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百人捐款!只為修石門縣羅坪通往賀龍元帥故鄉的「天路」

2020-12-25 人大觀察

羅坪黃嶺埡通往桑植縣白石鄉、西蓮鄉的那條路,當地人把它叫做「天路」!

這是一條通往賀龍元帥故鄉的英雄路,是祖祖輩輩踏遍青山的傳奇路,也是革命老區人民的連心路。它挽起高山峻岭,考驗著兩市邊界人民友好交往和物資流通的意志與決心,維繫著土家邊地的民族感情。世世代代的土家兒女用雙腳踏平坎坷,趟過了肩挑背負的歲月。多少人在這條路上灑滿汗水,磨破腳皮,甚至累倒再也爬不起來……可是,為了追求心中的夢想,英勇不屈的山裡人在這條「天路」上不懈攀登,從來沒有畏難退縮向高山低頭,絲毫未曾停止過前行的腳步。

2018年,羅坪鄉黨委、政府藉助黨中央脫貧攻堅的東風,吹響鄉村道路建設的號角,通過積極匯報爭取,上級交通部門將羅坪鄉藍公田村境內夾堤溝至黃嶺埡公路納入改造計劃,全線8.2公裡,按照4.5米寬的道路標準硬化。但由於資金有限,路基、路肩等工程由村級自行負責,通過預算,藍公田村需要組織資金120多萬元。

本屆村、支兩委在鄉黨委、政府的鼎力支持下,經過多方奔走,完成道路硬化仍有很大的缺口。我們順應家鄉人民的願望和要求,成立了專門的道路修建籌建協會,自2018年12月底發出倡議,號召羅坪全鄉人民和各界愛心人士自願捐款。在倡議發出後的短短一個多月時間裡,我們籌建協會共收到愛心捐款520人共32.1萬元。

我們籌建協會承諾:嚴格監督,確保將每一分募得的善款都用在道路建設工程上。竣工之後,我們將會把愛心人士的名字鐫刻在石碑上,讓每個有大愛之心的芳名聳立在丹羽山巔,隨時光沉香,伴歲月悠長。

愛心榜

1 劉際軍 16800 藍公田村

2 緣海工程 11000 緣海工程服務部

3 鄧開義 10000 藍公田村

4 唐 佳 10000 石門縣婦幼保健院院長

5 陝家紅 10000 羅坪集鎮

6 吳傑浩 10000 藍公田籍

7 唐植軍 10000 藍公田村

8 衛生院 10000 羅坪衛生院

9 唐建國 10000 羅坪集鎮

10 易先生 10000 深圳愛心人士

11 杜 勇 10000 湖南運通國際旅行社有限公司張家界分公司

12 杜 猛 10000 湖南運通國際旅行社有限公司張家界分公司

13 周長青 10000 羅坪鄉藍公田村

14 鄧開慧 9900 藍公田村

15 張 平 6888 桑植縣人潮溪鎮南灘村支委

16 鄧漢彬 6666.66 桑植縣人潮溪鎮南灘村

17 劉際敏 6000 藍公田村

18 寇自貴 6000 重慶峪村

19 吳中偉 5000 羅坪鄉藍公田村

20 龍西斌 5000 羅坪鄉羅家坪社區

21 龍西海 5000 羅家坪社區

22 伍宇支 5000 羅家坪社區

23 詹長森 5000 羅坪集鎮

24 覃曉君 5000 雁池鄉礦嶺村

25 唐榮欣 5000 藍公田村

26 楊春宇 5000 藍公田村

27 馬澤恩 5000 寨埡村

28 張劍宇 5000 羅家坪社區

29 唐 巖 5000 羅家坪社區

30 周先生 5000 深圳愛心人士

31 付先生 5000 深圳愛心人士

32 谷 勇 5000 羅家坪社區

33 唐小雷 3000 寨埡村

34 胡新華 2000 湖南運通國際旅行社有限公司張家界分公司

35 吳仁華 3000 張家界市武陵源區世遺國際旅行社

36 孫尚文 3000 桑植縣人潮溪鎮雙獅村

37 覃業武 1188 桑植縣人潮溪鎮南灘村支書

38 張德勝 1000 桑植縣人潮溪鎮南灘村村主任

39 胡小盼 800 桑植縣人潮溪鎮南灘村

40 吳賢君 500 桑植縣人潮溪鎮橋溝村退休老師

41 鄧 勇 500 桑植縣人潮溪鎮雙獅村

42 鄧 勇 500 桑植縣人潮溪鎮雙獅村大灣

43 陳光兵 500 桑植縣國土局

44 憧憬哥 500 桑植縣人潮溪鎮雙獅村

45 金鑫 500 桑植縣人潮溪鎮谷村村

46 金鵬 500 桑植縣人潮溪鎮谷村村

47 陳靜 500 桑植人潮溪鎮白石村

48 鄭孝軍 500 桑植縣人潮溪鎮南灘村

49 唐慧兵 500 桑植縣人潮溪鎮南灘村

50 唐文化 400 桑植縣人潮溪鎮南灘村

51 金紫陽 300 桑植人潮溪鎮白石村

52 王本州 300 桑植縣人潮溪鎮南灘村

53 吳淵明 300 桑植縣人潮溪鎮南灘村

54 趙雲濤 300 桑植縣人潮溪鎮南灘村

55 陳 林 300 桑植縣人潮溪鎮巖門村

56 黃梅芳 200 張家界市武林源區

57 唐淑翠 200 桑植縣人潮溪鎮南灘村

58 吳松平 200 桑植縣人潮溪鎮南灘村

59 陳儒清 200 桑植縣人潮溪鎮巖門村

60 吳憲立 200 桑植縣人潮溪鎮白石中學退休教師

61 宋義明 200 桑植縣人潮溪鎮雙獅村

62 吳朋海 200 桑植縣人潮溪鎮雙獅村

63 劉文韜 200 桑植縣人潮溪鎮南灘村

64 鄧開欣 200 桑植縣人潮溪鎮南灘水庫燒烤

65 吳淵波 200 桑植縣人潮溪鎮南灘村

66 鄧興兵 200 桑植縣人潮溪鎮雙獅村

67 黃愛玲 100 張家界市武林源區

68 卓文洲 100 桑植縣人潮溪鎮南灘村

69 唐西楚 100 桑植縣人潮溪鎮南灘村

70 羅遠恆 100 桑植縣人潮溪鎮南灘村

71 張志敏 100 桑植縣人潮溪鎮南灘村

72 魏建忠 100 桑植縣人潮溪鎮南灘村

73 唐康平 100 桑植縣人潮溪鎮南灘村

74 陳冬娥 100 桑植縣人潮溪鎮南灘村

75 郭明德 100 桑植縣人潮溪鎮南灘村

76 鄧 林 100 桑植縣人潮溪鎮雙獅村

77 吳仁亞 100 桑植縣人潮溪鎮雙獅村

78 鄧開益 100 桑植縣人潮溪鎮雙獅村

79 鄧亞麗 100 桑植縣人潮溪鎮雙獅村

80 陳井平 100 桑植縣人潮溪鎮雙獅村

81 劉志輝 2000羅坪鄉政府鄉長

82 文 勇 1000羅坪鄉人大主席

83 徐遠紅 1000羅坪鄉老師

84 覃 斌 1000羅坪派出所

85 張 浩 800 羅坪鄉組織幹事

86 吳 妍 600 羅坪鄉文化站

87 魏章璽 500 羅坪鄉中心小學

88 陝北平 500 羅坪鄉中心小學

89 黃輝華 500 羅坪鄉國土所

90 唐 俊 500 羅坪鄉經管站

91 覃淑華 500 羅坪鄉敬老院

92 施建平 500 長梯隘旅遊公司

93 丁良潮 500 羅坪鄉水管站站長

94 韋 軍 500 羅坪鄉中學

95 陳少華 500 羅坪鄉畜牧站

96 李 勇 500 羅坪鄉廣電

97 覃業平 500 羅坪鄉林業站

98 彭夢翔 500 羅坪政府辦公室主任

99 徐明高 500 羅坪鄉政府辦公室

100 覃澧洋 300 羅坪鄉組織幹事

101 張貴庭 300 羅坪鄉文化站

102 彭 忠 200 羅坪鄉民政所

103 張旭材 200 羅坪鄉財政所

104 王浩然 200 羅坪鄉國土所

105 唐植輝 200 羅坪鄉派出所

106 王永勝 200 羅坪鄉文化站

107 高 佳 200 羅坪鄉綜治辦

108 楊 霞 200 羅坪鄉政府幹部

109 姚夢華 200 羅坪鄉城建站

110 葉 茵 200 羅坪鄉計生辦

111 唐建波 200 羅坪鄉計生辦

112 唐 訊 200 羅坪鄉政府辦公室

113 覃志明 200 羅坪鄉政府辦公室

114 唐基偉 200 羅坪政府安監站

115 任建國 200 羅坪中學

116 楊碧波 2200藍公田村

117 楊年地 2000藍公田村

118 唐植波 2000藍公田村

119 鄧 英 2000羅坪酒菜批發超市

120 鄧漢慶 2000藍公田籍清華大學在讀學生

121 陳子義 2000藍公田村

122 陳曉英 2000藍公田村

······

相關焦點

  • 在洪家關感受賀龍元帥的一生,記者探訪桑植縣賀龍故居與賀龍紀念館
    圖/記者吳琳紅來到桑植縣洪家關白族鄉,慕名而來的遊客都會前往賀龍故居與賀龍紀念館。這兩個地點,就像洪家關白族鄉的雙子星,散發出無窮且耀眼的光芒。賀龍,作為新中國十大元帥之一,他的一生,都與中國近代革命密不可分,讓整個桑植縣具有了紅色的基因,也讓洪家關白族鄉的知名度在桑植縣名列前茅。記者再度探訪賀龍故居與賀龍紀念館,在兩個緊挨著的建築中感受賀龍元帥不平凡的一生。
  • 在洪家關感受賀龍元帥的一生,記者探訪桑植縣賀龍故居與賀龍紀念館
    賀龍,作為新中國十大元帥之一,他的一生,都與中國近代革命密不可分,讓整個桑植縣具有了紅色的基因,也讓洪家關白族鄉的知名度在桑植縣名列前茅。記者再度探訪賀龍故居與賀龍紀念館,在兩個緊挨著的建築中感受賀龍元帥不平凡的一生。長沙三口之家前來參觀「賀龍元帥原名賀文常,字號雲卿,1896年3月22日出生於湖南省桑植縣洪家關一戶貧苦農民家庭。
  • 賀龍元帥"滿門忠烈":家族烈士超2000人
    賀龍元帥"滿門忠烈":家族烈士超2000人 2021-01-17 10:2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石門縣:天畫羅坪採茶忙
    湖南日報·新湖南客戶端3月26日訊(通訊員 陳錦平) 春暖花開,萬物復甦,美麗鄉村,人勤春早。寨埡有機茶基地茶農忙採茶3月24日,筆者來到石門縣羅坪鄉寨埡村茶葉專業合作社有機茶基地,只見漫山遍野,一片繁忙,清明未到,茶葉飄香。這裡的採茶人早已從抗擊疫情的主陣地,步入了春茶採摘的農忙季節。從3月16日開採已有10天的時間,每天有400多人上山採茶,人均每天可得工資200元。
  • 賀龍元帥的故鄉有福了,即將迎來一條高鐵,還要新建機場
    今天要講一講這個賀龍元帥的故鄉,桑植。關於桑植桑植縣是賀龍元帥的故鄉、紅二方面軍長徵出發地,隸屬國際旅遊新城——湖南省張家界市。全縣總面積3474平方公裡,擁有28個民族,總人口38萬人。桑植是一片綠色的海洋。
  • 賀曉明前往賀龍公園祭拜賀龍元帥
    賀曉明為緬懷和紀念賀龍元帥,特前往天子山祭拜。紅網時刻張家界11月19日訊(記者 李森林)11月18日,值2019湖南紅色旅遊文化節開幕式暨桑植民歌節之際,賀龍元帥之女賀曉明為緬懷和紀念賀龍元帥,特前往天子山祭拜,發揚革命傳統,繼承父輩遺志。張家界市委副書記、市長劉革安參加祭拜。武陵源天子山的蒼松翠柏間,靜靜坐落著開國元勳賀龍元帥之墓。
  • 湖南張家界西線賀龍元帥故居旅遊景區導遊詞上篇
    伍阿哥今天帶你走進張家界賀龍元帥的故鄉觀光遊覽。賀龍故居位於湖南省張家界市桑植縣洪家關村,是湘西常見的木架毛瓦平房,院內修建了賀龍元帥生平事跡陳列室。賀龍是開國元勳、軍事家、解放軍的創始人之一。他一生奮鬥,出生入死,為新中國的誕生立下了豐功偉績,為祖國的建設和國防的強大作出了卓越貢獻。
  • 【緬懷先烈】永遠的懷念-----紀念賀龍元帥誕辰121周年
    賀龍橋上遊人如織,絡繹不絕的人遠道而來,參觀賀龍紀念館。銘記歷史,常懷感恩,弘揚賀龍精神,傳承桑植文化。仔細聆聽講解員的解說,了解歷史,了解紅色土地上的英雄偉人為新中國的成立做出的傑出貢獻。不管是面對內戰國民黨還是日本侵略者倭寇,賀龍元帥在戰場上英勇善戰,戰無不勝,久經沙場的元帥,戰績顯赫,命大克敵。他的名字讓敵人聞風喪膽,有的人聽到賀龍的名字趕緊逃命去了。賀龍元帥一家為新中國的成立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一家有5人成為烈士,父親,2位姐姐,妹妹,弟弟,家族中有千人為國捐軀。這在世界歷史上實屬少見,這些真實的數據震撼人心!紅色信仰高於一切!
  • 石門縣羅坪鄉村振興示範帶與旅遊產業扶貧項目策劃
    石門縣羅坪鄉村振興示範帶與旅遊產業扶貧項目策劃    一、項目地點  石門縣羅坪鄉、雁池鄉、磨市鎮。  項目建成後該子項目涉及茶葉種植示範基地、遊客接待提升工程、羅坪養老基地、天目洞景點開發、石林研學旅遊基地、巖子口峽谷景點開發6個工程,通過「旅遊+扶貧」的模式,助力羅坪脫貧。其中:  (1)茶葉種植示範基地  依託「全縣面積最大的茶葉主產鄉鎮」,打造茶葉種植示範基地,並與茶葉合作社對示範基地的茶葉進行統一採摘、銷售。
  • 去賀龍元帥的故鄉,打卡魚火鍋、仗鼓舞、三道茶…桑植縣洪家關白族鄉等你來
    今年6月,張家界桑植縣洪家關白族鄉被評為湖南省十大特色文旅小鎮,這裡是賀龍元帥的故鄉,魚火鍋、仗鼓舞、三道茶是遊客必打卡項目,記者去到洪家關感受到了濃鬱的民族特色。在賀龍橋,當地居民邀請遊客品嘗了白族三道茶,並為大家介紹了桑植白茶的種植歷史及品類特點。
  • 武陵山險,「天路」修到紅軍村
    只聽腳板響,不聽人作聲。婆婆門縫看,原是賀龍軍。媳婦快起來,門口掛盞燈。照在大路上,同志好行軍……」這首名為《門口掛盞燈》的民謠,講述的是當年紅軍與湖南省桑植縣人民魚水情深的故事。桑植是賀龍元帥的故鄉,也是紅二方面軍長徵出發地,長徵精神深深烙印在桑植人民心中。而湖南省軍區32年來接力幫扶該縣脫貧攻堅的故事,也傳為佳話。
  • 故鄉築路人——斯那定珠,只為修出一條天路
    圖片來源網絡27年的累積=30公裡山路10歲的斯那定珠,那年左眼被燒紅的鐵塊灼傷。家人不理解不支持,故鄉的同鄉人完全反對,不出勞動力不說,修路還需要給同鄉人錢——我理解為過路費。2、險峻的地形,施工隊看到實際情況後轉身就走。
  • 抗日戰爭故事:羅榮桓兒時的故事,賀龍元帥「廁所裡的誤會」
    羅榮桓元帥自幼聰穎好學,還在呀呀學語的時候,他就把父親教的李太白的詩歌:「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背得滾瓜爛熟了。8歲那年,父親把他送到私塾讀書,他的求知慾望更加強烈,學習十分刻苦。
  • 直擊元帥賀龍墓地:銅像9噸高6米,兩把菜刀是墓碑
    直擊元帥賀龍墓地:銅像9噸高6米,兩把菜刀是墓碑賀龍公園,是為紀念賀龍轉戰天子山而建,坐落於湖南省張家界市天子山上,在1200米的千層巖左側。公園內主要景點有賀龍銅像、賀龍墓、兵器館等。文從沈夢了解,賀龍的骨灰是在2009年6月28日,由北京遷回故裡的。墓前豎有一個石碑,碑上刻畫著,賀龍嘴含菸斗的頭像,上鐫薛明題字:「元帥之墓」。墓碑正面似由兩塊「帶把菜刀」的墓碑組合而成,寓意元帥兩把菜刀起家,走上了起事道路。
  • 古漢高祖有蕭何 今我們有賀龍元帥
    在這種地方為進行大規模戰爭的部隊提供後勤支援,其難度之大可想而知。古漢高祖有蕭何,今我們有賀龍元帥。然而,陝甘寧、晉綏兩區加在一起,人口才400餘萬,黃土高原土地貧瘠,胡宗南部隊四處為禍,大片土地荒蕪,河東災荒嚴重。在這樣的條件下,短時間上哪兒去籌那麼多糧啊!賀龍把視野投向鄰近解放區。9月,他通過中央向晉冀魯豫解放區求援,劉伯承、鄧小平當即調撥10萬石糧食解西北燃眉之急。
  • 石門縣龍王洞景區改造升級工程啟動 預計3到5年內完工
    石門縣龍王洞景區改造升級工程啟動 預計3到5年內完工 來源:紅網 作者:石門縣分站 編輯:曾小穎 實習生 吳若蘭 2015-07-07 08:49:17
  • 當代藏族愚公:耗盡數億資產修築天路,只為在地圖上補上故鄉坐標
    直到2008年,巴拉村一位&34;花了近十年的時間,在故鄉的懸崖峭壁上,鑿出了一條天路,終於在地圖上補上了故鄉的坐標。我想,如果你還沒有去過那裡,但聽過了他的故事,你也會被他近四十年的傳奇經歷、艱辛築路的故事感染和折服!
  • 湖南常德石門縣
    石門世為少數民族聚居區,特別是土家族聚居區。清乾隆前,與全國各民族地區一樣,厲行土司制度,「不張官,不設吏,以土官治土人」。雍正十三年(1735)「改土歸流」。石門地形呈現彎把葫蘆狀,地勢自西向東南傾斜,西北部,群山疊翠,東南部,平崗交錯。陸地最低處為蔡家溪與澧水匯合處,海拔42.5米,最高處是壺瓶山頂,海拔2098.7米;全縣平均海拔在500米左右。
  • 湖南省地級市——張家界,原名「大庸市」,同時是賀龍元帥家鄉
    張家界因旅遊建市,是中國最重要的旅遊城市之一,是賀龍元帥賀龍元帥賀龍(1896年3月22日-1969年6月9日),原名賀文常, 字雲卿, 湖南桑植人。他在半個多世紀的革命鬥爭生涯中,為中國的舊民主主義革命、新民主主義革命、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作出了重要貢獻,建立了不朽功勳。
  • 自稱「沒喝過硯墨水」的賀龍元帥語出驚人
    中華人民共和國十大開國元帥,他們都能運籌幃幄,決勝千裡,在文的方面也絲毫不弱,陳毅以儒帥著稱,常常出口成章,留下很多詩作,代表作有《梅嶺三章》。而以「大老粗」自詡的賀龍曾經說過:「我是沒喝過硯墨水的人,除了打仗什麼都不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