芝罘17個老舊小區相繼改造完成
276條背街小巷整治改造已基本完成
水母網10月22日訊(YMG記者 楊健 通訊員 王娜) 樓前雜亂的花壇整治一新了,光禿的綠化帶變身景觀小品了,兒童遊樂設施進入社區了……記者從市住建局物業科獲悉,今年,芝罘區在以往老舊小區整治改造基礎上,將整治範圍向城郊和環境髒亂區域延伸,列支7100萬元,將17個老舊小區、276條背街小巷列入整治改造計劃,改造內容包括市容環境整治,路面硬化,綠化升級,圍牆、欄杆、臺階修復,空中線纜規整入地,利用社區街角有限空間打造居民休閒廣場、主題遊園、口袋公園等。
塔山社區綠地變兒童樂園
奇山街道塔山社區建立於2002年,轄區東臨奇山南街,西接南山隧道,南至塔山風景區,北臨紅旗中路,面積約0.9平方公裡,居民3670戶,轄區有塔山小學、市直機關第二幼兒園、凱蒂幼兒園、塔山幼兒園等多所學校。由於建設年代久遠,缺乏物業管理,社區道路破損、停行難、綠化缺失、私搭亂建、毀綠種菜等問題嚴重。
去年,塔山社區被納入老舊小區改造範圍,改造內容包括市容環境整治、路面硬化、綠化升級等基礎改造以及增設垃圾壓縮站、休閒設施、健身廣場、社區遊園等升級改造。
在整治改造過程中,施工隊對破損路面進行全面整修,增加停車位,緩解停車難問題;增設垃圾壓縮站,增加休閒設施,改善居民生活環境;全面清理無花果樹,在最大可能保留優良景觀樹種的前提下,適當調整增加綠化品種,提升綠化整體效果;改善現有廣場環境,設計打造了塔山兒童遊樂園,進一步提升居民生活品質;通過標誌、標識、宣傳欄等的設置,提升文化環境,營造良好社區氛圍,全面打造「逸韻塔山」特色社區。累計鋪設修補瀝青路面1.3萬平方米,道板磚3.7萬平方米,透水磚9000平方米,增加停車位約300餘個,綠化升級改造3000餘平方米。
據了解,塔山兒童遊樂園原是位於塔山中路和塔山東路之間的一處閒置綠地,該區域距離周邊幼兒園、學校很近,故因地制宜將其打造成為兒童遊樂園,增加兒童遊樂設施、座椅、健身器材等,可為接送孩子的老人及家長提供休息等待的場所,同時滿足了小區居民健身及休閒需求。
17個老小區相繼改造完工
作為煙臺的老城區、常住居民31.6萬戶的芝罘區,中心城區無人管理的老舊社區居民達15.4萬戶,佔全區總戶數的48.7%。長期以來,社區環境髒亂、基礎設施破損、物業管理缺失等問題突出,群眾改善居住環境的呼聲非常強烈。2015年與2016年,芝罘區在完成3個小區改造試點的基礎上,2017年將中心城區國有土地、1995年以前建成的64個老舊小區全部納入整治改造範圍,2018年,在往年整治的基礎上繼續對17個老舊小區進行基礎改造和完善提升,並將整治區域向城郊延伸。
老舊小區基礎整治工程進場前,相關街道(園區)全面組織對老舊小區普遍存在的私搭亂建、亂堆亂放、毀綠種菜、衛生死角等市容環境問題進行集中清理整治,累計清理衛生死角、亂堆亂放900餘處,清運垃圾600餘噸,拆除違章建築4萬餘平方米,清理小菜園3500餘平方米,清理無花果樹4000餘棵。同時,開展「殭屍車」清理整治行動,累計清理殭屍車1700餘輛,規劃新增停車位3600餘個。
「海綿城市」建設解決老城區內澇問題
針對老舊小區普遍存在的基礎設施陳舊老化,建築外觀衰敗,外牆飾面剝落、破損,小區道路老化、坑窪不平,沿街商業門頭缺乏統一管理等問題進行翻修改造,全面改善老舊小區整體面貌和基礎設施。累計修復小區道路、人行道、廣場等130萬平方米,綠化升級改造6.4萬平方米,小區內路面破損、綠地缺失問題全面改觀;鋪設路沿石8萬餘米,安裝護欄7000餘米,修復小區圍牆、欄杆、臺階、扶手、坡道等5.8萬平方米,小區安全防護設施大大完善;粉刷樓宇外牆、更換門頭牌匾約30萬平方米。
針對老舊小區物業管理缺失的問題,芝罘區相關街道、園區通過購買服務的方式選聘物業公司全面進駐老舊小區,開展衛生保潔、市容監管、綠地養護等工作,實現了老舊小區物業管理全覆蓋;另一方面,在城區老舊小區共安裝具有智能識別功能的監控攝像頭8000餘個,成立8個分控中心,在每個社區、派出所配套視頻監控室,與公安「天網工程」、城管數位化指揮中心聯網並行,並聯1012個公安監控,實現了老城區監控無縫全覆蓋,社區治安狀況明顯好轉。
此外,芝罘區以老舊社區整治改造為契機,深入推進海綿城市建設,有效解決老城區內澇問題,一方面將樓前積水地面更換透水磚及透水混凝土墊層,實現了「小雨地面無水、中雨快速下滲,大雨基本解決內澇問題」;另一方面,通過修建下沉式綠化帶、下凹式雨水花園,設置地下雨水淨化收集池等措施,實現了以「滲、滯、蓄、淨、用、排」的方式處置利用雨水。
此外,芝罘區還在新建社區遊園、活動廣場等地投放各類健身器材400餘件,建成世回堯世秀東山、芝罘島黨群活動中心2處綜合型健身廣場;全面開展日間照料中心建設、社區困難群眾和優撫對象幫扶、社區用房建設等工作,年底前將建成社區老年人日間照料中心53處;加強老舊社區文化建設,打造「城市書房」,目前已有6處城市書房正式運營,年底前將累計建成10處以上。
276條背街小巷整治改造已基本完成
今年,芝罘區深入結合老舊社區整治改造工作,將17個老舊社區範圍內276條背街小巷列入綜合整治計劃,目前整治工作已基本完成,為煙臺衛生城、文明城創建打下了堅實基礎。
文化宮后街西起大海陽路,東至仁裡街,道路總長527米,總面積5270平方米,文化宮后街為商業街,道路沿街均是商業網點,沿街佔道經營、店外經營、私搭亂建現象普遍,兩側門頭牌匾設置不規範,路面破損嚴重,通過市容環境秩序問題清理、路面瀝青重鋪、牆體粉刷、門頭牌匾統一更換、規劃停車位等綜合整治舉措,文化宮后街煥然一新,昔日的鬧心街巷變得井然有序。
背街小巷是城市環境衛生整治的重點、難點,也是制約城市環境衛生整體提升的關鍵點,背街小巷雖處於城市的角落,往往卻最能體現一個城市的顏值、氣質和品質。為有效解決背街小巷「髒亂差」問題,今年以來,芝罘區集中力量對市容環境、秩序、集貿市場、「三小」、「五小」行業等方面進行治理規範,全面清理街巷衛生死角、私搭亂建、佔道經營、違規廣告等「十亂」問題,累計整治各類問題3200餘處;聯合交警部門開展「殭屍車」清理整治行動,並加大對道路違停車輛查處力度,維護街巷停車、行車秩序,淨化社區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