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希臘文明——希臘化時期

2021-02-08 紅樹林的藝世界


從亞歷山大去世(公元前334年)到羅馬人徵服希臘語世界(公元前1世紀)之間的時期,被稱為「希臘化時期」。

希臘化時期的文明中心遷移至歐亞大陸交界處和兩河流域的新興城邦。


公元前130年 希臘化地區地圖

這些新興邦域以希臘與土耳其之間海域的羅得島、埃及的亞歷山大裡亞、敘利亞的安條克和小亞細亞的帕加馬為代表。




----





建築

 帕加馬宙斯祭壇全景  約建於公元前175-前150年  大理石  現收藏於德國柏林城市博物館


帕加馬大祭壇東中楣(巨人與雅典娜)  約建於公元前175-前150年  大理石  現收藏於德國柏林城市博物館

希臘化時代最為壯觀的建築可能是帕加馬的宙斯大祭壇,該祭壇是為紀念帕加馬國王攸美尼斯二世戰勝高盧人而於公元前180年前後建造的。浮雕的內容主要是描繪希臘神話中眾神與巨人之間的戰爭。






----




雕塑

希臘化時期的雕塑家越來越多地增加了對寫實主義的追逐。情感、動作、空間等等這些在此之前的雕塑中不被強調的因素,現在依據主題的需要而被加以真實描述。

在希臘本土,雕刻藝術繼承了古典時期的雕刻風格,仍然追求理想美的視覺訴求。

《米洛島的維納斯》 約公元前150-前100年  大理石  

該雕像形象端莊,容貌秀麗,身材豐盈,表情嫻靜,充分體現了希臘化時期雕塑的最高水平。一方面它沿襲了古希臘雕塑藝術的理想化傳統,另一方面又在體態、細節和空間感等方面表達出作者對女性雕塑的新探索。殘缺的雙臂似乎並未給人們帶來對於整件雕像不完美的觀感,相反,這種殘缺似乎更增加了觀賞者對它意猶未盡的美好想像。


《薩摩色雷斯的勝利女神》  約公元前180年  大理石

在這件雕像中,勝利女神被塑造成一位身材壯碩、體態豐腴並充滿著運動感的形象,流動的衣褶與展開的雙翼似乎都預示著這位女神即將迎風飛起,充滿了動感與力量的生機勃勃。

這座雕像體現的不僅是希臘人對於勝利女神的崇拜和對高度理想化的視覺藝術的追求,也表現出希臘雕塑開始朝向浪漫主義和巴洛克風格的潮流前進。



----



託勒密王朝統治的埃及以及敘利亞等地區,較少受到社會變動的影響,因此在接受希臘化影響的同時,也保留了相當多的自身文化特點,形成更加具有世俗性的雕刻風格。


《厄洛斯與普緒克》羅馬複製品   原作為大理石雕像,作於公元前150-前100年

厄洛斯即愛神丘比特,普緒克 (Psyche)是厄洛斯的戀人和妻子。

為了迎合市民階層的需要,以厄洛斯為題材的有色情意味的雕塑開始流行,

這件雕塑中,厄洛斯和普緒克被塑造成稚氣未脫的純情少男少女,兩個人用擁抱和親吻的動作表達著性與青春的萌動。用少年人的情愛來表達成人的感官訴

求,既擁有完美的塑造手法和古典美,又展現出完全不同的肉慾世界。



----




帕加馬的阿塔利亞王朝是典型的希臘化時代興盛起來的小亞細亞王國,而帕加馬的建築和雕塑都明顯受到希臘人的影響。


《自殺的高盧人》複製品  約公元前220年雕像  大理石

這件雕像將高盧人刻畫成一位悲劇性的英雄,為了不讓妻子落入敵人之手,他親自殺死了妻子。

在生與死、靜與動、跪與站的對比中,強烈的悲愴感凝固於這充滿戲劇性的瞬間,體現了希臘化時代的巴洛克之風。



----



另一組羅得島的群雕也明顯地體現了這種巴洛克風格。


《拉奧孔》約公元前一世紀 大理石

特洛伊祭司拉奧孔由於警告特洛伊人防範木馬,而觸怒了庇護希臘人的雅典娜,雅典娜派出兩條巨蛇將拉奧孔和他的兩個兒子纏死了。

這組雕塑中,拉奧孔和兩個兒子扭曲的肌肉筋絡和痛苦的面部表情都被表現

得淋漓盡致,金字塔型穩定而富於變化的構圖,既突出了拉奧孔這個主要人物的悲劇形象,又由左右兩個兒子與蛇的搏鬥交纏傳達出劇烈的動態感。



----



與巴洛克之風並行發展的是以生動鮮活的日常生活和古怪幽默的神怪為主題的雕塑。


《抱鵝的少年》複製品 原作為波厄多斯在約公元前200年創作的大理石人物雕塑

這類雕塑很可能是由一對感謝神明治癒了他們孩子的父母敬獻給醫藥之神阿斯克勒庇奧斯神廟的禮物。這種將神與人互相映照的題材是希臘化時期特別受歡迎的雕塑主題。



----




在希臘化後期,亦有一股明顯的古典主義復歸之風侵襲到雕塑當中。

《休息的拳擊手》約作於公元前100-前50年  青銅

受傷的鼻子、流血的傷口等都極其寫實地表現了人物的身份,從他坐著的姿勢、捲曲的頭髮和濃密的鬍鬚都可與古典時期的雕塑風格進行一一對照。

這件雕塑沒有刻畫太多的面部表情,反映出不屈不撓的內在決心,巴洛克的希臘化風格依然存在,但更多的是對古典時期雕塑理念的再次回應。




----





希臘化時代的結束並不意味著希臘藝術的終結。羅馬人徵服了希臘,但自身卻完全被希臘文化所徵服。羅馬人吸納希臘藝術的精髓,大量仿製希臘原作精品,沿用希臘建築形式對城市進行改造,它自身的強大又帶動了新一輪對於希臘藝術的追求。


有關古希臘的美術介紹暫時到這裡了,大家可以去看看汪瑞的探尋古希臘藝術的四篇文章,寫的很詳細,我公眾號的大部分內容也取自這四篇文章。



參考文獻

汪瑞.探尋古希臘藝術四[J].域外經典.2013(2):146-153



 

相關焦點

  • 古希臘:西方文明的搖籃
    古希臘人在哲學思想、政治制度、文學、建築、科學等諸多方面有很深的造詣。古希臘人憑藉不出世的才幹締造了希臘奇蹟,為人類建造了精神家園,成為整個西方文明的精神源泉。古希臘文化作為古典文化的代表,在西方乃至世界都佔有極其重要的地位。
  • 古希臘文明——古典時期
    ——文明的黃金時代在古風時期結束後,隨著希臘在公元前480年取得希波戰爭的勝利,希臘邁進了國家政治、經濟、文化最繁榮的時期,也就是通常我們所說的黃金時代。一、過渡時期過渡時期雖然保留了古風時期嚴肅而生硬的程式化風格,但藝術家們依舊孜孜不倦地創造新的風格。
  • 古希臘文明:古希臘的歷史,古希臘人的偉大貢獻
    2500年前,古希臘人締造了一個對後世影響深遠的偉大文明。在公元前500年到公元前336年間,希臘文明達到巔峰,這一時段被譽為「古典時代」。希臘人創立了科學、哲學、戲劇和政治學,希臘人還將字母帶到了歐洲。直到今天,希臘的神話仍在傳誦。希臘有偉大的藝術家和建築家。
  • 透過《古希臘文明的光芒》追尋古希臘的璀璨文化
    一、古希臘的歷史發展進程在本書中所看到的希臘歷史並不是我們通常理解的歷史,而是從文明角度出發,從古希臘文明的產生一直到結束,這一段時期的歷史脈絡進行了梳理。但是這一時期跨度很大,所以並不影響我們對古希臘歷史能有一個概括性了解。
  • 古希臘與古羅馬之間的過渡期——希臘化時代三百年
    ,稍後,兩河流域文明開始。古希臘是古代五大文明中的最後一個,前800年到前336年,延續近五百年。前336年,希臘外圍的馬其頓崛起,馬其頓王國升級為亞歷山大帝國。希臘化時期,自亞歷山大大帝去世的前323年開始,至前30年埃及的託勒密王國被羅馬共和國徵服為止,前後近三百年。基本上,古希臘各城邦,與東方的春秋各城邦相似;希臘化三大國,則與戰國七雄相似;亞歷山大帝國,與秦帝國相似。
  • 古希臘邁錫尼旅遊地黃金時期的文明具體是什麼?
    邁錫尼文明是以伯羅奔尼撒半島邁錫尼城命名的,它是希臘邁錫尼和梯林斯青銅文明的總稱。根據邁錫尼墳墓的不同形式,考古學家將邁錫尼文明分為「豎穴墓王朝時期」和「圓頂墓王朝時期」,前者的跨度從公元前1600年到公元前1500年,後者從公元前1500年到公元前1100年。
  • 古希臘文明是偽造的?不!若沒有希臘人,我們可能連佛像都看不到
    古希臘文明歷史悠久,然而由於經年累月的民族遷徙、社會變亂、政權更迭等原因,導致其在長久的發展過程中佚失了不少證據。加之早期希臘的《荷馬史詩》有濃厚的神話傳說色彩,致使希臘古風時代的許多事情都變得撲朔迷離。故而許多人產生了疑問:古希臘文明是不是偽造的呢?究竟實際上存不存在呢?
  • 古希臘文化的基本面貌,發展的文明
    在長期的發展中,古希臘文化的各種表現形式和精神元素相互作用,其中的哲學和政治文化發揮了重要的作用,對凝練希臘精神、整合希臘文化的思維方式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特別是在古典時代,它們引導著古希臘文化發展的潮流。在本節中主要通過宗教文化和文學藝術這兩個窗口來考察古希臘文化對古希臘政治文化和政治哲學的影響。從歷史過程和概念內涵上看,古希臘文化有廣義與狹義之分。
  • 大眾藝術網:雕塑 · 寫實而理想的人體 —— 古希臘的荷馬時期、古風時期、古典時期和希臘化時期雕塑藝術作品欣賞
    雕刻家著意刻畫自殺時的緊張瞬間,群雕採用各種對比的手法塑造形象,立與垂下、生與死、動與靜、形體的仰與俯、正與側轉,構成了一座三度空間四面觀賞的組合雕塑形式,成為後來廣場雕塑像的範本。從這個天真活潑的幼兒抱著有生命的鵝的情景上,可見雕刻家對生活和人的理解及雕刻技藝的完美高超。
  • 古希臘:西方文明的搖籃
    古希臘人在哲學思想、政治制度、文學、建築、科學等諸多方面有很深的造詣。古希臘人憑藉不出世的才幹締造了希臘奇蹟,為人類建造了精神家園,成為整個西方文明的精神源泉。古希臘文化作為古典文化的代表,在西方乃至世界都佔有極其重要的地位。古希臘文化是西方文化的搖籃。
  • 古希臘:西方文明的搖籃
    古希臘人在哲學思想、政治制度、文學、建築、科學等諸多方面有很深的造詣。古希臘人憑藉不出世的才幹締造了希臘奇蹟,為人類建造了精神家園,成為整個西方文明的精神源泉。古希臘文化作為古典文化的代表,在西方乃至世界都佔有極其重要的地位。
  • 古希臘文明的光芒 : 走近西方文明起源與美之故鄉
    >本書以希臘誕生、崛起、衰落為主線,將人口遷徙、地理、文明、戰爭作為線索,從希臘神話、城邦制度、宗教哲學、悲喜劇等眾多維度一層層撥開古希臘的迷霧,照見上下2000年的文明發展全景,為你展開一幅波瀾壯闊的古希臘歷史畫卷,帶你輕鬆俯瞰古希臘文明之光。
  • 「希臘化」偽史是如何煉成的?
    今天筆者就來扒一扒「希臘化」偽史概念的前生今世,以揭露「希臘化」偽史概念的真面目。古希臘文明是亞非文明派生的子文明「希臘人是從許多最參差不同的民族匯合的發展。在希臘我們所遇見的許多種族當中,我們很難說哪一族是原來的希臘人,哪一族是從遠方移入;因為這裡所說的時期完全屬於非歷史的、曖昧不明的時期。那時候希臘的主要種族是皮拉斯齋人。
  • 希臘化文明、絲綢之路與文明互動
    作者: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希臘化文明與絲綢之路」首席專家、南開大學教授 楊巨平  希臘化文明是在亞歷山大帝國的基礎上形成的一個混合文明,它的出現和形成本身就是希臘古典文明與古代埃及希臘化文明之所以能在消失了近兩千年後重新受到學界的重視,同樣是由於它與當時和其後的東方文明產生了程度不同的聯繫與互動,在這些文明中留下了比較清晰的印記。甚至在地處歐亞大陸東端的中國,希臘化文明的信息和遺產在古代文獻和歷史遺蹟中也依稀可辨。這種具有「全球性」特點的文明互動,顯然與這一時期從中國通向地中海世界的絲綢之路全線貫通有關。帕米爾以東絲路主幹道所通過的地區,恰好是這一文明曾經存在和影響的區域。
  • 古希臘文明與中華文明:素未謀面,卻是似曾相識的故人
    那時候的中國正是東周的尾聲,戰國時代的白熱化階段,中華文明與古希臘文明的唯一一次邂逅的機會就此擦肩而過。希臘的古典文明時期,中國正經歷東周的禮崩樂壞。古希臘文明對西方的意義,歷史學家夏曾佑在《中國古代史》作出類比:「中國之有周人,猶泰西之有希臘。」
  • 古希臘藝術為什麼埃及化?
    古希臘文明幾乎是西方所有文明的起源地。公元前3000年到公元前2000年,愛琴海地區發展出了青銅文明,這一時期的文明被稱為愛琴文明。愛琴文明是古希臘文明的前身。雖然當時的經濟,政治並不是很發達,但愛琴海地區的藝術已經十分繁榮。
  • 解秘古希臘文明:希臘眾神混亂的婚姻關係,南北方神話的文化戰爭
    說起希臘,你會想到什麼?奧運會、愛琴海、神廟……當然,最令人神往的還是神秘的古希臘神話。武漢大學教授趙林在《古希臘文明的光芒》一書中,為我們將「古希臘神話」做了一個總結:古希臘神話是在對神和英雄的崇拜過程中產生的,希臘雕塑中的神像美輪美奐,希臘史詩中的故事瑰麗迷人,充滿審美意蘊,其中不僅展現了武力的較量,也包含著美感與靈性。
  • 古希臘文明的興衰之希臘神話傳說的源流(五)
    古希臘文明的興衰之希臘神話傳說的源流(五)續上期:通過畫面可以看到波賽東往那兒一站手持三叉戟,顯然就是一副人的形體,發達的肌肉矯健的身材,彪悍的身體。同樣女神也是這樣:古希臘叫阿佛洛狄忒而我們現代叫做斷臂的維納斯、
  • 希臘是西方國家嗎?古希臘文明與西方國家是什麼關係?
    希臘被排除在西方文明之外讓我們來看看美國著名學者亨廷敦在其著作中關於希臘的一段話:「希臘不是西方文明的一部分,但它是古典文明的家園,這裡是西方文明的一個重要源泉。解釋一下看起來有些拗口的第一句,這是說希臘不是西方的一部分,而是作為古典文明的家園,對西方文明的產生貢獻了極大的影響。西方含有從希臘傳過來的影響,但希臘自身並非什麼都是西方的。在這一點上,西方人有個專門的詞彙來形容這一類型的影響。不只是希臘,而且包括近東的許多國家。其中包括古希臘民主制度、基督教和腓尼基字母,這些東西統稱為「東方的遺產」。
  • 東西方文明的第一次較量,漢朝的希臘化敵人大宛!
    然而,恰是大宛人「貴女子」這一點卻與古希臘的文明特徵對不上號。古希臘社會儘管崇尚真理與自由,但婦女的地位還不如漢代女性,連個門也不能隨便出的,家庭地位近似於丈夫的財產。以開明著稱的伯裡克利也認為,希臘女人「不出現在公共場所,永遠不為男人所討論,這就是女人最大的美德」。即使在婦女權益提高的希臘化時代,她們的地位也無法望大宛女人之項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