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作為13朝古都,為何沒有保留皇宮?為何唐朝之後就不再是首都

2020-12-20 追古談今

西安,古稱長安、鎬京,是陝西省會,關中平原城市群的核心城市,中華文明和中華民族重要發祥地之一。這也曾是古絲綢之路的起點,如今一帶一路的核心區。

現在我們說起西安,最出名的其實不是美食、不是美女,而是濃厚的歷史氣息。西安作為13朝古都,其名字也數經變遷。

周代時,武王定都於鎬京(今西安市)。西漢時,高祖劉邦將漢王朝的政治中心西移至長安(今西安市長安區)。隨後,在東漢及魏晉南北朝時期,長安一直作為郡級行政機構,最高長官稱為太守。到了隋朝,楊堅重新在長安地區定都。由於自己曾被封過大興郡公,所以改長安城為大興城。經歷南北朝及隋末之亂,原長安城地下水被嚴重汙染,已經不適合人居住,所以,唐高祖李淵選擇在今西安市未央區龍首原以北新建長安城。經過了大唐的貞觀之治和開天盛世,長安的名望達到了頂峰,世界各地的商人、使者、學者絡繹不絕。長安,儼然成為了當時的世界都會。到了唐朝中期,朱溫脅迫皇帝東遷洛陽。隨後,長安再沒有被作為過首都。元時,長安改名奉元路。明洪武二年,徐達攻克奉元路,改名西安府,取西部安定之意,不想讓其作為代表整個國家長治久安的地方。西安這個名字也一直沿用至今。

這裡經歷了幾百幾千年的歷史。然而當我們去西安旅遊的時候,卻會發現在西安,我們並看不到保存完整的皇宮。

在歷史上,西安理應有很多著名的皇宮,阿房宮、鹹陽宮、未央宮、大明宮等等……規模都被現在的北京故宮大上兩三倍,但是這些恢弘的皇宮都沒有保存下來。這個主要還是受到了時間和戰火的影響。

中國的建築多數為土木結構,時間越長,加上歷朝歷代的更迭,戰火紛飛,在這樣的環境下,再堅固的皇宮也只能淪為廢墟遺址了。著名的鹹陽宮被項羽一把火燒了;阿房宮還沒有建完就又被項羽燒了;而未央宮、長樂宮、建章宮等等也是因為戰爭被毀。還有一些宮殿因為長期無人修繕,幾百年都沒有人住,肯定也是保存不下來,慢慢也變成了廢墟。所以如果想要看歷史上保存完整的皇宮宮殿,還是得去北京才行。現在去西安旅遊的話,也只能看到兵馬俑了。

我們之前說到了,西安這座城在歷史上曾先後有十多個王朝選擇了在此建都。理應延續下去。但是還有一個很奇怪的事情:就是在唐朝之後,就再也沒有任何王朝選擇建都在西安,這又是為什麼呢?

對於古都長安來說,可以說是飽經戰火的破壞。就拿唐朝來說吧,因為「安史之亂」等戰爭的影響,當時長安的人口、經濟等方面都受到了嚴重影響。並且在西安一帶,農產品作物的生產已經是入不敷出,這一點也成為制約西安繼續成為國都的一大重要因素。

就在長安缺乏糧食的時候,皇帝就帶著文武百官們遷往洛陽辦公了。雖然西安與開封看似離著並不是很遠,但是畢竟兩地中間隔著三門峽。等到了晚清時期,水運甚至海運就成為治國和發展經濟的根本。而當時西安的運輸太過艱難,這時再堅持選西安作為首都就有些陳腐了。建都西安,顯然就會遠離了經濟重心,這不利於朝廷對地方的掌控管理。

所以自唐朝之後,不管是定都開封,還是北京,都是有助於通過運河來和經濟重心之間的聯繫。而此時的西安和關中,尚且還沒有從三十年前造成的極大破壞中完全恢復過來,它的自然基礎條件更是無法與漢唐時代相比。即使遷都也只是在紙上的規劃,因此一帶古城就這樣錯過了連續成為首都的機會!

相關焦點

  • 西安是十三朝古都,為何西安的皇宮卻沒有保存下來?
    西安是中華文明的發祥地之一,自西周起,一共有13朝72位皇帝在此建都,建都歷史長達1000多年。而我國總的歷史也才上下3000年。所以西安是中國歷史上建都朝代最多的城市。
  • 作為十三朝古都的西安,為何沒有保留下來的皇宮?皇宮都去哪了?
    悠久的歷史也使得國內的一些城市的底蘊同樣的深厚,最典型的一個城市就是西安了。在古代的很多朝代,西安都是作為首都存在的,西安作為13朝的都城。根據歷史記載,西安曾經有過很多輝煌的宮殿,比如阿房宮,未央宮,大明宮等,其規模都大於現在北京的紫禁城,但是令人遺憾的是這些皇宮全都沒保存下來,為什麼會出現這種情況呢?西安的皇宮到底跑到哪去呢?就比如在唐朝的時候,長安皇宮就遭到了一次又一次的破壞。在盛唐時期,安祿山攻打長安的時候,縱容士兵對長安城以及皇宮進行燒殺搶劫,對其造成了一定的破壞。
  • 西安作為十三朝古都,為何現在沒有皇宮,歷史上到底經歷了什麼?
    「漢長安,秦鹹陽也」-----《史記》引言西安作為十三朝古都,說它是古代第一古城應該沒人反駁。然而,就是這樣一座古城,隨著時間的流逝,現如今卻看不見皇宮了,當年建造的皇宮去哪裡了呢?事實上,到了唐朝末年,長安皇宮就遭受了毀滅性的打擊。黃巢起義燒了皇宮880年底,黃巢殺進長安。黃巢打入長安之後,先是安慰了平民百姓:黃王不會像唐家之輩一樣,各位不要害怕。」
  • 西安:十三朝古都,如今為何不見皇宮蹤跡,皇宮都去哪兒了?
    如果西安被選為中國古代的第一個首都,幾乎沒有人會質疑這一點。可惜的是,西安作為13朝的都城,連一座皇宮都沒有留下。那麼為什麼會發生這種情況呢?不少人在第一眼看到西安的時候都會有這樣的疑問,那歷史上的西安到底發生了什麼呢?
  • 西安是13朝的古都,為什麼西安的皇宮卻沒有保留下來?
    西安是中華文明的發祥地之一,從西周開始,共有十三朝、72位皇帝(也有74帝或76帝的不同說法)在此建都,建都歷史長達一千多年,是中國歷史上建都朝代最多、歷時最久的城市。根據歷史記載,曾經這裡有過多座輝煌的宮殿,比如阿旁宮、未央宮、大明宮等,其規模都大於現在的北京紫禁城。
  • 作為十三朝古都的西安,為何在唐朝之後就慢慢沒落了?
    唐代以後,長安不再成為政治中心的主要原因是關中平原原始森林的毀滅、水田源的銳城、自然氣候的劇變,以及漕運的斷裂。作為中國古籍最早記載的「天府之國」,長安所在的關中平原地區,原本是沃野千裡、森林密布的環境優美之地;但是從秦漢開始,長安所在的關中地區,從城市營建到居民日常生活,以及大規模的農業開墾,已經使得關中平原周邊的原始森林遭到了毀滅性的破壞。
  • 作為13朝古都的西安,究竟是因為什麼導致西安皇宮沒有保存下來?
    西安是13朝古都,最為輝煌時期也就是周秦漢唐。這一時期都有宮殿,比如秦鹹陽宮、阿房宮,漢未央宮、長樂宮、建章宮,唐太極宮、大明宮等,其規模都要大於現在的紫禁城。很可惜的是,這些皇宮都沒有保留下來,只能通過遺址來想像當時的富麗堂皇。
  • 西安是十三朝古都,為何現在看不見皇宮,皇宮到哪裡去了
    如果評選西安為中國古代第一都城,估計沒有什麼人有異議。但是令人遺憾的是,西安作為十三朝古都,遺留下來的皇宮卻連一塊斷壁殘垣都沒有。那麼,為什麼會出現這種情況呢?西安的皇宮究竟到哪裡去了呢?而且黃巢進城後,還把唐朝三品以上的官員全部免職,四品以上的官員則全部恢復職務。由此表明黃巢作為一個從底層奮鬥起來的領導者的世界觀。不過,黃巢在長安並沒有呆很長時間,很快,各地的節度使紛紛往長安打來。當然了。這些節度使打進長安來,並不完全是為了救唐朝,更多的還是為了自身的勢力壯大。
  • 長安是十三朝古都,為何唐朝以後,再也沒有一個王朝定都於此
    我想北京是第一個,還有呢,那就是西安,開封,洛陽,安陽等等。帝王們很喜歡選擇這幾個地方作為都城,我們單單來看西安,現在西安的古城牆,依然是一大風景,另外,從古代傳下來的城市建設軌跡,依然保留,如果你從飛機上看西安,你會發現,這個城市就是一個四四方方的方框。而且中間就像切豆腐一樣切開,十分工整,十分整齊,五千年中國還是要看西安啊。
  • 十三朝古都西安,為何唐之後就沒帝王願意定都於此?西安不好嗎?
    十三朝古都西安,為何唐之後就沒帝王願意定都於此?西安不好嗎?在我國歷史上最輝煌的兩個朝代,一個是漢朝一個是唐朝,這兩個朝代都在長安(西安)有過建都。在《三國演義》當中有這麼一句話:「天下大勢,分久必合,合久必分。」
  • 洛陽的13朝古都與西安的13朝古都,究竟哪個分量更足一些?
    提起13朝古都,相信大部分人都會想到西安(長安),因為這所城市一直以來的宣傳口徑都是這個。但近些年還有一所城市,也開始對外聲稱自己為13朝古都。沒錯,他就是洛陽(河南省)。但問題在於,如果這兩所城市都聲稱自己為13朝古都,那麼究竟哪一個分量更足一些呢?
  • 洛陽和西安都是十三朝古都,都是各省旅遊重城,為何差距這麼大?
    說到中國歷史上最有名的兩個城市非陝西西安(長安)和河南洛陽莫屬,自古以來這兩地都是兵家必爭之地更是很多朝代的建都之地。如今西安和洛陽也都是各自省份裡面最重要的旅遊重城,全世界的人都很喜愛這兩座城市,每年來這裡旅遊的人更是絡繹不絕。但是同為十三朝古都的西安和洛陽,兩城命運卻截然不同。一個成了省會城市一個只是地級市。
  • 唐朝之後再無長安,為什麼唐之後西安再也沒有當過首都?
    唐朝之後再無長安,為什麼唐之後西安再也沒有當過首都? 但是唐朝滅亡後長安就再也沒有當過首都,甚至長安這個名字都從歷史中消失,變成了西安,那麼是什麼原因導致了它的衰弱?它還能再站起來嗎?
  • 中國六大古都,只有北京有皇宮,其它城市的宮殿都是怎麼消失的?
    中國六座城市西安、洛陽、北京、南京、杭州、開封因為在古代多次作為王朝首都,被稱為六大古都。但這六座城市,只有北京擁有皇宮,也就是紫禁城,今天的故宮博物院。其他五座古都都沒有皇宮留存,歷史上每個王朝都要大興土木建設皇宮,那麼這些氣勢恢宏、美輪美奐的宮殿,都是怎樣毀滅的呢?
  • 唐朝之後,西安為什麼很難再成為首都?
    中國古都的數量眾說紛紜,五個、六個、七個都各有說法。但是西安、洛陽、開封、南京、北京這個地方確實是不可否認的古都。他們幾個的地位是其他城市無可匹敵的。
  • 既然西安是十三朝古都,為什麼不能在卻中保存古宮殿呢?
    我們中國是四個文明古國中唯一一個沒有標註的。悠久的歷史也使得國內的一些城市具有相同的深度,最典型的城市是西安。在許多古代王朝,西安作為首都存在。西安的悠久歷史體現在許多方面,在新聞報導中,常有建築工地等,導致古墓葬的發掘。
  • 長安作為十三朝古都,為何在唐朝之後,再沒有朝代在此建都?
    唐朝以後,長安再也沒有成為都城,其根本原因是我國社會發生了變化,由豪族社會過渡到了平民社會。社會的主要矛盾從豪族之間的東西矛盾,轉變成草原王朝與中原王朝的南北矛盾,受這一轉變的影響,長安、洛陽實際上是雙雙沒落的。
  • 1000多年來,西安都是國都的首選,為何唐朝後卻輸給了北京?
    成為歷代王朝都城次數最多的就是西安,古代稱之為長安。但是自從唐朝滅亡之後,西安再也沒有成為歷代國君作為首都的選擇,這是為什麼呢?02西安作為國都的優越性西安是一個神奇的地方,從古到今有10多個王朝將其作為自己的國都,有13朝古都的稱號,可以說是備受帝王的青睞,從西周到唐朝一直作為是帝王定都的首選
  • 西安為何失去了成為首都的機會?一個橘子揭開謎底
    歷史記載表明,周朝、秦朝、漢朝、隋朝、唐朝等多達十餘個朝代和國家,都曾以西安為首都,從公元前1100年開始,到公元904年唐昭宗離開長安遷都洛陽,前後將一千多年時間裡,西安多次扮演中原王朝國都的角色,有十三朝古都之稱。但隨著歷史發展,這種局面在唐朝滅亡前後發生逆轉。
  • 十三朝古都西安:物資富饒,為何在唐朝以後再無王朝定都?
    中國作為一個有著五千年歷史的國家,歷史上關於王朝的建都更是議論紛紛,而歷代王朝的建都,如今的西安一直都是跳不出的選擇,算來算去,一共有十三朝在西安建都,成為歷史之最。而更有趣的是,追溯到今天,上一個在西安定都的朝代,還是距離我們一千多年前的唐代,而在這過去的一千多年裡,倒是北京後來居上,成為了元明清乃至新中國的首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