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希臘人怎麼看待金錢?哲學家認為好,文學家認為不好

2020-12-15 醬知兒

古希臘商業發達,在地中海四處做買賣,換句話說,古希臘人很有錢。有錢不一定愛錢,沒錢不一定恨錢。關於對錢的看法,古希臘人分為兩派,一批持正面態度,這些人以哲學家為主;另一批持否定態度,這些人以文學家為主。

持正面態度

大部分哲學家都對金錢沒有特殊看法,他們冷靜思考金錢的功能性,於是得出了一些積極的結論。

蘇格拉底的弟子色諾芬是個歷史學家,也算是哲學家,他頗有經濟頭腦,寫過《經濟論》與《雅典的收入》,他認為金錢(貨幣)具有兩種基本職能,即「流通」與「貯藏」功能,他認為貨幣與其它商品不同,可以隨時用來購買商品,所以誰都不會嫌錢多,多了可以貯藏起來。也就是常說的「閒了置,忙了用」。

柏拉圖

色諾芬的同窗,同樣是蘇格拉底學生的柏拉圖在談論金錢時,主要強調它的流通功能,在他看來,金錢只有在流通中才能給大家帶來方便,才能促使市場繁榮。所以,他反對把貨幣作為貯藏手段,因為這會導致財富的積累,他尤其厭惡放貸並取息的做法,認為那是不道德的。

柏拉圖的弟子,大哲學家亞里斯多德在反對放債取息方面,與老師柏拉圖保持一致,他指出以金錢繁殖金錢的行為是違反自然的,他認為錢生錢是最不自然的貨殖活動。

亞里斯多德之所以對放貸和利息深惡痛絕,是因為他對貨幣起源的認識有自己的看法。他說貨幣起源於發達的交換活動,最初的交換是以物易物,當商業的發展使物物交換變得困難時,就有必要發明一些既方便使用,又能安全運輸,在各種場合都能讓人們達成交易的東西。

亞里斯多德

金屬,特別是金、銀等貴金屬,恰好符合這些要求。因此,通過所有人達成共識,貴金屬被用作一般的價值標準和交換的計量單位。可以說,亞里斯多德對金錢和貨幣的看法,基本上與現代經濟學一致,我們甚至可以說,他賦予了貨幣最早的完整概念。

哲學家們著眼於金錢的屬性和概念,大多贊成金錢對社會發展的促進作用,他們沒有意氣用事詛咒金錢帶來的道德困境。而文學家們與哲學家相反,他們站在感情層面,對金錢進行了無情的批判。

持否定態度

在古希臘,對金錢持否定態度的人不少,他們感情豐富,嫉惡如仇,看不慣金錢對人們的腐蝕。比如,公元前6世紀的詩人阿那克裡翁,他用道德的目光審視金錢,斥責它破壞了原本幸福的生活。在詩中他譴責白銀:

為了它,兄弟反目;為了它,親人離散;為了它,戰爭四起;最可怕,為了它,彼此相愛的人又相殺。

三大悲劇作家之一的索福克勒斯也同樣斥責金錢,他用激烈的措辭譴責金錢造成的惡果,他說:「人間再沒有像金錢這樣壞的東西到處遊走,這東西可以毀滅城邦,讓人背井離鄉;把善良的人教壞,使他們走上可恥的不歸路,甚至教人犯下不可饒恕的罪。」

索福克勒斯

詩人和文學家善於觀察社會,他們看到了因金錢而產生的諸多不和諧現象,從他們的文字中,我們既能感受到了金錢對當時社會的衝擊,同時也能感受到因為眷戀金錢,人們的簡樸生活逐漸被腐化,道德追求受到了挑戰。所以,詩人和文學家的憤怒也是事出有因的。

金錢對當時的影響

除了對金錢持正面態度的哲學家以及持否定態度的詩人和文學家,還有不少人對金錢沒有態度,僅僅將其當成工具。

早在公元前6世紀,波斯、色雷斯南部等地區便仿效希臘人,造出了自己的金幣和銀幣,此後,迦太基、腓尼基、馬其頓等地也競相效法。亞歷山大東徵時,又將希臘人的金錢與貨幣經濟向地中海東部和亞洲廣為傳播,於是,在歐洲大陸的南部的文明走廊,貨幣經濟如同隨風飄的蒲公英,四處紮根發芽。

古希臘的貨幣經濟持續了500年左右,到公元前146年,隨著羅馬人的興起與擴張,希臘的經濟走向衰落。羅馬人吞併了亞平寧半島的希臘城邦,然後又控制了希臘本土的諸多城邦,最終完全將希臘置於自己的統治之下。公元前30年,羅馬帝國正式形成,希臘人不被允許繼續鑄幣,他們用起了羅馬的金錢,開始了羅馬化的過程。

不過,徵服者往往也是被徵服者。羅馬人雖然禁止了希臘的金錢,但自己的金錢卻完全模仿希臘。羅馬錢幣上有統治者的頭像,這是希臘人的首創;羅馬錢幣上的各種紋飾,幾乎完全照搬希臘。最重要的一點,在羅馬人拉丁語的著作中,所有關於金錢和貿易的名詞,幾乎都來自於希臘。我們可以說,羅馬的貨幣就是希臘貨幣的精神繼承者。

恩格斯曾經評價希臘的貨幣經濟:「他們(在貨幣經濟上)也和在其它領域一樣,表現出同樣的天才和創造。所以他們的見解與理論,自然而然地成為現代理論的出發點。」

實事求是地說,古希臘人對於金錢和貨幣經濟的看法,確實有超前性和獨創性,不管哲學家認為金錢挺好,還是文學家認為金錢不好,抑或羅馬人完全照搬古希臘的貨幣制度,都從側面說明了古希臘發達的經濟水平。

參考資料:

《古希臘史》塞爾格葉夫

《安提戈涅》索福克勒斯

相關焦點

  • 古希臘哲學家:智者派
    智者派的思想和社會淵源到了公元前約450年,古希臘的哲學思想可以說到了一個拐點。面對著150年的哲學傳統,不同哲學家對世界本質和運行方式這一問題的回答可以說迥然不同,有時甚至針鋒相對。似乎沒有什麼理由能讓人相信一種思想比另一種更正確,而相互矛盾的觀點又互不相容。這種情況下,古希臘哲學家又一次表現出了一種偉大的思想特質。
  • 古希臘時期的女性哲學家
    我們連最著名的古希臘時代女性哲學家的思想也知之甚少,還有可能探索她們的思想嗎?此外,即使是希帕提亞這樣知名的哲學家,我們甚至沒有歷史文獻可證明其哲學論述確實出自女性。雖然《美涅克塞努篇》現在很少被人閱讀,但在古典時期它受到高度重視,阿斯帕西亞的演講經常在雅典舉行的儀式上宣讀。那我們應該相信柏拉圖多少呢?他是否精確地描述這兩位女性的思想?人們過去認為柏拉圖對歷史人物的描述都很準確,例如普羅達哥拉斯(Protagoras)在同名對話錄的言論或蘇格拉底的辯論,被視為柏拉圖敘述兩位哲人所說所想的鐵證。
  • 最早的古希臘哲學家(七):原子論者
    前幾期,我們為大家介紹了圍繞「變化是否存在」這一課題展開爭論的古希臘早期哲學家。赫拉克利特主張萬事萬物永遠處於流動變化之中。以巴門尼德、芝諾等為代表的埃利亞學派則持完全對立的觀點,主張變化根本不存在,也不可能存在。上次我們說到,恩培多克勒和阿那克薩戈拉在此問題上持一種居間的調和立場,今天我們要介紹的原子論者,在這點上也與他們類似。他們都認為,世界本質上是由某些永恆不變的微粒構成的。
  • 《蘇菲的世界》:古希臘哲學家們的「永恆」之光
    01 有理想在的地方,地獄就是天堂;有希望在的地方,痛苦也成歡樂 ——Plato(柏拉圖)#西方哲學#大家好,今天筆者給大家分享《蘇菲的世界》當中關於古希臘哲學家對永恆的追求。認識到自己的無知便可以清晰地認識審視自己,而認清自己,是成為「人」最重要的開端。哲學就是思考和批判。這是很多哲學家都認可的觀點,包括柏拉圖,亞里斯多德等等。關於哲學的定義本就是一門學問,每一個哲學家對此都有不同的解釋,因為哲學的定義千差萬別,有哲學家認為:日常生活就是哲學。
  • 最早的古希臘哲學家(一):米利都學派
    上次我們一起探討了希臘古典文明的形成,和它如何孕育了西方最早的哲學——古希臘哲學。今天,我們就一起走近古希臘最早的一批哲學家——米利都學派。古希臘哲學誕生於與雅典隔愛琴海相望的港口城市米利都,它坐落於小亞細亞伊奧尼亞地區的西海岸。公元前六世紀至五世紀,作為古希臘殖民地最發達的城邦之一,米利都已是一個富庶繁榮的商業城市,海洋貿易發達,來自各地的思想匯聚。
  • 十大著名哲學家,經典名言
    本期給大家推薦了十個著名的哲學家,我 ,分別挑選了幾個比較好的哲學名句。1.約翰.洛克1632—1704,英國哲學家1.你擔心什麼,什麼就控制你。2.黑格爾1770—1831,德國哲學家1.一個志在有大成就的人,他必須如歌德所說,知道限制自己。反之,什麼事都想做的人,其實什麼事都不能做,而終歸於失敗。2.只有那些躺在坑裡從不仰望高空的人,才不會再掉進坑裡。
  • 為什麼黑格爾認為,孔子算不上哲學家,真正的哲學家是老子?
    在西方,不少哲學家對老子和莊子的興趣普遍大於孔子,對老、莊的評價也普遍高於孔子。這種情況可以追溯到黑格爾。甚至將老子思想與古希臘哲學相比較,承認它們之間存在共同之處:《老子》書中「說到了某種普遍的東西,也有點像我們在西方哲學開始時那樣的情形」。以後的一些西方哲學家,也持有類似的看法。
  • 古希臘人認為德爾斐是世界的中心,是所有古希臘城邦共同的聖地
    古希臘人認為德爾斐是世界的中心,是所有古希臘城邦共同的聖地德爾斐遺址在古希臘神話中,有這樣一個神奇而美妙的故事。天神宙斯讓兩隻老鷹從世界的兩端相向而飛,它們相遇的地方就將是世界的中心。最終這兩隻老鷹在山巒疊翠的德爾斐相遇,於是德爾斐便成了世界的中心,也被稱為「世界的肚臍」。
  • 古希臘智者們的81則經典哲理語錄,受益匪淺!
    、哲學家、教育家、公民陪審員,他和他的學生柏拉圖,以及柏拉圖的學生亞里斯多德被並稱為"古希臘三賢",更被後人廣泛地認為是西方哲學的奠基者。8、好的婚姻僅給你帶來幸福,不好的婚姻則可使你成為一位哲學家。9、逆境是磨練人的最高學府。10、每個人身上都有太陽,主要是如何讓它發光。11、這個世界上有兩種人,一種是快樂的豬,一種是痛苦的人。做痛苦的人,不做快樂的豬。12、美是上帝的微笑,音樂是上帝的聲。13、活著不是目的,好好活著才是。
  • 神奇的古希臘文明
    之所以說勉強能看是因為翻譯的太生硬,只能硬著頭皮去讀,但依然要感謝翻譯的老師,因為起碼還有的看,我們不能強求翻譯的老師都是文學家,尤其是天文學方向的老師。如果去研究天文學歷史,不得不說的是古希臘,因為現在的星座起源於它,很多可考證的天文著作也是古希臘的,自然天文學家也非常多。
  • 古代歐洲人為何瘋狂痴迷中國文化?古希臘人認為中國人是神族
    接下來小編就帶大家看看古代歐洲人是如何痴迷中國文化的。在公元前五世紀,古希臘人給中國取了一個優美的名字,叫「賽裡斯國」(Seres),即產絲之國的意思。古希臘人對中國極度崇拜,他們認為遠在東方的中國是一個天堂般美好的國度,賽裡斯人「身體高大近20英尺,過於常人,紅髮碧眼,聲音洪亮,壽命超過200歲。」。在他們想像裡,中國人簡直就是神族一般。
  • 德爾菲到底有什麼魅力,為什麼古希臘人認為它是世界中心?
    古希臘世界地圖從希臘半島向西穿越整個地中海,到達直布羅陀海峽,再往西就是茫茫的大西洋,因此這裡被認為是世界西盡頭。而如果往東進入亞洲,穿越伊朗高原後抵達帕米爾高原,這裡終年積雪、陡峭難行,被認為是世界東盡頭。至於北邊的歐洲腹地是苦寒蠻荒之地,南邊的非洲則有一望無際的撒哈拉大沙漠。這麼看來,希臘倒真像是在世界的中心。其實也不怪希臘人會這麼想,當時交通條件有限,古人所認知的世界遠比真實世界小得多,古希臘人生活在地中海,所認識的世界自然也是在地中海附近。
  • 人類史上很偉大的五大哲學家,孔老夫子排第二,他卻排第一?
    哲學教會我們看待事物的方式,不偏執、不片面。今天為大家盤點一份來自英國的哲學家排行榜。當然哲學家遠不止這5人,而在中國人心中,最偉大的哲學家非孔夫子與老夫子莫屬。人類史上很偉大的五大哲學家,孔老夫子排第二,他卻排第一?
  • 古希臘人,把東方的中國看為「神族」,證明古中國輝煌!
    古希臘文明,是歐洲文明的發源地,也是世界五大古文明之一。歐洲人都為古希臘人創造的科技、藝術、文學等燦爛的文明所自豪。那麼,令歐洲人驕傲的古希臘人,又是怎麼看中國呢?據現在留下歷史文獻資料,古希臘人看中國,把中國人當作是不同於人世間的「神族」看待。那些對中國文化崇拜的文字,令中國人看著都不好意思,也令中國人增強民族自信心。一般來說,人們認為中西方文化交流,主要是從西漢的張騫在西域開通「絲綢之路」之後。
  • 哲學家-泰勒斯
    米利都的泰勒斯(希臘語:Θαλῆς ὁ Μιλήσιος,約公元前624年-約公元前546年),又譯為泰利斯,古希臘時期的思想家、科學家、哲學家,希臘最早的哲學學派米利都學派(也稱愛奧尼亞學派)的創始人。
  • 貴陽北站出路到底好不好找?認為不好找的網友佔多數!你們怎麼看
    關於貴陽北站出站找不到路的問題,有的網友認為,出站很容易找到路,看路牌就行。而有的人認為很難找到路,就像走迷宮,而且路牌標註不合理。能找到路的,就說找不到路的人是路痴。關於貴陽北站,給我留言的人中,說路不好找的佔到了百分之八十五以上,說好找的只有少數人。那麼,到底貴陽北站出站到底是容易找到路呢?還是不容易找到路呢?你們怎麼看?以下是網友留言:1. 我70來歲的人,到貴陽北站,進站或出站從未向你們說的一塌糊塗。
  • 歷史上西方哲學家都做過哪些奇葩的事情
    笛卡爾法國哲學家笛卡爾的「我思故我在」可能是哲學研究中被引用最多的思想。他的哲學思考被認為是很多西方哲學的基礎。但他有一個比較奇葩的習慣,那就是喜歡鑽到烤箱中思考問題。第歐根尼第歐根尼是一位古希臘哲學家,犬儒學派的代表人物。
  • 怎樣正確地去看待金錢
    錢可以給人帶來快樂,可以給家人朋友帶來快樂,可以去旅遊全國各地,看各種各樣美麗的風景。可以做善事,做好事,幫助更多需要幫助的人,可以有車有房有想要的東西,在所有人面前有面子,有尊嚴。這時候,錢是好的。錢讓人違背自己的人品與道德,違背自己的良心,做出傷害別人的事情,不顧親情、愛情、友情,為了錢去背叛一切,傷害一切。這時候,錢是壞的。所以,我們要正確的去認識到錢於一個人真正的意義是什麼,怎麼去看待它,認識它,了解它,把握它,掌控它。我們要成為錢的主人,而不是它的奴隸。
  • 從《理想國》看古希臘文化
    《理想國》是古希臘哲學家柏拉圖創作的哲學對話題著作,全書共10卷,是柏拉圖的哲學思想的概括和總結。柏拉圖(約公元前427年-公元前347年),古希臘雅典人,奴隸主貴族家庭出身,是西方文化偉大的哲學家和思想家之一,也是古希臘偉大的教育家和數學家,「希臘三賢」之一。
  • 田慶豐評《古希臘人》︱解讀古希臘文明的精神密碼
    鴉片戰爭以來,關乎我們當下生存發展的諸多重大問題,似乎總有古希臘的魅影縈繞其中,不斷有真誠的學者投入極大的精力研究、解釋古希臘的方方面面,更有人認為「西方關於希臘的所有歷史資料都存在重大的可疑性」。對中西方古文明的閱讀、研究和解釋不是故紙堆裡的學問,而是直指當下的「義理」,與時代精神的構建密切相關。從個人心靈成長的角度看,對古文明的閱讀、理解的程度決定著一個人看待世界的目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