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英、V&A、大都會……哪家博物館的周邊最美?

2021-01-09 騰訊網

說起博物館周邊,你肯定會想到近幾年的故宮文創。從口紅、粉底到明信片、膠帶,故宮文創精彩到飛起。但是在2020年的今天,如果你只知道故宮周邊,那可就需要補補課了哦~~

其實除了故宮,其他博物館的文創產品,同樣也是非常精彩的!甚至有些文創系列也不輸給故宮。

今天,有鹽君就帶你看,還有哪些博物館的周邊讓人驚豔!

大英博物館

大英博物館成立於1753年,位於英國倫敦羅素廣場,館內有800多萬件藏品,是世界上規模最大、最著名的博物館之一。英國大英博物館作為全世界四大博物館之一(其他三個為美國大都會藝術博物館、法國羅浮宮、俄羅斯艾爾米塔什博物館),其首批藏品71000多件,由漢斯·斯隆爵士在1753年去世時捐贈。

陳列在英國考古紀念碑中的藏品都是現存最完好的文物,這些藏品跨越了人類歷史的200多萬年,為英國和世界各國託管著一批反映古代文化和現代文化的藝術品和文物。

via @ 大英博物館官網

像浮世繪大師葛飾北齋大名鼎鼎的《神奈川沖浪裏》、阿爾布雷希特·丟勒的木板畫《丟勒的犀牛》、貝斯特女神的雕像都藏於大英博物館。

《神奈川沖浪裏》是日本畫家葛飾北齋於19世紀初期創作的一幅彩色浮世繪版畫作品。

這幅畫描繪了神奈川附近的海域洶湧澎湃的海浪,浪裡有三條奮進的船隻,英勇的船工們正為了生存而與大自然進行著驚險而激烈的搏鬥,表達了人們乘風破浪、勇往直前的大無畏精神。

《神奈川沖浪裏》

《丟勒的犀牛》是由德國畫家兼版畫家阿爾布雷希特·丟勒於1515年作造的木板畫。

作品中的犀牛則是早幾年來到裡斯本的,是自從羅馬帝國以來第一個活生生的例子。然而,丟勒本人從沒見過那隻犀牛的實體。儘管畫中犀牛的構造並不正確,但丟勒的版畫卻瘋魔了整個歐洲,並在接下來的三個世紀被大量拷貝。在十八世紀晚期以前,這幅畫依然被認為是表達著犀牛的真正模樣。

《丟勒的犀牛》

要說大英博物館的鎮館之貓,那一定是蓋爾安德森貓了。在大英博物館浩如煙海的收藏中,它也是知名度最高、最受歡迎的藏品之一。這隻貓確實全世界數千座青銅貓像中保存最好的一個,它優美流暢的線條和高貴的體態,令無數人駐足留念。

在古埃及,有錢的統治階層還會在寺廟中放置的銅像,這是他們與神溝通的一種手段。成千上萬神聖雕像在寺廟中越積越多,祭司會定期收集這些雕像,將它們埋葬在寺廟中專門準備的祭祀坑中。

《蓋爾安德森貓》

除了藏品,大英博物館的周邊做的也是超精美!自從2001年底起,大英博物館向觀眾免費開放。沒有了門票收入,取而代之的是博物館自身經營,衍生品的收入,而這項收入逐步成為了如今大英博物館的主要收入來源。

大英博物館的每一件產品都來源於藏品,從一個看起來一般的產品背後,是文物的歷史與匠心的製作。與其說賣的是產品,不如說大英博物館賣的是故事。

紙莎草文獻,書寫在紙莎草材料上的文獻。流行於古埃及 (公元前30世紀初開始)和4世紀以前的地中海沿岸。現存最早的紙草文獻是從出土的公元前3500年埃及的木乃伊盒中發現的。

估計古埃及人怎麼也不會想到,紙莎草文獻在幾千年之後會被印在帆布包上。別說,還真的挺好看。

豐富的館藏給了設計師極大的發揮餘地,讓這些周邊富有歷史的厚重感,也有高顏值。大英博物館的周邊也非常符合中國年輕消費者的口味。

雖說疫情期間,大家沒有辦法去大英博物館參觀,但是現在你可以把博物館同款周邊帶回家!

大英博物館

V&A博物館

維多利亞和阿爾伯特博物館(通常縮寫為的 V&A)在倫敦是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館,裝飾藝術和設計,建築內的永久收藏品超過450萬。

它以紀念阿爾伯特王子和維多利亞女王而命名,它成立於1852年,已發展到覆蓋0.05平方公裡和145個畫廊。它收藏有5000年歷史的藝術品,從遠古時代到現在,從歐洲、北美、亞洲到北非文化遍布各洲。

via @ V&A博物館官網

有鹽君今天要介紹的就是 V&A 博物館中館藏的歐文·瓊斯的作品。歐文·瓊斯作為英國十九世紀末先鋒藝術家及建築師,他留下一本經典巨作《中國紋樣》。在這書中,歐文·瓊斯精選一百幅取樣於中國瓷器及琺瑯器表面的裝飾為靈感進行再次創作,風靡世界,即使就是在今天,人們也不減對它的追捧。

和世界上很多著名的博物館一樣,V&A 博物館也有一間自己的藝術商店,對館內的藝術品和收藏,進行復刻再創作,使之更豐富,接地氣,也不乏精緻,成為人們日常所能收藏的「藝術」。

比如這款歐文·瓊斯裝飾設計帆布包,就將歐文·瓊斯設計的精髓完完全全的復刻下來。

V&A博物館

大都會藝術博物館

大都會藝術博物館是美國最大的藝術博物館,也是世界著名博物館,同時也是全世界四大博物館之一。該館共收藏有300萬件展品。

在眾多的藏品之中,沒有人會質疑印象派繪畫的地位和影響,從馬奈到莫奈,從塞尚到德加,從高更到梵谷,這些名字就像是人類繪畫蒼穹中的耀眼明星。

而在大都會的歐洲繪畫收藏中,19世紀和20世紀初的歐洲繪畫也佔了很大的一部分,數量之多、質量之好讓人感嘆。

莫奈《睡蓮》

大都會博物館的文創周邊產業已經非常成熟了,產品不只在博物館內售賣,而是已變成一個獨立的產業,並且融入了當地特色的元素。

大都會藝術博物館

相關焦點

  • 觀察|紐約大都會博物館、大英博物館文創引進的背後
    北京故宮、上海博物館等知名博物館開發的文創產品一直備受歡迎。近期,隨著十二藝節文博會、深圳文博會、國際博物館日等活動的陸續舉行,博物館文創正成為百姓眼中的焦點。與此同時,近幾年海外一流博物館的文創產品也相繼引入了市場,澎湃新聞獲悉,繼大英博物館之後,紐約大都會藝術博物館等知名博物館的文創也通過相關授權進入國內。
  • 閉館近半年後,倫敦大英博物館、紐約大都會博物館重新開放
    當地時間8月27日上午10點,閉館已長達163天的大英博物館將迎來重新開放,結束這座著名博物館自1759年首次對外開放以來最漫長的一段閉館時間。,為博物館重新開放做準備: 根據防疫要求,大英博物館在恢復開放之初也將採取網上預約和限流措施,開放的頭兩天
  • 大都會博物館裡看國寶
    紐約大都會博物館這是我幾年前去美國時候的一個重要景點,那一次旅行我是從芝加哥入境後轉機去的奧克蘭,在美國邁阿密最美的海灘邊遊覽後直接到紐約除了最美的景色,人文情懷最深的記憶都是在博物館中,今天我們就聊聊中間最重要的一個景點……紐約大都會博物館。
  • 拒絕歸還搶來的文物,V&A、大英博物館憑什麼理直氣壯?
    大英博物館現任館長費舍爾。(圖片來自大英博物館官網)對了,被費舍爾明確拒絕歸還的,除了來自非洲貝寧的銅像,還有一部分是來自古希臘的埃爾金大理石雕塑(Elgin Marbles),去過大英的小夥伴估計都見過,展品廳內的日常狀態就是人從眾……所以不歸還這些文物的真實理由,拋開那些理直氣壯的說辭,究竟有多少成分是來自於利益考量,不用想都心知肚明。
  • 大英博物館將於本周四重啟
    大英博物館將於8月27日重新開門迎客。「遊客是博物館的生命源泉,我們迫不及待地打開大門。」大英博物館館長哈特維格·費舍爾說道。根據博物館的要求,所有訪客須提前預訂門票,並遵照博物館制定的單向線路進行參觀,每日總人數限制在2000人以內。  重啟龐大的博物館需要大量前期準備,在過去三周,工作人員已經投入到文物的清理工作中。
  • 大英博物館是世界的博物館
    訪英國大英博物館館長麥·葛瑞格  英國大英博物館館長麥·葛瑞格先生是牛津大學新學院院士、倫敦大學伯克貝克學院院士,還是英國科學院榮譽院士,曾長期擔任英國國家美術館館長、英國國家博物館館長會議主席,並從2002年起擔任大英博物館館長至今,在藝術史上、哲學和法律領域均有造詣,在博物館管理方面也擁有豐富的經驗。
  • 羅浮宮、大英博物館、大都會博物館、冬宮,喜馬拉雅集齊這四大博物...
    今天是一年一度的「國際博物館日」,喜馬拉雅聯合全球博物館打造「雲逛博物館」系列文博大餐。目前,全國已有50多家知名博物館入駐喜馬拉雅,用聲音傳播館藏,「世界四大博物館官方導覽」也在平臺上線,為用戶送出免費福利。
  • 英國倫敦大英博物館將重新開放
    大英博物館、大都會博物館和巴黎羅浮宮,並列為世界三大博物館(羅浮宮已於今年7月恢復開放)。大英博物館落成於1753年,自1759年1月15日起正式對公眾開放,目前博物館擁有藏品600多萬件。英國倫敦大英博物館將重新開放。
  • 大英博物館上快手,大都會博物館拼多多帶貨:博物館直播拼流量墮落嗎?
    清明小長假,故宮博物院三場直播「沒人的故宮」,引發千萬級「圍觀」;再上一周,紐約大都會博物館在拼多多一邊直播一邊「帶貨」;再往前推,大英博物館在快手上直播接受「老鐵」們點讚……疫情席捲全球,和許多商場店鋪、教育機構一樣,被迫關閉的博物館紛紛開啟「雲」上模式,通過直播吸引觀眾「雲觀展」,賣力吆喝「雲帶貨」——其中不乏世界頂級博物館的身影
  • 除了故宮,這3家博物館周邊也美到驚豔!
    今天,有鹽君就帶你看,還有哪些博物館的周邊讓人驚豔! 大英博物館 大英博物館成立於1753年,位於英國倫敦羅素廣場,館內有800多萬件藏品,是世界上規模最大、最著名的博物館之一。
  • 紐約旅遊之「大都會藝術博物館」——藝術品的殿堂
    因此大都會博物館也不虛此名,如果你是一個十足的藝術迷,那就來這個博物館好好欣賞吧,一定給你一個不一樣的大都會博物館。大都會博物館一共有3層展覽大廳,有服裝、希臘羅馬藝術、原始藝術、古代近東藝術等等,可能你會好奇,為何這裡會有服裝展廳。
  • 大英博物館又刷屏了 這次是為什麼?
    英國《衛報》的相關報導,《大英博物館自辯:不是每件藏品都是搶來的》今年初,藝術史學者愛麗絲·普羅克特(Alice Procter) 舉辦了名為「令人不安的藝術」 (Uncomfortable Art ) 的巡迴展,揭露英國收藏的許多世界文化珍寶的殖民主義淵源,其中就包括大英博物館。而大英博物館本周開始的講座活動,正是要回應普羅克特的批評。
  • 海外博物館生存之道:大都會博物館建立董事會
    A  大英博物館  捐贈資金很重要  「海外博物館的資金來源一般是通過基金會、財團和私人捐贈獲得,與中國的博物館相比,它們比較注重從各個層面收集社會資金。博物館畢竟是個特殊行業,世界上沒有任何一家博物館能靠門票自給自足的。
  • 大英博物館快閃亮相上海演繹古埃及文明
    此次快閃店為期4個月,圍繞大英博物館最知名的古埃及文明藏品,以埃及眾神為靈感,通過年輕化的語義,把經典的埃及眾神轉譯為可愛的埃及萌神。太陽神拉、月亮女神巴斯特、亡靈之神阿努比斯、河沼之神索貝克、守護神荷魯斯及智慧神託特,六小隻化身可愛調皮的形象,帶來玲琅滿目的周邊產品,在營造出濃厚藝術氛圍的同時,讓大家輕鬆了解古埃及文明。
  • 大英博物館將重新開放 採取網上預約和限流措施
    無獨有偶,大洋彼岸的另一座著名博物館:紐約大都會博物館自今年3月中旬因疫情關閉後,也將於8月29日面向公眾恢復開放。事實上,從8月27日起,大都會博物館已經開始接待內部會員們的提前參觀。大英博物館內的古埃及法老拉美西斯二世胸像大英博物館、大都會博物館和巴黎羅浮宮,並列為世界三大博物館(羅浮宮已於今年7月恢復開放)。大英博物館落成於1753年,自1759年1月15日起正式對公眾開放,目前博物館擁有藏品600多萬件。
  • 大都會博物館賣藏品 看西方博物館如何找錢
    資金來源與收入主要包括三個方面:基金贊助、私人捐贈和博物館自身的創收。創收的渠道之一便是出售館藏藏品。雖然這是最受爭議的一種募資方式。紐約佳士得即將為大都會博物館做一個專場拍賣,出售館藏瓷器有500件之多。大都會博物館出售館藏需要履行哪些手續。既然博物館以公益和非贏利為主,那麼維繫運轉以及養活自己靠的什麼。   什麼情況下可以去賣館藏品?
  • A·P 大都會藝術博物館
    當然,也有人習慣叫大都會博物館,紐約大都會博物館,但它的的確確「Of Art」,真正的身份還是一個美術館。攝於1880年的大都會博物館200多年來,幾經變遷,今天的大都會藝術博物館比初建時已經擴大了20倍以上。在「世界100個年參觀人數最多的藝術館」中,居美國第一,全球第三,僅次於巴黎羅浮宮和倫敦大英博物館。
  • 大都會藝術博物館 Metropolitan Museum of Art
    譯學館精選 「2020年第8期」 「大都會藝術博物館」 大都會藝術博物館是世界著名博物館,位於美國紐約第五大道的82號大街,佔地面積13萬平方米,收藏有300多萬件展品,是美國最大的藝術博物館。
  • 帶你探索世界三大博物館之一——大英博物館!
    大英博物館現有建築為19世紀中葉所建,共有100多個陳列室,面積六七萬平方米,共藏有展品400多萬件。博物館正門的兩旁,各有8根又粗又高的羅馬式圓柱,每根圓柱上端是一個三角頂,上面刻著一幅巨大的浮雕。整個建築氣魄雄偉,蔚為壯觀。
  • 大都會、羅浮宮…13+座世界級博物館,帶你雲參觀
    巫鴻老師兼具藝術史深度和國際視野,他將結合自己的研究和博物館觀看經驗,為大家解讀博物館的觀看之道:看真跡、原作的意義是什麼?對於普通觀眾來說,在感嘆文物的「美」和「價值」之外,是否還能有更深的體會?提到百科全書式的博物館,首先是公認的「世界四大博物館」:大英博物館、羅浮宮博物館、大都會藝術博物館、艾爾米塔什博物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