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尼西亞:央行維持寬鬆貨幣政策立場

2020-12-12 同花順財經

渣打銀行高級經濟學家Aldian Taloputra指出,印度尼西亞央行(BI)在10月份的會議上降息25個基點,使政策利率降至5.0%,這符合市場共識,但與他們預期的暫停加息不同。

印度尼西亞可控的通脹、頗具吸引力的國內利率以及先發制人的支持經濟增長的政策立場,促使印度央行今年第四次降息。BI預計第三季度GDP增長將低於預期的5.1%,這主要是由於全球經濟放緩。然而,在改善投資、結構改革和寬鬆貨幣政策的推動下,印度尼西亞增長仍有望在2020年反彈至目標區間5.1-5.5%的中間位置。BI認為,第四季度企業投資將開始回升,這在一定程度上得益於更寬鬆的貨幣政策向市場更有力的傳導。」

「我們仍然預計該央行在12月降息25個基點,這將使政策利率在今年年底前達到4.75%,但在今天的行動之後,我們不再期望2月降息。」我們認為,疲軟的全球環境將使全球利率保持在低位,並支持印尼盾(IDR)的穩定。再加上受到控制的經常帳戶赤字,應該會為政策放鬆提供更多空間。」

「風險在於,如果第三季度國內生產總值(GDP)增速低於預期,印度央行可能在11月提前(通過下調政策利率或存款準備金率)放鬆政策。」我們不排除明年進一步放寬政策的可能性;然而,鑑於實際政策利率已經明顯下降,我們認為BI將需要謹慎行事,特別是考慮到可能出現的通脹。」

「我們預計2020年上半年通脹率將上升(接近4%),原因是低基數效應和人為的價格調整,比如柴油、電價和香菸,可能會使總體通脹率增加約1個百分點。」

來源: 亞匯網

相關焦點

  • 印尼央行行長:印尼央行將維持寬鬆的貨幣政策。
    印尼央行行長:印尼央行將維持寬鬆的貨幣政策。 關閉 印尼央行行長
  • 日本央行決議前瞻:料維持政策不變,延續貨幣寬鬆基調!日元上行趨勢...
    大多數經濟學家預計日本央行在本周的會議上以及今年餘下時間裡維持其主要政策不變。接受調查的46位經濟學家中,44位預測日本央行將在本次會議上保持政策不變,為1月以來最高比例。現在,約有63%的人認為該行2020年都將按兵不動,比例高於上個月的38%。
  • 歐洲央行管委埃爾南德斯德科斯:貨幣政策將在很長一段時間內維持...
    歐洲央行管委埃爾南德斯德科斯:貨幣政策將在很長一段時間內維持高度寬鬆。新型冠狀病毒疫情使下行風險保持平衡。歐洲銀行業應該要努力改變業務模式和提高盈利能力。歐洲央行繼續準備好調整所有的政策工具。長時間的低利率環境可能刺激一些金融中介機構過度冒險。資產估值在幾個發達經濟體的市場裡似乎過高,如股市,高收益率債券和地產市場。
  • 歐央行貨幣政策二十年——兼論當前難以退出的寬鬆
    基本結論   一、歐央行貨幣政策目標及其政策工具    歐央行實行通貨膨脹目標制,維持歐元區價格穩定為其根本目標。1998年6月歐央行成立,其主要目標是維持歐元區價格穩定,並實行通貨膨脹目標制,即貨幣政策目標為保持「歐元區調和消費者價格指數(HICP)年度同比增速低於2%,但在中期內接近2%水平」。    歐央行貨幣政策框架與工具。
  • 韓國央行維持利率不變並上調經濟預測尚不考慮貨幣政策正常化
    韓國央行周四維持政策利率不變,在評估國內外冠狀病毒疫情反撲對經濟復甦道路的影響之際,上調了對增長的預測。韓國央行將7天期回購利率維持在0.5%不變,符合預期。該行預計今年經濟將收縮1.1%,然後於明年增長3%,兩者均好於8月份時的預測。
  • 日本央行維持貨幣政策不變 暗示下個月可能行動
    來源:金融界網站北京時間19日消息,日本央行周四維持貨幣政策不變,但暗示可能在下個月的會議上採取行動,稱其認為實現通脹目標的勢頭可能不足。日本央行決定將短期存款利率維持在負0.1%,並將10年期日本國債收益率目標維持在零左右,並重申承諾至少在2020年春季之前保持極低的利率。 日本央行表示,將在10月30日至31日的下次政策會議上考慮進這一緩慢的勢頭,並重新審視經濟和物價的發展。
  • 日本央行貨幣政策聲明將於周五到期
    「預計日本央行將在其年度最後一次會議(12月18日)上保持所有關鍵政策目標不變。政策委員會可能會將其COVID-19公司資金支持計劃的截止日期延長6個月,至2021年9月。」 「日本央行很可能在不久的將來沒有採取重大行動,這證明市場對其政策缺乏興趣。
  • 劉明彥:央行下調再貸款再貼現利率 貨幣政策將保持結構性寬鬆
    此外,央行還下調金融穩定再貸款利率0.5個百分點,調整後,金融穩定再貸款利率為1.75%,金融穩定再貸款(延期期間)利率為3.77%。這是自2010年12月26日以來首次下調再貼現利率,25個基點的降幅超出市場的預期,如何看待央行的結構性降息,是否意味著貨幣政策進一步寬鬆?
  • 2021年主要央行將延續超寬鬆政策
    2020年主要央行議息已經收官。今年以來全球主要央行的貨幣寬鬆規模史無前例。以美聯儲為代表的各大央行年內最後一次議息會議更是透露出主要央行的貨幣政策寬鬆主基調將貫穿明年,並將持續相當一段時間。未來主要央行貨幣政策正常化的來臨尚需時日。
  • 日央行行長反駁前任白川對貨幣寬鬆政策質疑
    【環球網報導 記者 王歡】據日本共同社11月20日報導,日本央行行長黑田東彥19日在東京舉行的演講會上就其前任白川方明通過著書等對大規模貨幣寬鬆政策發表批判性見解進行反駁,表示「通過大膽的寬鬆政策,日本經濟得到了復甦」。白川10月出書回顧自己的歷程且論述央行應有狀態,在日本記者俱樂部召開了記者會。
  • 日本央行鈴木人司:需採取寬鬆政策;留意負面影響
    日本央行委員會委員鈴木人司(Hitoshi Suzuki)周四表示,由於企業對工資和價格調整持謹慎態度,或限制未來的物價上行,因此日本央行需要提高貨幣政策的持續性。在水戶市企業領導人發表講話時,鈴木人司補充道,家庭對價格上漲持謹慎態度也會限制未來的價格增長。
  • 全球各國央行貨幣政策一覽表
    摘要 如今全球央行齊齊拉開了寬鬆大幕,貨幣戰爭已然打響。 澳洲央行緊隨加拿大央行降息之舉並不意外,但全球寬鬆的政策環境仍令澳元兌美元受挫,同時宣布全球性貨幣戰爭正如火如荼的進行著。  全球各國為了爭奪貿易市場的份額而競爭性地令本國貨幣貶值,以提高出口企業的海外競爭力。如今全球央行齊齊拉開了寬鬆大幕,貨幣戰爭已然打響,各國「央媽」們紛紛放出明顯的信號:不壓低匯率、推高通脹,誓不罷休!!
  • 許小年吳敬璉大戰「寬鬆」風車:2016貨幣政策怎麼走
    而在今年,李克強總理的政府報告裡提出的貨幣總量增長保持在12.5%左右,被定義成「穩健」,由此可知,穩健與適度寬鬆的邊界大致在百分之十幾與百分之二十之間。  自2011年以來,周小川已維持了連續五年的穩健貨幣政策不變。然而去年年末利率政策卻出現了變化,國內和國際環境也發生了幾乎前所未有的變故。
  • 2020年韓國銀行將繼續維持寬鬆貨幣政策
    韓聯社12月27日報導,韓國銀行27日發布《2020年貨幣信用政策運營方向》稱,將繼續維持寬鬆的貨幣政策基調,把全年消費物價上升率目標值穩定在2.0%水平。韓國銀行稱,韓國經濟增長率低於潛在增長水平,從需求層面看,物價上升壓力在減小。
  • 2021年第一季度塞席爾仍將保持寬鬆的貨幣政策
    12月22日,塞席爾央行召開新聞發布會,公布2021年第一季度塞貨幣政策。央行負責人卡洛琳·阿貝爾宣布,為繼續支持當地經濟恢復發展,考慮到新冠肺炎疫情對國際及國內經濟發展的影響,央行決定於2021年第一季度繼續維持寬鬆的貨幣政策,貨幣政策利率(MPR)仍保持3%。
  • 澳大利亞央行維持0.10%政策利率不變
    12月1日,澳大利亞央行發布貨幣政策聲明表示,在實現充分就業和2%至3%的通脹目標前,將維持0.10%政策利率和3年期政府債券收益率目標(0.10%左右)不變,並繼續實施定期融資工具和政府債券購買計劃。
  • 俄央行再次釋放貨幣寬鬆信號
    俄央行再次釋放貨幣寬鬆信號俄prime通訊社12月10日刊登俄專家對俄央行近期貨幣政策走勢分析如下:俄統計局數據顯示,12月第一周俄通脹率已超4.5%,食品價格漲幅尤為明顯。食品價格上漲,而非食品和服務價格未上漲的失衡局面已持續多周。
  • 歐洲央行宣布一系列寬鬆政策 機構預計歐元區經濟恢復元氣恐延後
    歐洲央行宣布一系列寬鬆政策 機構預計歐元區經濟恢復元氣恐延後   受英國「脫歐」和疫情雙重拖累,四季度歐元區經濟再次面臨收縮風險。
  • 長短期挑戰並存 日本央行政策壓力進一步加重
    而為推動經濟復甦,已經長期維持負利率政策的日本央行肩上的擔子進一步加重。  暫緩進一步寬鬆  在疫情的衝擊下,日本的旅遊業陷入寒冬,失業率大幅飆升,2020年東京奧運會推遲,經濟損失慘重。為支撐經濟,日本央行祭出重拳。在去年4月的貨幣政策會議上,日本央行宣布將無限量購買日本國債,取消了此前以每年80萬億日元速度購債的寬鬆指引,以使日本10年期國債收益率維持在零左右的水平。  近期,日本也已經出現了新冠變異病毒本土感染病例,單日新增確診人數上升,疫情形勢急劇惡化,這或將令日本央行面臨更大的挑戰。
  • 拉加德自詡為「貓頭鷹」:貨幣政策立場非鴿也非鷹
    來源:環球外匯歐洲央行新任行長拉加德對一家德國報紙表示,德國只是歐元區19個成員國中的一員,歐洲央行需要所有成員國都「支持」其政策決定。拉加德在接受《時代周報》(Die Zeit)採訪時還誓言,要抵制將她歸類為政策鴿派或鷹派的企圖,稱她是一隻「貓頭鷹」。拉加德執掌歐元區貨幣當局後的一言一行都受到密切關注,人們正試圖從中尋找蛛絲馬跡,來判斷面對德國和荷蘭等北歐富裕國家的批評,她是否會放棄前任德拉基採取的寬鬆貨幣政策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