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人民大禮堂位於重慶中國三峽博物館的正對面,1951年修建,屬於一座仿古民族建築群,不但是重慶十大文化符號,也是重慶的標誌建築物之一,可以說它是將中國傳統宮殿建築風格與西方建築的大跨度結構巧妙結合的傑作。
其實修建這裡的原因是在新中國建立之初,為了表達新生的人民政權有信心帶領人民走向輝煌未來的決心,掀起建設大西南的高潮,同時解決會議和接待的實際問題,西南軍政委員會主要領導人鄧小平,賀龍和劉伯承決定在西南軍政委員會辦公大樓對面的馬鞍山上新建一座能夠容納四五千人的大禮堂並附設一個招待所。在1956年的時候這裡被改名為重慶人民大禮堂。
如今在重慶的一些重要會議都是在這裡舉行,整個大禮堂的內部空間非常大,上下共五層,如坐滿人的話差不多能容納5000多人。如今這裡對遊客開放,外來的遊客在這裡可以感受到現場的肅穆,寂靜的下午,坐在這裡看本書或許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重慶市人民大禮堂的牌坊整體以橘紅和紅色為主色調,上覆碧綠琉璃瓦,裡外兩面嵌以金色圖案。造型四列三跨,具有典型的明清建築風格。初建時期的牌坊為木結構,因曾經歷兩次火災,後採用鋼筋混凝土結構的仿木建築形式。如今這裡平時也對遊客開放參觀,但有重要會議的時候,依然會被使用。
重慶人對於生活的態度在人民廣場就可以找到,任何時間來到這裡都可以看到人們悠閒的閒聊,孩子們在嬉戲玩耍,往返於人群中的小販們。在他們的臉上看不到對於生活壓力或無奈,更多的是對於生活的樂觀和享受。
重慶這座中國的一座直轄市城市在國際上也是出了名的,很多神奇的建築都讓國外的朋友看呆了眼。前段時間一座輕軌穿越樓房的視頻在網上爆火了起來,網友們紛紛不淡定了,都覺得這簡直可以用神奇兩個字來概括了,所以這次來到重慶當然不會錯過近距離觀看輕軌穿樓的機會。
要說神奇自然有它的原因,重慶軌道交通2號線李子壩車站是國內第一座與商住樓共建共存的跨座式單軌高架車站。從人民廣場來到李子壩站的時候,這裡已經站滿了遊客,差不多5分鐘就會有一輛輕軌駛過來。輕軌從樓中穿行,很多人最大的疑問就是住在這裡的人不會覺得吵嗎?其實因為有減震降噪的處理,所以這裡的住戶生活的還是挺好的。
看了李子壩站神奇的輕軌穿樓,那自然也不能錯過親身感受一下。不過上進這個站臺還是有點費勁,因為樓梯比較多,而且轉過來轉過去的還是讓人有點悶。不過在重慶乘坐輕軌最大的好處就是一路可以欣賞山城重慶的城市風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