興自然也少不了。法官提醒,有4種情形的勸酒行為將承擔法律責任。記者了解到,許多法院都辦理過多起因勸酒引發的賠償案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