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搜狐財經變革力峰會系列稿之一
12月5日 北京 敬請關注
專家激辯貨幣政策:全面寬鬆還是繼續穩健
2008年 從緊的貨幣政策
2009年 適度寬鬆的貨幣政策
2010年 適度寬鬆的貨幣政策
2011年 穩健的貨幣政策
2016年的貨幣政策是穩健還是寬鬆?這是擺在周小川面前的撲朔迷離的難題,也是專家學者正在激辯的焦點。
在現任央行行長周小川的眼裡,貨幣政策從送到緊一共分為五個檔次:寬鬆、適度寬鬆、穩健、適度從緊、從緊。每檔的劃分並不是很明晰,但是我們知道,2008年四萬億出臺,人民幣總量一年之內同比增長20%,在周小川的定義裡是「適度寬鬆」。而在今年,李克強總理的政府報告裡提出的貨幣總量增長保持在12.5%左右,被定義成「穩健」,由此可知,穩健與適度寬鬆的邊界大致在百分之十幾與百分之二十之間。
自2011年以來,周小川已維持了連續五年的穩健貨幣政策不變。然而去年年末利率政策卻出現了變化,國內和國際環境也發生了幾乎前所未有的變故。
降準降息周期開啟
2014年11月22日,中國人民銀行決定,即日起下調金融機構人民幣貸款和存款基準利率。這是28個月來首次降息。周小川自此開啟了降準降息周期,在不到近一年的時間裡,央行已經連續5次降息,4次降準。
經濟增長面臨轉折點
央行連續降準降息的背後,是國內經濟面臨前所未有的轉折點,長達十數年的連續兩位數的經濟增長,在近些年悄然回落到了個位數,從保八再到保七,隨著中國經濟體量的迅速擴大(GDP躍居世界第二),經濟增長速度也在不斷放緩。
「增長與轉型」成為了經濟學界頻繁放在嘴邊的詞彙。事實上,與經濟增速不斷放緩相對應的,是代表工業景氣程度的PPI指數的連續43個月的為負。統計局公布的9月PPI指數更是同比下降5.9%,煤炭、鋼鐵等資源和初級工業品的價格全線下跌。製造業有沒有危險尚存爭議,但至少傳統製造業陷入了通縮,這點沒有異議。
鑑於代表消費品指數的CPI連續處於低位徘徊,有人擔心工業通縮導致中國全面陷入通縮,從而出現資產負債表衰退的局面。
資產負債表衰退危機
所謂資產負債表衰退是指全國性的資產價格泡沫破滅後,大量企業和家庭資產負債表隨之處於資不抵債的狀況,從而出現技術性破產,導致經濟危機的出現。
在某些學者看來,日本就是典型的資產負債表衰退的例子。從90年代到20年代初,在超過10年的時間裡,日本的資產價格以駭人聽聞的頹勢暴跌,極大地破壞了數以百萬計的日本企業的資產負債表。日本高爾夫俱樂部會員權和六大主要城市商業不動產價格從泡沫高峰期到位於谷底的2003年和2004年,分別暴跌了95%和87%,使得它們的現值只有當初的1/10。
中國企業的負債率也是極高的,以鋼鐵行業為例,中鋼協表示,86家大中型鋼鐵企業總負債已超過3萬億,行業負債率達69.47%。可以認為,如果再不採取措施,破產離鋼鐵業或許已經不遠。
而鋼鐵行業,僅僅是過去十多年房地產拉動的中國重化工業狂飆突進的一個行業而已。
中信證券董事總經理高佔軍在今年8月的一次講座中判斷,中國企業的整體負債率目前已經攀升至60%以上,而七八年前是45%以上。
全球都在寬鬆
當今的中國與世界的聯繫極為緊密,根本無法獨善其身,而近些年,全球都在寬鬆,主要發達經濟體都在超發貨幣。
美國自從2008年金融危機以後一直維持著極度寬鬆的貨幣政策,美聯儲維持著幾近於零的基準利率,向市場注入了大量的美元,導致市場充斥著數億萬億計的富餘美元。雖然說美聯儲於去年年底宣布退出QE,但是遲遲未能加息。
日本自安倍晉三上臺後變啟動了寬鬆貨幣政策,日央行推出無限量QE,導致日元在兩年時間裡對人民幣貶值程度超過50%,在讓中國消費者眉開眼笑的同時,也讓人民幣和日幣匯率陷入了嚴重的失衡。
今年年初,歐洲央行也宣布了數額逾萬億歐元的量化寬鬆計劃,通過購買主權債券向市場注入海量的歐元。
在各主要發達經濟體都爭相推出寬鬆政策,大搞貨幣競爭性貶值的時候,無形中對人民幣構成了巨大壓力。
學者呼籲寬鬆貨幣
在此國內國際大背景下,2016年中國的貨幣政策是穩健還是寬鬆?這個問題逐漸浮上了水面。
2015年七月,央行貨幣政策委員會成員進行了例行調整,體制外的三位專家委員錢穎一 、陳雨露 、宋國青退下,由樊綱 、黃益平 、白重恩補缺。
盤點這三位體制外的專家委員過去的觀點,多主張寬鬆貨幣政策。
投行出身的北大黃益平曾在多場合支持寬鬆貨幣政策。今年五月,黃益平在《證券日報》撰文表示,當下企業的高槓桿率值得擔憂,要想緩解企業融資矛盾,需要從總量上做文章。短期內如果經濟增長下行變成一個主要的風險,央行就應該放鬆貨幣政策。
來自清華的白重恩在二月接受採訪時,同樣表示貨幣政策還有進一步調整的空間,應增強流動性緩解企業融資難題。
中國經濟體制改革委員會的樊綱也主張退出緊縮政策。去年12月30日的《深圳特區報》報導稱,樊綱認為當前經濟情況表現為輕度通貨緊縮,政府的應對措施不夠積極。緊縮政策適合經濟過熱的時候,而當下許多緊縮政策應退出舞臺。
這三位新晉專家委員的加入會不會鬆動央行一直堅守的穩健貨幣政策呢?
其實,三位鴿派專家的加入並非意外,朝野之間,早興起了主張寬鬆的聲音。
著名經濟學家,復旦大學經濟學教授韋森曾在多個場合力挺寬鬆貨幣。在今年6月的一次論壇上,韋森表示決策層不用擔心通脹,可以實行大膽的貨幣寬鬆政策,通過增加貨幣供給,降低實際利率,減少企業和地方政府債務和利息負擔。
韋森說:「現在全球都在寬鬆,歐洲在猛發貨幣,美國也在實行量化寬鬆,日本基礎貨幣也發的很厲害,中國不這樣做行嗎?再加上現在企業負擔這麼高,實際利率這麼高,負債超過100萬億,不寬鬆不行。」
著名經濟學家、全國政協常委、北大國發院名譽院長林毅夫在今年的兩會上也給出了「我國應採取更寬鬆的貨幣政策」的對策建議。
人民大學國發院院長劉元春近日撰文表示:「中國要避免進入資產負債表衰退,不僅要進行貨幣政策方向的全面轉型,同時還必須將一次性寬鬆衝擊達到一定的高度「。
廟堂之內,也已知道守不住穩健政策,只是沒有公開承認罷了。中國人民大學校長陳雨露作為上一屆的貨幣政策委員會專家委員,在今年3月份的一次論壇上透露,當下執行的是非常規的貨幣政策,真正的穩健很難守得住。陳雨露說:「我們貨幣政策委員會天天討論的,就是挖掘一切結構性的貨幣政策工具往外推,(包括)定向寬鬆等等。」
最新消息,陳雨露即將調任央行副行長一職。
許小年和吳敬璉:孤獨的反對聲
在朝野上下一片寬鬆貨幣的呼籲聲中,許小年和吳敬璉的身影顯得特別孤獨。
著名經濟學家、中歐國際工商學院教授許小年多年來一直嚴厲批評當年四萬億的刺激政策和當下的超發貨幣,以及美日的量化寬鬆政策。在今年9月的一次論壇上,許小年繼續稱中國政策制定部門不缺建議,缺的是常識。中央銀行印鈔票不能創造價值,印鈔票僅僅轉移了價值,把價值從債權人手中轉移到了債務人手中。
許小年的這番言論,翻譯成人話就是,央行印鈔票只是稀釋了原有紙幣的價值,欠錢的人在錢不值錢以後,需要償還的價值也就少了。
著名經濟學家吳敬璉也屢次反對放鬆銀根,在去年末的搜狐財經峰會上,吳敬璉稱:「放鬆銀根搞大規模刺激的壞處非常大。」吳老非常擔憂。
總結:2016年的貨幣政策何去何從
毫無疑問,當下中國的經濟增長面臨著一個轉折點,經濟增速放緩,企業負債率高企,工業領域通縮,加之外匯儲備的大幅下滑,CPI長期處於低位徘徊,中國或有陷入全面通縮,出現資產負債表衰退的危險。
廟堂之上,李克強和周小川依然堅守著持續了五年的穩健貨幣政策,「去槓桿」是擺在明面說法,所謂去槓桿,翻譯成人話就是銀行收貸不放貸,聽任資產價格和商品價格的下跌。然而朝野之中有著越來越強烈的寬鬆貨幣的呼籲,這也是不爭的事實。實際操作中,周小川開啟降息降準周期的舉動似也部分印證了陳雨露所說的」非常規貨幣政策「,在操作中已經向寬鬆轉向。
許小年和吳敬璉的反對聲音並沒有多少的支持者。
貨幣政策一旦從穩健轉向寬鬆,影響的將是億萬中國人的錢袋子。2008年那次,在銀根鬆緊之後,房價出現了大幅飆升,儲戶存款在無形中大幅縮水。相當於財富從一部分人轉移到了另一部分人手中。
於是,2016年的貨幣政策走向會是如何?成為了一個至關重要的話題。
2015年12月5日的搜狐財經峰會《新風口、新引擎》會帶來貨幣政策走向的精彩討論,敬請關注,不容錯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