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在扎堆養龍蝦?不如另闢蹊徑試試小泥鰍,聽說畝均效益一萬多

2020-12-26 騰訊網

說到養殖,放眼整個湖北江陵,小龍蝦最火爆, 且每年小龍蝦養殖面積還在持續增多。可有的人卻不跟風,搞起了相對小眾的養殖項目。

泥鰍,味道鮮美,營養價值和藥用價值都很高,被譽為「水中人參」,養起來也比較省心。熊河鎮花蘭村的肖翠華平時在工地上做事,見縫插針養了十畝的泥鰍,一年能賺兩份錢。

來到肖翠華的泥鰍養殖基地時,他正在塘邊忙著投食,說到為何選擇養泥鰍,肖翠華表示,周邊養殖小龍蝦的人太多,小龍蝦價格波動太大,市場很不穩定,他不想跟風,想弄一個相對風險小的項目。

肖翠華 :養小龍蝦的太多了,每年都在瘋狂的挖小龍蝦池子。我們這邊養泥鰍的很少,但是市場也還可以。

在正式養殖泥鰍之前,肖翠華先到朋友的養殖場詳細考察一番,經過慎重思考,綜合自身情況,他覺得養殖泥鰍效益還不錯,而且不耽誤自己目前的工作,可以見縫插針的創業,考察回來後他就把10畝稻田挖成池塘,開始養殖泥鰍。

肖翠華 :從前年看到別人養,效果還可以,從去年開始就自己來餵一下。

養殖泥鰍,技術很關鍵,肖翠華除了在朋友那裡取經,還專門到孝感一家大型的泥鰍養殖企業學習,學成後在自己的養殖場反覆實踐,經過一年的初步嘗試,雖說沒賺大錢,卻也達到了心裡的預期目標。

肖翠華 :一畝田可以產2000-3000斤泥鰍,可以搞個兩三萬塊錢的毛收入。

肖翠華說,相比養殖小龍蝦,養泥鰍輕鬆很多,除了剛開始的一個月忙一點,後面基本不用操心了。他每天早上給泥鰍餵食後去工地做事,下午下班回來後再給泥鰍餵一遍食,做兩件事完全不衝突。

肖翠華:從魚花開始孵起,頂多一個月之後,基本上就不需要管什麼了。一個月之後,它們就自己跑出來覓食,平常我們就早上和晚上撒一點食。

今年是第二年養殖泥鰍,肖翠華也算半個師傅了,漸漸的他也摸透了泥鰍的習性,現在他覺得泥鰍養起來並不難,只需要注意水質和溫度即可。

由於養殖泥鰍的人相對少,市場上供不應求,銷量根本不用愁,價格也非常穩定,每年的價格波動只有一兩元。今年泥鰍的市場價是每斤12元,去年同期則是每斤10元。

肖翠華算了一筆帳,10畝水面大約可以產兩萬多斤泥鰍,按照今年的行情,除掉成本,他還可以賺個七八萬,平時他還在工地打工,兩份收入加起來一年能收入十幾萬元。

小編提示

之前我們說種養殖不要盲目跟風,雖然小龍蝦依舊火爆市場,但尋找新商機還是非常必要的。

您了解我們今天說的泥鰍嗎?小幫為大家好好介紹一下泥鰍的經濟價值吧!泥鰍,屬鰍科泥鰍屬。形體小,細長,只有3~4寸。且它體形圓,身短,皮下有小鱗片,顏色青黑,渾身沾滿了自身的粘液,因而滑膩無法握住。泥鰍廣泛分布於亞洲沿岸的中國、日本、朝鮮、俄羅斯及印度等地。在中國分布各地。南方分布較多,北方不常見。全年都可採收,夏季最多,泥鰍捕捉後,可鮮用或烘乾用。可食用、入藥。

泥鰍是常見的水產類大眾食品,肉質細嫩、味道鮮美、營養豐富,素有水中人參之美譽。泥鰍可食部分佔整個魚體的80%左右,高於一般淡水魚類。泥鰍含優質蛋白質、脂肪、維生素、煙酸、鐵、磷、鈣等,有補中益氣、清利小便、解毒收痔、養腎生精功效,特別適宜身體虛弱,脾胃虛寒,營養不良,體虛盜汗者。

泥鰍含一種類似廿碳戊烯酸的不飽和脂肪酸,有利人體抗衰老。泥鰍體內含有豐富的核苷,核苷是各種疫苗的主要成分,能提高身體抗病毒能力,特別適合急慢性肝炎及黃疸病人食用,可促進黃疸和轉氨酶下降。

泥鰍的做法有很多種,家庭中最簡單又有營養的做法有以下三種:生薑泥鰍湯、泥鰍豆腐煲、泥鰍魚湯。

泥鰍養殖成本

我們以養殖1畝水面的泥鰍投苗400斤為例為大家分析一下泥鰍養殖成本

和利潤。

1、場地租金:(各地不同,自己調節數據),1畝泥鰍池塘,場地租金成本500元左右。

2、場地改造:挖機施工每小時160元需工作4小時,需640元(現有池塘除外)。

3、購苗種資金:1畝水面,投放泥鰍苗400斤以28元/斤計算,需11200元。

4、飼料成本:投放400斤泥鰍苗,產出2800斤泥鰍計算。如:水生物、蚯蚓、米糠、麥麩、豆渣、豆餅、小麥、玉米、魚粉等做餌料,飼料成本在3200元左右。

5、其他費用:漁藥、水電、網具等其他開支400元。

6、養殖周期:泥鰍一般飼養3-4個月達到上市規格,養殖總成本15940元。

7、產出:養殖1畝泥鰍,投苗400斤,可產商品泥鰍2800斤左右,商品泥鰍的市場價格按保底價12元/斤計算,2800斤泥鰍收入為33600元。

8、利潤17660元/畝,如一年投種苗2批,效益更高。

編輯:孟然

統稿編輯:何鵬

相關焦點

  • 「畝均效益」領跑者,溫州兩特色小鎮上榜!
    溫州網訊 日前,浙江省2019年度省級特色小鎮「畝均效益」領跑者名單正式發布,溫州甌海生命健康小鎮和樂清智能電氣小鎮,躋身浙江省特色小鎮「畝均效益」領跑者行列。甌海生命健康小鎮自2016年創建以來,已入駐企業127家,其中生命健康產業企業60家。
  • 我市4個特色小鎮成為「畝均效益」領跑者
    近年來,「畝均論英雄」已經不僅僅針對工業企業,還被應用到對服務業、特色小鎮的發展評價中。近日,我省公布了2019年度省級特色小鎮「畝均效益」領跑者名單,全省共有30個小鎮上榜,我市馬家浜健康食品小鎮、海寧陽光科技小鎮、秀洲光伏小鎮、南湖基金小鎮榜上有名。
  • 瑞安「畝均論英雄」評價體系 獎罰還看「電產效益」
    該企業負責人自豪地說,由於電稅比、電產比指標高,公司連續3年被評為A類企業,減免電費近600萬元、稅費500多萬元。近日,6833家瑞安企業剛剛結束了一次「大考」,2018年度瑞安「畝均論英雄」信息化綜合評價的初評結果公示期結束。這場考評中的一個重要指標就是企業的電產比、電稅比,分別對應的是單位用電量所產生的產值、稅收。
  • 茶園畝均產出效益低?四川準備這樣補短板
    如何提高茶園產出效益,推動川茶提質增效?12月18日,記者從2020年省領導聯繫指導精製川茶產業機制暨川茶產業第二次推進會議上獲悉,2021年四川將實施百萬畝低產低效茶園改造提升行動。基地、茶園建設一直是四川的優勢,但和沿海的產茶大省相比,四川的茶園畝均產出效益偏低。
  • 廣西梧州岑溪市安平鎮富寧村泥鰍養殖效益不錯
    廣西梧州岑溪市安平鎮富寧村泥鰍養殖效益不錯2016-04-07 16:27:00  水產養殖網  出處:岑溪新聞網&nbsp岑溪市富利水產養殖合作社社長&nbsp龍飛鋒:我們去年幾個出去過蒙山、貴港、北海、欽州等考察,考察過後發現養泥鰍周期比較短,技術難度不是很高,效益可以,所以我們幾個回來想想就開始挖塘養(泥鰍)。&nbsp泥鰍的周期是三個月,在養殖時只要注意給水塘消毒就可以了,技術要求並不高。
  • 安徽安慶:稻蝦綜合種養畝均純收入高1350元
    2016年,安慶市開始探索稻蝦綜合種養模式,當年便實現畝均「千斤稻、千元蝦」的目標,同時農藥化肥使用量畝均減少50%以上。截至今年7月底,全市稻蝦綜合種養面積達到14.3萬畝,實現產值近5億元——截至今年,安慶市稻漁綜合種養已發展至「水稻+龍蝦、水稻+泥鰍、水稻+甲魚、水稻+草魚、水稻+鴨子」五種模式。根據市農委漁業部門統計測算,五種模式中,稻蝦綜合種養產出最高,又有利於農業面源汙染管控,成為今後全市水稻種植結構調整、穩糧增收的好渠道。
  • 「畝均效益」再發力 上城區委書記扣響三把「發令槍」
    浙江在線-杭州頻道4月4日訊(浙江在線記者 周洲 通訊員 呂嘯)「我們上城的發展,一直以來都走在全市乃至全省前列,這條路從來都是闖出來、幹出來的,是在老城區、小空間等諸多資源要素短缺中拼出來的。」  4月3日,在錢塘江畔的新辦公大樓裡,上城區召開了遷址以來的首場大會——全區經濟、科技暨「三化融合」推進大會。
  • 東莞村民捕獲30多公分長「巨型泥鰍」
    這條泥鰍約一斤重聽說李女士家捕撈到巨型泥鰍,附近很多村民聞訊後紛紛跑來看新鮮。「它皮膚是黑的,尾巴是扁的,腦殼是尖的,從這些可證明是泥鰍。」「但是平常我們見過的泥鰍,最大的也只有幾十克一條,像這樣大個泥鰍還是很少聽說。」村民們頓時議論紛紛。
  • 鎮海「畝均論英雄」把住源頭
    以園區(街道)為單位,將規上企業分為四檔,並按照不同顏色進行分類,規上企業畝均稅收低於7萬元的將成為未來鎮海低效企業整治的重點……近日,記者從鎮海區經信局獲悉,該區畝均效益圖示系統已進入試運行階段。下一步,摸清家底的鎮海將通過大數據,不斷提高改革精準性,提升工作人員效率,牢牢把住「畝均論英雄」改革的源頭。據介紹,該系統並非鎮海首次運用大數據深化「畝均論英雄」改革。為了精準、細緻、高效地做好工業企業綜合評價工作,2015年,該區在全市率先建立工業企業綜合評價網上系統,實現了企業基本信息和歷年評價數據的網上管理,方便企業通過網絡提出信息修改、數據糾偏申請。
  • 嵊州茭白田裡套養泥鰍 10萬條泥鰍護茭白
    嵊州茭白田裡套養泥鰍 10萬條泥鰍護茭白 2012年05月08日 05:50:16   浙江日報嵊州5月7日電 上午9時,鹿山街道江夏村茭白種植大戶汪江寧,又一次來到村邊的茭白基地,查看前幾天他放養在茭白田的10萬條泥鰍是否長大了。
  • 畝均論英雄 爭當領跑者
    > 發布日期:2020-12-08 08:47 信息來源:《今日桐鄉》瀏覽次數: 日前,記者從市發改局、市文化和廣電旅遊體育局獲悉,《2020年浙江省現代服務業重點行業「畝產效益
  • 襄陽一千七百八十畝旱地改水田,畝均增收一千多元
    緩坡旱地耕作條件差、產量低老河口市是實施旱改水地區之一,當地地處丘陵地區,緩坡旱地多。老河口市土地開發整理中心主任宋玉鑫介紹,緩坡耕地難以蓄水保水,加上當地屬鄂北「旱包子」地區,又無配套灌溉設施,旱地耕種產量低、效益差,慢慢地一些坡度較大的旱地就被拋荒了。
  • 襄陽一千七百八十畝旱地改水田,畝均增收一千多元 「旱改水」改出...
    緩坡旱地耕作條件差、產量低老河口市是實施旱改水地區之一,當地地處丘陵地區,緩坡旱地多。老河口市土地開發整理中心主任宋玉鑫介紹,緩坡耕地難以蓄水保水,加上當地屬鄂北「旱包子」地區,又無配套灌溉設施,旱地耕種產量低、效益差,慢慢地一些坡度較大的旱地就被拋荒了。「旱地一遇大旱幾乎顆粒無收。」
  • 深一度丨探訪發源地 浙江紹興:畝均如何論英雄| 行走三極 成渝問道...
    規上工業畝均稅收達30萬元/畝全員勞動生產率達30萬元/人·年畝均增加值達140萬元/畝小微企業全部入園基本實現「園區之外無企業」同時,工業用地空間越來越小,發展後勁嚴重不足。紹興縣人均耕地僅佔全國平均數的40%。他舉了個例子,2006年到2007年,全縣排隊的工業項目235個,用地需求8728.6畝,但實際可安排土地只有1550畝。粗放型發展的模式和資源要素不足的矛盾,倒逼著當地出臺一套符合可持續發展需要的企業、行業、區域評價體系和要素資源供給評價體系。
  • 還在種大白菜?試試紫甘藍,一樣的方法效益更高!
    試試紫甘藍,一樣的方法效益更高!很多人都很喜歡紫甘藍這個東西,紫甘藍我們在一般吃飯的時候經常會點一些紫甘藍來吃,而且紫甘藍的話好多人以為它就是白菜,其實這種對紫甘藍說法是錯誤的,因為紫甘藍是白菜的一種,或者說他們都是一個科目的,但是紫甘藍這種價格要比咱們傳統的大白菜要貴的多了,紫甘藍雖然只是看起來像一個小新一樣,其實紫甘藍的種植技巧也是非常通用的,基本上和大白菜的種植技巧也差不了多少
  • 從低效用地(企業)再開發看鎮海深化「畝均論英雄」改革
    「通過梳理,我們發現鎮海存量工業用地產出效益偏低,扣除省部屬企業,2019年鎮海規上企業畝均稅收僅33.5萬元。」宋琪說,甚至參與畝均評價的規上企業中,超過三分之一的企業稅收低於全區平均。為突破高質量發展的瓶頸,鎮海決定主動出擊:以2019年佔地10畝以上、畝均稅收7萬元以下的規上企業和畝均稅收2萬元以下的規下企業為重點,鎮海計劃用今明兩年時間,通過提質增效、騰籠換鳥、關停淘汰、舊廠房改造等方式,提高企業畝均效益,改變部分企業生產效率低、產業層次低、廠房利用率低、土地容積率低的現狀。
  • 泥鰍鯰魚通廁所?不懂你就問啊!
    泥鰍心想:「屎。。。屎裡。。。有。。毒」死了沒關係,撈起來。鍋裡面油燒成7成熟,然後下姜蔥蒜花椒爆炒,再加郫縣豆瓣,再把泥鰍倒下去,加雙椒再整點芹菜,起鍋弄點湯和味精,裝盤前淋點潲水油。然後你這個20塊錢,拿出去要賣60,你賺了。要不你再買一斤泥鰍,用溫水試試。
  • 「畝均論英雄」,企業選址的別樣解讀
    1、選址「預算」與土地「畝均」首先我們來了解「投資強度」這一概念。所謂投資強度,其準確的說法為固定資產投資強度, 即項目用地範圍內單位面積固定資產投資額,是衡量開發區土地利用率的重要標準。此外,很多地區除了對投資強度有要求,還對項目達產後畝均產值、年納稅額、容積率和建築係數等有一定要求。如小鵬智能新能源汽車整車項目落戶地肇慶高新區,在《肇慶高新區項目準入管理暫行辦法(修訂)》中明確規定:申請入園項目的投資強度和產出效益達到 「準入基本條件」的有關要求。
  • 尋味中國|芋子愛泥鰍,生死相隨
    田槓上那巨大的綠葉子,猶如一塊翡翠,可愛極了,有些都有一米多高了。而芋子就躲在那綠色植物的底下。今年,小周又來挖芋子了,他將鐵耙往後一推,又向前一拉,鐵耙出來了,芋子也出來了。收完稻穀後,接下來就是翻田,而在翻田過程中最有趣的莫過於抓泥鰍了。泥鰍生活在水田裡,且形體小,只有三、四寸長。它體形圓,身短,皮下有小鱗片,顏色青黑,渾身沾滿了自身的粘液,因而滑膩無法握住。因此抓泥鰍絕對是個技術活。
  • 90萬斤泥鰍上市滯銷,12萬斤積壓魚塘,消費者:不降價沒人買
    導語:記得小時候,一放假回到家鄉,都會跟小夥伴一起去稻田的溝渠捉泥鰍。那會全都是野生的小泥鰍,肉質細嫩,用來油炸或是煮湯特別的鮮美,吃了一條之後根本停不下來。到了現在,耕田的人少了,農田被荒廢了不少,溝渠也受到了汙染,能夠捕捉到的野生泥鰍越來越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