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大古都之一的大同,有一座小故宮,這是很多人不知道的。代王府以南京故宮為藍本,在遼、金西京國子監的基礎上興建的一座規格僅次於皇宮的王爺府邸,被稱為「天下第一王府」,比北京故宮建造時間還要早25年。
可見朱元璋對十三子朱桂的寵愛和器重,這樣一說朱桂應該是個有所作為的王爺吧。否則怎麼可能得到朱元璋的重用,將塞外邊關重鎮大同交給朱桂呢?
它是一座長方形城池,嚴格地按《周禮·考工記》中「前朝後市,左祖右社」的王都營建原則建造。南北長690m,東西寬260m,四面圍有數米高的牆垣。代王府內的建築分為外朝和內廷兩部分。外朝的中心為承運殿、圜殿、存心殿,是代藩舉行大典禮的地方。內廷的中心是長春宮、交泰殿、坤寧宮,是代王和代王妃居住的正宮。
朱元璋為十三子建了這座小故宮,說明對朱桂的寵愛有佳,其他王爺也只能羨慕嫉妒恨的份兒。現在的代王府是2011年開始復建的,直到現在還在繼續完善中。雖是今人新作,也是在原地基上根據歷史資料、專家們反覆論證後復建而成。
這座欞星門讓很多人不解,王府怎麼會出現「文廟」這樣配置,那是因為大同曾作為遼金陪都時在這裡有一座「國子監」,國子臨可不是一般城市都能有的,那時的大同是遼金的陪都,這地位可想而知。而代王府就是在這座國子監的基礎上建的。
為了復建代王府這裡的居民房都拆遷了。我都想不起來這裡原來是大同的什麼街巷了?只依稀記得裡面有一家賣清真油香的小店,小時候我們經常會騎車到這裡買上一些,能吃好幾天。不知道這家小店現在搬到哪裡了,大同老鄉們知道嗎?
復建的代王府特別上鏡,怎麼拍都好看,藍色、明黃色的琉璃瓦,高大的紅牆,彰顯皇家氣派,高貴而神秘。非一般普通王府能媲美,小故宮和天下第一王府的美稱不是浪得虛名。
代王府龍的符號隨便可見,剛才說朱元璋為什麼對朱桂特別寵愛?難道是他的德行好?還是有管理才能?都不是!
朱桂是一個十足的紈絝子弟,驕橫無比。至今在大同還流傳著很多關於這位好比市井小混混的大藩王的一些劣跡故事,常做一些與身份不符的齷齪之事。後人稱其為「明代第一惡王」!朱棣曾列出朱桂的32條罪狀,那為何還能如此囂張呢?
朱桂是一個幸運兒,出生時國泰民安過著錦衣玉食的皇子生活,朱桂的母妃是朱元璋的寵妃郭惠妃,在五歲的時候就封為「豫王」,十七歲時娶徐達二女兒為王妃,十八歲時改封代王,就藩大同。和四哥朱棣既是兄弟又是連襟。
他有一個重要的「優點」是不爭皇位,父皇放心,太子安心,其他野心勃勃的皇子們也不會把他做為競爭對手。雖然在建文帝時期被降為庶人,朱棣即位後就立刻恢復爵位。
復建後的代王府讓現肛人有幸看到了明朝這座超級王府,了解了大同做明朝重鎮的歷史,而代王府見證明朝從興到衰直到滅亡的整個過程,對研究明朝歷史有著很重要的價值。
之前我曾參加過裡面舉辦的一次武術比賽,有幸進去過,但那時裡面還在裝修中,殿堂都沒有完工。去年初冬又回大同去了一趟代王府,凍得我差點哭了,請忽略這個大頭照的難堪表情。那時還沒有完全對外開放,只有工作人員和特殊人士才能進入。據說現在已經開放了,門票是30元。
我只能趴在門縫裡看看,裡面的皇家氣派也只能靠想像了。希望下次回到大同的時候可以進入裡面詳細拍攝,再為大家分享關於代王府更多精美圖片和是不為人知的故事。
代王府歷經了明王朝由興到亡的歷史過程,在這座王府裡傳承了11位代王,可以說是明朝的縮影。李自成攻進大同,末代代王朱傳被執,闖王對這些房子沒興趣,掠走了值錢的寶貝後,代王府就在一把大火中結束了它二百五十多年的歷史,僅門前照壁九龍壁倖存遇難且保存至今。
這就是著名的九龍壁,代王府門前照壁,不僅比北京九龍壁年代久,還比那座高大很多。但再高也不能高過皇帝級別的九龍壁,在哪些地方能體現出「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且看下集分享。 關注驢姐姐,足不出戶行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