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上墳掃墓這7條忌諱一定要注意,最後一條尤為的重要!

2020-12-25 文化小耗子

1、孕婦不可以上墳

大家都知道,墓地墳地一般都是在野外,荒無人煙陰氣比較濃重,有的墳地甚至在上山,道路崎嶇不平。孕婦本身身體就虛弱,再加上墳地周圍的環境,還有燒紙錢時繚繞的煙霧,這是都是對孕婦和胎兒不利的。所以基本上上墳和掃墓時,家裡老人就告誡孕婦,老老實實在家呆著,不要跟著去湊熱鬧!

2、不能穿大紅大紫的衣服

去墓地上墳或者掃墓,是不能穿大紅或者大紫的衣服去的,小編估計大家也不會穿這樣的衣服去,但是總是有人會不小心忘記,佩戴的飾品和衣服,不經意的穿了紅色,這樣你就需要把紅色的外套脫掉,或者遠遠地在一旁不要參加上墳。當然如果今年是你的本命年,內衣是可以穿紅色的。

紅色的外套

3、千萬不能在墓地照相

大家去墓地掃墓或者上墳,目的是為了祭祀祖先和緬懷過去,並不是去遊山玩水,要帶著敬畏的心情。千萬不要在墳地合影,隨隨便的照相,更不要拍短視頻。因為有人說,拍照很容易拍到一些不可思議的東西,更何況在墳地這種獨特的地方。弄不好會破壞墓地的風水氣場,小的損害個人的運勢,嚴重的甚至影響幾代人!

4、不能在墳地前嬉笑怒罵,更不能辱罵祖先

大家都是懷著沉重和敬畏的心情去給祖先上墳,可能一開始大家還能保持嚴肅,燒完紙後,有些人就開始嘻嘻哈哈,打打鬧鬧,這是非常不好的,墓地是故人的安息之所,吵鬧會打擾陰靈,這是大大的不尊敬,嚴重的可能導致不好的事情發生。在墳前辱罵祖先,這種事情基本不會發生,但是你經過別人的墓地,要是胡亂的品頭論足,報應來了,可怪不了別人。

墳地

5、相鄰的墓地也要燒紙祭拜

大家都知道,在農村,一般墓地有很多的墳墓,基本上都是自己村子的,更多的是本家,所以上墳燒紙的時候,不能單單給自己的祖先燒紙祭拜,相鄰的墳墓也要去燒幾張紙錢,表示尊敬,畢竟是自己先人的鄰居。還有,要是本家祖先得墳墓,你要是不過去燒紙祭祀,回去後要被親戚戳脊梁骨的。

墳地

6、頭髮不要遮擋額頭,上墳當天不要買鞋

大家上墳掃墓的清明節,其實就是鬼節,這天去上墳,女人的髮型很重要,要把劉海紮起來,露出自己的額頭。這是因為額頭是人身體的神燈所在,墓地本身陰氣重,要是把額頭蓋住,可能會遭陰氣入侵。上墳的當天,最好不要去買鞋子,因為鞋同邪,所以有點常識的人,大多不會在上墳當天買鞋子,以免不吉利。

鞋子

7、外人不要參加別人家的掃墓

無論是上墳或者掃墓,都是給自己的祖先祭祀,這個時候外人要參與進了,是大大的不合適。這條是最忌諱的,很容易引麻煩上身,因為不是一家人,身上的氣場不相同,很容破壞氣場,導致陰陽紊亂,更嚴重的是大病一場,一蹶不振。所以千萬要避免這樣的事情發生。有人就該疑惑了,外人怎麼會給自己家上墳呢?其實這樣的事情還不少,有的男女處對象,馬上就要結婚了,以男朋友或女朋友參加上墳掃墓的事情很多,切記,只要是沒有舉辦婚禮,祖先可不會認同你是一家人。要不然幹嘛婚禮後的第二天,幹嘛去上墳呢!

相關焦點

  • 清明節掃墓有什麼講究忌諱 掃墓祭拜上墳時間具體幾點最好
    清明節掃墓有什麼講究忌諱呢?掃墓時間什麼時候最好?清明節掃墓有什麼講究忌諱  1、 清明祭祀就是孝順祖先  清明是即祭祀逝者的一種活動。清明祭祀很重要。在中國或者說在華人眼裡,祭祖是和孝道綁定在一起的。若是不參加祭祖,就是一個不孝順的人,一個忘記祖先的人。
  • 在農村,上墳「添土」要注意這幾條禁忌!
    掃墓的季節即將來臨,不管你身在何處,總會為了先人前往墓地祭拜,以解思念之情,除了滿懷虔誠之心外,上墳時,不少人往往會在墳墓上增添一些新土,意思是為祖先修補房屋,以防墳頭土薄,影響祖業根基。那麼上墳培土時又有哪些禁忌我們要知道呢?
  • 清明上墳禁忌,一定要看!!!
    清明節快來了,清明節是我國重要的傳統節日,具有緬懷先人、禮敬祖宗的重要意義。清明節掃墓是必不可少的,但掃墓也是有一些禁忌和避諱的,要知道有些講究未加注意,就可能帶來不必要的麻煩。下面一起來看看掃墓的七大禁忌吧!
  • 祭祖一定要上墳嗎?祭祖方式有哪幾種?
    掃墓要帶什麼?4、最重要的,帶上紙錢。在中國傳統的認知裡,陰間並不是商業社會,往生者只能依靠在世親人的供奉,送去的錢財。所以給老祖宗送錢送物尤為重要。給老祖宗送去的錢財,最好不要選擇大面值的冥幣,濫發的大面鈔並不值錢。
  • 清明節上墳祭奠祖先要注意什麼!
    祭祀祖先的的時候,就像他們在我們面前一樣,一定要心存敬思。清明掃墓與我們每個人都有關,因為我們都有祖宗、有先人。在時間允許的情況下,我們都應該帶上祭品給先人掃墓。上墳注意事項:孕婦最好避免清明的掃墓活動,這不僅僅是陰氣重的影響。從別的方面來說,清明時節是非常擁擠的,為了胎兒的安全,並不建議孕婦去參加,再者掃墓的氣象和周邊的環境均不利孕婦的健康。此外是女性有例假,也要避免此類活動。
  • 清明節為什麼要掃墓清明節掃墓時間是哪一天 2018清明節哪天上墳好
    清明節為什麼要掃墓?1、 清明祭祀就是孝順祖先清明是即祭祀逝者的一種活動。清明祭祀很重要。在中國或者說在華人眼裡,祭祖是和孝道綁定在一起的。若是不參加祭祖,就是一個不孝順的人,一個忘記祖先的人。
  • 清明節掃墓當日幾點出發最好 上墳步驟要了解
    清明節掃墓當日幾點出發最好 上墳步驟要了解時間:2018-04-05 12:53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清明節掃墓當日幾點出發最好 上墳步驟要了解 清明掃墓想必大家都再熟悉不過,自古流傳下來的傳統祭祀方式如燒紙、燒香、放鞭炮、點蠟燭等來緬懷對逝去親人的思念,那麼掃墓當日幾點出發最好
  • 清明節第二天上墳可以嗎 2019清明節祭祀禁忌與注意事項
    清明節,我們都會返鄉祭祖掃墓。清明節作為中國傳統的節日,有很多禁忌習俗,2019清明節祭祀掃墓注意哪些問題,清明節祭祀掃墓15條禁忌需要牢記於心。1、 清明祭祀就是孝順祖先  清明是即祭祀逝者的一種活動。清明祭祀很重要。在中國或者說在華人眼裡,祭祖是和孝道綁定在一起的。
  • 上墳忌諱帶什麼水果 哪些水果不能帶
    「人有人節,鬼有鬼節」,清明節正是陰陽交泰的時候,屆時祖輩先人將會重返陽間,作為後輩的自然是要掃墓,祭拜的。雖說如今講究文明祭拜,但仍有很多地方會攜帶紙錢、祭品去掃墓。當然了,按陰宅風水的說法,上墳時有幾種水果切忌不能帶,否則恐擾了先人,得不到保佑。清明節上墳忌諱帶什麼水果:如圖上文中四種水果,對於祖輩先人來說,都有不好的意義,如果要帶祭品去祭拜的話,是萬萬不能帶這四種水果的,否則怕是會被祖輩先人怪罪。
  • 16條必知的清明節掃墓禁忌
    但是很多年輕人不太知道這掃墓的一些規矩,今天小編告訴大家這掃墓的16條禁忌。  1、清明祭祀就是孝順祖先  清明是即祭祀逝者的一種活動。清明祭祀很重要。在中國或者說在華人眼裡,祭祖是和孝道綁定在一起的。若是不參加祭祖,就是一個不孝順的人,一個忘記祖先的人。清明拜山指的是掃墓的意思,江南及南方諸多墓園在山上,故稱為拜山。
  • 農村清明掃墓講究「前三後四,左五右六」,這個農俗真有點難懂
    而就農村的農俗來說,今天還有個重要的意義。這個和農村清明掃墓上墳的一個習俗有關,不過這個習俗的本身意思卻很少有人知道,下面就來和大家說說「前三後四,左五右六」的習俗吧!清明前一天是寒食節,前面第二天是半寒食,而這兩天是不能燒火做飯的。但清明按照農村的習俗是要拿著祭品,去燒紙焚香祭祀的,但寒食和半寒食不能燒火,故而清明上墳大多會選擇在第三天,也就是比如說今年的清明,擔心4號沒時間的,可以今天去上墳祭祀。
  • 清明節掃墓時間幾點最好?清明節上墳燒紙的10個禁忌講究
    漢代魏  時上墳之禮已經得到重視,但當時尚未成為正式禮儀。清明掃墓是秦以後的事,到唐朝時才開始盛行,一直流傳至今。  唐明皇在開元二十年下令:寒食上墳,禮經無文,近世相傳,已成習俗,應該允許,使之永為常式。  吳自牧的《夢粱錄》記載:在古代,清明節這一天,「官員士庶,俱出郊省墳,以盡思時之敬。」可見,清明出郊上墳的主要目的是為了「盡思時之敬」。
  • 全國清明掃墓禁忌 第五條要記住了
    然而,在清明掃墓期間,有些禁忌與忌諱也是不容忽視的,要避免。1、清明祭祀就是孝順祖先清明是即祭祀逝者的一種活動。清明祭祀很重要。在中國或者說在華人眼裡,祭祖是和孝道綁定在一起的。清明拜山指的是掃墓的意思,江南及南方諸多墓園在山上,故稱為拜山。北方通稱為掃墓或上墳。2、清明掃墓的通常程序如何按照習俗,祭掃的順序是首先要先掃墓,就是將墓園打掃乾淨。
  • 農村老人常說,清明上墳有講究,3條禁忌不可碰,你知道哪些?
    在筆者家鄉這邊清明節的春祭禮俗,其中的也是有著一些講究,小時候,對於這些講究,農村的一些長輩們也都會反覆叮囑年輕人,一定不要去觸犯。今天筆者就給大家分享一下,關於清明節流傳於家鄉農村地區的一些講究及農諺老話。看看與朋友們家鄉有相同的之處嗎?
  • 後天就是清明節了,關於清明節掃墓的這6個忌諱,你都知道嗎?
    ,後天就是清明節了,清明節又稱踏青節、行清節、三月節、祭祖節等,是我國重要的傳統節日。具有緬懷先人、禮敬祖宗的重要意義。因此,每逢清明節前後,許多人會上山祭祀和掃墓。其實掃墓也是有一些禁忌的,只是現在的年輕人知道的不多而已。下面一起來看看掃墓的幾大禁忌吧!
  • 鬼節上墳有什麼講究 這些禁忌大家要牢記於心
    鬼節是我國每年的農曆七月十五日,今天是2018年鬼節,在這一天一定會有很多地方舉行祭祀活動,也就是上墳,但是上墳這件事情是有很多講究的,這一點大家要記清楚。   在每年的七月十五還有一個鬼節,這一天的時候整個家族都要集中在一起去上墳,不能私自去上墳,因為有的地方講究一個月只能上一次墳的說法,所以都是把人集中起來上墳。   這樣也是一種大家相聚的方法,這時候去上墳一般都是給逝去的親人換秋天的衣服呢,燒一些紙錢冥幣,還要燒幾件用紙做的衣服,告訴逝去的親人,秋天來了,該換衣服了。
  • 你怎樣看待農村禁止過年上墳燒紙的事情?
    上墳燒紙放炮竹是中國一個很古老的風俗習慣,它寄託了後人對先人的思戀之情。至於現在為什麼禁止這項活動,政府還是為了人民群眾的人身財產安全考慮。幾年前,我們這邊一個60幾歲的老人清明節去給祖先掃墓,燒了紙,放了炮竹,但是那天風很大,一不注意,火勢蔓延起來了,結果就將祖墳周圍三畝多地的杉樹全都燒完了,幸運的是老人人沒事。
  • 農村清明節掃墓時,燒紙錢易致大火燒山,那我們還要燒紙錢嗎?
    再過幾天就是清明節了,農村人無論多忙,都會放下手中活,帶上祭品,到先人墓前祭拜。就是搬進成立的農民,這一天也會特意趕回來掃墓、上墳。清明節的內涵,就是祖先信仰和祭拜文化,這也是中華文明綿延千年而不絕的重要傳承,它已經溶於炎黃子孫血脈中,成為中國獨有文化符號。
  • 農村清明上墳「前三後四,左五右六」是什麼意思?
    農村清明上墳「前三後四,左五右六」是什麼意思?關山聽風「前三後四,左五右六」是清明節在歷史發展演變過程中,產生祭祖掃墓風俗和時間不一致產生的,是一種給人們劃定大概時間範圍的說法,實際上是民間因春耕生產忙碌,或因其它原因不能及時上墳,在祭祖掃墓時間上一種寬容的說法。
  • 農村俗語「早清明,晚大冬,過年上墳小傍中」是啥意思?有何講究
    在我國悠久的傳統歷史文化中,祭拜祖先,盡到孝道,逢年過節上墳給逝去的親人掃墓燒紙,上香獻花,雖然各地的風俗習慣不盡相同,但是都會去做的事情。那麼,農村俗語「早清明,晚大冬,過年上墳小傍中」是啥意思?又有何講究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