憶子粄是廣東梅州大埔縣傳統的特色風味小吃之一,它原產於百侯、楓朗、湖寮鎮一帶,而以百侯製作的憶子粄最有名。明末以後,大埔製作的憶子粄已馳名埔境,產地逐漸向全縣擴展。熱騰騰的憶子粄,白白的皮,裡面包裹著各種美味,咬一口下去,那味道,好吃得讓人說不出話來。憶子粄為乳白色,造型別致,像方形的小茶杯,除頭部露出外,粄的四周都被蕉葉包裹得嚴嚴實實。憶子粄的皮十分厚實,因為是用糯米製成的,口感黏韌。粄包有炒熟的豬肉丁、豆乾、香菇、蝦米、等豐富的餡料,口味鹹香。

對於離開家鄉的人,有時候最想念的就是家鄉的一道菜、一種小吃、一種味覺記憶那裡面有太多的回憶,太多的故事,太多的夢牽魂縈家鄉的味道就是我們一次次遠行的動力,家鄉的味道就是故鄉和他鄉的情感紐帶,總是輕易觸動了我們心底最柔軟的部分。記得小時候吃憶子粄,那是過年才能吃得上的奢侈食物,每年的年二十七八就開始準備了,選幹蕉葉洗乾淨,切餡料,最後把餡料放到捏好的粄皮裡包住,忙得不亦樂乎,最後放到大鍋裡蒸,父親在灶膛裡添材火,我記得當時母親的手藝完全不怎麼樣,餡料也沒別家的豐富,我卻仍是吃得津津有味。

小時候,奶奶偶爾會在吃過晚飯後做憶子粄。當我們晚上讀書學習累了的時候,就可以夾一兩個吃來安慰一下疲憊的心靈。憶子粄的製作並不複雜。憶子粄是用糯米粉作粉皮,揉搓至軟韌粘結,分成小團,撒上適量的生粉,壓成粄皮;特色餡料,一般以靚肉片、魷魚絲、豆腐乾、蒜白、香菇、蝦米等為原料,加上適量的食油和醬油,燜至熟透,然後把餡料包進粄皮裡,紮成四方立體形,用乾淨的葉子包好,塗上食油,放蒸籠裡,用猛火蒸熟,再加上佐料,即可食用,其味別具一格。

做憶子粄是非常瑣事,且費時費力的一件事情,首先在材料上準備就諸多講究,比如準備的餡料就很多,蝦仁、豆乾,半肥瘦豬肉、香菇、蒜白,講究一些的還加上幹魷魚絲和瑤柱等,再有選擇完整的幹蕉葉,單單這些準備就得花上半天時間,另外還有糯米粉,把糯米粉倒到大盆裡,加少許熱開水揉搓直到有韌性為止,最後捏成一個個粄皮裹住餡料,再用洗乾淨晾乾的蕉葉包住,全部弄好放到大鍋裡蒸就算大功告成了。蒸熟的憶子粄,吃起來口感嫩滑,粄香四溢,一家人在一起,團團圓圓,吃著最適合自己口味的帶著媽媽全部心意的憶子粄,是不是感到幸福滿滿呢?

人對一個地方的記憶最難忘卻的就是味道,當你離開家鄉那些魂牽夢縈的舊時滋味,是否也讓你欲罷不能呢?我最喜歡小小個的憶子粄,一口就可以吞進去。一口咬下去,餡料的汁噴射出來,鮮美可口,香氣在嘴裡翻滾。糯米的軟糯和口感滑嫩的餡料一起咀嚼,更是別有一番風味在口頭!現在,吃憶子粄己是家常便飯,不再是過年才能吃得上的美食,街口那裡幾乎天天都有的賣,我時不時會去買一隻二隻來吃一下的。每逢春節,每家每戶的餐桌上憶子粄必不可少。在眾多粄中,我最愛吃的也是憶子粄,可以一口氣吃四、五個。小夥伴們,梅州大埔風味小吃「憶子粄」,口感嫩滑,香氣四溢,你吃過嗎?
延伸 · 推薦
韶關特產「火山粉葛」,口感綿軟細嫩,你吃過嗎?
廣東汕尾的鹹茶,清香爽口,是汕尾人念念不忘的味道!
廣東樂昌的黃金奈李,口感清甜,肉質鮮嫩爽脆,你吃過嗎?
盛夏7月,廣東連平鷹嘴桃,清甜爽脆,品嘗期短,你吃過嗎?
7月是吃龍眼的季節,你吃過廣東儲良龍眼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