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卡大同代王府,看看朱元璋為十三子建造的天下第一王府有多牛

2020-12-07 驢姐姐帶你去旅行

九大古都之一的大同,有一座小故宮,這是很多人不知道的。代王府以南京故宮為藍本,在遼、金西京國子監的基礎上興建的一座規格僅次於皇宮的王爺府邸,被稱為「天下第一王府」,比北京故宮建造時間還要早25年。

可見朱元璋對十三子朱桂的寵愛和器重,這樣一說朱桂應該是個有所作為的王爺吧。否則怎麼可能得到朱元璋的重用,將塞外邊關重鎮大同交給朱桂呢?

它是一座長方形城池,嚴格地按《周禮·考工記》中「前朝後市,左祖右社」的王都營建原則建造。南北長690m,東西寬260m,四面圍有數米高的牆垣。代王府內的建築分為外朝和內廷兩部分。外朝的中心為承運殿、圜殿、存心殿,是代藩舉行大典禮的地方。內廷的中心是長春宮、交泰殿、坤寧宮,是代王和代王妃居住的正宮。

朱元璋為十三子建了這座小故宮,說明對朱桂的寵愛有佳,其他王爺也只能羨慕嫉妒恨的份兒。現在的代王府是2011年開始復建的,直到現在還在繼續完善中。雖是今人新作,也是在原地基上根據歷史資料、專家們反覆論證後復建而成。

這座欞星門讓很多人不解,王府怎麼會出現「文廟」這樣配置,那是因為大同曾作為遼金陪都時在這裡有一座「國子監」,國子臨可不是一般城市都能有的,那時的大同是遼金的陪都,這地位可想而知。而代王府就是在這座國子監的基礎上建的。

為了復建代王府這裡的居民房都拆遷了。我都想不起來這裡原來是大同的什麼街巷了?只依稀記得裡面有一家賣清真油香的小店,小時候我們經常會騎車到這裡買上一些,能吃好幾天。不知道這家小店現在搬到哪裡了,大同老鄉們知道嗎?

復建的代王府特別上鏡,怎麼拍都好看,藍色、明黃色的琉璃瓦,高大的紅牆,彰顯皇家氣派,高貴而神秘。非一般普通王府能媲美,小故宮和天下第一王府的美稱不是浪得虛名。

代王府龍的符號隨便可見,剛才說朱元璋為什麼對朱桂特別寵愛?難道是他的德行好?還是有管理才能?都不是!

朱桂是一個十足的紈絝子弟,驕橫無比。至今在大同還流傳著很多關於這位好比市井小混混的大藩王的一些劣跡故事,常做一些與身份不符的齷齪之事。後人稱其為「明代第一惡王」!朱棣曾列出朱桂的32條罪狀,那為何還能如此囂張呢?

朱桂是一個幸運兒,出生時國泰民安過著錦衣玉食的皇子生活,朱桂的母妃是朱元璋的寵妃郭惠妃,在五歲的時候就封為「豫王」,十七歲時娶徐達二女兒為王妃,十八歲時改封代王,就藩大同。和四哥朱棣既是兄弟又是連襟。

他有一個重要的「優點」是不爭皇位,父皇放心,太子安心,其他野心勃勃的皇子們也不會把他做為競爭對手。雖然在建文帝時期被降為庶人,朱棣即位後就立刻恢復爵位。

復建後的代王府讓現肛人有幸看到了明朝這座超級王府,了解了大同做明朝重鎮的歷史,而代王府見證明朝從興到衰直到滅亡的整個過程,對研究明朝歷史有著很重要的價值。

之前我曾參加過裡面舉辦的一次武術比賽,有幸進去過,但那時裡面還在裝修中,殿堂都沒有完工。去年初冬又回大同去了一趟代王府,凍得我差點哭了,請忽略這個大頭照的難堪表情。那時還沒有完全對外開放,只有工作人員和特殊人士才能進入。據說現在已經開放了,門票是30元。

我只能趴在門縫裡看看,裡面的皇家氣派也只能靠想像了。希望下次回到大同的時候可以進入裡面詳細拍攝,再為大家分享關於代王府更多精美圖片和是不為人知的故事。

代王府歷經了明王朝由興到亡的歷史過程,在這座王府裡傳承了11位代王,可以說是明朝的縮影。李自成攻進大同,末代代王朱傳被執,闖王對這些房子沒興趣,掠走了值錢的寶貝後,代王府就在一把大火中結束了它二百五十多年的歷史,僅門前照壁九龍壁倖存遇難且保存至今。

這就是著名的九龍壁,代王府門前照壁,不僅比北京九龍壁年代久,還比那座高大很多。但再高也不能高過皇帝級別的九龍壁,在哪些地方能體現出「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且看下集分享。 關注驢姐姐,足不出戶行天下。

相關焦點

  • 打卡大同代王府,看看朱元璋為十三子建造的天下第一王府有多牛
    九大古都之一的大同,有一座小故宮,這是很多人不知道的。代王府以南京故宮為藍本,在遼、金西京國子監的基礎上興建的一座規格僅次於皇宮的王爺府邸,被稱為「天下第一王府」,比北京故宮建造時間還要早25年。可見朱元璋對十三子朱桂的寵愛和器重,這樣一說朱桂應該是個有所作為的王爺吧。否則怎麼可能得到朱元璋的重用,將塞外邊關重鎮大同交給朱桂呢?它是一座長方形城池,嚴格地按《周禮·考工記》中「前朝後市,左祖右社」的王都營建原則建造。南北長690m,東西寬260m,四面圍有數米高的牆垣。
  • 絕無僅有,大同代王府內,為何會有座大成殿
    代王府明太祖朱元璋定鼎天下後,大封自己的兒子為藩王,除了長子太子朱標和第二十六子朱楠未過滿月早夭以外,其餘二十四個兒子都封為親王。其中有九位是「邊塞王」。這九位「邊塞王」分別是,北平燕王朱棣、大寧寧王朱權、廣寧遼王朱植、宣化谷王朱穗、太原晉王朱棡、寧夏慶王朱栴、西安秦王朱樉、甘州肅王朱楧、大同代王朱桂。由於是親王,身份特殊,實際是地方的「小皇帝」。代王朱桂是朱元璋的第十三兒子,五歲時候被封為豫王,十八歲又改封為代王后,於次年即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就藩大同。
  • 絕無僅有,大同代王府內,為何會有座大成殿
    代王府明太祖朱元璋定鼎天下後,大封自己的兒子為藩王,除了長子太子朱標和第二十六子朱楠未過滿月早夭以外,其餘二十四個兒子都封為親王。代王朱桂是朱元璋的第十三兒子,五歲時候被封為豫王,十八歲又改封為代王后,於次年即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就藩大同。代王府位於大同城中心東北,王城坐北朝南,呈長方形。四周有高大的城牆,四面各有一門,門為金釘朱戶之制。
  • 明朝第三座「皇宮」行在代王府
    代王府全景大同代王府概況代王府是朱元璋第十三子朱桂改封為代王后,就藩大同所建的王府明正德《大同府志》載,代王府「在大同府城內東,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以遼金西京國子監改建」。 據《明史·朱桂傳》載,朱桂是朱元璋的第十三子,於洪武七年(1374年)七月十八日由郭惠妃所生,5歲時被封為豫王,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四月十三日又改封為代王,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十月二十五日就藩大同,成為九塞王之一。市地方志編審姚斌說,代王妃是中山王徐達之女,其姊即仁孝文皇后(朱棣之妻)。
  • 大同復建代王府整體結構似故宮
    10月17日是大同今年入秋以來最冷的一天,但寒冷的天氣阻擋不住遊客的腳步。記者在大同九龍壁景區見到許多遊客,他們正興致勃勃地聽著導遊的講解。「大同九龍壁是我國現存規模最大、建築年代最早的一座龍壁,是明朝代王府的照壁。明朝覆滅時,代王府被起義軍付之一炬。如今,劫後餘生的九龍壁,足可見證當年「天下第一王府」的奢華壯麗。去年3月起,代王府恢復重建工程在原址上全面啟動。」
  • 明朝第三座「皇宮」行在代王府
    代王府是朱元璋第十三子朱桂改封為代王后,就藩大同所建的王府。明正德《大同府志》載,代王府「在大同府城內東,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以遼金西京國子監改建」。 據《明史·朱桂傳》載,朱桂是朱元璋的第十三子,於洪武七年(1374年)七月十八日由郭惠妃所生,5歲時被封為豫王,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四月十三日又改封為代王,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十月二十五日就藩大同,成為九塞王之一。市地方志編審姚斌說,代王妃是中山王徐達之女,其姊即仁孝文皇后(朱棣之妻)。
  • 王府飯店為何起名「王府」?
    如今,走進南陽王府飯店,一座古色古香的的大殿巍然挺立,這就是河南省文物保護單位----始建於明初的唐王府大殿。如今的大殿重修於清代康熙年間,清代被改為南陽府文廟。南陽王府飯店因坐落於明代唐王府舊址,又毗鄰明代古建築「王府山」而得名。 明唐王府是明太祖朱元璋為其二十三子唐王朱桱建造的。
  • 大同版故宮:中國最大王府來了
    其中,明代藩王府的規模都比較大,格局均是仿南京皇宮,僅規制低於皇宮;清代的親王則集中在北京,王府規模小,格局也與皇宮不同。有明一代,全國各地王府甚多。然而,明末崇禎年間到清初順治年間,這些王府幾乎全部毀於大火。僅個別王府保存了個別建築至今。
  • 大同復建代王府整體結構似故宮
    10月17日是大同今年入秋以來最冷的一天,但寒冷的天氣阻擋不住遊客的腳步。記者在大同九龍壁景區見到許多遊客,他們正興致勃勃地聽著導遊的講解。「大同九龍壁是我國現存規模最大、建築年代最早的一座龍壁,是明朝代王府的照壁。明朝覆滅時,代王府被起義軍付之一炬。如今,劫後餘生的九龍壁,足可見證當年「天下第一王府」的奢華壯麗。去年3月起,代王府恢復重建工程在原址上全面啟動。」
  • 王世明一行赴大同代王府調研
    大同國際同商總會執行會長馬海瀛、副會長慄加林陪同調研。在代王府調研中,大同國際同商總會執行會長馬海瀛代表全國政協委員、山西省工商聯副主席、大同國際同商總會昝寶石會長向上級領導們來大同代王府調研表示歡迎和感謝!
  • 代王府軼事:代王朱桂夫婦的那些荒唐事兒
    代王府.大同朱元璋,安徽鳳陽人,出生於一個貧苦農民的家庭。父親朱五四,一輩子做佃客幫工,生活十分貧困。少年時朱元璋的父母就早亡,因生活無著落,只好到寺院裡去做一名小和尚。朱元璋後來投身到元末農民起義軍之中,最後馬上得了天下,建立大明王朝,年號洪武,是開國皇帝。他雖然妻妾成群,生了一大堆兒子,戎馬一生,原來就目不識丁,那有時間和能力教育這些兒子。這幾十個兒子雖然以後都貴為親王,但卻沒有相應的文化檔次,他們的所做所為就可想而知了。
  • 山西大同的九龍壁,其實是為了給代王「過皇帝癮」而建!
    九龍壁(Nine-Dragon Wall)位於山西大同市平城區東街路南,建於明代洪武末年,是明太祖朱元璋第十三子代王朱桂府前的照壁。王府建築規模宏大,氣勢雄偉,王府座北朝南,呈長方形,中軸線上前有九龍照壁。
  • 王世明一行赴大同代王府調研
    大同國際同商總會執行會長馬海瀛、副會長慄加林陪同調研。在代王府調研中,大同國際同商總會執行會長馬海瀛代表全國政協委員、山西省工商聯副主席、大同國際同商總會昝寶石會長向上級領導們來大同代王府調研表示歡迎和感謝!
  • 大同皇城街戲臺,並非代王府戲臺,更不是明代建造
    ,還有的把它稱之為「代王府戲臺」的。其四,此戲臺後臺兩側有一向外伸出的石槽,此是專供演員扮戲後,不便出臺,在後臺解手專設的。而在宮廷中的戲臺一般都無此設施。鑑於以上四點,不難看出,此戲臺決不是明代代王府所建,而是清順治年間為九龍壁而設的。
  • 代王府軼事:代王朱桂夫婦的那些荒唐事兒
    代王府.大同朱元璋,安徽鳳陽人,這幾十個兒子雖然以後都貴為親王,但卻沒有相應的文化檔次,他們的所做所為就可想而知了。朱桂是朱元璋的第十三個兒子,母親是慧妃郭氏,於洪武二十五年(公元1392年)三月初九日,朱元璋改封豫王朱桂為代王(朱桂於十一年被封為豫王),「八月初四,詔代王桂之國大同」。洪武二十年,「冊中山武寧王徐達第二女為代王桂妃」。
  • 《鹿鼎記》裡的沐王府,與朱元璋竟有這層關係?
    沐英,作為沐王府的「開山鼻祖」,他還有另一個身份,那就是朱元璋的義子。早在朱元璋起義之初,便收留了沐英作為自己的第一個義子。最開始朱元璋因為東徵西討的緣故,並沒有生下一兒半女的。所以對於自己的這個養子可是極為喜愛,並且還大力的培養他,賜予他朱文英的名字。在朱元璋的培養之下,朱文英很快成為了一個不可多得的將才。
  • 民國1937年大同地圖中的代王府遺址:2011年起復建,至今還未完工
    4年後的1372年,當時駐守在大同的大將軍徐達「因舊土城南之半增築」,在遼代、金、元朝舊城的基礎增築而成。就在明大同城牆建成的第三年1374年,一位叫做朱桂的人出生了,這就是日後大同代王府中的第一位主人——代簡王。近20年後的1392年,朱桂被封為代王,就藩大同。
  • 北京恭王府和山西代王府誰才是天下第一王府?
    其前身原為清代乾隆朝權臣和珅的府邸和嘉慶皇帝的弟弟永璘的府邸。1851年恭親王成為宅子的主人,恭王府的名稱也因此得來。恭王府主人的更迭見證了清王朝由鼎盛而至衰亡的歷史,承載了極其豐富的歷史文化信息,故有了「一座恭王府,半部清代史」的說法。恭王府是我國保存最為完整的王府建築群。擁有各式建築群落30多處,布局講究,氣派非凡。
  • 【薦讀】許瑋 || 大同有座代王府(一)
    中國現存知名度最高的古代琉璃九龍壁有三座,一座在北京故宮,是乾隆皇帝改建寧壽宮時修建的,建於乾隆三十七年(公元1772年);另一座在北京北海公園,是大圓鏡智寶殿山門前的一座雙面九龍琉璃照壁,同樣建於乾隆年間,落成於乾隆二十一年(公元1756年);還有一座,名聲不輸於北京這兩座,它便是位於山西大同古城內的明代九龍壁。
  • 民國1937年大同地圖中的代王府遺址:2011年起復建,至今還未完工
    4年後的1372年,當時駐守在大同的大將軍徐達「因舊土城南之半增築」,在遼代、金、元朝舊城的基礎增築而成。就在明大同城牆建成的第三年1374年,一位叫做朱桂的人出生了,這就是日後大同代王府中的第一位主人——代簡王。近20年後的1392年,朱桂被封為代王,就藩大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