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希臘時期的女性哲學家

2020-12-17 獨視角

2009年電影《風暴佳人》(Agora)改編自天文學家、柏拉圖主義哲學家希帕提亞(Hypatia)的故事,她是當時德高望重、博學多聞的異教貴族,最後卻在亞歷山大港被一群基督暴徒謀殺。儘管劇情偶爾略顯誇大,但它揭示了一個重要的事實:科學或哲學領域並非完全由男性主導。這與大學課程教材呈現的相反。

很少哲學系學生有機會思考或閱讀古代女性哲學家著作,安妮康威(Anne Conway)、瑪格麗特卡文迪什(Margaret Cavendish)、沙特萊侯爵夫人(milie du Chtelet)等近代女性哲學家的作品正以緩慢速度納入課程中,那為什麼會沒有希帕提亞呢?主要原因在於,我們沒有留存下她的任何哲學著作。

我們連最著名的古希臘時代女性哲學家的思想也知之甚少,還有可能探索她們的思想嗎?此外,即使是希帕提亞這樣知名的哲學家,我們甚至沒有歷史文獻可證明其哲學論述確實出自女性。

學者只能從畢達哥拉斯學派和柏拉圖學派的傳統作品尋找蛛絲馬跡:古典時代晚期的彙編包含一系列女性哲學家提供道德建議的言論,還有一份檔案宣稱保存了柏拉圖母親珀克裡提俄涅(Perictione)的思想,但就像學者安妮特惠津加(Annette Huizinga)所說,這些文件的真實性有待商榷。值得一提的是,據說從語言學角度判斷,畢達哥拉斯學派的文獻似乎都是在之後的幾個世紀才寫成。

因此,令人沮喪的是這些古老的哲學思想很可能完全由男性書寫,不過這不是最後的結論,因為其中一些男性提供了女性哲學家思想的實質性描述。最著名的例子為狄奧提瑪(Diotima,亦譯「第俄提瑪」),她在柏拉圖討論愛的本質《會飲篇》(Symposium)中發表了精彩演講。儘管沒有能證明狄奧提瑪是否真實存在過的獨立證據,但從柏拉圖對她的生平細節描述表明很可能真有其人。

鮮為人知的則有柏拉圖記載一篇紀念雅典陣亡士兵的長篇葬禮辭《美涅克塞努篇》(Menexenus)中的阿斯帕西亞(Aspasia),阿斯帕西亞確定是真實存在的女性,她與雅典政治家伯裡克利的關係密切,也在其他古代文獻中被提及。雖然《美涅克塞努篇》現在很少被人閱讀,但在古典時期它受到高度重視,阿斯帕西亞的演講經常在雅典舉行的儀式上宣讀。

那我們應該相信柏拉圖多少呢?他是否精確地描述這兩位女性的思想?人們過去認為柏拉圖對歷史人物的描述都很準確,例如普羅達哥拉斯(Protagoras)在同名對話錄的言論或蘇格拉底的辯論,被視為柏拉圖敘述兩位哲人所說所想的鐵證。但這種觀點現在已經過時且站不住腳,因為把柏拉圖的對話錄當成特定人物的真實言論或思想論據並不可靠,好比我們不會把莎士比亞歷史劇裡的亨利國王言論當真。

因此,關於柏拉圖對狄奧提瑪和阿斯帕西亞的描述,我們應該問的問題是:為什麼他會在這些對話錄裡,選擇採用女性發言者的言論?

最有可能的解釋是,這些文字想讓人誤以為是女性哲學家所提出的道德建議。惠津加提到,古代哲學家最關切家庭倫理問題,當他們在討論怎麼處不忠的丈夫(要有耐心和毅力)、如何養育孩子(要有堅定的決心)或如何對待家庭僕人(要有紀律但溫和)時,便以女性哲學家為名發表言論。這為女性知識分子在古希臘文化中所扮演的角色提供線索,自然假定她們的思想與家庭有關。

柏拉圖利用了這種性別期望,但沒有完全顛覆它。他所描述的狄奧提瑪思想從養育子女視為追尋永生起頭,接著又提出哲學可能是這種渴望的最高表現形式,其目標是「在美之中養育」,意味著柏拉圖式的美。

阿斯帕西亞在《美涅克塞努篇》的演說伴隨軍事背景,乍看之下超出了家庭生活的範圍,但演講核心仍圍繞在家庭。阿斯帕西亞鼓勵雅典人將彼此視為同一個母親養育的兄弟姐妹,即阿提卡這塊土地的子女。理論家莎拉蒙諾遜(Sara Monoson)也提出了類似觀點,她認為柏拉圖利用阿斯帕西亞提醒,提出忠誠的公民與城邦之間的情愛關係:他們應該「日復一日地凝視城邦力量,然後成為她的愛人」。

柏拉圖對女性的描述運用了古希臘社會對性別與關係的常見概念,但通常目的是提出一些跟女性本身無關的思想:狄奧提瑪在《會飲篇》的演講聚焦在哲學本質和目的;阿斯帕西亞在《美涅克塞努篇》的演講旨在教導人們把公民與城邦視為家庭或情愛關係。

受過教育且懂得思考的古希臘女性哲學家,她們真的存在過。

然而,如果我們將目光轉向古典時代晚期,女性在古代哲學界的地位變得大不相同。特別是男性基督教作家將女性描寫為成熟的哲學家,而不是單純把女性與家庭連結。最好的兩個例子是希波的奧古斯丁,他在公元五世紀左右用拉丁語寫作,以及尼撒的貴格利,他比前者早一至兩代以希臘語寫作,兩人皆推崇有智慧的女性家族成員。奧古斯丁的對象是莫妮卡(Monica),她的耐心與虔誠影響並幫助他皈依基督信仰,作為對話者出現在奧古斯丁早期的哲學著作中。

尼撒的貴格利則為我們呈現了古希臘和古羅馬時代的女性哲學家形象。貴格利寫了兩部關於姊姊馬克麗娜(Macrina)的作品,一部是對其一生的記述,圍繞在她的宗教使命與偶爾的奇蹟遭遇:另一部是受柏拉圖《斐多篇》(Phaedo)啟發的對話,《斐多篇》描述蘇格拉底在生命的最後時刻探討了靈魂的不朽。在貴格利的著作中,記錄了馬克麗娜在臨終前與貴格利的對話,她在貴格利悲痛欲絕的情緒狀態下顯得特別平靜,並為靈魂的不朽提出一系列的論據。

馬克麗娜的理性是對貴格利缺乏決心的譴責,並在女性被認為更情緒化的古代環境下,她的理性顯得更有力量。一些解讀認為貴格利對馬克麗娜的刻畫使她更有男子氣概,但維爾納哈裡森(Verna Harrison)和漢斯波爾斯瑪(Hans Boersma)兩位學者的觀點則認為,貴格利的思想更接近於「人類應渴望完全超越性別之分,並在過程中更貼近上帝」。

這一點在關於靈魂的爭論(佔據對話的大部分篇幅)中得到呼應。對馬克麗娜來說,人類靈魂的不朽首先從我們與上帝的相似來證明,體現在靈魂之於身體的純粹理性與優越性。對馬克麗娜和貴格利來說,人類是在肉體層面上被性別化,而非無形理性的靈魂層面。正如貴格利在另一部作品所說,上帝本身並不是一個真正的「自我」,因為上帝的非物質性意味著「他」既非男性也非女性。簡而言之,男性和女性具有同等的理性辯論能力,因兩性都擁有不朽的靈魂。

貴格利與馬克麗娜的對話顯示,受過教育且懂得思考的古代女性哲學家真的存在過,而且男性哲學家也與她們一起進行哲學思辨。

相關文章:

人類歷史上的第一位傑出的女哲學家,她在哲學的星空中墜落

女人為什麼不適合搞哲學?

提出柏拉圖式愛情的女哲學家︰第俄提瑪

相關焦點

  • 古希臘哲學家:智者派
    此前的幾期,我們為大家介紹了古希臘最早的一批哲學家。他們的時代通常被稱為前蘇格拉底時期,代表了整個西方哲學的肇始。上次我們講到,這一時期又被稱為「宇宙論時期」。最早的哲學家們可謂開門見山地提出了哲學的核心問題——世界的本質。他們最偉大的貢獻不在於對這個問題的答案,而恰恰在於問題的提出,和他們試圖擺脫神話和模糊的方式、以理性論證的方式獨立探究這一問題的哲學精神。
  • 最早的古希臘哲學家(七):原子論者
    前幾期,我們為大家介紹了圍繞「變化是否存在」這一課題展開爭論的古希臘早期哲學家。赫拉克利特主張萬事萬物永遠處於流動變化之中。以巴門尼德、芝諾等為代表的埃利亞學派則持完全對立的觀點,主張變化根本不存在,也不可能存在。上次我們說到,恩培多克勒和阿那克薩戈拉在此問題上持一種居間的調和立場,今天我們要介紹的原子論者,在這點上也與他們類似。他們都認為,世界本質上是由某些永恆不變的微粒構成的。
  • 最早的古希臘哲學家(一):米利都學派
    上次我們一起探討了希臘古典文明的形成,和它如何孕育了西方最早的哲學——古希臘哲學。今天,我們就一起走近古希臘最早的一批哲學家——米利都學派。古希臘哲學誕生於與雅典隔愛琴海相望的港口城市米利都,它坐落於小亞細亞伊奧尼亞地區的西海岸。公元前六世紀至五世紀,作為古希臘殖民地最發達的城邦之一,米利都已是一個富庶繁榮的商業城市,海洋貿易發達,來自各地的思想匯聚。
  • 古希臘時期的教育人物及思想
    古希臘時期的教育人物及思想古希臘時期誕生了眾多輝煌的思想成就,其主要代表為古希臘三哲。在教師招聘考試中,在各地區的考試內容中均有涉及此部分內容。主要考察內容為人物與代表觀點中的對應以及人物的地位,考試形式主要為客觀題,單選,多選,判斷。因此,在各位考生備考時,可以按照人物的順序對相關考點進行整理,重點把握。
  • 古希臘時期高級妓女們的特殊社會屬性
    ——柏拉圖 在古希臘文明發展到一定階段之時,相關的娛樂活動也應運而生,而在這些公眾娛樂之中,高級妓女對於男性公民的娛樂性是最高的。在古希臘時期,由於環境的影響以及思想觀念的變化,當時的人們對於高級妓女這一職業表現出了截然相反的態度。
  • 古希臘時期,女性得不到應有的尊重和平等,甚至幾乎都沒有人權
    然而,在古希臘社會中,雖然人們總是在歌頌和稱讚這一時期的各種民主制度和宗教觀念,哲學思想,甚至還有一些法律和法典都被後世稱為經典和"先驅"。 實際上古希臘社會中女性的地位並不如其所宣揚的那麼"民主",在古希臘社會中那些被視為社會"禍水"的女性們,究竟遭受了怎樣的苦難呢?
  • 《蘇菲的世界》:古希臘哲學家們的「永恆」之光
    01 有理想在的地方,地獄就是天堂;有希望在的地方,痛苦也成歡樂 ——Plato(柏拉圖)#西方哲學#大家好,今天筆者給大家分享《蘇菲的世界》當中關於古希臘哲學家對永恆的追求。同樣在古希臘的城邦當中,哲學同樣是賢人們的最高追求,蘇格拉底曾說:「沒有經過反思的人生是毫無意義的」,可見哲學在古希臘城邦生活中對個人的影響之大。我們可以先談一下對於哲學的認識什麼才算是哲學?大家也可以先思考一下,看看下面三則定義有沒有你喜歡的哲學解釋哲學是系統化理論化的世界觀,對自然,社會,思維知識的概括和總結。
  • 古希臘時期的婦女和兒童
    古希臘有重男輕女的思想,因為男性可以繼承家產,而女性只是家庭的附庸,她們不能擁有任何財產,沒有經濟的自主權。在富裕家庭,女性甚至連和丈夫的親密接觸都被視為禁忌,她們生活在樓上自己的屋子裡,和丈夫分開居住。結婚後,婦女在出入方面稍微放鬆了點,她能夠看望女性朋友,或者邀請她們來訪,不過還是不允許單獨出門,尤其是富貴人家的女性。如果有必要出門,她們必須在男性親屬的護送下,有時還要戴上面紗。貧窮人家的女人相對自由一些,為了維持生計,她們不得不拋頭露面。
  • 古希臘人怎麼看待金錢?哲學家認為好,文學家認為不好
    古希臘商業發達,在地中海四處做買賣,換句話說,古希臘人很有錢。有錢不一定愛錢,沒錢不一定恨錢。關於對錢的看法,古希臘人分為兩派,一批持正面態度,這些人以哲學家為主;另一批持否定態度,這些人以文學家為主。
  • 20世紀歐洲時期,古希臘文化的三個時期的歷史,以及帶來的影響
    這一段時期形成了兩個最大的城邦,一個雅典,一個是斯巴達。其他還有很多小城邦,我們現在主要看到的是雅典和斯巴達,一個實行民主,一個實行專制。第二個時期是公元前700年公元前400年,這段時期是希臘文明的輝煌時期,希臘文明走向成熟,出了很多像伯裡克利這樣傑出的人,哲學家如柏拉圖,這一個時期最重要的是哲學的發展。在伯裡克利之後,雅典的文明進一步的發展、繁榮。
  • 西方哲學家簡介及哲學發展系譜圖
    泰勒斯(Thales,約前624-約前547,古希臘第一個哲學家,米利都學派創始人) 阿那克西曼德(Anaximandros,約前610-前546,古希臘米利都學派唯物主義哲學家) 阿那克西美尼(Anaximenes,約前588-約前525,古希臘米利都學派唯物主義哲學家
  • 古希臘時期的18個哲學流派
    學習哲學就是練習自殺——克爾凱郭爾古希臘·羅馬·中世紀時期18個哲學流派▼地處於小亞細亞的伊奧尼亞地區是中東與希臘的交通要衝,東西方的文化開始在這裡交匯第一批哲學家在米利都形成學派,愛菲斯的赫拉克利特則是一個獨立的思想家。因為它們都處於伊奧尼亞地區,哲學史上習慣於將其合成為伊奧尼亞學派。但要注意的是,這兩地的哲學家在歷史上其實並沒有實際的聯繫。米利都學派是古希臘的第一個哲學派別,相傳為泰勒斯於公元前7世紀末至6世紀所創立。米利都學派主要包括三位哲學家:泰勒斯、阿那克西曼德和阿那克西美尼。
  • 哲學家-泰勒斯
    米利都的泰勒斯(希臘語:Θαλῆς ὁ Μιλήσιος,約公元前624年-約公元前546年),又譯為泰利斯,古希臘時期的思想家、科學家、哲學家,希臘最早的哲學學派米利都學派(也稱愛奧尼亞學派)的創始人。
  • 十位偉大的女性哲學家!
    女神節你需要了解的10位偉大女性哲學家女人的眼睛總是比較敏銳的,哪怕是對世上的壞事全然無知的最老實的女人有時也會突然閃現出驚人的睿智。——阿爾豐斯·都德歷史上大部分開天闢地的哲學家都是男人,而且哲學通常是一個男性類型。
  • 淺析古希臘時期「言論自由」
    摘 要:西方國家言論自由的產生有賴於古希臘城邦民主政治制度的發展,這種制度下呈現出的思想和言論自由是古希臘人對人類文明的一個極大貢獻。那麼,從不同的側面論述古希臘時期「言論自由」的背景、內涵,分析特定時期「言論自由」的局限性和歷史與現代意義具有一定的研究價值。
  • 古希臘城邦制度下的一夫一妻制:男女分工明確,女性仍需負重前行
    引言古希臘時期最典型的特徵就是實行城邦制度和奴隸制度,在這兩種制度的結合實施下,男性和女性的社會地位截然不同,不僅因為性別上的差異,還有分工和身份上的差異。古希臘的婚姻也是非常講究男女雙方的背景和社會地位,男方在接受女方之前都會看她的身份地位和她所來自的城邦。
  • 為什麼古希臘奧運會,禁止已婚女性進入觀看,違者會被處死
    像這種全民參與的盛事,應該是參加的人越多越好,男女老少都不限制,但是在古希臘時期,奧運會卻是禁止已婚女性觀看的,她們連進入賽場的資格都沒有,如果有人偷偷跑進來觀看,就會被抓起來處以極刑。聽上去很不可思議吧,就是看個比賽,怎麼就要殺頭了呢?很多人不明白為什麼,其實,這跟當時古希臘社會風氣有關。
  • 古希臘文明——希臘化時期
    從亞歷山大去世(公元前334年)到羅馬人徵服希臘語世界(公元前1世紀)之間的時期,被稱為「希臘化時期」。
  • 古希臘:西方文明的搖籃
    古希臘文化是西方文化的搖籃。古希臘地圖古希臘文化的重要性1、直接影響西方人的生活方式和思維方式。2、西方各語言中有許多詞彙,尤其是學術詞彙與文化詞彙來自於古希臘語。3、西方的許多哲學思想產生於古希臘。如亞里斯多德、柏拉圖等著名哲學家的哲學思想。4、今天所用的許多科學知識也來源於古希臘。5、西方人的審美情趣,完全受到古希臘文學藝術的影響。古希臘文化與古羅馬文化統稱為古典文化。
  • 古希臘風俗,送葬者只能是女性,其理由令人憤怒
    為什麼古希臘陶器紋飾中參加葬禮者都是女性?它背後反映了怎樣的社會風俗?今天,我們就來說說「古希臘葬禮中的女人」這個話題。(上圖:交際酒會上的男人們,表現了古希臘男子飲酒作樂的場面)古希臘的家庭通常包括祖孫三代人:男性戶主和他的妻子以及孩子、他的父母以及家奴。男性戶主為一家之長,擁有各種問題的決定權。比如,新生兒有生理缺陷時決定是否將其養育成人,或者生下女兒時決定是否遺棄等。古希臘的女性在家庭中僅為從屬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