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紀臺鎮的大動作,這些地方有翻天覆地的變化!
紀臺鎮的大動作,這些地方有翻天覆地的變化!今年以來,在市委、市政府的堅強領導下,紀臺鎮以高質量發展為統領,以開展「重點工作攻堅年」活動為抓手,圍繞項目建設「一個中心」,堅守水利防汛、社會穩定、安全環保「三條底線」,實現了鎮區改造、蔬菜產業結構調整、人居環境整治、幹部作風建設「四大提升」,各項工作展現出驕人成績。
-
新、舊照片帶你看重慶三十年翻天覆地變化
三十年來,重慶人民艱苦奮鬥,在黨和國家的領導下,迎來了巨大的進步,出現了翻天覆地的歷史性大發展。下面由新、舊兩組照片對比,帶你翻閱三十年的巨大變遷。重慶最具代表性的建築—解放碑,三十年唯一不變就是這座碑,周圍城市建築發生神奇變化。不同視角三十年的變化,都濃縮在這張圖中!
-
《記憶30年》:記憶中國翻天覆地30年
本次展覽共展出攝影作品800幅,由「民生記憶30年」「城鎮記憶30年」「家庭記憶30年」三部分組成。 圖為一位遊客從展出照片前經過。中國網實習生 熊穎 楊餘/攝 左圖為1979年10月,天安門前的長安街。
-
40年滄海桑田 攝影直擊深圳的翻天覆地
原標題:【雅昌專稿】四十年滄海桑田 攝影直擊深圳的翻天覆地 試想一下,你面對兩張照片:一張黑白陳舊,一張色彩鮮明,它們拍攝了同一個地點,甚至連拍攝角度都一模一樣;但一張是現在,一張是四十年前。四十年前的那個地方也許還是一片田野農舍,而現在,卻高樓林立、人群如織。
-
從"中國館"遷入"世博後花園" 滬市民記錄三林變化
6年來,張維章共拍攝了有關三林的314張照片,用圖片的形式全程記錄了「世博後花園」的翻天覆地的變化。 感恩:借世博動遷住房面積翻四番 2005年之前,張維章和家人住在浦東南路洪山路的雪野一村,正是目前世博會中國館的所在。當時,他們一家三口「蝸居」在一間一室戶中,實際使用面積僅17.9平方米,非常擁擠。
-
8萬張照片記錄陸家嘴28年巨變
從1990年上海浦東宣布開發開放至今,他以鏡頭為時間軸,記錄下了陸家嘴地區飛速發展的歷程,8萬多張高清照片,足足存儲了800GB的硬碟。浦東28年的巨變軌跡,在張張照片的串連中清晰可見。 土生土長的浦東情結 姚建良是土生土長的浦東人,祖籍金橋。1990年以前,他在建工集團下屬上海三建公司工程檔案室做工程攝影,日常工作是拍攝工地上的廠區和樓房,服務工程建設。
-
中山橋沒變城市變化卻是翻天覆地
這裡每一位熱愛攝影的人,都熱衷於用自己手中的相機,記錄著他們那個年代裡黃河的美和城市的美。在這樣一群人當中,有一位年過六旬的優秀攝影家郝俊奎。1952年5月出生的他,是山西文水縣人,1969年2月參軍,之後他便來到蘭州。 熱愛攝影的他不放過蘭州任何一處美 在郝俊奎的軍旅生涯中他背過槍,任過軍事教官,當過政工幹事,在這種種的經歷中,他最喜愛攝影。
-
越南社會主義共和國統一45年,展示南方各省市發生的翻天覆地變化
2020年4月30日,是越南社會主義共和國統一45周年的紀念日,越南越通社已經開始展示南方各省市發生的翻天覆地變化。祖國統一45年、革新開放30多年,越南的南方經歷了從落後到發達的過程。這種變化發生在以胡伯伯命名的胡志明市,也發生在越南南方的30多個其他的省、直轄市。下面是越南全國的分大區地圖。在越南目前的8個大區當中,南面的四個大區、北中部大區的2個省之前都屬於「越南南方」,屬於被偽南越佔據部分,上世紀1975年,偽南越覆滅,越南走向了統一。
-
農村翻天覆地的變化不僅只表現在樓房街道上,還體現在這些方面
隨著新農村的建設發展,往日與城市存在較大差距的農村地區,如今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再次走進闊別許久的農村地區,會發現往日坑窪不平的道路變平坦了,一到晚上由於天黑不方便出門的舊歷史由於道路兩側新安裝的路燈而成為了歷史,農村家家戶戶通過舊房翻新改造,已經不見了破舊的容顏,嶄新的紅磚瓦房映入剛剛進村的人們的眼中,煞是氣派,髒亂差的農村舊有形象已經一去不復返了
-
手機裡不要再保存這些「照片」了!身份證照片、銀行卡照片……
大傢伙兒趕緊瞧瞧自個兒手機裡上百、上千,甚至上萬張照片中有沒有藏著下面幾張圖片:身份證照片、銀行卡照片、戶口簿照片、駕駛證照片?如果你的手機裡有銀行卡照片,而且這個號碼還是銀行卡的預留號碼,不法分子就能用手機微信成功關聯這張卡,轉走你的錢。2、不要存戶口簿照片因為生活中,辦護照、結婚登記等都需要用到戶口簿。所以,為了圖方便,不少朋友的手機裡存有戶口簿照片。
-
「清遠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原標題:「清遠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南方日報訊 (記者/龍躍梅)今年2月28日,是清遠建市27周年紀念日。日前,清遠觀察、清遠新聞網聯合專訪了原清遠縣最後一任縣委書記趙伯傑。 建市27周年以來,清遠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對於清遠撤縣建市這一歷史決定,他認為,清遠的發展證明黨中央、國務院和省委省政府的決定是完全正確的。
-
崇明這些「霸王花」,被清除了!
崇明這些「霸王花」,被清除了! 專項整治為保護崇明生態安全,區人民檢察院公益訴訟辦案團隊及時走訪區農業農村委,並在全區範圍內摸排加拿大一枝黃花生長情況。
-
生活在上海 | 姚建良:8萬張照片記錄陸家嘴28年巨變
於是他萌生了一個想法:用鏡頭將這「翻天覆地」的變化完完整整地記錄下來!為此,他著手做兩件事:首先要把陸家嘴地區開發前的老樣子拍下來,包括每條街道、老宅……接著,再選擇拍照地點,跟隨開發進程每年定點拍攝。1990年拍下陸家嘴地區的第一張「開機照」時,姚建良的心裡並不篤定。他想:國外一個金融城要上百年才建得好,自己能不能等得到陸家嘴金融中心的建成?
-
崇明縣資訊|贊爆!「五棚」拆了,竟在這些崇明人手裡變成了藝術品
「五棚」拆了,竟在這些崇明人手裡變成了藝術品日前,由陳家鎮婦聯主辦的「巧婦美家園,舊物扮庭院」2020年陳家鎮創意盆景展示賽在鎮社區文化活動分中心展出。令人驚喜的是,這些展示盆景,大多是用「五棚整治」拆下的廢棄物製成,一起去看看~。走進一樓大廳,裡面擺滿了各式各樣的創意展品。
-
改革開放三十年!看看農村翻天覆地的變化!
90年代農村房子多為木門窗,磚混泥土房,這種房和過去有了一定變化,也說明了我國農民在一步步蛻變!2000年農村變化初見成效,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磚混房慢慢被紅磚房取代,那個時候的農村青年在外奮鬥幾年就為回鄉蓋 紅磚房,再娶媳婦。2010年以後,農村已不再是那種「土」的地方,追求享受和質量的奮鬥農村青年在家鄉蓋起一棟棟明亮的大房子!
-
26年,他用20萬張照片記錄兵馬俑的奇蹟
26年,拍攝20餘萬張照片,記錄兵馬俑的每一個瞬間......9月29日,「記錄奇蹟」圖片展在秦始皇帝陵博物院開幕。秦陵博物院攝影師張天柱先生就是記錄「奇蹟」的人,他用26年的堅守和20萬餘張照片,定格了秦兵馬俑考古發掘和文物保護工作的歷史瞬間,記錄了秦陵博物院發展建設的重要進程,見證了名人政要和普通觀眾發自內心的對兵馬俑的熱愛。這些珍貴的圖片有助於人們多方面了解作為中華文明精神標識的秦兵馬俑的價值。
-
新華社:菜園、果園、花園裡的崇明鄉村
新華社:菜園、果園、花園裡的崇明鄉村 2020-07-03 02:2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大涼山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如今更是有了全新王牌
北緯26°,是優美風景的代名詞,這條緯度似乎帶有神秘的魔力,孕育出了浪漫的夏威夷,燦爛的衝繩,還有四季如春的昆明等令人嚮往的城市,然而除了這些知名的旅遊勝地,中國還有一個不為人知的地方也在這條緯度線上,那就是——大涼山會理。
-
滄海桑田大陳島 見證60年翻天覆地的喜人變化
那是他每天都要靜靜地看上無數遍的墾荒紀念碑。它,記錄著60年前包括徐定壽在內的467名年輕人用心血和汗水譜寫的墾荒史,也見證著60年來大陳島上翻天覆地的喜人變化。 如今,它又見證一段歷史—— 繼2006年到大陳島看望老墾荒隊員、2010年給老墾荒隊員回信之後,習近平總書記「六一」前夕回信勉勵大陳島老墾荒隊員的後代。
-
崇明東部這些「隱秘」的小森林,簡直是夏日必備
崇明的目標願景之一就是打造成為國際大都市近郊休閒旅遊目的地。立足上海、面向國際,充分挖掘崇明的生態、風景、人文和鄉村資源,加強大地風景塑造,全面建成全域5A級休閒景區。願景很宏大,我們正在努力一步步靠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