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國遺民:西班牙收復失地運動後的摩爾人命運

2021-01-20 騰訊網

本帳號系網易新聞&網易號「各有態度」籤約帳號

評論區話題丨你怎麼看被西班牙驅逐的摩爾人?

1492年,格拉納達隨著自己的末代蘇丹停止抵抗。根據雙方協議,居民依舊保有宗教自由,伊斯蘭教法似乎也可以部分保留。雙王並不贊成對非基督徒採取強制武力改宗的做法,主張尊重他們的權益,希望慢慢軟化和感召。

但是由於國內高漲的民族情緒和激進宗教人士壓力,摩爾人被迫做出選擇:堅持信仰伊斯蘭教者需要自動離開西班牙。而只有皈依基督教,才能保留在西班牙的財產。於是一些格拉納達的上層貴族和僅求保命的農民,選擇在表面上歸順基督教。這些摩爾人被西班牙人稱為摩裡斯科人,意思是小摩爾人。

矛盾爆發

早期的摩爾人被保留了大部分生活習慣

摩裡斯科人只是在表面上皈依了基督教,但極其不情願地履行著最低限度的宗教義務。對於下層民眾而言,很多人除了雙王的名字之外,基本上不怎麼和卡斯蒂利亞人和阿拉貢人交流,語言上與基督徒鄰居有巨大隔閡。他們在飲食上不吃豬肉,繼續實行割禮。凡此種種都讓基督徒感到隔閡和警惕。

在摩裡斯科人的孩子受到洗禮之後,他們會將孩子身上的聖水洗乾淨。他們也會按照要求,以基督教的儀式舉行婚禮。但是在回到家後,則按照伊斯蘭教的方式再舉行一次。由於和流亡到北非的摩爾人語言相通,所以摩裡斯科人的城市成為了巴巴裏海盜在西班牙的陸上基地,方便海盜們深入陸地展開行動。

在西班牙主教面前改宗的 摩裡斯科人

在發現摩爾人的身在曹營心在漢後,西班牙人對他們採取了更加嚴厲的制裁措施。比如要求摩裡斯科人穿西班牙人的禮服和馬褲,減少洗浴次數等等。

在歷經了互不信任的比鄰生活後,社會矛盾在16世紀60年代徹底爆發。不斷的對外勝利和殖民開擴,讓西班牙有底氣對待這些不同信仰的非我族類。包括廢除面紗、阿拉伯語和古蘭經,並逼他們學習聖經等等。1567年,作為加強同化的策略之一,西班牙國王菲利普二世下令拆除了有宗教和歷史意義的阿爾布拉罕浴場。這一做法非常嚴酷,是對摩爾人的進一步強制同化政策。最後整個阿普加拉斯地區的摩裡斯科人全部武裝起來。他們擁戴科爾多瓦哈裡發的後裔,赫爾南多-德-巴洛爾為國王,領導摩裡斯科戰爭。

雙方的矛盾最終成為 摩裡斯科戰爭

阿普拉加斯地區是摩裡斯科叛亂者的天堂。在大海和內華達山脈之間,有一片長19英裡,寬11英裡的連綿不絕的高地。這裡的摩爾風俗因地理隔絕保持的十分完整,連最有勇氣的傳教士都不敢深入當地。這給了很多安達盧西亞諸侯後裔以秘密的活動基地,自然成為了摩裡斯科起義的核心地帶。

面對西班牙人的掃蕩,摩爾人從1568年起大肆報復。他們褻瀆教堂、攻擊聖母像、殺死神父、對基督徒施加酷刑、將婦女兒童賣到北非為奴隸,還邀請巴巴裏海盜和奧斯曼軍隊登陸。最先帥軍平叛的蒙德哈爾侯爵。帶領4000人進入戰區,很大程度上壓制了暴亂。但在朱比爾斯意外發生的大屠殺和在拉勒爾斯的背叛行為,讓戰火再度重燃。最後在唐-胡安的鎮壓下,這個以不寬恕為座右銘的年輕將領對摩裡斯科人厲行鎮壓策略。

勒班陀之戰的主帥唐-胡安 也是平定摩裡斯科人的悍將

經歷了一系列殘酷的焦土政策和遊擊戰後,西班牙陸軍成功鎮壓了反抗。摩爾人在阿普拉加斯的村寨被系統性的清洗。藏在山裡的摩爾人穴居被西班牙人放毒煙或者投毒。最後的結果是很多涉嫌參與叛亂的摩爾人被發配到基督徒的社區散居,被俘的起義者被處死或者發配為奴。

1609年,菲利普三世下達了最後的逐客令。西班牙人逼迫所有異教徒份子登上準備好的船隻,集團送往北非。在接下來的一年裡,又有巫術摩爾人離開了西班牙。他們告別了熟悉的定居和農耕生活,在短期內被北非同胞視為西班牙人,這一結局簡直是裡外不是人。歷史悠久的摩爾社區徹底不復存在,剩下的個別人只能隱姓埋名、隱藏身份,被主流社會同化或者遺忘。這一過程造成了50萬摩爾人流亡或者死亡。

莫裡斯克人的南部起義 最終被鎮壓下去

北非海狼

大量的摩裡斯科人被西班牙驅逐到北非

在大航海時代的歐洲人眼中,舊世界之外的淘金之地除了美洲新大陸,還有地中海的西部和南部。這裡的穆斯林政權,接納了大量被西班牙人逐出的猶太人和摩裡斯科人。穆斯林統治者們樂於接納基督教叛教者和各種來路的海盜,以收取貢品和瓜分戰利品的方式為巴巴裏海盜提供保護。

早期的摩爾海盜主要使用的是較小而靈活的雙桅帆船。每艘船配10名船員和槳手,在無風的時刻通過划槳快速進退。他們的習慣掛上義大利城邦或者其他歐洲國家的旗幟逼近目標,使之放鬆警惕。或者在礁石背後伏擊經過商船,憑藉速度優勢靠近目標船隻,迅速爬上敵船甲板。

摩裡斯科人成為了巴巴裏海盜的主要來源

西班牙本土有大量的摩裡斯科社區,成為了巴巴裏海盜深入內陸活動的極好掩護。海盜們往往在近海的礁石間藏好小船,換上提前準備好的摩裡斯科服飾,混入摩裡斯科人的社區。大部分人在長相上與摩裡斯科同胞沒有區別,甚至自己就會講西班牙語。所以他們可以堂而皇之出入西班牙城鎮,救走受壓迫的同胞,拐賣基督教徒兒童或者深入貴族府邸綁架重要人質,並在作案地點留下支付贖金的方式。因為長期的宗教壓制,西班牙的摩爾遺民比北非的穆斯林更具有宗教狂熱。所以北非劫掠者可以在摩裡斯科人的掩護下,最長可以在伊比利亞活動達一個月之久。

早期的摩爾海盜主要是零敲碎打和偷雞摸狗的行為,大都是上不得臺面的襲擊和綁票。直到來自奧斯曼土耳其帝國的海盜船長們進入這些區域,將亂局做了進一步的升級。比如著名的海雷丁-巴巴羅薩,在1519年遣使君士坦丁堡,向帝國奉獻新徵服的省份阿爾及利亞,並要求獲得奧斯曼帝國的庇護。蘇丹賽利姆一世任命他為貝伊勒貝伊,還派出了2000名禁衛軍協助海盜事業。在海雷丁的運作下,前後有70000名摩裡斯科人脫離了西班牙並加入自己的軍隊。

奧斯曼近衛軍讓巴巴裏海盜實力大增

在歐洲叛教者的運作之下,摩爾人擁有了堪比基督教世界的兵工廠和造船廠。除了製造比歐洲款式小的槳帆船外,他們還負責改造繳獲的船隻,去掉俘獲船隻上的堡壘結構。這些人的軍餉和當地的土耳其士兵一樣高。在他們的努力下,巴巴裏海盜裝備了槳帆船、雙桅帆船、輕量級帆船或者快船。

由於巴巴裏海盜經常使用基督教俘虜作為划槳奴,他們自己在被西班牙人俘虜後也要遭遇類似命運。由於海上生活的環境惡劣和高強度的機械工作,大部分人都不可能活到自己有機會下船。西班牙人也非常樂於用自己捕獲的摩裡斯科人,執行這類非人道工作。

西北非的海盜船 成為了歐洲幾百年的夢魘

隱藏新大陸

西班牙在美洲也不得不啟用大量摩爾人

除了作為敵人的划槳奴隸,在所有的摩爾遺民之中,還有一類人的經歷幾乎是被人刻意掩蓋的。那就是遠赴美洲新大陸的摩裡斯科人。雖然西班牙政府極力否認他們的存在,壓制他們的聲音,但是他們依舊在美洲留下了自己的痕跡。

1585年,英國劫掠船長弗朗西斯科-德雷克爵士,在西班牙美洲發動了一次襲擊。在這一戰中,他解救了200名在美洲少見的俘虜,並讓他們加入了自己的私掠艦隊。其中有來自非洲的穆斯林黑人、北非的柏柏爾人、摩裡斯科人和奧斯曼土耳其人,以及奧斯曼治下的希臘人。後來,德雷克爵士將他們中的100名奧斯曼帝國的臣民歸還給了奧斯曼帝國,而剩下的人則被帶到了今天北卡羅來納的羅阿諾克的殖民地。

美洲摩爾人建立了英格蘭在北美的首個基地

這個殖民地建立於1585年,主要任務是為在新大陸活動的英格蘭私掠船提供補給和保障。但隨著西班牙無敵艦隊進攻英格蘭本土,這個居民點的補給線路被切斷,失去了和英格蘭本土的聯繫。1590年,當英格蘭人回到這裡時,居民點已經空無一人。根據定居者留下的遺言和刻字,他們和英格蘭定居者都被附近的克羅坦印第安人接走,在當地部落裡生活。

至今,在北卡羅來納,有一個名叫穆倫琴的印第安部落。其中有成員堅持認為自己是葡萄牙人後裔。根據2001年的一項基因調查顯示,當地的穆倫琴印第安人其實只有非常少的美洲本地血統,主要成分是歐洲人和中東-北非人的混血。這一研究似乎回應了一直在當地流傳的傳聞,穆倫琴人可能是羅阿諾克殖民地的後裔。

20世紀初的穆倫琴人老照片

在南美大陸,類似的摩裡斯科人和穆斯林也大量存在。他們中既有奴隸也有自由勞工或開墾者。只是在西班牙人眼中,新開發的殖民地在信仰上應該純潔而單一。所以在官方文件中其實非常諱言他們的存在。

隨著啟蒙時代和民族國家的興起,以上這些矛盾都被新興國家建構所衝淡。當一系列新興共和國在美洲誕生後,流落新大陸的摩裡斯科人,也就在歷史的長河中消失不見。

相關焦點

  • 大航海時代前篇——西班牙收復失地,脫離伊斯蘭世界
    公元711年,阿拉伯帝國倭馬亞王朝(即白衣大食)的埃及總督穆薩·伊本·努塞爾,和屬下的摩爾人將領塔裡克·伊本·齊亞德率軍穿越直布羅陀海峽,進入西班牙,徵服了日耳曼人的西哥特王國,從此西班牙成為伊斯蘭世界的一部分。
  • 七百年收復失地運動,在格拉納達戰役背後,是基督教的再徵服
    西班牙收復失地運動此時遺留在伊比利亞半島上的阿拉伯文明國家就只剩下以格拉納達為首都的奈斯爾王朝,西班牙的收復失地運動在經過七百年的努力下,即將迎來偉大的勝利。而在當時,由於收復失地運動已經持續了七百年的時間,西班牙聯合王國內部大封建地主勢力和騎士團的勢力在此運動中攫取了令人瞠目結舌的財富和土地,使得他們對王權產生了限制。
  • 帝國遺民:西羅馬滅亡後的羅馬文明後裔
    在羅慕路斯退位後不到20年,西帝國殘軍困守的達瑪蒂亞淪陷。縱使背靠東羅馬帝國,也頂不住控制義大利資源的哥特人。當地羅馬化的摩爾人,在經歷了汪達爾人的過境掃蕩後,便夾在了日耳曼徵服者與其他摩爾勢力之間。以羅馬人自居的國王與他堅持奉行的羅馬制度,很快讓他與千裡之外的達瑪蒂亞一樣淪喪。
  • 西班牙基督徒花費700年收復半島:1492年1月6日收復失地運動完結
    作者:薩沙本文章為薩沙原創,謝絕任何媒體轉載【薩沙講史堂第一千四百一十七期】(歷史系列第693講)1492年1月6日:歷時近七個世紀伊比利亞半島上的收復失地運動正式完結。收復失地運動,在歐洲有著裡程碑意義。在冷戰時期的歐洲,只有一個伊斯蘭國家,就是阿爾巴尼亞。
  • 西班牙基督徒花費700年收復半島:1492年1月6日收復失地運動完結
    作者:薩沙本文章為薩沙原創,謝絕任何媒體轉載【薩沙講史堂第一千四百一十七期】(歷史系列第693講)1492年1月6日:歷時近七個世紀伊比利亞半島上的收復失地運動正式完結。收復失地運動,在歐洲有著裡程碑意義。在冷戰時期的歐洲,只有一個伊斯蘭國家,就是阿爾巴尼亞。
  • 格拉納達戰役:收復失地的終點
    這才有了後來完成收復失地運動的最後一戰。 1492年1月2日,西班牙的天主教國王夫婦伊莎貝拉一世和斐迪南二世歷時七年時間,終於攻破了伊比利亞半島上最後一個穆斯林王國——格拉納達。 這天,格拉納達國王的兒子阿卜杜勒親自向西班牙國王斐迪南二世獻上了城門鑰匙。於是,斐迪南國王和伊莎貝拉王后在長矛和十字架的簇擁下踏進了格拉納達城。
  • 帝國的黎明,西班牙的建立
    煤山自縊不再發生,日月所照之處,均為大明之領土;瑪雅帝國將統治整個美洲,發現歐洲新大陸;東羅馬帝國的旗幟將再次飄揚在歐洲大陸之上.公元711年,摩爾人入侵西班牙,贏得了瓜達萊特戰役大捷。隨後短時間就徵服了伊比利亞半島,從而西班牙開始了為期近800年的伊斯蘭統治,稱做「安達盧斯國」,中國古代稱之為「綠衣大食」。
  • 走近西班牙看看,海上帝國的痕跡(一)
    所以要說西班牙的歷史,應該從基督徒從摩爾人手裡奪權開始算。這要從公元十世紀開始看,這個時候的摩爾人在伊比利亞已經有了好幾個國王哈裡發分別佔地為王,而且到了十世紀末就開始內訌,馬上就要分崩離析。伊比利亞半島北部的基督徒們看見這是個機會,就開始下手,這就是所謂的收復失地運動。
  • 世界上第一個日不落帝國,西班牙帝國
    15世紀末,收復失地運動成功後,西班牙統一,迅速走向海外擴張道路。16世紀中,西班牙和葡萄牙是地理大發現和殖民擴張的先驅,並在各大海洋開拓貿易路線,使得貿易繁榮,西班牙橫跨大西洋到美洲,從墨西哥橫跨太平洋,經菲律賓到東亞。
  • 歐陸足球百城4--摩爾人的眼淚格拉納達
    可以想像,在基督教光復運動的大潮下,小小的格拉納達實在不堪一擊,華盛頓歐文的筆下,在費爾南多三世收復安達盧西亞的過程中,他曾經也帶兵圍困過格拉納達城,這座小小的城池根本不是卡斯蒂利亞大軍的對手,而此時的摩爾人國王阿爾哈瑪做了一個突然的決定,他獨自一人前往基督教的營地,非常意外地出現在費爾南多三世的面前。
  • 走近西班牙看看,海上帝國的痕跡(一)
    所以要說西班牙的歷史,應該從基督徒從摩爾人手裡奪權開始算。這要從公元十世紀開始看,這個時候的摩爾人在伊比利亞已經有了好幾個國王哈裡發分別佔地為王,而且到了十世紀末就開始內訌,馬上就要分崩離析。伊比利亞半島北部的基督徒們看見這是個機會,就開始下手,這就是所謂的收復失地運動。
  • 羅馬帝國分裂後,拜佔庭帝國是怎樣一步步走向衰落的,因為鼠疫?
    查士丁尼登上拜佔庭帝國皇位,收復失地 公元6世紀,日耳曼人紛紛在西羅馬帝國的廢墟之上建立起自己的小王國。其中,法蘭克人佔據了高盧,西哥特人佔據了西班牙,東哥特人佔據了義大利,汪達爾人則佔據了北非。
  • 他們聰明絕頂卻三生三世遭流放,西班牙最悲情群體:猶太人流放簡史
    1492年,是西班牙歷史上最具「興衰」雙重含義的一年。那一年,天主教雙王攻入格拉納達,把伊比利亞半島上的摩爾人政權,全部掃蕩乾淨!那一年,哥倫布歪打正著發現了美洲新大陸,揭開了西班牙200年的殖民繁榮時代。那一年,費爾南多籤署了猶太人驅逐令,開始史上規模最大的猶太人驅逐和迫害。
  • 西班牙:人類歷史上第一個「日不落帝國」,是如何衰落的?
    徵服了半島大部,殘餘的基督教勢力退守北部山脈,與穆斯林入侵者展開了長達700餘年的收復失地鬥爭。1467年,收復失地運動進入尾聲之際,伊比利亞半島上最強大的兩大基督教王國—卡斯蒂利亞王國與阿拉貢王國實現了一次偉大的聯姻,誕生了西班牙王國。
  • 西班牙:人類歷史上第一個「日不落帝國」,是如何衰落的?
    世紀,來自北非的阿拉伯人和柏柏爾人徵服了半島大部,殘餘的基督教勢力退守北部山脈,與穆斯林入侵者展開了長達700餘年的收復失地鬥爭。1467年,收復失地運動進入尾聲之際,伊比利亞半島上最強大的兩大基督教王國—卡斯蒂利亞王國與阿拉貢王國實現了一次偉大的聯姻,誕生了西班牙王國。
  • 羅馬帝國分裂後,西羅馬滅亡後,東羅馬為何不趁機收復西部領土?
    而在一個世紀以後,西羅馬就走向了滅亡,為何東羅馬不趁機收復西部領土呢?在小編看來,首先要解釋的一點就是西部帝國滅亡的原因。從三世紀開始,東西帝國剛剛分裂以後,西部就開始戰亂不斷。而帝國內部對於皇位的爭奪是此起彼伏,再加上當時外部蠻族的入侵就好像是家常便飯一樣。所以這就導致當時居住在西部帝國的大量的羅馬帝國公民紛紛離開了西部,前往相對而言安全的東部。
  • 同在伊比利亞半島,西班牙為什麼不能吞併葡萄牙?
    兩代日不落帝國的爭霸,葡萄牙在兩大帝國間的不斷博弈,共同造就了半島如今的模樣。也正是利用了西班牙和英國以及歐洲其他各強國間的矛盾,葡萄牙才能在近千年的歷史中保住自己的一畝三分地。一、一起戰鬥吧,兄弟!在伊比利亞這本故事集中,穆斯林徵服和基督教的收復失地運動為其後所有的故事打下了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