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手入門手衝器具必看!手衝咖啡基本七種器具:磨豆機、濾杯、濾紙、手衝壺、分享壺、溫度計、電子秤。購買這些器具有什麼要注意的呢,那就請往下看吧。
磨豆機磨豆機分成手動磨豆機和電動磨豆機,原則上無論是手動磨豆機還是電動磨豆機,都是可以調整咖啡粉顆粒粗細的。咖啡粉的顆粒大小,會影響到最終風味的呈現,一般是以中細研磨為佳,中國標準20號篩網通過率80%。
【手動磨豆機】
價格上比較親民,易於清潔,不佔位置,外帶方便。唯一不太好的方面,就是比較費時費力,特別是木製的手動磨豆機,會較難清潔,殘留的咖啡顆粒長久之下會影響風味。建議是購買玻璃、塑膠、不鏽鋼這類型材質的手動磨豆機。
【電動磨豆機】
由於電動磨豆機的體積和價格,一般入手者都是進階高手,可以說手衝咖啡已經融入生活且無法失去的時候,那可以考慮入手電動磨豆機。電動磨豆機分成螺旋槳式、錐刀、平刀、鬼齒刀。不建議選擇螺旋槳式(俗稱砍豆機),砍豆的方式導致咖啡粉顆粒非常不均勻,會影響咖啡口感,但價格也相較便宜。平刀是用削的方式,將咖啡豆削成片狀,手衝時香氣很足但層次較為單一。錐刀則是用碾的方式將咖啡粉碾成塊狀,會呈現比較豐富的口感。鬼齒刀研磨的每一顆咖啡豆都是均勻的,為球狀,研磨過程產生的熱量也較低,不會影響到咖啡粉的口感,但價格就不怎麼親民了,預算充足的朋友可以考慮入手這種類型的磨豆機。
濾杯常見的濾杯類型有錐形濾杯、梯形濾杯、波浪濾杯。市面上出現許多不同的濾杯,每款都有其著重點,只要抓準流速、萃取時間這兩點去分析每款濾杯,那就能初步掌握住手衝咖啡的口感風味了(重點還是要勤加練習)。
【錐形濾杯】
以Hario V60濾杯為代表,適合淺度烘焙的咖啡豆衝煮,若講究些,中深烘焙程度的咖啡豆可以使用Kono濾杯。錐形濾杯有著極快的流速,注水的技巧就特別要注意。若是注水不佳會導致咖啡萃取不足、過萃。使用錐形濾杯的咖啡風味較為明亮、輕盈、乾淨。
【梯形濾杯】
屬於進階高手,市面上主要分為一孔、雙孔、三孔,由於開口較小,孔數的不同會影響流速的快慢,但大致上流速相對錐形濾杯來講是比較慢的。正因為流速較慢的特點,咖啡粉能得到足夠的萃取,衝煮的風味會較厚實,若沒把握好手法很容易過萃,就會產生較重的苦感。
【波浪濾杯】
因其專用的濾紙如同杯子蛋糕,故也叫蛋糕濾杯,對新手很是友好。波浪型的濾紙取代濾杯的導流溝槽,減少熱水與濾杯接觸面積,讓咖啡粉集中在中央,使咖啡能夠均勻萃取,降低衝煮技術門檻。使用波浪濾杯衝煮咖啡,可以達到最佳比例的平衡咖啡風味。最大的缺點可能就是對應的濾紙價格較高,一張波浪濾紙大約是普通濾紙的兩倍價。
濾紙濾紙主要的功能就是將咖啡液過濾出來,好的濾紙還能將咖啡豆中的雜質給隔離不被濾出,讓咖啡口感更香醇順滑。
濾紙主要分為漂白、無漂白,主要的差異在於濾紙味道重還是輕。漂白濾紙比較沒有紙味,但大部分的人對漂白二字比較有疑慮,現在市面上的漂白濾紙都是以酸素、酵素漂白,不會影響身體。使用無漂白濾紙時,建議將濾紙先沾溼去除濾紙味,這樣能避免衝煮咖啡時帶出了濾紙的味道從而影響咖啡風味。濾紙的優點是方便使用、雜質少、能呈現較為乾淨的咖啡風味,缺點則是較不環保、無法呈現咖啡的油脂感。
除了使用濾紙過濾咖啡渣,還可以使用金屬濾網和法蘭絨濾布。金屬濾網是能夠將咖啡的油脂呈現出來,層次表現也不錯,而且環保、可重複使用。缺點就是無法過濾細粉,導致喝咖啡的時候,有可能會有咖啡渣的口感。法蘭絨濾布中和了濾紙、金屬濾網的優點,缺點則是清洗不易、使用上需要技巧。
手衝壺手衝壺款式五花八門,實際上都無太的影響,依照個人喜好挑選即可。重要關注的是壺嘴、口徑大小、容量、保溫效果,前兩者直接影響水流控制時的難易度,容量影響咖啡液的量,而溫度則是影響咖啡風味的呈現。
細嘴壺比較適合新手使用。在還沒學會控制水流時,新手使用壺嘴細、口徑一致是最好上手的。細嘴壺在手衝時,有穩定的流速,讓衝出來的咖啡品質保持在一定水準。購入建議是口徑為5mm以下、壺嘴為大波浪的手衝壺,易於控制水流,更能夠保留完整的咖啡豆風味。
鶴嘴壺屬於高手級別,由於口徑較大,水流粗細可控程度較高。不論是大水流、小水流,都在掌握之中。可以搭配著水溫、注水的高低、水流大小變化,使得咖啡風味更有層次。使用鶴嘴壺需要長時間的練習。
分享壺分享壺是裝咖啡用的,如果一個人喝的情況,可以不用分享壺,直接放著馬克杯上滴濾即可。萃取多人份,就需要分享壺了,藉助分享壺本身的刻度顯示和透明材質還可以比較容易了解和控制萃取過程,分享壺也就不僅僅是分杯的作用。
溫度計溫度計測量水溫用,也可以買壺蓋上有溫度計的手衝壺,水溫對手衝咖啡的影響也是不容忽視的,溫度高可能會過萃,溫度低了可能萃取不足,前街咖啡一般在萃取淺度烘焙的咖啡豆時,採用90℃左右的水溫,若是萃取中深烘焙程度的咖啡豆,則採用88℃的水溫,大家可以作為參考調整適合自己的水溫。
電子秤電子秤主要是可以精準地得出想要的咖啡液量,這在萃取過程中,就可以一定程度上避免過萃或者萃取不足。建議挑選電子秤時,選擇最小刻度可達0.1克,如果帶有計時功能更好,這樣能在衝煮過程中準確把握萃取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