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舊小區蝶變 提升城市「溫度」
今年整治改造預計12月底前全部完成,明年將繼續整治改造老舊小區240個
瑞雪降臨,芝罘區東山街道民生小區正在醞釀一場美麗的蛻變。站在大興街15號樓外向西望去,一片片新栽種的紫薇、紅葉櫻花樹苗被白雪覆蓋了枝頭。老舊小區改造中,小區新栽種了紫薇花、紅葉櫻花、日本晚櫻、月季樹、小葉扶芳藤……等到明年春夏,這個市區最「老」的小區,將變成美麗的花園。
老舊小區改造,讓老城區居民享受愜意生活。2017年煙臺市列入整治改造的老舊小區共71個,涉及改造面積461.4萬平方米和6.3萬戶市民。截至11月底,71個項目開工率100%,竣工項目57個、433.2萬平方米,涉及居民近6萬戶,竣工率95.2%,預計12月底前全部完成。明年煙臺市將繼續整治改造老舊小區240個、615.1萬平方米,7.1萬戶居民的家門口將變美變靚。
期盼
老舊社區拉開蝶變帷幕
下樓就能逛花園,這讓芝罘區民生小區居民孫良奎對來年開春的小區多了一份期盼。150餘棵紫薇花,140棵紅葉櫻花,150棵日本晚櫻,130棵月季樹,14000平方米小葉扶芳藤,4000平方月季,1500平方大葉黃楊……建於1988年的芝罘區民生小區,再次煥發新的生機。
老舊小區因建設年代久遠、物業管理薄弱、交通規劃相對落後,佔據著城市的中心位置,卻始終是城市建設和管理的薄弱地帶。記者了解到,老舊小區大多建於上世紀80、90年代。以芝罘區民生小區為例,作為市區第一個商品化住宅小區,民生小區曾是全煙臺最好的現代化小區。近30年過去了,民生小區變「老」了,小區基礎設施、綠化毀損嚴重,亂搭亂建、亂堆亂放等現象較多,亟待整治改造。小區內綠化保有量雖然不低,但由於長期缺乏維護管理,原有的植物大多乾枯,園中的小亭子破敗不堪,而且雜草叢生,甚至有的居民還在花壇內開闢菜地,種植無花果樹,使得遊園已經喪失了供居民休閒、休憩的功能。車位不足也是老舊小區普遍存在的問題。記者在芝罘區向陽社區看到,停車位嚴重不足,私設地樁現象嚴重,導致了小區內車輛通行困難。
眼見著周邊高樓迭起,設施一個比一個齊全,綠化一個比一個漂亮,老舊小區因其規劃建設年代早,建設標準相對較低,不同程度地存在著管線老化、設備年久失修、道路破損、樓體飾面脫落,節能保溫效果差等諸多問題,已無法滿足居住環境和市容美觀的要求,對於老舊小區進行整體改造提升,已經勢在必行。
「回家轉了三圈,沒有找到停車位。」「私搭亂建侵佔消防通道,造成安全隱患。」「綠化雖有,但是層次太低。」採訪過程中,不少居住在老舊小區的居民這樣反映。老舊小區是城市的印跡,中心城區多,老年人多,老鄰居多,但斑駁的路面、縱橫交錯的弱電線路,總是居民心中的隱痛。老舊小區改造作為一項實現社會發展公平,讓市民共享城市改革發展成果的惠民工程,其改造建設意義深遠。隨著老舊小區改造工作的不斷深入,越來越多的居民家門口變靚變美,城市薄弱地帶逐漸變身風景線。
逆襲
管理薄弱地帶變身風景線
老舊小區雖然存在車位不足、綠化缺失、道路不平等問題,但文化底蘊深厚,承載著中心城區最寶貴的記憶。煙臺市在老舊小區改造工程中格外用心,在讓市民生活更愜意的同時,最大程度保留城市記憶。
記者從市住建局物業科了解到,各個縣市區在推進老舊小區改造過程中,不但重新規劃設計綠化,整修路面和牆體,還在社區樓間遊園區域增鋪透水磚、減少路面積水,提升雨水下滲排放效率的同時,減少地表徑流,降低城市熱島效應,體現「海綿城市」的設計理念。老舊社區改造在集中清除地樁的基礎上,在合適位置結合綠化布置停車位,增加小區免費停車位數量。通過拓寬道路、規範停車等方式,打通社區之間的微循環,緩解中心城區主幹道擁堵情況。
一個個特色社區也逐漸完工。芝罘區塔山社區在整治改造過程中,進行路面修整、改造道路、實現人車分流、改善交通微循環;規範停車位,增加停車場,緩解停車難問題;增設垃圾壓縮站,增加休閒設備,改善居民生活環境;在最大可能保留優良景觀樹種的前提下,適當調整增加綠化品種,提高綠化整體效果;改善現有廣場環境,增設兒童遊園,提升社區文化形象;通過標誌、標識的設計,整體提升社區環境效果,增加社區歸屬感,逸韻塔山出現在居民面前。
老舊小區改造過程中,各個小區情況複雜,居民意見難以統一,而細緻入微的工作,無處不在地體現著城市的溫度。
萊山區老舊小區整治改造,為最大限度提高居民滿意度,各街道辦事處確定整治改造初步計劃,根據初步計劃制定調查問卷,逐戶走訪調查,根據居民的意見及建議,刪繁就簡,查漏補缺,貼合實際,完善改造方案。著重對老舊小區存在的路面破損、各種管線老化、停車位緊缺、缺少居民休閒娛樂場所等居民反應強烈方面進行整治改造。
萊州市在施工過程中,所有改造老舊小區都增加了監控系統,實現了物業管理區域全覆蓋。健全環衛消防設施,協調水、電等專業經營單位改造排水、供暖、供氣管網等小區基礎設施,硬化路面、增設停車位、修繕屋面防水以及完善綠化工作,實現老舊小區換新貌,有效提升群眾滿意度。
海陽市對擬改造小區的基本情況,進行全方位調查摸底,為制訂施工方案提供可靠依據。根據摸底調查階段提供的基本情況作出了具體的施工設計。聘請有經驗的設計院進行,施工圖完成後邀請有關單位、業界專家進行圖紙會審……「把好事辦好,讓百姓切實享受到老舊小區改造帶來的便利和實惠。」市住建局物業科工作人員介紹。
奮戰
揚起生活新希望
「老小區這麼一整治,的確好看了很多,路面整潔了,停車位多了,綠化也很美。」萊山區飛龍小區居民居民孫林為改造後的小區點讚。
「點開手機APP,打開軟體點一下,小區物業公司的服務前臺就會知道,很快派人上門服務。」芝罘區鳳凰臺社區居民張立告訴記者。
「小區裡加上了很多監控攝像頭,走在路上滿滿的安全感。」萊州光州路小區居民林雯雯再也不擔心下夜班回家了……
記者從市住建局了解到,2017年煙臺市列入整治改造的老舊小區共71個、461.4萬平方米、6.3萬戶。截至11月底,71個項目開工率100%,竣工項目57個、433.2萬平方米、59788戶,竣工率95.2%,預計12月底前全部完成。其中萊山區2017年對明珠花園北區、金海岸西區、新世紀花園、飛龍小區等6個老舊小區實施改造,建築面積15.35萬平方米,居民戶數1467戶,改造投資約1800萬元,目前均已完工,改造完成後小區煥然一新,徹底解決髒亂差等頑疾,極大提高居民的生活質量;福山區今年對利萊小區、月光心境小區、三聯小區、百旺小區、銀河名都等8個老舊小區進行改造,老社區煥發新姿態;萊州市投資420萬元對光州路小區和玉皇苑小區進行綜合整治改造,粉刷牆面,重新設置配電、監控設施,有效改善居住環境,得到群眾廣泛認可……老舊小區改造,帶給老百姓實實在在的獲得感。
明年煙臺市將繼續整治改造老舊小區240個、615.1萬平方米、7.1萬戶。年度項目將於7月底前全部開工,11月底前全部完工。至2018年底,煙臺市將總計改造小區456個、2117.7萬平方米,受益居民達到26.6萬戶。通過「三清四改五提升」,徹底解決老舊小區環境髒亂、路燈不亮、屋頂漏水、物業失管等問題,讓群眾生活得更方便、更滿意、更舒心。
老舊小區改造並非一蹴而就,常態化管理是關鍵。市住建局物業科工作人員介紹,針對已完成改造的老舊小區的後期物業管理,各縣市區可擇優選定骨幹物業企業,由街道辦事處或社區居委會與其籤訂《物業管理合作協議書》。物業企業接管老舊小區後,採取「先期介入、先行接管、先行服務,分期分層次整治改造」的辦法,先配套安保、環衛設施,開展衛生保潔、秩序維護、門衛執勤等簡易物業服務,再配合所在街道或社區進行整治改造。具備條件的小區,應當實施專業化、市場化的物業管理;不具備條件的小區,整治改造後應當由街道辦事處或社區居委會接管,實施簡易物業管理,統一配備保安人員,維護公共秩序,配備保潔人員,提供衛生保潔、綠化養護服務。物業收費標準按照《煙臺市住宅物業服務收費管理實施辦法》科學合理制定。
2018年列入改造項目的240個社區,目前已由各縣市區著手制定設計方案、確定改造內容、徵求居民意見,240個老舊小區的蝶變已經拉開帷幕。(水母網 YMG記者 楊春娜 鍾嘉琳 通訊員 葛振鵬 王娜)
明年再改造240個老舊小區
記者從市住建局物業科獲悉,2017年煙臺市列入整治改造的老舊小區共71個、461.4萬平方米、6.3萬戶。截至11月底,71個項目開工率100%,竣工項目57個、433.2萬平方米、59788戶,竣工率95.2%,預計12月底前全部完成。2018年列入改造項目,目前已由各縣市區著手制定設計方案、確定改造內容、徵求居民意見,爭取具備開工條件後早啟動、早見效。
老舊住宅小區,是指城鎮和工礦區中1995年前建成投入使用、配套設施較差、群眾整治改造意願強烈的住宅小區(組團、樓院),小區須位於城鎮建成區內國有土地上,住宅為多層以上樓房,且主體建築基本完好(不含危舊房),未列入未來10年內棚戶區改造、徵收拆遷、重大項目建設等計劃。
老舊住宅小區綜合整治改造是以保障和改善民生為宗旨,以便民、利民、為民、安民為目標,以健全完善制度、改善基礎設施、加強環境整治、強化治安防範為重點的一項重要民生工程。經前期各縣市區街道辦事處摸底統計,明年煙臺市將繼續整治改造老舊小區240個、615.1萬平方米、7.1萬戶,包括芝罘區文化宮小區、奇山小區;萊山區聞濤山莊、鳳凰小區、孫家灘小區等。2018年度項目將於7月底前全部開工,11月底前全部完工。
為切實做好老舊小區整治改造工作,提高改造質量和水平,改善居民生活環境,煙臺市住建部門在總結實踐經驗、參考政策法規、結合實際情況的基礎上,於近期編制了《煙臺市老舊住宅小區整治改造技術導則》,對小區環境整治、基礎設施、房屋修繕、物業管理、小區海綿城市系統構建、節能設施改造等8個方面的分項工程目標、原則、技術要求提出了指導意見,為因地制宜做好改造工作提供技術支持。《技術導則》主要內容歸納為 「三清四改五升級」。「三清」即「違法建設清理」、「環衛垃圾清理」、「戶外廣告清理」;「四改」即「基礎設施改造」、「市政管線改造」、「海綿城市改造」、「節能設施改造」;「五升級」即「環境綠化升級」、「安防設施升級」、「健身設施升級」、「便民設施升級」、「物業服務升級」。(水母網 YMG記者 楊春娜 鍾嘉琳 通訊員 王娜)
市區老舊小區將變身「智慧社區」
今年,老舊小區改造已經接近尾聲,除了變美變靚外,不少小區還朝著「智慧」邁進。芝罘區鳳凰臺小區是個開放小區,從小區建成到舊小區改造之前,30年沒有物業管理。經過兩年的老舊小區改造後,如今的鳳凰臺小區有了物業公司入駐,有了「大數據」助陣。
有了智能小區管理系統,煙臺市不少老舊小區如今成了「智慧社區」。在芝罘區鳳凰臺小區,無論是居民卡,還是物業管理軟體APP,背後都是「大數據」來進行的。做數據分析,需要相關的點擊率,而這個點擊率則是通過居民卡的使用率。而一切的物管信息的處理,則需要通過大數據進行分析。打造智慧社區,小區物業管理如今也實現了「大數據」。鳳凰臺小區物業負責人劉曉東認為,智慧社區,是今後發展的趨勢。僅僅鳳凰臺小區就有6000多戶居民,這麼繁重的社區管理,如果不用智慧模式、大數據模式來進行管理,恐怕很難能管理過來。以物業報修為例,物業公司可以通過大數據,對老百姓報修的類型、老百姓的滿意度等進行分析,了解老百姓關注什麼,針對大數據分析得出的結果,來提高物業的服務質量。除了智慧物業管理、交通微循環之外,「鳳凰智慧家」還包括了社區政務、社區購物等方面,同樣,這些方面的背後同樣有大數據分析。在社區政務方面,涉及到民政、治安等11個方面,通過居民的點擊量,物業公司實時查看居民關注什麼政務。(水母網 YMG記者 楊春娜 鍾嘉琳)
[責任編輯:楊凡、肖夢凡]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夥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