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克利夫蘭聯儲總裁稱貨幣政策將在「相當一段時間內」保持寬鬆

2021-01-09 金融界

來源:金融界網站

美國克利夫蘭聯邦儲備銀行總裁梅斯特(Loretta Mester)周一表示,如果多數國民接種了新冠疫苗,美國經濟增長可能在今年稍後大幅加快,但仍不太可能促使美國聯邦儲備委員會(美聯儲/FED)撤回經濟支持舉措。

梅斯特表示,即便疫苗幫助人們在從事某些活動時感到安全,經濟表現仍可能遠遠達不到美聯儲的通脹和充分就業目標。

「貨幣政策將需要在相當一段時間內保持高度寬鬆,因為實現我們的貨幣政策目標可能是一段旅程而不是衝刺,」梅斯特在為聯合社會科學協會(ASSA)年會準備的致詞中稱。該年會今年在線上舉行。

梅斯特稱,復甦可能仍然不平衡,一些行業的復甦速度要快於其他行業。並稱一些工人將很難找到新工作,可能需要為新角色接受培訓幫助。她說通脹不太可能「迅速升至高於」美聯儲2%的目標。

美聯儲官員在12月的會議上同意將利率保持在零附近,並繼續每月購買約1,200億美元的公債。

梅斯特補充說,如果經濟增長快於預期,美聯儲將會調整政策。

相關焦點

  • 舊金山聯儲:2021年美國貨幣政策展望
    美國財政部為這些計劃提供的資金將於2020年底到期,美聯儲已宣布計劃歸還分配給CARES法案的未使用資金部分。並且美聯儲通過外匯穩定基金保留了其他融資選擇。 我們在經濟恢復穩定之前保持寬鬆立場的承諾降低了家庭,企業以及州和地方政府的借貸成本。到目前為止我們的政策正在發揮作用。過去六個月中,對利率敏感的行業,例如住房和汽車,已經大幅反彈。
  • 歐洲央行管委埃爾南德斯德科斯:貨幣政策將在很長一段時間內維持...
    歐洲央行管委埃爾南德斯德科斯:貨幣政策將在很長一段時間內維持高度寬鬆。新型冠狀病毒疫情使下行風險保持平衡。歐洲銀行業應該要努力改變業務模式和提高盈利能力。歐洲央行繼續準備好調整所有的政策工具。長時間的低利率環境可能刺激一些金融中介機構過度冒險。資產估值在幾個發達經濟體的市場裡似乎過高,如股市,高收益率債券和地產市場。
  • 全球各國央行貨幣政策一覽表
    澳洲央行緊隨加拿大央行降息之舉並不意外,但全球寬鬆的政策環境仍令澳元兌美元受挫,同時宣布全球性貨幣戰爭正如火如荼的進行著。  全球各國為了爭奪貿易市場的份額而競爭性地令本國貨幣貶值,以提高出口企業的海外競爭力。如今全球央行齊齊拉開了寬鬆大幕,貨幣戰爭已然打響,各國「央媽」們紛紛放出明顯的信號:不壓低匯率、推高通脹,誓不罷休!!
  • 美聯儲維持利率不變,保持每月至少1200億美元的資產購買
    目前,美聯儲以每月1200億美元的速度(800億美元美國國債和400億美元抵押支持證券)進行資產購置。11月的會議紀要顯示,公開市場委員會成員們認為,當前的購買速度有助於保持財務狀況的寬鬆,但他們指出,若情況發生變化,將允許調整購債計劃。如有必要,可能提高購買速度或延長購買期限。
  • 2021年第一季度塞席爾仍將保持寬鬆的貨幣政策
    12月22日,塞席爾央行召開新聞發布會,公布2021年第一季度塞貨幣政策。央行負責人卡洛琳·阿貝爾宣布,為繼續支持當地經濟恢復發展,考慮到新冠肺炎疫情對國際及國內經濟發展的影響,央行決定於2021年第一季度繼續維持寬鬆的貨幣政策,貨幣政策利率(MPR)仍保持3%。
  • 2021年主要央行將延續超寬鬆政策
    今年以來全球主要央行的貨幣寬鬆規模史無前例。以美聯儲為代表的各大央行年內最後一次議息會議更是透露出主要央行的貨幣政策寬鬆主基調將貫穿明年,並將持續相當一段時間。未來主要央行貨幣政策正常化的來臨尚需時日。
  • 美聯儲貨幣政策框架調整將帶來深遠影響
    鮑威爾表示,聯邦公開市場委員會(FOMC)一致同意,對貨幣政策框架進行修改,尋求實現平均2%的通脹率,在通脹持續低於2%的時期,適當的貨幣政策可能會在一段時間內實現適度高於2%的通脹,旨在「隨著時間的推移」使平均通貨膨脹率達到2%。美聯儲的這一表態,實際上對於主權國家的貨幣發行體系和央行治理體系產生根本的影響。這對於未來全球以美元為主的貨幣體系和資本市場都會帶來大的變化。
  • 劉明彥:央行下調再貸款再貼現利率 貨幣政策將保持結構性寬鬆
    這是自2010年12月26日以來首次下調再貼現利率,25個基點的降幅超出市場的預期,如何看待央行的結構性降息,是否意味著貨幣政策進一步寬鬆?央行結構性降息,促進政策的「直達性」此次央行調降的再貸款再貼現利率屬於結構性政策工具範疇,旨在通過降低銀行資金成本推動商業銀行支持實體經濟,並實現金融系統向實體經濟讓利。
  • 2019年美元指數以持平收場 三重因素將繼續主導美元走勢
    不過,這也就意味著,一旦市場避險情緒出現降溫,美元或將承受下行壓力。儘管美聯儲在2019年轉向了寬鬆的貨幣政策,實施了三次降息,但在當時中美貿易談判不確定性的影響下,美元指數在4月至5月和7月至8月出現了兩輪明顯的走強。工銀國際首席經濟學家程實曾表示,在全球危機回潮的新格局下,避險屬性對美元指數的影響顯著強於貨幣政策的影響。
  • 澳洲聯儲7月利率決議維穩,但這一因素或成澳元多空分水嶺
    這主要是歸功於非採礦業務投資的持續增加,在寬鬆的貨幣政策下,商業環境得到改善。更高水平的公共基礎設施投資也支持經濟多向發展。之前澳大利亞預計未來兩年鐵礦石價格將下跌超過20%,這本或使其相對應的本幣遭受貶值危機,不過多經濟結構有望使其免受動蕩幹擾。
  • 南財快評:美聯儲貨幣政策框架的裡程碑式調整,新形勢下的新策略
    來源:21世紀經濟報導近日,美聯儲主席鮑威爾在傑克遜霍爾年會上發表題為《新經濟挑戰和聯儲貨幣政策評估》的演講,介紹了美聯儲貨幣政策框架調整的背景、原因、內容和目的。美聯儲在表述中對就業的關注調整為關注與最大就業水平的缺口,這一微妙調整顯示聯儲將持續追求更高就業水平,並會一定程度上容忍就業市場的過熱。這一調整一定程度上是對美國近年來失業率持續保持歷史低位而通脹並未上行,菲利普斯曲線非常平緩的現實的反應,但同時也就意味著美聯儲放棄了以就業市場預測進行「先發制人」貨幣政策調整的策略。
  • 許小年吳敬璉大戰「寬鬆」風車:2016貨幣政策怎麼走
    而在今年,李克強總理的政府報告裡提出的貨幣總量增長保持在12.5%左右,被定義成「穩健」,由此可知,穩健與適度寬鬆的邊界大致在百分之十幾與百分之二十之間。  自2011年以來,周小川已維持了連續五年的穩健貨幣政策不變。然而去年年末利率政策卻出現了變化,國內和國際環境也發生了幾乎前所未有的變故。
  • 華寶美國消費美元(QDII-LOF)淨值上漲1.82% 請保持關注
    美聯儲今年以來貨幣政策導向迅速由鷹轉鴿,一月初聯儲主席鮑威爾就發表了鴿派言論:「聯儲對貨幣政策調整將有耐心」,「如果我們發現聯儲縮表造成了市場的動蕩,我們將毫不猶豫調整縮表政策」。聯儲貨幣政策重新轉向寬鬆之餘,中美貿易談判一季度整體進展順利,市場預期雙方大概率上半年能夠達成最終決議。在以上利好的刺激下,全球風險資產一季度都獲得了比較大的反彈。
  • 2020年韓國銀行將繼續維持寬鬆貨幣政策
    韓聯社12月27日報導,韓國銀行27日發布《2020年貨幣信用政策運營方向》稱,將繼續維持寬鬆的貨幣政策基調,把全年消費物價上升率目標值穩定在2.0%水平。韓國銀行稱,韓國經濟增長率低於潛在增長水平,從需求層面看,物價上升壓力在減小。
  • ...而就貨幣政策而言,未來Fed並不存在立刻改變當下超寬鬆貨幣政策...
    華泰期貨:宏觀與基本面均無進一步消息刺激,銅價維持震蕩格局;①華泰期貨的分析師在研報中指出,周三美國方面對於新冠疫情的財政刺激政策的出臺似乎又再度碰到阻礙,故此這也對於銅價形成一定抑制,總體而言,當下無論是基本面還是宏觀似乎暫時均無太多新的信息出現,故此銅價格目前也同樣呈現震蕩格局;②該機構分析認為,中線看,宏觀方面,當下全球範圍內低利率以及超寬鬆的貨幣政策在未來持續的概率依舊較大
  • 海外財經媒體焦點:全球寬鬆周期勢頭漸勁
    華爾街日報:【新一波央行宣布降息 全球寬鬆周期勢頭漸勁】 亞洲多家央行和南非央行周四紛紛宣布降息,加入了今年早些時候在亞太地區開始的全球寬鬆浪潮,預計美國和歐洲央行也將在數周內跟進。他表示,並不認為有必要採取激進的寬鬆政策。「我希望在即將舉行的會議上採取25個基點的行動,」他說。「對於這種情況,我認為寬鬆周期對於現在這個情況有點過頭了。我想指出20世紀90年代後期的例子:1995-96年,然後是1998年亞洲貨幣危機期間。」 為了維持經濟增長,美聯儲在此期間採取過幾次所謂的保險性降息。
  • 從三十年無衰退到QE澳洲聯儲正向現實低頭……
    而從全年的貨幣政策看,今年堪稱是澳洲聯儲數十年來最為顛覆性的一年,從三十年經濟無衰退到QE,澳洲聯儲正不得不向現實低頭……澳洲聯儲在年內最後一次政策會議後發表的聲明中表示,「鑑於就業和通脹前景,一段時間內將需要貨幣和財政支持。為此,在實際通脹率可持續維持在2%至3%的目標範圍內之前,委員會不會提高現金利率。」
  • 美聯儲Kaplan對市場泡沫保持警惕 希望保持政策的靈活性
    來源:金融界網站達拉斯聯邦儲備銀行行長Robert Kaplan表示,一旦經濟從冠狀病毒大流行中恢復過來,他不希望美聯儲承諾過多的貨幣刺激措施。Kaplan在上周的美聯儲決策會議上對政策決議投了反對票。
  • ...需要持續一段時間;因維多利亞州的疫情,復甦速度變慢;澳大利亞...
    澳洲聯儲會議紀要:寬鬆措施將根據需要延長;委員們注意到,經濟下滑程度並不像之前預期的那樣嚴重;財政和貨幣政策支持可能需要持續一段時間;因維多利亞州的疫情,復甦速度變慢;澳大利亞的經濟復甦可能比先前預期的要慢;重申目前不需要調整一攬子政策;如果市場繼續失調,將購買政府債券;健康狀況和未來經濟發展道路的不確定性繼續影響著許多家庭和企業的支出計劃